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为何“雷锋”辈出?

来源 :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彩导读
  鞍钢产生各级劳模5600余人,其中145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孟泰、王崇伦、雷锋、郭明义是各时期劳模中的杰出代表。
  雷锋精神推动了鞍钢企业转型发展,面对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鞍钢人勇于挑战,去年集团成功跨入世界500强。
  在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大背景下,鞍钢构建学雷锋精神常态化机制,推进学雷锋活动始终与时代同行。
  
  1958年11月至1960年1月,雷锋先后在鞍钢化工总厂和弓长岭焦化厂工作,之后参军到了部队。鞍钢是培养雷锋成长的一个重要地方。从孟泰、王崇伦,到雷锋、郭明义,鞍钢为何“雷锋”辈出?围绕这一话题,本刊记者近日访谈了鞍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晓刚。
  记者:从孟泰、王崇伦、雷锋到郭明义,鞍钢是一个英模辈出的地方,您认为原因何在?
  张晓刚:60多年来,鞍钢作为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骨干企业,在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积淀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到今天,鞍钢已累计产生了各级劳模5600余人,其中145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光荣称号。孟泰、王崇伦、雷锋、郭明义,都是各时期劳模中的杰出代表。每个先进人物,每件典型事迹,都是鞍钢人一路风雨走来生动的印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鞍钢人奋勇前行。
  鞍钢英模辈出,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以鞍钢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为其提供了丰厚沃土。以“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鞍钢精神为核心的鞍钢文化,深深植根于鞍钢生产实践之中,植根于鞍钢广大干部职工心中,激励着一代代英模不断成长和奋进。
  二是骨干企业的地位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成长舞台。我们确定了“建精品基地,创世界品牌”的企业目标,争创世界钢铁企业的民族品牌。鞍钢人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为己任,把自身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钢铁强国的伟大事业之中。
  三是现代大工业生产锤炼出的职工队伍为其打造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典型成长与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密不可分,而鞍钢干部职工在企业长期的锤炼中具有了全局意识,高度组织纪律性,勇于承担,不怕吃苦,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职业特质,以及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乐于奉献,追求卓越的品格特征。
  四是不断加强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其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鞍钢各级党组织不断组织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培养选树典型已成为各级党组织开展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注重加强营造了一个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培养干部和评选先进模范工作中,鞍钢始终坚持公正公平,不唯上,只唯实。只要把事情干好,就会得到尊重和认可。
  记者:近年来,钢铁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您怎么看雷锋精神在推进鞍钢转型发展转型中发挥的作用?
  张晓刚:近些年,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鞍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勇于挑战,顶住了国际国内不利因素带来的现实压力,成功地实现了转型发展,去年集团成功跨入世界500强。这其中,雷锋精神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造就了一支“雷锋”式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我们推进全体干部职工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着力打造“靠得住、有本领、懂经营、善管理”的干部队伍、“党性强、观念新、本领高、形象好”的党员队伍、“爱岗敬业、一专多能、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员工队伍,把学习雷锋精神立足于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上,落实到引领世界钢铁行业发展的企业愿景目标上。
  其次,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强大支撑。作为一个跨区域、多基地、国际化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钢所属企业众多,职工队伍庞大,利益主体多元。我们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顾全大局的意识、乐于助人的品质、诚信友爱的风格,引导员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再者,为打造鞍钢优秀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我们打造了以“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鞍钢精神为核心的鞍钢文化,推进了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大背景下,鞍钢如何推进学雷锋活动与时代同行?
  张晓刚:当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如何保持雷锋精神与时俱进,成为鞍钢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话题。
  注重时代特点。我们注重将学雷锋紧贴时代,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内涵。这其中特别突出的是郭明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是新时代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注重层次多样。在各级各类先进典型选树与宣传工作中,注重不同层次的典型群体。通过长期开展“学雷锋、爱鞍钢、做主人”等活动,我们注意发掘典型,总结其经验和事迹,并予以大力树立宣传。如在青年群体中开展“鞍钢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在科技人员队伍中开展“鞍钢科技标兵”评选等。同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鞍钢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2010年在纪念“鞍钢宪法”发表50周年之际,我们开展了“感动鞍钢—创新功勋人物”评选活动,评选出60年来为鞍钢技术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职工代表。
  记者:在构建学雷锋活动长效机制,推进学雷锋精神常态化方面,鞍钢做了哪些尝试和探索?
