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爱阅读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曾公布过一份关于全国国民阅读的调查,我国18~70岁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25本,只有0.9%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很多。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我们是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中国人真的不爱读书了?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4.25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其实,中国是一个有着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当然,中国人并不是不阅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而真正的阅读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行为,需要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文字体验,不是那些碎片式的讯息和视频可以取代的。
  不过,数字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传统阅读习惯的人口在中国庞大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确实很低。
  这种种的数据与事实,都似乎做实了当代中国人已经不爱读书的事实。特别是只要谈到中国人的读书危机,就会有人痛心地做对比,在法国,在美国,在英国,在大街小巷和各种交通工具中随处都可以看到认真阅读的人们。这更加让人觉得,中华民族成为最不爱读书的民族了。
  但实际上,在搜索工具中输入“美国人不爱读书”、“法国人不爱读书”,发现不仅是在中国,其他国家的媒体也在感叹本国人阅读量的下降,美国学者约翰·马克思韦尔·汉密尔顿曾感叹:美国有30%年收入超过四万美元的家庭是没有书的,21%的成年美国人“只拥有初级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在法国,法国人花在宠物身上的钱是他们花在书籍上的两倍。
  看来,“不爱读书”不是中国媒体特有的感叹。要知道在古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书可是有钱人家、贵族才读得起的。
  在古代,书是“奢侈品”
  中国古代的出版业从雕版印刷术开始到鸦片战争,在这1000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有所发展但基本特征没有太大变化,有三种形式:以官刻为主,由政府出资组办,主要出版正史、文集等,目的是为了宣扬封建文教政策,由于有政府背景,资金雄厚,所以是古代出版业的支柱;私人也会出资刻印图书,但不以盈利为目的,只在亲友中流传;坊刻是具有商业性质的私人出版发行单位,主要刻印科举应试之书,民间诗歌、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作品。
  但是,因为印刷工艺流程的繁复,古代的书籍在今天看来都是“天价”。古籍学家曾依据史料推算出:南宋的《大易粹言》每部成本3贯290文,折合2.8克黄金,按时下金价每克260元算,每部刻印成本是人民币728元!如此贵的书,平民百姓谁能读得起。所以我们在古代小说中总能看到“贵族小姐在后花园看书春困”的桥段,却看不到古代小说家描写平民女子在一天劳作之后晚上挑灯夜读的场景。为什么?因为平民买不起书。
  读不起书,自然就制约了知识的普及。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感谢西方工业革命。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科学文化和新的印刷技术的传入,出现了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出版机构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
  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启蒙运动也和民国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出版人密切相关,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张元济,开明书店的创始人章锡琛、章锡珊,世界书局的创始人沈知方,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等都认为出版具有开启民智的功效,他们为普及教育、传播学术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阅读是件重要的事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终身学习是提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力的不二法门,而阅读又是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多少人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所谓“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在以色列书刊价格非常昂贵,每本书的售价在20美元以上,每份报纸也在6美元以上,但普通以色列人对购买图书和订阅报刊都十分慷慨。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另一个国家匈牙利拥有近两万座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而中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座图书馆。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诺贝尔奖得主就有8位。匈牙利的诺贝尔奖得主则有14位,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众多领域,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他们的发明也非常多,可谓数不胜数,既有火柴、圆珠笔这样的小物件,也有电话交换器、变压器、汽化器、电视显像管这样的尖端产品。
  我们为什么不爱读书
  中国人不爱读书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家庭和社会也缺少读书的氛围;二是一直实行“应试教育”,让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三是好书越来越少,内容不吸引读者。
