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计算机技术综合实验”课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独立实验课,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思政教育对于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样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将二者有效结合,可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阐述了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计算机技术综合实验课的必然性,探索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技术综合实验课的模式,分别从提高教师自身思政修养、实验课程目标融入思政元素、实验环节和内容设计融入思政元素、课程考核融入思政元素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思政教育;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践教学改革项目“以提升综合设计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实验线上线下协同实践教学改革”(SJ-202032)
[作者简介] 刘 芳(1979—),女,山东滨州人,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研究;刘文英(1968—),女,山东蓬莱人,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计算智能、嵌入式系统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1-0089-04 [收稿日期] 2021-03-31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1]。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把思政教育渗透于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要将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高校课堂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将思政教育融合贯穿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可以体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方位培養。
一、实验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必然性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实验环节较弱,并且着重于知识学习、技能传授和理论验证,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稍显不足。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尤其要求学生在本科毕业后既具有全面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因此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求,需要进行优化。而将实验课程中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政治品德的培养二者结合则是必然的趋势。
(一)课程教学背景分析
“计算机技术综合实验”课程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独立的通识教育实验课程。本课程是由多个不同专题的实验模块组成,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设计和维护、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计算机维修维护、单片机应用及开发、小型数据库应用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选择其中的一个模块课程进行学习。课程的教育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和实操演示,为学生贮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以任务驱动为原则,制定合理的实验任务,为学生设计完成实验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效地开阔学生的思维,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受众分析
本课程受众面广,选课覆盖全校各个专业,尤其以大一、大二的新生居多。大学生还处于对未知事物十分好奇,对计算机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充满兴趣的时期,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了解到一些计算机术语和概念,或者仅仅会熟练操作某些手机软件,却从未真正接触到计算机技术这一范畴。目前计算机技术与各个行业领域的融合十分普遍,大一学生的计算机类课程内容仅包含基本的办公软件的使用,学生实际的计算机相关能力都比较薄弱,相关的专业软件也尚未学习,此时迫切需要了解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知识,作为本专业技能的辅助。同时大学生活也是他们人生中的关键期,是全面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时期,此时的学生心理仍不够成熟,容易发生缺乏人生信念,受不良价值观影响等问题。因此在大学阶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高校教育尤其重要的任务。在本门实验课程中探索研究思政教育如何有效融入课程,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高计算机技能、辅助专业课学习和拓宽工作途径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模式研究和探索
(一)教师自觉提高思政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作为教师的目标是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3]。教师个人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是教书育人的前提。要将课程思政有效地融入课程中,要求授课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坚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治学、以德施教、以德树人,成为合格的学业导师和思想导师,从而正确引导学生,达到育人的目标。为了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可以通过课程组统一组织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和个人学习相关文件的途径实施。
(二)实验课程目标融入思政元素
实验课程融入思政教育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合作、在实践中创新,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品德等多层次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服务于社会的创新型人才。依据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育的精神,课程组多次组织各个模块的任课教师进行教研活动,讨论修订了课程目标和大纲,各个模块增加了体现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思政教育的元素。
以“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课程为例,目前制定的专业教学目标为:理解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相关的知识,掌握网页制作和网站建设的基本流程;掌握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知识,设计和开发小型网站。对应的思政教育总体目标为:鼓励学生结合各自的专业领域知识,利用计算机网络相关技能,进行创新实践。 (三)实验环节和内容的设计融入思政元素
1.实验环节设计。任课教师在各个实验环节的设计中要充分利用教学场地和设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对思政元素有效融合进行挖掘。实验课的主要实施过程包括实验预习、实验实施、实验总结等。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将实验指导书、任务要求、教学视频等资料上传至云课堂等在线学习平台,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原理。其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獨立思考和学习能力。实验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讲解具体的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和原理,讲解注意事项,布置实验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练习。学生根据实验任务,首先完成实验所需的软件学习、环境配置等,其次完成验证型的网页制作作业,最后自主选题,设计完成小型个人网站的综合性实验任务。实验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分工,共同完成任务,充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实验课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踏踏实实地进行实验活动,着重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实验课后对实验过程步骤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撰写实验总结报告,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职业规范。以其中的“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模块为例,说明实验环节结合课程思政的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2.实验内容设计。“计算机技术综合实验”课由于其特殊性,要求实验内容的设计要与时俱进,多引入可以体现爱国主义、民族情怀等思政元素的实验案例,设计可以体现思政元素的实验项目。实验内容的整体设计流程可以以融入了社会现状的案例作为课程先导,以体现创新精神的实验项目作为任务驱动,以完成强调个体化差异,体现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品作为综合型实验的要求等。尤其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与其所学专业相结合的实验内容,从多方面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模块为例,说明实验内容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
