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利用文献调查的方法,检索、统计了2005年—2015年这十年以来,所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文章,并在此基础上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了解其发展趋势,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指出了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意识形态教育,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统领地位,加强高校、社会及各主体之间的交流,更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世界,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深处经济发展深水区和社会转型新时期的中国,深受这些思潮影响,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引发的新问题层出不穷,使得我国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当前形势下,非常有必要加强全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而言,如何正确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研究
关于“意识形态”一词的概念,学者们一直在探讨,目前仍未有一致的、权威的解释。但一致认同是在19世纪初,法国哲学家政治家特拉西首先使用。特拉西在《意识形态的原理》中把意识形态理解为所称谓的“观念科学”是指“观念的科学”,即观念学、概念学或意识学,他试图科学地认识人的心灵,其目的是为了把意识形态与经院哲学、宗教神学的种种谬误区分开来。之后,在欧洲一些国家,意识形态的概念被流行地使用于思想家们所写的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沿用了特拉西意识形态概念,经过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发展,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科学的阐述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其本质。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激烈,更多研究者开始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定义式”的解释。如:1962年,前苏联出版的《哲学百科全书》中,把意识形态解释为反映周围现实世界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阶级社会里,是阶级性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观点的总和。
在我国现有的文献和著作中,也有对意识形态的解释,学者们一般都把思想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这两个概念等同看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肖前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书中,他把“意识形态”定义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指反映特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俞吾金在《意识形态论》中写到“根据我们的看法,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可以定义如下: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其根本的特征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用幻想的联系来取代并掩蔽现实的联系。”以上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描述中可得知,他们都把意识形态当作上层建筑的一个基本范畴。因而,意识形态的本质就是它的阶级性, 不存在没有阶级性的意识形态。
二、近十年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现状
就目前已搜集到的有关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而言,当前做意识形态教育这一主题的文献综述是较为困难的,首先是因为在研究中对意识形态的界定一直未有統一的定义,这为文献的搜集造成了很大困难;其次,许多研究者在著述中会提到意识形态教育或有所论述,但真正专门的研究有极少,这给文献的梳理造成了困难。
我国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著述较多,比如,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王绍臣等所著的《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李辽宁著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郑永廷等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徐海波著《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顾肇基《新时期意识形态问题》等等。但是,关于专门的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著作比较少,大多是在有关意识形态的研究著作或者其他教育学著作中提及,且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二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研究;三是意识形态教育的经验研究。
从已有的文献可知,当今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研究者多从背景、对象、内容、方法、意义几个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从改革开放到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到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更加丰富和多样。从总体上看,2005年到2015年十年间这一研究随在不断发展,期刊数量却并未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现正相关递增趋势,而是呈现波浪式的发展趋势,在2010年,2013年达到了相对的快速发展状态,这个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对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与国家倡导的方针政策是紧密相联的,需要我们有效配合国家宣传和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以促进我们在新时期下,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意识形态教育是人类教育领域中一项特殊的教育活动,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在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转化为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使之真正地认同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信仰社会主义,并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投身于社会实践的一种过程。
三、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首先,在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上,呈现出了不平衡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宏观层面,如国家、社会、群体的研究,而对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涉及。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我们较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切身情况,更多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实行单向的强制灌输,这种教育模式造成受教育者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对主流意识思想只是被动地接受,也不能很好地践行于实践,使得教育效果大大折扣。尽管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且是本阶级的正确价值引导,但如此片面强调施教者的主动性而忽略受教对象的能动性对于当前的教育是不利的。
其次,在研究的方法上,存在着严重的方法论的缺陷。一是实证性缺乏,侧重抽象的逻辑思辨,实证性的材料支撑相对匮乏,对于很多结论和观点,更多是对所看到问题的逻辑推测。二是关联性欠缺。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并未很好地看到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相反,把问题孤立起来,致使很多问题暴露的不彻底,没有真正解决根本问题,为后来的工作留下了不可忽视的隐患。
当前,中国正处于历史转折新时期,意识形态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思潮的涌入,使得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意识形态多元化符合世界潮流,但实践证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必须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教育,加强高校、社会及各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样才能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在全社会培养一种理想和信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 [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01,102.
[2]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69、371.