  人们通常把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叫做“读书”。这种语言习惯昭示出,一个人在学校度过十几年宝贵光阴,应当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然而,我们是如何学习语文的?分段、总结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背名言锦句、回答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这些纯粹技术上的分析,使学生不爱读书。
  另一方面,在学校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在家里面躲着家长看课外书绝不是传说。你只要在学校走一转,就会看到,很多中小学校的图书馆都是摆设,很少有学生去借阅。而家长很多只知道给孩子买玩具,买食品,却不知道给孩子买书。
  阅读少,还在缺少可读之书,好书从不缺乏众多的读者。正如磨铁图书的创始人沈浩波所说,“一本《明朝那些事儿》,让多少从来不看历史书的人成了历史书的读者;一本《货币战争》,让多少从来不看财经书的读者成了财经书的拥趸;一本《求医不如求己》,让多少不看书的人,从此见了中医健康养生书就买。”
  当代的读书环境对于爱书人来说确实是个幸福的时代,因为只要你想看的书,几乎都能找得到。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统计,仅2013年,社会科学类图书有5163种;政治法律类图书有16791种;经济类图书有29681种;文学类图书有42148种等等。既然有需求才有这么大的图书出版市场,所以,这样看来,中国人似乎也没有看上去那么不喜欢读书。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我的软肋就隐匿在新年的假期里,不动声色地瓦解着渐渐消逝的青春里所剩不多的斗志。差不多总在这种时候,人就像一只散了黄的蛋,只想东游西荡,城南喝汤,城北跳墙。太阳照着身体,心满意足地下沉。  越是无所事事的时候的,我越是能具化地感受到时光的形状,走动。哪怕是一束光,一捧水,一线风。风吹着卷帘的拉绳,啪嗒、啪嗒——有节奏的单调敲击声,像从一万年前拍打过来。半夜醒来,站在漆黑的客厅可
期刊
居住在意大利小城博洛尼亚的Cinzia Bolognesi是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在某个早晨享受美好早餐时,Cinzia突发灵感,将桌上的咖啡与小甜点,还有掉落了的饼干碎屑融合进了艺术创作,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打造出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画作。Cinzia非常喜欢这样轻松随意的感觉,所以自那天以后,只要工作不忙,她都会在吃早餐的时候画画,这已经成为一种美妙的仪式了。想想看,如果每天早上能喝上一杯这样的咖啡
期刊
不得不说,尽管看了很多年的天气预报,但是至今都无法系统地看懂整个天气预报中的各个天气符号。Tempescope将诸多的科技元素融入到传统的天气预报中,用超级酷炫的方式展示天气情况,人们只要看看盒子的实景天气演示,就能清楚知道明天的天气,比天气预报的数字来得更直观明了。目前,Tempescope已经能够再现晴天、多云、下雨甚至是雷雨天气以及各种逼真的天气特效。至于运行原理,其实也并不复杂,通过网络获
期刊
美国作家加布瑞埃拉·泽文在《岛上书店》中写道:“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家书店,就算不上个地方了。”几乎每个书虫都梦想着有这么一家书店:任何时候,你可以推门进去,喝杯茶,翻翻书,静静地把世界忘掉一小会儿。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络上购书,或是用平板电脑读书,但对很多人来说,仍然不能割舍对实体书店的喜爱,况且有些书店还美到没朋友。它们并非个个都是包罗万象的大型连锁书店,很多都栖身小巷一角,或是由当年雄伟
期刊
@康铭 关于老师改卷后在分数下画两道杠的疑问,我问过我的老师,她说总分下面画两道杠是之前纸质阅卷时代“合分”与“复核”遗留下来的习惯。简单地说,在第一次合出来的总分下画一杠表示总分,复核后再画一杠表示已经复核。合分之后还要有人另行复核一遍,复核就是重复合分,如果有错误则改正过来,没有错误,就在总分下再画第二道杠,表示总分复核过了。  做学霸原来是这样的  @思慕 仗着老师的宠爱,你可以请假不用装病
期刊
伴随着投影技术和智能芯片的日新月异,智能投影仪已站到了行业风口。横空出世的坚果P1,用难以置信的小巧身材,将投影光机、双扬声器音箱和超大容量的电池“收入囊中”,以漂亮+彪悍的姿态诠释了移动时代投影仪的角色。“漂亮得不像实力派”、“彪悍得不像偶像派”虽然是用来形容同品牌坚果手机的,但放在坚果P1上,毫无违和感。它差不多有一个普通保温杯那么大,重量也就1公斤,携带方便,投影画面超大,有180英寸,视觉
期刊
现代交流症是指过度依赖网络社交工具,而忽视现实社会交际的一种现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趋疏远。曾有人做过“你有玩手机的习惯吗”的调查,接受调查的50多人中,只有一个表示吃饭时没有玩手机的习惯,其余的人都表示不管是吃饭还是其他活动,只要闲暇之余一定要玩手机。乐此不疲之时,你有没有觉得,我们对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的关心远甚于对身边的人的关心,你有没有想过周围亲朋被忽视的感受,你有多久
期刊
年轻焦虑是指现代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他们是一群或缺乏自信,或对自己期望过高的人,导致实际情况往往和他们的期望不一致,而他们又不能很灵活地找到协调的方法。如果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年轻人的情绪,10年前大概还是“忧伤”, 10年后的今天,“忧伤”已被“焦虑”替代,年轻人集体焦虑于物质、生存、身份、职场等各种压力。于是,在各大门户网站、论坛、微博上,各式各样的“哭穷帖”此起彼伏。
期刊
伴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除了出国留学的人群日益扩大,国际游学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如今的教育除了重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外,也更加注重对学生视野的培养。有一句俗语说:“眼界决定高度”,古语亦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社会环境,拥有更多的人生经历,这对孩子以后的全面发展非常有益。而游学正是让孩子跨出国门,亲身去体验异国风情。  那么游学到底好在哪儿?
期刊
爱与忧惧对我们的影响比我们以为的还要多。  让我用杏仁核记住你  故事开始于一百年前。法国医生克莱帕瑞治疗一个患有失忆症的女病人,这位女病人发生了脑损伤,失去了长期记忆,尽管还可以进行逻辑思考,但是记忆只能在大脑中停留四五分钟就会消失。每天早上,医生都要向她重新介绍一遍自己。有一天早上,医生跟女病人握手的时候手里藏了一个图钉,女病人的手被刺痛了。第二天早上,女病人还是完全不认识医生,但是当医生向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