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了学生们的变化,他们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道德行为表里不一、起伏不定等等。是社会、家庭背离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吗?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教育在这种背离面前显得如此单薄,如此弱不禁风?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明确几个问题,才能在纷繁芜杂的社会思潮中站稳自己的立场,找准自己的方向,坚定自己的信仰。
一、主体地位的陨落
我们的德育是以培养能自主判断、自我控制、自主践行的自律者,简言之,培养能凭自己的“良心”来从事道德活动的学生为宗旨,还是仅以会服从的所谓“听话学生”为满足的呢?我想,绝大多数的教育者都会选择前者。但问题在于,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难免出于自身固执的权威性的失落,以及对学生桀骜不驯的担心,常以不容置疑的命令、不容分说的强行,迫使学生做出自己预期的言语和行为来。过去以训斥、甚至体罚使学生臣服,现在以近乎保姆式的爱感化学生,尽管这两种教育方式的表现形态不同,究其本质,都是以剥夺学生的主体性为代价,无形中使他们养成为老师、为规范、为纪律而不是对自己负责的意向。为此,我在班级搞了一次小小的调查:
【调查问卷】
1.在本班清洁区里有一张废纸,你会捡起来扔垃圾箱吗?
会不会
2.你这样做是因为
老师要求的
爱护校园环境
不想捡
3.你是四(3)班学生,忘戴红领巾被值周生拦住,问你是哪班的,你会怎么做?
告诉他实话 随便说个班级
4.你这样是因为
诚实保护班级不被扣分
在“本班清洁区”的特定行为环境下,全班52名同学都选择了“会”,这样做的原因有43人选择老师要求的,9人选择爱护校园环境 。“红领巾”一题全班同学都“聪明地”选择随便说个班级,理由太明显了:说实话班级就要被扣分,谁傻呀?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存在傀儡意识,在整个道德实践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真正感受到是“我”在行动,而是老师、班级导演了一切。学生们没有了自己的道德准则,也不能肯定自己的人生信条,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地位没有得到凸显。
二、透析伪善的背后
我们常说:“小孩子懂什么?在家要听父母的,在学校要听老师的。”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受年龄的生理限制,所能理解的道德范畴较为狭窄,简单地以“好”与“坏”来区分,以对事物的表象特点进行判断,这种道德观显然是不完善的。于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就越俎代庖把完美的道德强制性地高压式地灌输到学生头脑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发性。在这种德育环境中接受训练的学生,常被誉为“乖孩子”“听话学生”。其实这种听话有着浓厚的条件限制,比如:
在学校听话,在校外就不那么听话;
在老师眼皮底下听话,远离老师便不那么听话;
听主科老师的话,不爱搭理副科老师;
受表扬时温顺如羊,挨批评时冲动似狼;
在学校从不乱扔废纸,看完电影满地狼籍;
在学校认真安静排队,公交车上拼抢座位;
听自己老师的话,不在乎别班老师;
在学校很好,在家太闹。
总之,只有在一定的外在压力之下,他们的表现才体现出道德色彩。这样的学生只能在这样的老师的视野之内有“道德”,能“听话”,但在学校的藩篱之外,便撕去了所有的伪善,言行随意而任性,不能自我负责。
三、学校德育的舵手
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舵手。对教师来说,首先从教育理念上,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学生的品德发展,应该是其作为不受他人束缚的主体自主发展的过程,德育要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目标,学生的主体性贯穿于教育过程中是必要条件。其次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削弱,更不是有些人所描绘的教师可以“躺在安乐椅上无所事事”。相反,对教师的素质以及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教育之前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现实的心理准备状况,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善于观察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随时调整教育策略,不轻易对学生做出尤其是否定性的评价。
当学生出现问题后,我们老师首先要与学生很好地沟通,特别注意沟通的语言,不能带有任何讽刺或恐吓意味,“叫你家长来”,“我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类似这样的话很容易刺伤学生自尊心,引发一些严重后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放下传统道德教育中“师道尊严”的架子,用平和的方式来教育学生,那就是:引导。
所谓“引导”就是教育,没有教育者的适当引导,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价值。引导的实现是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良好诠释:
(一)引导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消解教师自身心理上的至尊和至上感,是个不轻松的过程,但唯有使教育者与学生的关系处在对等、和谐的关系基础上,拥有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过程才能实现。今天的我们,早已习惯以辅导者、启迪者的身份来到学生面前,弯下腰来和学生说话。
通过教育活动,教育者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做好铺垫。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们教师需要在掌握学生品德现状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确立德育活动的主题,构思活动的框架,精心筛选所需的德育材料。配合学校各个不同时期的德育工作,我们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焦点,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更有助于学生确立“我是一个社会人”的意识,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比如:
广告:一个小朋友摇摇晃晃地为妈妈端洗脚水。
同学们都看过这个广告,我请大家讨论:要不要为妈妈端洗脚水?