(四)课程考核融入思政元素
该课程的考核要根据大纲的修订要求,同时体现计算机专业技能和个人思想品德素质两方面。实验成绩的评定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教师制定明确合理的评分标准,将各项要求量化,向学生公布评分细则。以“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模块为例,其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课内实验成绩×80%+出勤成绩×20%,采用百分制。知识和技能方面依据实验课实验一至实验三的实验设计方案合理性、实验完成情况、操作的正确性评定。考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完成某项实验任务的动手实践能力。思政和素养方面根据实验课出勤情况、实验过程中学生行为是否规范、能否实事求是地展开实验等情况评定。考查学生是否遵守校规校纪、是否具有探索精神。
2.期末成绩。期末成绩=实验四成绩×60%+总结报告成绩×40%,采用百分制。知识和技能方面,实验四综合实验对学生作品的评分共有八项标准,包括规划站点、网页结构布局、网页多媒体元素添加、超级链接有效、动态效果展示、页面设计合理美观、动态网页制作等,考查学生制作完成网站中运用的各种技术的掌握情况。总结报告共有四项评分标准,根据实验报告撰写是否规范、过程说明是否详细、实验结果是否正确、总结是否深入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查学生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解决所遇问题的能力。思政和素养方面,根据实验是否独立完成、网站的艺术性和创意等方面进行评定,考查学生的艺术素养、创新精神等。
三、总结
“计算机技术综合实验”课融入思政教育后,可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知识论、辩证法等元素融入课程中,以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技能和品德的场所,以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为传播专业知识的载体,以实验中贯穿的思政元素作为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一方面,引导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计算机应用的综合能力,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中学习创新。本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实现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的全方位教育,最终达成将学生培养成为技术和素养兼备的新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2017-12-05)[2021-02-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2020-05-28)[2021-02-16].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
-06/06/content_5517606.htm.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aking “Webpage Making and Website Construction” Module as an Example
LIU Fang, LIU Wen-yi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Abstrac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s an independent general education experiment course for all non-computer major student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ys a key role for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values. Therefore,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evitability of integrating the idea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ourse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explores the model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ourse. It also explains in detail from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ltivation,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experiment course objectives,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experiment links and content design, and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course assessment, etc., through which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is cours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 computer techn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bility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思政教育;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践教学改革项目“以提升综合设计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实验线上线下协同实践教学改革”(SJ-202032)
[作者简介] 刘 芳(1979—),女,山东滨州人,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研究;刘文英(1968—),女,山东蓬莱人,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计算智能、嵌入式系统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1-0089-04 [收稿日期] 2021-03-31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1]。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把思政教育渗透于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要将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高校课堂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将思政教育融合贯穿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可以体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方位培養。
一、实验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必然性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实验环节较弱,并且着重于知识学习、技能传授和理论验证,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稍显不足。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尤其要求学生在本科毕业后既具有全面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因此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求,需要进行优化。而将实验课程中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政治品德的培养二者结合则是必然的趋势。
(一)课程教学背景分析
“计算机技术综合实验”课程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独立的通识教育实验课程。本课程是由多个不同专题的实验模块组成,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设计和维护、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计算机维修维护、单片机应用及开发、小型数据库应用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选择其中的一个模块课程进行学习。课程的教育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和实操演示,为学生贮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以任务驱动为原则,制定合理的实验任务,为学生设计完成实验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效地开阔学生的思维,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受众分析
本课程受众面广,选课覆盖全校各个专业,尤其以大一、大二的新生居多。大学生还处于对未知事物十分好奇,对计算机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充满兴趣的时期,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了解到一些计算机术语和概念,或者仅仅会熟练操作某些手机软件,却从未真正接触到计算机技术这一范畴。目前计算机技术与各个行业领域的融合十分普遍,大一学生的计算机类课程内容仅包含基本的办公软件的使用,学生实际的计算机相关能力都比较薄弱,相关的专业软件也尚未学习,此时迫切需要了解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知识,作为本专业技能的辅助。同时大学生活也是他们人生中的关键期,是全面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时期,此时的学生心理仍不够成熟,容易发生缺乏人生信念,受不良价值观影响等问题。因此在大学阶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高校教育尤其重要的任务。在本门实验课程中探索研究思政教育如何有效融入课程,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高计算机技能、辅助专业课学习和拓宽工作途径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模式研究和探索
