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主体地位 加强德育引导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632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了学生们的变化,他们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道德行为表里不一、起伏不定等等。是社会、家庭背离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吗?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教育在这种背离面前显得如此单薄,如此弱不禁风?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明确几个问题,才能在纷繁芜杂的社会思潮中站稳自己的立场,找准自己的方向,坚定自己的信仰。
  
  一、主体地位的陨落
  
  我们的德育是以培养能自主判断、自我控制、自主践行的自律者,简言之,培养能凭自己的“良心”来从事道德活动的学生为宗旨,还是仅以会服从的所谓“听话学生”为满足的呢?我想,绝大多数的教育者都会选择前者。但问题在于,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难免出于自身固执的权威性的失落,以及对学生桀骜不驯的担心,常以不容置疑的命令、不容分说的强行,迫使学生做出自己预期的言语和行为来。过去以训斥、甚至体罚使学生臣服,现在以近乎保姆式的爱感化学生,尽管这两种教育方式的表现形态不同,究其本质,都是以剥夺学生的主体性为代价,无形中使他们养成为老师、为规范、为纪律而不是对自己负责的意向。为此,我在班级搞了一次小小的调查:
   【调查问卷】
  1.在本班清洁区里有一张废纸,你会捡起来扔垃圾箱吗?
  会不会
  2.你这样做是因为
  老师要求的
  爱护校园环境
  不想捡
  3.你是四(3)班学生,忘戴红领巾被值周生拦住,问你是哪班的,你会怎么做?
  告诉他实话 随便说个班级
  4.你这样是因为
  诚实保护班级不被扣分
  在“本班清洁区”的特定行为环境下,全班52名同学都选择了“会”,这样做的原因有43人选择老师要求的,9人选择爱护校园环境 。“红领巾”一题全班同学都“聪明地”选择随便说个班级,理由太明显了:说实话班级就要被扣分,谁傻呀?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存在傀儡意识,在整个道德实践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真正感受到是“我”在行动,而是老师、班级导演了一切。学生们没有了自己的道德准则,也不能肯定自己的人生信条,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地位没有得到凸显。
  
  二、透析伪善的背后
  
  我们常说:“小孩子懂什么?在家要听父母的,在学校要听老师的。”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受年龄的生理限制,所能理解的道德范畴较为狭窄,简单地以“好”与“坏”来区分,以对事物的表象特点进行判断,这种道德观显然是不完善的。于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就越俎代庖把完美的道德强制性地高压式地灌输到学生头脑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发性。在这种德育环境中接受训练的学生,常被誉为“乖孩子”“听话学生”。其实这种听话有着浓厚的条件限制,比如:
  在学校听话,在校外就不那么听话;
  在老师眼皮底下听话,远离老师便不那么听话;
  听主科老师的话,不爱搭理副科老师;
  受表扬时温顺如羊,挨批评时冲动似狼;
  在学校从不乱扔废纸,看完电影满地狼籍;
  在学校认真安静排队,公交车上拼抢座位;
  听自己老师的话,不在乎别班老师;
  在学校很好,在家太闹。
  总之,只有在一定的外在压力之下,他们的表现才体现出道德色彩。这样的学生只能在这样的老师的视野之内有“道德”,能“听话”,但在学校的藩篱之外,便撕去了所有的伪善,言行随意而任性,不能自我负责。
  
  三、学校德育的舵手
  
  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舵手。对教师来说,首先从教育理念上,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学生的品德发展,应该是其作为不受他人束缚的主体自主发展的过程,德育要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目标,学生的主体性贯穿于教育过程中是必要条件。其次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削弱,更不是有些人所描绘的教师可以“躺在安乐椅上无所事事”。相反,对教师的素质以及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教育之前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现实的心理准备状况,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善于观察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随时调整教育策略,不轻易对学生做出尤其是否定性的评价。
  当学生出现问题后,我们老师首先要与学生很好地沟通,特别注意沟通的语言,不能带有任何讽刺或恐吓意味,“叫你家长来”,“我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类似这样的话很容易刺伤学生自尊心,引发一些严重后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放下传统道德教育中“师道尊严”的架子,用平和的方式来教育学生,那就是:引导。
  所谓“引导”就是教育,没有教育者的适当引导,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价值。引导的实现是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良好诠释:
  
