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孝悌是德行的基石
中国圣贤讲德育,讲话并不连篇累牍,但讲的都是精华,容易记,容易传播。首先是五伦。“伦”即“轮”也。伦理的“理”指常规。每个人都有他该走的轮常之道。伦理,如轮转不息,而不逾矩。没有伦理社会就乱了。古代圣贤为什么讲伦理呢?《孟子·滕文公上》告诉我们:“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乎禽兽。圣人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饮食、暖衣、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那就跟禽兽差不多。圣人为此忧虑,委任契担任教育部长,以人际关系准则来教育人们:父子之间有血缘之亲爱,君臣之间有尊卑之义,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上下之序,朋友之间有真诚之信。)人际关系基本上是这五种关系,称为五伦。有关系就有义务。五伦中的关系有“十义”,十种义务。《礼记·礼运》讲“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五伦是天地自然秩序,如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样。五伦是人道感应天道。男女结合是夫妇,五伦从夫妇开始。有夫妇才会有父子,有兄弟。进入社会,有君臣,有朋友。人们在实践五伦过程中培养了恭敬心。
在践履五伦方面,古圣先贤讲“敦伦尽分”。“敦伦”要落实到尽分。“分”是我们的本分。尽分是每个人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都要尽责。西方的激进女权运动者强调男女平等:男人能做的,女人也能做。中国圣贤认为,做到“敦伦尽分”就平等。你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到圆满就平等。如同我们脸上有眼耳鼻嘴,各有各的功能,各尽所能,这样才真正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五个手指不一样长。合起来才能捏成拳头。作用不同,不能要求小指去做拇指的工作。大家敦伦尽分,各尽所能,这是平等的真谛。因为家庭是有分工的,社会是有分工的。中国教育是从“父子有亲”出发,是教育的源起。“父子有亲”意为父子有愛,发自本性的爱,无条件的爱。以后这个爱不断扩大,无边无涯。为什么?因为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天地万物跟我是一体。
五伦的根本是孝悌。仁孝是孔子学问的基本。《论语·学而》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道就形成了。孝悌大概就是仁的根本吧。)《礼记》讲“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君子对于父母,活着时敬养,死后则虔诚地祭祀,思念一辈子也不做辱没父母名声的事情。)
“孝”字是合“老”与“子”为一体,是二而一的意思。“仁”是二人合成一体,也是二而一。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予一以贯之”。孔子说的“一”,指的是中华文化的道统,就是以“孝”,以“仁”为中心。古德说“识得一,万事毕。”(懂得什么是“一”,就什么事都能做好。)“孝”最低标准是“养”,即赡养父母;其次是“敬”,对父母恭敬。《论语·为政》: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离娄下》指出五不孝:“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说:“一般人认为不孝的表现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喜欢下棋喝酒,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偏爱妻室儿女,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连累,这是第五种。“孝”的内涵很丰富。《中庸》讲“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君子实行中庸之道,譬如走远路,一定从近处出发;譬如登高山,一定从低处启程。《诗经》上说:“情投意合妻子和,弹琴奏瑟同到老。兄弟感情融洽,和睦相处乐陶陶。妥善安排,你家庭、妻子、儿女喜眉梢。孔子说:这样,父母就顺心如意了。)
孝是双向的。中国古人谈孝时总是说:“父慈子孝”;讲悌,总是说“兄友弟悌”。父母对儿女付出了慈爱,儿女回过头来爱父母,感恩父母,这是孝。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孝”不是单向的,只是晚辈对长辈的爱。夫妇之间、长幼之间、君臣之间等的关爱也是双向的,即“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才能实现“主圣臣贤,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家之福也。”孝也是继承家道、家学、家训。《中庸》讲,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孔子说:“周武王、周公大概是最孝顺的人吧!所谓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志向,善于完成先人的事业。”)范仲淹的子孙的孝最主要的是继承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论语·学而》篇中,孔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孝就是继承先人对圣贤经典“学而时习之”的善道。孝还有其终极目标、终极关怀。就是爱天下的父老。《孟子·梁惠王上》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从敬爱自己的父兄长辈,推及到敬重他人的父兄长辈;从爱抚自己的儿女晚辈,推及到爱抚他人的子女晚辈。能这样做,一统天下,就像在手心中转动东西一样容易。)