其次,在活动进行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诱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引导学生自主行为。
在讨论中,有的同学说:“妈妈不让我端,不是我不端。”有的同学说:“端不端并不重要,只要在心里是爱妈妈的就行了,端一盆洗脚水是个形式。”有的同学说:“端一次洗脚水是一次爱的行动,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许多,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此次讨论甚至发动家长在学生的周记本上留言,让家长和学生互动,讨论激发了学生们热烈的情感,同学们互相传阅父母的留言,我明白这是一次很好的沟通平台。
再次,在活动之后的总结、评价中,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启发,使学生再次重温整个道德活动的过程,萌发与人为善的良好情感,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为下一次活动作好铺垫。
随着讨论的深入,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勿以事小而不为”,人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引导不是强加,但也不是迁就
善于引导的老师,懂得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状况,给学生想象与活动的空间,但并不放弃对教育目标的追求。我想呐喊100遍“祖国,我爱你”,不如全班集体放声高唱《大中国》《中国人》来得更有效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会忘记自己的教育责任,但我们不是靠灌输来实现教育目标,而是在赋予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从中体现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的价值观,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
素质教育进行到今天,社会呈现出多元价值观,我们的学校教育更不能一手软,一手硬,而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德智并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发展,健全完善自己的道德体系,拒绝伪善的表演。
一、主体地位的陨落
我们的德育是以培养能自主判断、自我控制、自主践行的自律者,简言之,培养能凭自己的“良心”来从事道德活动的学生为宗旨,还是仅以会服从的所谓“听话学生”为满足的呢?我想,绝大多数的教育者都会选择前者。但问题在于,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难免出于自身固执的权威性的失落,以及对学生桀骜不驯的担心,常以不容置疑的命令、不容分说的强行,迫使学生做出自己预期的言语和行为来。过去以训斥、甚至体罚使学生臣服,现在以近乎保姆式的爱感化学生,尽管这两种教育方式的表现形态不同,究其本质,都是以剥夺学生的主体性为代价,无形中使他们养成为老师、为规范、为纪律而不是对自己负责的意向。为此,我在班级搞了一次小小的调查:
【调查问卷】
1.在本班清洁区里有一张废纸,你会捡起来扔垃圾箱吗?
会不会
2.你这样做是因为
老师要求的
爱护校园环境
不想捡
3.你是四(3)班学生,忘戴红领巾被值周生拦住,问你是哪班的,你会怎么做?