[3]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1.
作者简介:苗陆婷(1989—),女,河南许昌人,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学术硕士。
关键词: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世界,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深处经济发展深水区和社会转型新时期的中国,深受这些思潮影响,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引发的新问题层出不穷,使得我国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当前形势下,非常有必要加强全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而言,如何正确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研究
关于“意识形态”一词的概念,学者们一直在探讨,目前仍未有一致的、权威的解释。但一致认同是在19世纪初,法国哲学家政治家特拉西首先使用。特拉西在《意识形态的原理》中把意识形态理解为所称谓的“观念科学”是指“观念的科学”,即观念学、概念学或意识学,他试图科学地认识人的心灵,其目的是为了把意识形态与经院哲学、宗教神学的种种谬误区分开来。之后,在欧洲一些国家,意识形态的概念被流行地使用于思想家们所写的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沿用了特拉西意识形态概念,经过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发展,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科学的阐述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其本质。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激烈,更多研究者开始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定义式”的解释。如:1962年,前苏联出版的《哲学百科全书》中,把意识形态解释为反映周围现实世界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阶级社会里,是阶级性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观点的总和。
在我国现有的文献和著作中,也有对意识形态的解释,学者们一般都把思想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这两个概念等同看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肖前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书中,他把“意识形态”定义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指反映特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俞吾金在《意识形态论》中写到“根据我们的看法,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可以定义如下: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其根本的特征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用幻想的联系来取代并掩蔽现实的联系。”以上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描述中可得知,他们都把意识形态当作上层建筑的一个基本范畴。因而,意识形态的本质就是它的阶级性, 不存在没有阶级性的意识形态。
二、近十年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现状
就目前已搜集到的有关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而言,当前做意识形态教育这一主题的文献综述是较为困难的,首先是因为在研究中对意识形态的界定一直未有統一的定义,这为文献的搜集造成了很大困难;其次,许多研究者在著述中会提到意识形态教育或有所论述,但真正专门的研究有极少,这给文献的梳理造成了困难。
我国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著述较多,比如,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王绍臣等所著的《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李辽宁著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郑永廷等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徐海波著《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顾肇基《新时期意识形态问题》等等。但是,关于专门的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著作比较少,大多是在有关意识形态的研究著作或者其他教育学著作中提及,且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二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研究;三是意识形态教育的经验研究。
从已有的文献可知,当今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研究者多从背景、对象、内容、方法、意义几个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从改革开放到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到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更加丰富和多样。从总体上看,2005年到2015年十年间这一研究随在不断发展,期刊数量却并未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现正相关递增趋势,而是呈现波浪式的发展趋势,在2010年,2013年达到了相对的快速发展状态,这个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对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与国家倡导的方针政策是紧密相联的,需要我们有效配合国家宣传和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以促进我们在新时期下,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意识形态教育是人类教育领域中一项特殊的教育活动,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在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转化为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使之真正地认同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信仰社会主义,并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投身于社会实践的一种过程。
三、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首先,在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上,呈现出了不平衡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宏观层面,如国家、社会、群体的研究,而对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涉及。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我们较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切身情况,更多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实行单向的强制灌输,这种教育模式造成受教育者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对主流意识思想只是被动地接受,也不能很好地践行于实践,使得教育效果大大折扣。尽管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且是本阶级的正确价值引导,但如此片面强调施教者的主动性而忽略受教对象的能动性对于当前的教育是不利的。
其次,在研究的方法上,存在着严重的方法论的缺陷。一是实证性缺乏,侧重抽象的逻辑思辨,实证性的材料支撑相对匮乏,对于很多结论和观点,更多是对所看到问题的逻辑推测。二是关联性欠缺。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并未很好地看到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相反,把问题孤立起来,致使很多问题暴露的不彻底,没有真正解决根本问题,为后来的工作留下了不可忽视的隐患。
当前,中国正处于历史转折新时期,意识形态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思潮的涌入,使得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意识形态多元化符合世界潮流,但实践证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必须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教育,加强高校、社会及各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样才能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在全社会培养一种理想和信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 [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01,102.
[2]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69、371.
[3]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1.
作者简介:苗陆婷(1989—),女,河南许昌人,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学术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