佛法更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要想修学成就,一定要孝敬父母,尊师重道。《观无量寿经》讲“净业三福”。这是佛法修行指导的总纲领。三福的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从孝敬开始,扩大到大慈大悲,慈心对一切众生。不杀生是慈,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欲酒是慈。凡是令众生起烦恼,是我们心地不慈;自己生烦恼也是不慈,这第一福做好了,才有资格入佛门学佛。大乘戒律建立在孝道基础上,大乘戒讲“孝顺父母、师僧,孝顺一切众生,孝名为戒。”《戒经》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儒家教育的根本在“父子有亲”上。佛法教育的根扎在“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与我一体”的理念上。佛法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你本来是佛,现在迷上财色名食睡,变成六道凡夫。佛教导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帮助我们转凡成圣,回归佛性,回归到“本来是佛”。儒家与佛家在孝道上有同有异。儒家是世间孝,佛家是出世间孝。佛法教导学佛者,报父母恩的方法是引导父母学佛,超越六道轮回,了脱生死,直至成佛。
行孝悌会产生什么社会效果呢?《礼记》讲“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敷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孝道,树立起来就会充满天地之间,普及起来就会遍及四海,传承于后世就会无时不在。)《孝经》将孝的社会影响说得更具体:“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指孝、悌和善于理家的品行)成于内,而名立(建立)于后世矣。”(孔子说:君子奉事父母,能尽孝道,因此能把这种恭敬心转移去效忠君主;奉事兄长,能尽孝道,因此能将这种恭敬心推移到去顺从长官;家居生活治理得当,因此能把治家的经验移于处理政务。所以在家中养成了孝、悌和善于理家的品行,在外才能建功立业,美好的声名自然会显扬于后世。)《尚书》讲“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建立仁爱心,从侍奉父母做起;建立恭敬心,从对待长者做起。这种爱、敬之风起始于家庭和邦国,最终必将扩展到整个天下。)《孔子家语》讲“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民既孝于亲,又顺于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行。”(孔子说:“培养爱心要从侍奉自己的父母双亲开始,可以教给百姓和睦。培养恭敬心要从服务自己的长辈开始,可以教给百姓懂得和顺。领导人以身作则用爱敬、和睦来教化,百姓就会注重孝养父母;领导人以身作则用尊敬长辈、师长来教化,百姓就乐意听从命令。百姓既恭敬父母,又能恭顺,听从命令,用这种道理施行于天下,便没有行不通的。”)《礼记》讲“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论语·学而》中,“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体现了礼敬、恭顺和仁爱,是万善之根本。讲孝,也是初步讲了礼义廉耻。礼是从对父母恭敬开始的。《弟子规》是一本讲孝、讲礼的非常好的普及书。
中国圣贤讲德育,讲话并不连篇累牍,但讲的都是精华,容易记,容易传播。首先是五伦。“伦”即“轮”也。伦理的“理”指常规。每个人都有他该走的轮常之道。伦理,如轮转不息,而不逾矩。没有伦理社会就乱了。古代圣贤为什么讲伦理呢?《孟子·滕文公上》告诉我们:“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乎禽兽。圣人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饮食、暖衣、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那就跟禽兽差不多。圣人为此忧虑,委任契担任教育部长,以人际关系准则来教育人们:父子之间有血缘之亲爱,君臣之间有尊卑之义,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上下之序,朋友之间有真诚之信。)人际关系基本上是这五种关系,称为五伦。有关系就有义务。五伦中的关系有“十义”,十种义务。《礼记·礼运》讲“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五伦是天地自然秩序,如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样。五伦是人道感应天道。男女结合是夫妇,五伦从夫妇开始。有夫妇才会有父子,有兄弟。进入社会,有君臣,有朋友。人们在实践五伦过程中培养了恭敬心。
在践履五伦方面,古圣先贤讲“敦伦尽分”。“敦伦”要落实到尽分。“分”是我们的本分。尽分是每个人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都要尽责。西方的激进女权运动者强调男女平等:男人能做的,女人也能做。中国圣贤认为,做到“敦伦尽分”就平等。你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到圆满就平等。如同我们脸上有眼耳鼻嘴,各有各的功能,各尽所能,这样才真正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五个手指不一样长。合起来才能捏成拳头。作用不同,不能要求小指去做拇指的工作。大家敦伦尽分,各尽所能,这是平等的真谛。因为家庭是有分工的,社会是有分工的。中国教育是从“父子有亲”出发,是教育的源起。“父子有亲”意为父子有愛,发自本性的爱,无条件的爱。以后这个爱不断扩大,无边无涯。为什么?因为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天地万物跟我是一体。
五伦的根本是孝悌。仁孝是孔子学问的基本。《论语·学而》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道就形成了。孝悌大概就是仁的根本吧。)《礼记》讲“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君子对于父母,活着时敬养,死后则虔诚地祭祀,思念一辈子也不做辱没父母名声的事情。)