告诉他实话 随便说个班级
4.你这样是因为
诚实保护班级不被扣分
在“本班清洁区”的特定行为环境下,全班52名同学都选择了“会”,这样做的原因有43人选择老师要求的,9人选择爱护校园环境 。“红领巾”一题全班同学都“聪明地”选择随便说个班级,理由太明显了:说实话班级就要被扣分,谁傻呀?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存在傀儡意识,在整个道德实践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真正感受到是“我”在行动,而是老师、班级导演了一切。学生们没有了自己的道德准则,也不能肯定自己的人生信条,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地位没有得到凸显。
二、透析伪善的背后
我们常说:“小孩子懂什么?在家要听父母的,在学校要听老师的。”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受年龄的生理限制,所能理解的道德范畴较为狭窄,简单地以“好”与“坏”来区分,以对事物的表象特点进行判断,这种道德观显然是不完善的。于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就越俎代庖把完美的道德强制性地高压式地灌输到学生头脑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发性。在这种德育环境中接受训练的学生,常被誉为“乖孩子”“听话学生”。其实这种听话有着浓厚的条件限制,比如:
在学校听话,在校外就不那么听话;
在老师眼皮底下听话,远离老师便不那么听话;
听主科老师的话,不爱搭理副科老师;
受表扬时温顺如羊,挨批评时冲动似狼;
在学校从不乱扔废纸,看完电影满地狼籍;
在学校认真安静排队,公交车上拼抢座位;
听自己老师的话,不在乎别班老师;
在学校很好,在家太闹。
总之,只有在一定的外在压力之下,他们的表现才体现出道德色彩。这样的学生只能在这样的老师的视野之内有“道德”,能“听话”,但在学校的藩篱之外,便撕去了所有的伪善,言行随意而任性,不能自我负责。
三、学校德育的舵手
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舵手。对教师来说,首先从教育理念上,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学生的品德发展,应该是其作为不受他人束缚的主体自主发展的过程,德育要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目标,学生的主体性贯穿于教育过程中是必要条件。其次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削弱,更不是有些人所描绘的教师可以“躺在安乐椅上无所事事”。相反,对教师的素质以及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教育之前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现实的心理准备状况,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善于观察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随时调整教育策略,不轻易对学生做出尤其是否定性的评价。
当学生出现问题后,我们老师首先要与学生很好地沟通,特别注意沟通的语言,不能带有任何讽刺或恐吓意味,“叫你家长来”,“我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类似这样的话很容易刺伤学生自尊心,引发一些严重后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放下传统道德教育中“师道尊严”的架子,用平和的方式来教育学生,那就是:引导。
所谓“引导”就是教育,没有教育者的适当引导,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价值。引导的实现是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良好诠释:
(一)引导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消解教师自身心理上的至尊和至上感,是个不轻松的过程,但唯有使教育者与学生的关系处在对等、和谐的关系基础上,拥有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过程才能实现。今天的我们,早已习惯以辅导者、启迪者的身份来到学生面前,弯下腰来和学生说话。
通过教育活动,教育者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做好铺垫。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们教师需要在掌握学生品德现状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确立德育活动的主题,构思活动的框架,精心筛选所需的德育材料。配合学校各个不同时期的德育工作,我们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焦点,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更有助于学生确立“我是一个社会人”的意识,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比如:
广告:一个小朋友摇摇晃晃地为妈妈端洗脚水。
同学们都看过这个广告,我请大家讨论:要不要为妈妈端洗脚水?
其次,在活动进行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诱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引导学生自主行为。
在讨论中,有的同学说:“妈妈不让我端,不是我不端。”有的同学说:“端不端并不重要,只要在心里是爱妈妈的就行了,端一盆洗脚水是个形式。”有的同学说:“端一次洗脚水是一次爱的行动,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许多,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此次讨论甚至发动家长在学生的周记本上留言,让家长和学生互动,讨论激发了学生们热烈的情感,同学们互相传阅父母的留言,我明白这是一次很好的沟通平台。
再次,在活动之后的总结、评价中,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启发,使学生再次重温整个道德活动的过程,萌发与人为善的良好情感,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为下一次活动作好铺垫。
随着讨论的深入,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勿以事小而不为”,人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引导不是强加,但也不是迁就
善于引导的老师,懂得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状况,给学生想象与活动的空间,但并不放弃对教育目标的追求。我想呐喊100遍“祖国,我爱你”,不如全班集体放声高唱《大中国》《中国人》来得更有效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会忘记自己的教育责任,但我们不是靠灌输来实现教育目标,而是在赋予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从中体现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的价值观,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
素质教育进行到今天,社会呈现出多元价值观,我们的学校教育更不能一手软,一手硬,而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德智并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发展,健全完善自己的道德体系,拒绝伪善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