  (一)引导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消解教师自身心理上的至尊和至上感,是个不轻松的过程,但唯有使教育者与学生的关系处在对等、和谐的关系基础上,拥有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过程才能实现。今天的我们,早已习惯以辅导者、启迪者的身份来到学生面前,弯下腰来和学生说话。
  通过教育活动,教育者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做好铺垫。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们教师需要在掌握学生品德现状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确立德育活动的主题,构思活动的框架,精心筛选所需的德育材料。配合学校各个不同时期的德育工作,我们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焦点,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更有助于学生确立“我是一个社会人”的意识,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比如:
  广告:一个小朋友摇摇晃晃地为妈妈端洗脚水。
  同学们都看过这个广告,我请大家讨论:要不要为妈妈端洗脚水?
  其次,在活动进行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诱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引导学生自主行为。
  在讨论中,有的同学说:“妈妈不让我端,不是我不端。”有的同学说:“端不端并不重要,只要在心里是爱妈妈的就行了,端一盆洗脚水是个形式。”有的同学说:“端一次洗脚水是一次爱的行动,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许多,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此次讨论甚至发动家长在学生的周记本上留言,让家长和学生互动,讨论激发了学生们热烈的情感,同学们互相传阅父母的留言,我明白这是一次很好的沟通平台。
  再次,在活动之后的总结、评价中,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启发,使学生再次重温整个道德活动的过程,萌发与人为善的良好情感,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为下一次活动作好铺垫。
  随着讨论的深入,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勿以事小而不为”,人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引导不是强加,但也不是迁就
  善于引导的老师,懂得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状况,给学生想象与活动的空间,但并不放弃对教育目标的追求。我想呐喊100遍“祖国,我爱你”,不如全班集体放声高唱《大中国》《中国人》来得更有效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会忘记自己的教育责任,但我们不是靠灌输来实现教育目标,而是在赋予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从中体现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的价值观,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
  素质教育进行到今天,社会呈现出多元价值观,我们的学校教育更不能一手软,一手硬,而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德智并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发展,健全完善自己的道德体系,拒绝伪善的表演。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概念是构成抽象数学知识“细胞”,进行数学思维的第一要素。新课程标准重视概念教学,重视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学概念时强化感知过程,重视概念引入;加强分析比较;重概念建立;引导自主探索,重视概念的理解;增强实践体验,重概念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保障,注入活力。本文着重探讨了概念教学的解决策略及落实措施。  [关键词]概念教学 问
期刊
[摘要]以“五重”促“五性”,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渠道。  [关键词]五重 五性 英语教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笔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渠道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五重”促“五性”的自主探究性教学特色,现就自己的实践体会与各位同仁交流。    1.以“五重”促“五性”,探索特色
期刊
教师人格的教育情感性表现之一是尊重学生、公正对待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在教育方面师生是平等的,这是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记得,新生运动会的入场式排练时,一名学生连续几次没有参加,我批评了他。后来得知,他每天要到物业公司参加活动,与我班排练的时间冲突。我马上当着全班的面向他道歉。运动会那天,正好有一个学生生病,他毫无怨言做了替补,我在全班表扬他。我就这件事教育学生:每个人都会犯错,包括老师,错了就
期刊
一、背景     我们知道“Go for it”是个典型的美国词组,意思是“冒一下险”,不必担心失败,不要谨小慎微,应该勇敢地、果断地行动。但“冒了险”并不意味就会成功,而不去尝试,那么就会错过一次发现的机会。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中教材内容可堪称是一本生活百科书,替代了过去抽象的陈旧的知识。英语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学生们感觉到英语就在自己身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期刊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多年来高考语文必考的一道题目。据有关专家统计,在2006年全国十六套高考语文试题中,几乎无一例外,都考查了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其中有个别省还要求“改错”,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第二卷。高考如此重视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自有它的道理,因为辨析并修改病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语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但辨析和修改病句,又是学生失分较多的试题之一,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
期刊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突出重点,中学化学教材把它安排在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为分散难点,又精心地采用层层递进的形式,初中阶段只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别讲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高一化学第一章提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高二再讲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进一步从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两方面完善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必须要深钻教材,领悟重难点,理顺教学思路。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认
期刊
[摘要]音乐是情感艺术,在初中音乐教学要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动”,就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活动起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去听,而是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关键词]艺术创新 文艺修养 民族精神 乐神共鸣    一、民族音乐的创造性教学研究    1.民族音乐中有明代朱载育在世界音乐史上首先提出的音乐理论《十二平均律》,有《黄河》、《梁祝》,有众多的富有特色的中国戏曲、
期刊
[摘 要]当代大学生在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目标的过程中,肩负着祖国富强、人民富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大学生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当代青年要立志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人才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灵魂,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要不断增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江泽民说:“思想政治素
期刊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教育科研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而说好课是上课的关键组成部分。  [关键词]说课 信息技术 准备工作    说课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而开展的一项教研活动。说课就是在备课的基础上,在上课之前向领导或同行阐述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一、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说教材即说明所授课内容在全册教材或某章节
期刊
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起始常常是由兴趣而来的,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所说的“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面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首先应是乐于学习,有学习的兴趣欲望;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显得十分迫切,因为创新源自于兴趣。所谓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那么,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