“孝”字是合“老”与“子”为一体,是二而一的意思。“仁”是二人合成一体,也是二而一。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予一以贯之”。孔子说的“一”,指的是中华文化的道统,就是以“孝”,以“仁”为中心。古德说“识得一,万事毕。”(懂得什么是“一”,就什么事都能做好。)“孝”最低标准是“养”,即赡养父母;其次是“敬”,对父母恭敬。《论语·为政》: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离娄下》指出五不孝:“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说:“一般人认为不孝的表现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喜欢下棋喝酒,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偏爱妻室儿女,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连累,这是第五种。“孝”的内涵很丰富。《中庸》讲“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君子实行中庸之道,譬如走远路,一定从近处出发;譬如登高山,一定从低处启程。《诗经》上说:“情投意合妻子和,弹琴奏瑟同到老。兄弟感情融洽,和睦相处乐陶陶。妥善安排,你家庭、妻子、儿女喜眉梢。孔子说:这样,父母就顺心如意了。)
孝是双向的。中国古人谈孝时总是说:“父慈子孝”;讲悌,总是说“兄友弟悌”。父母对儿女付出了慈爱,儿女回过头来爱父母,感恩父母,这是孝。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孝”不是单向的,只是晚辈对长辈的爱。夫妇之间、长幼之间、君臣之间等的关爱也是双向的,即“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才能实现“主圣臣贤,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家之福也。”孝也是继承家道、家学、家训。《中庸》讲,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孔子说:“周武王、周公大概是最孝顺的人吧!所谓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志向,善于完成先人的事业。”)范仲淹的子孙的孝最主要的是继承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论语·学而》篇中,孔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孝就是继承先人对圣贤经典“学而时习之”的善道。孝还有其终极目标、终极关怀。就是爱天下的父老。《孟子·梁惠王上》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从敬爱自己的父兄长辈,推及到敬重他人的父兄长辈;从爱抚自己的儿女晚辈,推及到爱抚他人的子女晚辈。能这样做,一统天下,就像在手心中转动东西一样容易。)
佛法更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要想修学成就,一定要孝敬父母,尊师重道。《观无量寿经》讲“净业三福”。这是佛法修行指导的总纲领。三福的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从孝敬开始,扩大到大慈大悲,慈心对一切众生。不杀生是慈,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欲酒是慈。凡是令众生起烦恼,是我们心地不慈;自己生烦恼也是不慈,这第一福做好了,才有资格入佛门学佛。大乘戒律建立在孝道基础上,大乘戒讲“孝顺父母、师僧,孝顺一切众生,孝名为戒。”《戒经》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儒家教育的根本在“父子有亲”上。佛法教育的根扎在“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与我一体”的理念上。佛法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你本来是佛,现在迷上财色名食睡,变成六道凡夫。佛教导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帮助我们转凡成圣,回归佛性,回归到“本来是佛”。儒家与佛家在孝道上有同有异。儒家是世间孝,佛家是出世间孝。佛法教导学佛者,报父母恩的方法是引导父母学佛,超越六道轮回,了脱生死,直至成佛。
行孝悌会产生什么社会效果呢?《礼记》讲“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敷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孝道,树立起来就会充满天地之间,普及起来就会遍及四海,传承于后世就会无时不在。)《孝经》将孝的社会影响说得更具体:“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指孝、悌和善于理家的品行)成于内,而名立(建立)于后世矣。”(孔子说:君子奉事父母,能尽孝道,因此能把这种恭敬心转移去效忠君主;奉事兄长,能尽孝道,因此能将这种恭敬心推移到去顺从长官;家居生活治理得当,因此能把治家的经验移于处理政务。所以在家中养成了孝、悌和善于理家的品行,在外才能建功立业,美好的声名自然会显扬于后世。)《尚书》讲“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建立仁爱心,从侍奉父母做起;建立恭敬心,从对待长者做起。这种爱、敬之风起始于家庭和邦国,最终必将扩展到整个天下。)《孔子家语》讲“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民既孝于亲,又顺于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行。”(孔子说:“培养爱心要从侍奉自己的父母双亲开始,可以教给百姓和睦。培养恭敬心要从服务自己的长辈开始,可以教给百姓懂得和顺。领导人以身作则用爱敬、和睦来教化,百姓就会注重孝养父母;领导人以身作则用尊敬长辈、师长来教化,百姓就乐意听从命令。百姓既恭敬父母,又能恭顺,听从命令,用这种道理施行于天下,便没有行不通的。”)《礼记》讲“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论语·学而》中,“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体现了礼敬、恭顺和仁爱,是万善之根本。讲孝,也是初步讲了礼义廉耻。礼是从对父母恭敬开始的。《弟子规》是一本讲孝、讲礼的非常好的普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