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曾公布过一份关于全国国民阅读的调查,我国18~70岁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25本,只有0.9%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很多。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我们是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中国人真的不爱读书了?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4.25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其实,中国是一个有着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当然,中国人并不是不阅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而真正的阅读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行为,需要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文字体验,不是那些碎片式的讯息和视频可以取代的。
不过,数字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传统阅读习惯的人口在中国庞大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确实很低。
这种种的数据与事实,都似乎做实了当代中国人已经不爱读书的事实。特别是只要谈到中国人的读书危机,就会有人痛心地做对比,在法国,在美国,在英国,在大街小巷和各种交通工具中随处都可以看到认真阅读的人们。这更加让人觉得,中华民族成为最不爱读书的民族了。
但实际上,在搜索工具中输入“美国人不爱读书”、“法国人不爱读书”,发现不仅是在中国,其他国家的媒体也在感叹本国人阅读量的下降,美国学者约翰·马克思韦尔·汉密尔顿曾感叹:美国有30%年收入超过四万美元的家庭是没有书的,21%的成年美国人“只拥有初级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在法国,法国人花在宠物身上的钱是他们花在书籍上的两倍。
看来,“不爱读书”不是中国媒体特有的感叹。要知道在古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书可是有钱人家、贵族才读得起的。
在古代,书是“奢侈品”
中国古代的出版业从雕版印刷术开始到鸦片战争,在这1000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有所发展但基本特征没有太大变化,有三种形式:以官刻为主,由政府出资组办,主要出版正史、文集等,目的是为了宣扬封建文教政策,由于有政府背景,资金雄厚,所以是古代出版业的支柱;私人也会出资刻印图书,但不以盈利为目的,只在亲友中流传;坊刻是具有商业性质的私人出版发行单位,主要刻印科举应试之书,民间诗歌、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作品。
但是,因为印刷工艺流程的繁复,古代的书籍在今天看来都是“天价”。古籍学家曾依据史料推算出:南宋的《大易粹言》每部成本3贯290文,折合2.8克黄金,按时下金价每克260元算,每部刻印成本是人民币728元!如此贵的书,平民百姓谁能读得起。所以我们在古代小说中总能看到“贵族小姐在后花园看书春困”的桥段,却看不到古代小说家描写平民女子在一天劳作之后晚上挑灯夜读的场景。为什么?因为平民买不起书。
读不起书,自然就制约了知识的普及。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感谢西方工业革命。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科学文化和新的印刷技术的传入,出现了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出版机构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
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启蒙运动也和民国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出版人密切相关,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张元济,开明书店的创始人章锡琛、章锡珊,世界书局的创始人沈知方,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等都认为出版具有开启民智的功效,他们为普及教育、传播学术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阅读是件重要的事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终身学习是提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力的不二法门,而阅读又是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多少人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所谓“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在以色列书刊价格非常昂贵,每本书的售价在20美元以上,每份报纸也在6美元以上,但普通以色列人对购买图书和订阅报刊都十分慷慨。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另一个国家匈牙利拥有近两万座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而中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座图书馆。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诺贝尔奖得主就有8位。匈牙利的诺贝尔奖得主则有14位,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众多领域,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他们的发明也非常多,可谓数不胜数,既有火柴、圆珠笔这样的小物件,也有电话交换器、变压器、汽化器、电视显像管这样的尖端产品。
我们为什么不爱读书
中国人不爱读书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家庭和社会也缺少读书的氛围;二是一直实行“应试教育”,让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三是好书越来越少,内容不吸引读者。
人们通常把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叫做“读书”。这种语言习惯昭示出,一个人在学校度过十几年宝贵光阴,应当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然而,我们是如何学习语文的?分段、总结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背名言锦句、回答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这些纯粹技术上的分析,使学生不爱读书。
另一方面,在学校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在家里面躲着家长看课外书绝不是传说。你只要在学校走一转,就会看到,很多中小学校的图书馆都是摆设,很少有学生去借阅。而家长很多只知道给孩子买玩具,买食品,却不知道给孩子买书。
阅读少,还在缺少可读之书,好书从不缺乏众多的读者。正如磨铁图书的创始人沈浩波所说,“一本《明朝那些事儿》,让多少从来不看历史书的人成了历史书的读者;一本《货币战争》,让多少从来不看财经书的读者成了财经书的拥趸;一本《求医不如求己》,让多少不看书的人,从此见了中医健康养生书就买。”