  张晓刚:围绕实现学雷锋常态化,我们大胆实践,创新形式,并注重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的结合。首先,以阵地建设为手段,注重持久性。近年来,我们加大阵地建设投入力度,修缮了孟泰纪念馆、雷锋纪念馆,在厂区建造了孟泰、王崇伦、雷锋塑像,近期又在齐大山矿创建了以展示郭明义等一批道德模范事迹为重点的鞍钢职工道德培育基地。其二,以开展主题活动为手段,突出参与性。鞍钢化工总厂是雷锋工作过的单位,40多年来,总厂坚持开展“立足岗位学雷锋、面向厂区学雷锋、走向社会学雷锋、与时俱进学雷锋”活动。作为培养和产生郭明义的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则开展“立足岗位实际学习雷锋、学习郭明义”活动,把学习活动岗位化、工作化、全员化。其三,以复合式载体为手段,体现多样性。我们编辑制作了《唱响雷锋》、《当代雷锋郭明义》等大量反映先进典型事迹风貌的读物和音像制品,支持拍摄了电影《郭明义》、话剧《郭明义》等。
  记者:请您谈谈,鞍钢多年以来坚持弘扬雷锋精神给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张晓刚:当前,如何运用雷锋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准确把握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雷锋精神形成虽然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却与其有着紧密内在关联。雷锋精神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它坚持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富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活力所在,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雷锋精神的境界所系。
  二要准确掌握运用雷锋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方向和要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重视发扬雷锋身上体现出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深入实践,才能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
  三要准确掌握运用雷锋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要有效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系统工程,必须进一步创新理念思路,创新方法手段,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挖掘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新内涵。要突出重点群体,分层教育,把工作视野投向党员领导干部、教师、青年学生、公众人物等社会群体,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和需求,变换教育引导方式,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要抓好建章立制,强化激励约束,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在法律制度、政策规定之中,发挥其激励约束作用,形成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力。
其他文献
9月12日,由中宣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江苏省委共同举办的学习宣传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学习宣传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大力营造崇尚英雄、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黄坤明指出,王继才同志的一生奋斗和执着坚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
开篇的话: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祖国万里边防线上的边关哨卡。边关冷月映照着的,是戍边将士一腔火热的报国情怀,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身处边关、一心向党,用青春与热血谱写着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时代壮歌,用牺牲与奉献向党和人民上交了一份份优秀答卷。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辟“万里边关党旗红”专栏,着重反映党的十九大精神给边防部队带来的可喜变化,宣传边关军营党建
浙江省嘉兴市自2013年4月起,制定出台政策性文件,以全面普及文化下派员、文化专管员(简称“两员”)为抓手,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平台,全力建好农村基层宣传文化队伍。  全面普及“两员”,夯实宣传文化工作基础  近年来,全市各地针对农村基层文化人才缺乏的现状,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海宁市从2008年起为每个村都配备了1名文化专管员;海盐县于2010年起实施文化工作员下派制度。2013年4月,全市开
甘肃省定西市有7个县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被列入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境内60%是山坡沟壑,灾害、生态、贫困问题叠加,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近年来,定西市各级党组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定西时作出的“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殷切嘱托,坚持把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责主业,牢固树立“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理念,通过狠抓基层党建加快脱贫攻坚
中宣部5月24日下午举办“走进中共中央宣传部”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驻华使节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会见了参加活动的各国使节,并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与各国使节的交流中,刘云山说,宣传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刘云山向使节朋友介绍说,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宣传工作的
当我按照传统的思路和学生一起学习《病梅馆记》时,问题出现了。特别是在欣赏梅树图片时,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赞叹梅树之美,并一致认为梅之美恰在“曲”、“欹”、“疏”。确实,直觉告诉我们眼前的一盆盆梅树是美的,这种美是整体到来的,直袭我们的生命。  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梅树并不是天然的野生梅树,正是文章中所提到的经过人工栽植、剪斫、删夭的“盆梅”。  其实龚翁并不是以一位美学家的视角来审视盆梅的,而是在当时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文艺界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对文艺工作历来高度重视,这是因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坚持
科技一直以来就是战争的倍增器,对战争的进程、形态有着深刻的影响。科技除了能够推动武器装备这些“看得见”的领域更新换代,在一些“看不到”的领域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统计”出的命中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神风特攻队的自杀飞机,在太平洋上给美国的航母和其他舰只带来了很大威胁。怎样对付它们呢?美国请出了科学家共商对策。  科学家们详细分析了477次舰只遭受神风特攻队攻击的记录后提出,防御
大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凝练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弘扬也进一步推进了高校文化建设发展,培育与弘扬大学精神则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高校文化建设的提升呼唤大学精神的凝练。高校作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文化的继承与借鉴、创造与创新、传授与传播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当代中国的大学精神,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即传承民主、科学、自由、创新的精神。高校文化建设
○ 西方的一些学者认为,决策体制是隐藏在中国发展与崛起背后重要的动力机制。  ○ 中国之所以能成功地应对挑战,正是基于中国制度的优势:能迅速做出并实施重大且复杂的决策。  ○ 中国决策体制的“分工式配合”机制,其优势在于尽量减少体制中的“否决点”,增加“协商点”。  ○ 中国的决策中,立法议程和政策议程并不是先后关系,而是一个辩证的、相辅相成的系统。  品评制度优劣,今天更倾向于比较不同政治体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