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看过上海中国画院里张挂在墙上的上一辈画师的黑白照片。对照当代国画家的面相,全然没了那种长髯飘飘、鹤发童颜的仙气。然后你再去奢望他们在国学深奥的门槛里摸爬,现实么﹖买画与风月似乎是当今国画家嘴边不变的主题。买画没错,风月有情。只是一动起笔,性灵修养全无,法度缺失,胡涂乱抹一气,再冠之为“创新”,好不过瘾。
作为中国新文人画代表人物的边平山,人与画底气俱足,临帖摹碑,常年不辍。养花护草,换来室内一片葱茏,吾辈前往小坐,非要坐到三更半夜才想起夫人在家炖汤等喝之事,于是匆匆作别。隔三岔五,又借谈艺术之名骚扰平山兄一下。如今能让人赖着不走的地方是越来越少了。这怪不得我们,便只好难为平山君了。边平山,好似一幅风景的名字。似可直译为“边远地方的一座平平的山”。平平的山,还叫山么?明显平平如地,还要叫山,岂不自找矛盾﹖大概是平中见奇的意思,在此只提疑问,不作讨论, 何谈结论?90年代的新文人画运动,集中了全国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国画家,所到之处,给区域美术刮来一股清新醇厚之风。平山君是运动的始作俑者之一。如今现代艺术打着各种旗号招摇过市,热闹非凡,大有将国画灰飞烟灭之势。平山君不为所动,日夜与书香翰墨厮磨,偶作布上抽象及装饰作品,竟不输于那些精于此道之人。如何解释?平山兄有的是文化,一通俱通!我以为,平山君是国画家中最具艺术家气质的人,所以,他功成名就之后,还敢于各种尝试,而不惧他人飞短流长。 近日硕大的阳台上已堆了上百只油画框架,我想凭他的才情,只要一上手,作品定会不同凡响。什么道理﹖人家基础好,高手一上手,就知有没有。在新文人画中,平山君以古气、精致的花卉作品取胜,尤其是荷藕作品,铁划银钩,精妙与 率意 兼具。绘事方式是极传统的,形式却有着强烈的现代感。非典期间,平山君足不出户,创作长达6米的写意手卷数十幅。我与几位朋友皆上门欣赏过,相互通电话,一致说绝了,上海国画就他最好了。这样说可能把好多人得罪了,我们习惯背后批评别人,但不习惯背后赞扬别人,这是第一次,可能还有第二次甚至更多,这就是好事。所以写出来也不怕得罪人,有本事大可上来与边平山先生过一两招。这些手卷将隐士高人、野花草竹、山石虫鸟并置,散点式展开,笔笔精妙,精气俱足,体现了作者喷薄而出的才情与过于常人的魄力。边平山在新文人画中以玩“细活”著称,如此写意“粗活”作品却同样令人击节赞叹。不知老边是一个什么高地来的人。站在这样的画前,如果是一个经常观画的人,假如他说没有受感动,那么,我可以肯定,他在作秀,或者,他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

一般优秀的艺术家都有点这样的迹象:譬如很敏感,在常人看来表面有点木讷。边平山也很敏感,但还是善于表述。谈起艺术滔滔不绝,有时不留情面,说及装腔作势之徒 ,恨不得一拳打扁 。边平山1995年从 北京来上海住在现在离我很近的金桥,只是我搬来的同时,他又搬到虹桥去了。金桥到虹桥,边平山似乎与桥有着特别的缘份。然后自己是山,山与桥站在一起,要不诗意也很难。边平山膝下一男一女,儿子持重沉稳,女儿机灵聪颖,天伦之乐,幸福至极。边平山自视甚高,但也有服贴之人,譬如朱新建,譬如黄渊青等。我不在列,有点醋意,没有办法,还要加油。行文至此,好似还没将边平山看透。谁人看透﹖只有边平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