当代的读书环境对于爱书人来说确实是个幸福的时代,因为只要你想看的书,几乎都能找得到。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统计,仅2013年,社会科学类图书有5163种;政治法律类图书有16791种;经济类图书有29681种;文学类图书有42148种等等。既然有需求才有这么大的图书出版市场,所以,这样看来,中国人似乎也没有看上去那么不喜欢读书。
中国人真的不爱读书了?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4.25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其实,中国是一个有着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当然,中国人并不是不阅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而真正的阅读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行为,需要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文字体验,不是那些碎片式的讯息和视频可以取代的。
不过,数字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传统阅读习惯的人口在中国庞大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确实很低。
这种种的数据与事实,都似乎做实了当代中国人已经不爱读书的事实。特别是只要谈到中国人的读书危机,就会有人痛心地做对比,在法国,在美国,在英国,在大街小巷和各种交通工具中随处都可以看到认真阅读的人们。这更加让人觉得,中华民族成为最不爱读书的民族了。
但实际上,在搜索工具中输入“美国人不爱读书”、“法国人不爱读书”,发现不仅是在中国,其他国家的媒体也在感叹本国人阅读量的下降,美国学者约翰·马克思韦尔·汉密尔顿曾感叹:美国有30%年收入超过四万美元的家庭是没有书的,21%的成年美国人“只拥有初级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在法国,法国人花在宠物身上的钱是他们花在书籍上的两倍。
看来,“不爱读书”不是中国媒体特有的感叹。要知道在古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书可是有钱人家、贵族才读得起的。
在古代,书是“奢侈品”
中国古代的出版业从雕版印刷术开始到鸦片战争,在这1000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有所发展但基本特征没有太大变化,有三种形式:以官刻为主,由政府出资组办,主要出版正史、文集等,目的是为了宣扬封建文教政策,由于有政府背景,资金雄厚,所以是古代出版业的支柱;私人也会出资刻印图书,但不以盈利为目的,只在亲友中流传;坊刻是具有商业性质的私人出版发行单位,主要刻印科举应试之书,民间诗歌、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作品。
但是,因为印刷工艺流程的繁复,古代的书籍在今天看来都是“天价”。古籍学家曾依据史料推算出:南宋的《大易粹言》每部成本3贯290文,折合2.8克黄金,按时下金价每克260元算,每部刻印成本是人民币728元!如此贵的书,平民百姓谁能读得起。所以我们在古代小说中总能看到“贵族小姐在后花园看书春困”的桥段,却看不到古代小说家描写平民女子在一天劳作之后晚上挑灯夜读的场景。为什么?因为平民买不起书。
读不起书,自然就制约了知识的普及。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感谢西方工业革命。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科学文化和新的印刷技术的传入,出现了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出版机构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
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启蒙运动也和民国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出版人密切相关,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张元济,开明书店的创始人章锡琛、章锡珊,世界书局的创始人沈知方,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等都认为出版具有开启民智的功效,他们为普及教育、传播学术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阅读是件重要的事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终身学习是提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力的不二法门,而阅读又是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多少人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所谓“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在以色列书刊价格非常昂贵,每本书的售价在20美元以上,每份报纸也在6美元以上,但普通以色列人对购买图书和订阅报刊都十分慷慨。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另一个国家匈牙利拥有近两万座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而中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座图书馆。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诺贝尔奖得主就有8位。匈牙利的诺贝尔奖得主则有14位,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众多领域,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他们的发明也非常多,可谓数不胜数,既有火柴、圆珠笔这样的小物件,也有电话交换器、变压器、汽化器、电视显像管这样的尖端产品。
我们为什么不爱读书
中国人不爱读书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家庭和社会也缺少读书的氛围;二是一直实行“应试教育”,让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三是好书越来越少,内容不吸引读者。
人们通常把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叫做“读书”。这种语言习惯昭示出,一个人在学校度过十几年宝贵光阴,应当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然而,我们是如何学习语文的?分段、总结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背名言锦句、回答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这些纯粹技术上的分析,使学生不爱读书。
另一方面,在学校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在家里面躲着家长看课外书绝不是传说。你只要在学校走一转,就会看到,很多中小学校的图书馆都是摆设,很少有学生去借阅。而家长很多只知道给孩子买玩具,买食品,却不知道给孩子买书。
阅读少,还在缺少可读之书,好书从不缺乏众多的读者。正如磨铁图书的创始人沈浩波所说,“一本《明朝那些事儿》,让多少从来不看历史书的人成了历史书的读者;一本《货币战争》,让多少从来不看财经书的读者成了财经书的拥趸;一本《求医不如求己》,让多少不看书的人,从此见了中医健康养生书就买。”
当代的读书环境对于爱书人来说确实是个幸福的时代,因为只要你想看的书,几乎都能找得到。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统计,仅2013年,社会科学类图书有5163种;政治法律类图书有16791种;经济类图书有29681种;文学类图书有42148种等等。既然有需求才有这么大的图书出版市场,所以,这样看来,中国人似乎也没有看上去那么不喜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