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与特点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教师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基础上,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有三个基本特点: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突破了单纯的师生交流的形式,给学生之间更多的交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这种学习方式能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了有利的学习氛围,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优秀生帮助下达到进步的目的,同时优秀生在帮助困难生的过程中也能让自己的知识更加条理化,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再次小组合作学习能突出学生学习的活动性,这种方式通常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一)教师要精心设计课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只要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产生继续探究的动力。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课件中,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二)教师要对小组成员要科学组建合,理分工。
教师在组建小组时,教师一定要依据每一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科学合理的安排,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可以把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安排为组长,也可以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小组合作只有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才能各尽其能,发挥团队合力,从而达到合作的最终目的。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提高。
(三)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语境,启动学生的思维。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客观情境的反映,没有情境就没有语言的意义,语言的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情境。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应善于创设语境,能通过设定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主动参与探索发现的动力,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质疑,创造性的解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挥想象力,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
好的评价方式与方法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要积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评价,在时间许可容许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让更多的小组及其成员展示其成果,总结成功的经验与不足,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识到自身在合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时地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他们的发言,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分析
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习素养,它改变了以往简单、机械的问答式教学的枯燥、乏味,让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一)小组合作学习能让授课只是精讲多练,提高了学习效率。
“精讲多练”一直是小学课堂教学追求实现的教学形式,其中的“多练”不仅指练习的数量上,更多是在质量上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参与率,另一方面也是实施分层教学思想的有效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练习的有效性。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的内容都是其重与难点,能激起学生去参与学习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了互动,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能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回答进行评价是师生互动。学生在小组中的分工、讨论、交流、展示等都是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能让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大力提高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讨论的能力,学习能力,展示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单纯地把学习的内容扔给学生自己去解决,而是在教师的精心备课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与开展课堂活动来实现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快乐学习,课堂活动中开展的小组竞赛活动,扮演课堂剧、课堂小品、辩论会等形式,具有很强的竞争性、表演性与娱乐性。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
(四)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养成。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与遵守社会规范的人,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小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与他人交往,尤其是学会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没有合作的课堂教学,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荫欢主编.朝天奋飞[M].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 (编辑王立建)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教师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基础上,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有三个基本特点: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突破了单纯的师生交流的形式,给学生之间更多的交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这种学习方式能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了有利的学习氛围,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优秀生帮助下达到进步的目的,同时优秀生在帮助困难生的过程中也能让自己的知识更加条理化,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再次小组合作学习能突出学生学习的活动性,这种方式通常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一)教师要精心设计课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只要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产生继续探究的动力。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课件中,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二)教师要对小组成员要科学组建合,理分工。
教师在组建小组时,教师一定要依据每一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科学合理的安排,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可以把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安排为组长,也可以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小组合作只有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才能各尽其能,发挥团队合力,从而达到合作的最终目的。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提高。
(三)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语境,启动学生的思维。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客观情境的反映,没有情境就没有语言的意义,语言的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情境。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应善于创设语境,能通过设定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主动参与探索发现的动力,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质疑,创造性的解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挥想象力,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
好的评价方式与方法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要积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评价,在时间许可容许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让更多的小组及其成员展示其成果,总结成功的经验与不足,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识到自身在合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时地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他们的发言,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分析
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习素养,它改变了以往简单、机械的问答式教学的枯燥、乏味,让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一)小组合作学习能让授课只是精讲多练,提高了学习效率。
“精讲多练”一直是小学课堂教学追求实现的教学形式,其中的“多练”不仅指练习的数量上,更多是在质量上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参与率,另一方面也是实施分层教学思想的有效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练习的有效性。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的内容都是其重与难点,能激起学生去参与学习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了互动,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能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回答进行评价是师生互动。学生在小组中的分工、讨论、交流、展示等都是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能让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大力提高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讨论的能力,学习能力,展示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单纯地把学习的内容扔给学生自己去解决,而是在教师的精心备课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与开展课堂活动来实现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快乐学习,课堂活动中开展的小组竞赛活动,扮演课堂剧、课堂小品、辩论会等形式,具有很强的竞争性、表演性与娱乐性。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
(四)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养成。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与遵守社会规范的人,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小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与他人交往,尤其是学会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没有合作的课堂教学,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荫欢主编.朝天奋飞[M].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 (编辑王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