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龙鱼网
或许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条一米多长的大鱼亚马从逊河水面腾跃而出,朝向树尖上一只昆虫张开大口。这个场景中的主角就是现今倍受人们青睐的水中瑰宝——龙鱼。远在太古石炭纪元的300年前,硬骨家族中鼓舌鱼科的龙鱼家族,就已经开始在不断变迁的地球环境中生存了,但直至18世纪中叶,法国学者才陆续发现了南美银龙和亚洲龙鱼。至19世纪中期,东南亚诸国的华裔侨商以敏智的目光发现了龙鱼身躯徐徐闪射着的珠光和冉冉氤氲着的宝气,感到了商机和财运到来,于是将其推向市场。从此,热带观赏鱼中的一位高贵“巨人”,昂首挺胸、大刀阔斧地向鱼友们走来。

龙鱼不仅体形硕大、伟岸磅礴、遒劲威猛,更蕴含了一种神秘古远、长寿好运的气息。龙在中国的人文历史上有着密不可分的情愫所在,只要是高尚、庄严的场合都会出现“龙”的身影,而且自古以来,所有天子都以“龙”的传人自居,民俗祭典更是离不开“龙”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角色,所以只要是中国人,对“龙”字就有一股莫名的好感。在香港和东南亚诸国的许多家庭里,龙鱼被视为神鱼,在那里,人们视饲养龙鱼这一行为如同祭神一样的举足轻重,龙鱼做为作为美好愿望的寄托,祈祷家庭载载好运。尤其是红龙鱼,由于濒临绝种,在1980年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约列为甲级保护动物而身价高贵。在港澳台,一条红龙鱼的价格有的逾百万元,被视作家财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无疑,龙鱼背后的“寓意”才是吸引买家的最重要因素。
台湾《水族宠物生态》杂志社社长周旭明曾说过:中国人自诩为龙的传人,龙对中国人来说,除了带有文化上的内涵,更是祥瑞霸气的象征,因此龙鱼一直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人气居高不下也非其他鱼种可及。如今,龙鱼的品种在其繁殖场内不断研究改良后,其品种日期多样,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下,“风水”对一般民众的影响甚大,而龙鱼则正是吉祥的最佳风水鱼,所以龙鱼在中国的流行是大势所趋,有一定的根基。而龙鱼的富丽堂皇、不可一世的气质,以及它豪华壮观、长寿好运的气息,必将赢得越来越多鱼友们的珍爱。
相对于一些娇气的热带鱼,龙鱼不难养。弱酸性水质,温度保持在22~28℃之间,只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几厘米的幼龙鱼在几年后就会长成“彪形大汉”,成为水族箱中的首领。
龙鱼是非常通人性的鱼种。与主人混熟后,每当见主人向鱼缸方向走来,它老远就会欢快地摇摆那秀美的大扇尾,一双笔直的触须还会轻轻抚摸缸壁,似乎在表明自己对人类的友好与虔诚。有一次,本人无意间将随身听带进了养鱼房,天津女高音歌唱家于淑珍正唱着“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的清纯甜美的歌儿,我发现龙鱼抬起头来,聚精会神停在那里,一动不动,不一会儿,身躯就随着欢快的节奏舞动起来,将缸里的水搅得发出“哗哗啦啦”的声响,那双圆圆的龙眼闪着光彩,亲切而温柔地盯着随身听,倾泄出它平素难以衷肠的美好心境。
龙鱼还是善交际的鱼种。那日清晨,我的龙鱼不小心跃缸而出,掉在地上,被本人家养的一只猫发现了。龙鱼不断地翻腾,猫围着它转来转去,似乎感到自己力量有限,救不了这个庞然大物,于是跑到我身边发出“喵喵”急叫声,领着我奔向龙鱼的出事地点。以前,猫在缸外徘徊时,龙鱼就在缸内狂游不止,表现出恐惧和愤怒,但这件事后,龙鱼似乎认定了猫是位危难之时见真情的朋友,每次猫蹲在鱼缸前,龙鱼先是晃着扇尾悠然自得地游动,表示对朋友的欢迎,然后一动不动用亲切友善的目光瞅着猫,好像在说:“谢谢,谢谢救命恩人。”
饲养龙鱼最大的有情趣,莫过于目睹和见证它们“谈婚论嫁”的整个过程。龙鱼的恋爱是从小时候开始的,呵呵,用人类的话说就是“早恋”,而且它们倡导自由恋爱,人为地强行逼婚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但它们究竟从生长中的哪一个阶段开始谈情说爱,至今是个谜,很多鱼友喜欢饲养幼龙鱼,也就是想搞清这一问题。依本人多年饲养龙鱼经验,将雌雄龙鱼从幼鱼时便同缸饲养,那么它们谈婚论嫁后繁殖的成功率极高。
雌龙鱼产卵前,雄龙鱼开始追逐雌龙鱼,并不时吻啄雌龙鱼或发出声响,容器内的水往往被搅得浪花四起;产卵时,雌龙鱼也开始吻啄雄龙鱼,两者的龙体紧紧靠在一起,有时双尾依偎在雄龙胸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情爱和亲密无间的姿势;产卵后,雄龙鱼会将卵含入口中,并不断蠕动,而且从此不摄食饵料,仅靠透支血肉之躯孕育儿女,直至2个月后,幼龙鱼从口中游出,雄龙鱼这方才完成了繁衍下一代的神圣使命。
在大千世界数以万计的动物中,由“男性”孕育儿女确是稀罕之事,而龙鱼做到了。这个饶有兴致而又万般神秘的课题,一直等待爱好者们去探究。这就是龙鱼,龙鱼的逸情,龙鱼的韵味,全在我们倾心饲养的享受之中。