(一)教师自觉提高思政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作为教师的目标是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3]。教师个人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是教书育人的前提。要将课程思政有效地融入课程中,要求授课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坚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治学、以德施教、以德树人,成为合格的学业导师和思想导师,从而正确引导学生,达到育人的目标。为了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可以通过课程组统一组织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和个人学习相关文件的途径实施。
(二)实验课程目标融入思政元素
实验课程融入思政教育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合作、在实践中创新,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品德等多层次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服务于社会的创新型人才。依据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育的精神,课程组多次组织各个模块的任课教师进行教研活动,讨论修订了课程目标和大纲,各个模块增加了体现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思政教育的元素。
以“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课程为例,目前制定的专业教学目标为:理解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相关的知识,掌握网页制作和网站建设的基本流程;掌握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知识,设计和开发小型网站。对应的思政教育总体目标为:鼓励学生结合各自的专业领域知识,利用计算机网络相关技能,进行创新实践。 (三)实验环节和内容的设计融入思政元素
1.实验环节设计。任课教师在各个实验环节的设计中要充分利用教学场地和设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对思政元素有效融合进行挖掘。实验课的主要实施过程包括实验预习、实验实施、实验总结等。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将实验指导书、任务要求、教学视频等资料上传至云课堂等在线学习平台,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原理。其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獨立思考和学习能力。实验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讲解具体的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和原理,讲解注意事项,布置实验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练习。学生根据实验任务,首先完成实验所需的软件学习、环境配置等,其次完成验证型的网页制作作业,最后自主选题,设计完成小型个人网站的综合性实验任务。实验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分工,共同完成任务,充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实验课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踏踏实实地进行实验活动,着重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实验课后对实验过程步骤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撰写实验总结报告,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职业规范。以其中的“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模块为例,说明实验环节结合课程思政的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2.实验内容设计。“计算机技术综合实验”课由于其特殊性,要求实验内容的设计要与时俱进,多引入可以体现爱国主义、民族情怀等思政元素的实验案例,设计可以体现思政元素的实验项目。实验内容的整体设计流程可以以融入了社会现状的案例作为课程先导,以体现创新精神的实验项目作为任务驱动,以完成强调个体化差异,体现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品作为综合型实验的要求等。尤其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与其所学专业相结合的实验内容,从多方面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模块为例,说明实验内容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
(四)课程考核融入思政元素
该课程的考核要根据大纲的修订要求,同时体现计算机专业技能和个人思想品德素质两方面。实验成绩的评定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教师制定明确合理的评分标准,将各项要求量化,向学生公布评分细则。以“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模块为例,其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课内实验成绩×80%+出勤成绩×20%,采用百分制。知识和技能方面依据实验课实验一至实验三的实验设计方案合理性、实验完成情况、操作的正确性评定。考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完成某项实验任务的动手实践能力。思政和素养方面根据实验课出勤情况、实验过程中学生行为是否规范、能否实事求是地展开实验等情况评定。考查学生是否遵守校规校纪、是否具有探索精神。
2.期末成绩。期末成绩=实验四成绩×60%+总结报告成绩×40%,采用百分制。知识和技能方面,实验四综合实验对学生作品的评分共有八项标准,包括规划站点、网页结构布局、网页多媒体元素添加、超级链接有效、动态效果展示、页面设计合理美观、动态网页制作等,考查学生制作完成网站中运用的各种技术的掌握情况。总结报告共有四项评分标准,根据实验报告撰写是否规范、过程说明是否详细、实验结果是否正确、总结是否深入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查学生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解决所遇问题的能力。思政和素养方面,根据实验是否独立完成、网站的艺术性和创意等方面进行评定,考查学生的艺术素养、创新精神等。
三、总结
“计算机技术综合实验”课融入思政教育后,可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知识论、辩证法等元素融入课程中,以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技能和品德的场所,以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为传播专业知识的载体,以实验中贯穿的思政元素作为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一方面,引导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计算机应用的综合能力,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中学习创新。本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实现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的全方位教育,最终达成将学生培养成为技术和素养兼备的新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2017-12-05)[2021-02-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2020-05-28)[2021-02-16].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
-06/06/content_5517606.htm.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aking “Webpage Making and Website Construction” Module as an Example
LIU Fang, LIU Wen-yi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Abstrac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s an independent general education experiment course for all non-computer major student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ys a key role for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values. Therefore,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evitability of integrating the idea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ourse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explores the model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ourse. It also explains in detail from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ltivation,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experiment course objectives,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experiment links and content design, and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course assessment, etc., through which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is cours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 computer techn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