或许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条一米多长的大鱼亚马从逊河水面腾跃而出,朝向树尖上一只昆虫张开大口。这个场景中的主角就是现今倍受人们青睐的水中瑰宝——龙鱼。远在太古石炭纪元的300年前,硬骨家族中鼓舌鱼科的龙鱼家族,就已经开始在不断变迁的地球环境中生存了,但直至18世纪中叶,法国学者才陆续发现了南美银龙和亚洲龙鱼。至19世纪中期,东南亚诸国的华裔侨商以敏智的目光发现了龙鱼身躯徐徐闪射着的珠光和冉冉氤氲着的宝气,感到了商机和财运到来,于是将其推向市场。从此,热带观赏鱼中的一位高贵“巨人”,昂首挺胸、大刀阔斧地向鱼友们走来。

龙鱼不仅体形硕大、伟岸磅礴、遒劲威猛,更蕴含了一种神秘古远、长寿好运的气息。龙在中国的人文历史上有着密不可分的情愫所在,只要是高尚、庄严的场合都会出现“龙”的身影,而且自古以来,所有天子都以“龙”的传人自居,民俗祭典更是离不开“龙”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角色,所以只要是中国人,对“龙”字就有一股莫名的好感。在香港和东南亚诸国的许多家庭里,龙鱼被视为神鱼,在那里,人们视饲养龙鱼这一行为如同祭神一样的举足轻重,龙鱼做为作为美好愿望的寄托,祈祷家庭载载好运。尤其是红龙鱼,由于濒临绝种,在1980年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约列为甲级保护动物而身价高贵。在港澳台,一条红龙鱼的价格有的逾百万元,被视作家财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无疑,龙鱼背后的“寓意”才是吸引买家的最重要因素。
台湾《水族宠物生态》杂志社社长周旭明曾说过:中国人自诩为龙的传人,龙对中国人来说,除了带有文化上的内涵,更是祥瑞霸气的象征,因此龙鱼一直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人气居高不下也非其他鱼种可及。如今,龙鱼的品种在其繁殖场内不断研究改良后,其品种日期多样,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下,“风水”对一般民众的影响甚大,而龙鱼则正是吉祥的最佳风水鱼,所以龙鱼在中国的流行是大势所趋,有一定的根基。而龙鱼的富丽堂皇、不可一世的气质,以及它豪华壮观、长寿好运的气息,必将赢得越来越多鱼友们的珍爱。
相对于一些娇气的热带鱼,龙鱼不难养。弱酸性水质,温度保持在22~28℃之间,只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几厘米的幼龙鱼在几年后就会长成“彪形大汉”,成为水族箱中的首领。
龙鱼是非常通人性的鱼种。与主人混熟后,每当见主人向鱼缸方向走来,它老远就会欢快地摇摆那秀美的大扇尾,一双笔直的触须还会轻轻抚摸缸壁,似乎在表明自己对人类的友好与虔诚。有一次,本人无意间将随身听带进了养鱼房,天津女高音歌唱家于淑珍正唱着“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的清纯甜美的歌儿,我发现龙鱼抬起头来,聚精会神停在那里,一动不动,不一会儿,身躯就随着欢快的节奏舞动起来,将缸里的水搅得发出“哗哗啦啦”的声响,那双圆圆的龙眼闪着光彩,亲切而温柔地盯着随身听,倾泄出它平素难以衷肠的美好心境。
龙鱼还是善交际的鱼种。那日清晨,我的龙鱼不小心跃缸而出,掉在地上,被本人家养的一只猫发现了。龙鱼不断地翻腾,猫围着它转来转去,似乎感到自己力量有限,救不了这个庞然大物,于是跑到我身边发出“喵喵”急叫声,领着我奔向龙鱼的出事地点。以前,猫在缸外徘徊时,龙鱼就在缸内狂游不止,表现出恐惧和愤怒,但这件事后,龙鱼似乎认定了猫是位危难之时见真情的朋友,每次猫蹲在鱼缸前,龙鱼先是晃着扇尾悠然自得地游动,表示对朋友的欢迎,然后一动不动用亲切友善的目光瞅着猫,好像在说:“谢谢,谢谢救命恩人。”
饲养龙鱼最大的有情趣,莫过于目睹和见证它们“谈婚论嫁”的整个过程。龙鱼的恋爱是从小时候开始的,呵呵,用人类的话说就是“早恋”,而且它们倡导自由恋爱,人为地强行逼婚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但它们究竟从生长中的哪一个阶段开始谈情说爱,至今是个谜,很多鱼友喜欢饲养幼龙鱼,也就是想搞清这一问题。依本人多年饲养龙鱼经验,将雌雄龙鱼从幼鱼时便同缸饲养,那么它们谈婚论嫁后繁殖的成功率极高。
雌龙鱼产卵前,雄龙鱼开始追逐雌龙鱼,并不时吻啄雌龙鱼或发出声响,容器内的水往往被搅得浪花四起;产卵时,雌龙鱼也开始吻啄雄龙鱼,两者的龙体紧紧靠在一起,有时双尾依偎在雄龙胸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情爱和亲密无间的姿势;产卵后,雄龙鱼会将卵含入口中,并不断蠕动,而且从此不摄食饵料,仅靠透支血肉之躯孕育儿女,直至2个月后,幼龙鱼从口中游出,雄龙鱼这方才完成了繁衍下一代的神圣使命。
在大千世界数以万计的动物中,由“男性”孕育儿女确是稀罕之事,而龙鱼做到了。这个饶有兴致而又万般神秘的课题,一直等待爱好者们去探究。这就是龙鱼,龙鱼的逸情,龙鱼的韵味,全在我们倾心饲养的享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