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名:唐代舞蹈诗研究
作者:杨名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ISBN:9787010160870
定价:55元
舞蹈诗指唐代诗歌中对舞蹈、舞人、舞境作相关描写的诗歌,以及以诗歌形式被保存下来的舞曲歌辞。唐王朝国力强盛,社会开放,文化繁荣,诗歌与乐舞发展都臻于佳境。作为舞蹈艺术的载体和詩歌艺术的代表,唐代舞蹈诗具有文学、文化与艺术等多重研究价值。由长江大学文学院杨名博士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代舞蹈诗研究》一书,就是以唐代舞蹈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渊源、创作背景、创作概况、文化内涵及艺术成就等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的专著。这本书一经出版,便获得了古代文学及乐舞史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
全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追溯唐代舞蹈文化及舞蹈诗的历史渊源,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舞蹈及舞蹈诗创作对唐代的影响。第二章分析了唐代各时期统治者的乐舞观,并阐述了其对唐代舞蹈诗创作的影响。第三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创作概况及繁荣原因。第四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文化内涵。第五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艺术成就。第六章是对唐代两支著名舞蹈及其相关诗歌的研究。第七章是对几种并非以舞曲命名的“类舞”及其诗歌的研究。第八章研究了唐代的三种重要舞曲歌辞及以《铜雀台》为代表的咏舞姬诗。第九章、第十章是对唐代重要舞蹈诗作者的研究。
在作者的深入分析之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唐代舞蹈诗的艺术成就——以诗之体式描写舞之律动。这些舞蹈诗善于抓住最富有特征性的动作来描述舞蹈,表现出舞蹈带给人的审美感受。融贯其中的浪漫气质是唐代舞蹈诗的又一艺术特征,浓重的抒情意味使诗歌蕴含深刻的内涵。诗中高超的写人艺术更是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舞者形象。比如,《霓裳羽衣舞》诗中寄托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昔日繁华的留恋,流露出浓郁的兴亡之叹。而《柘枝舞》诗中则主要描写舞妓的容色,并没有明显的情感和思想的寄托,这种明显崇尚声色的倾向,是中晚唐社会注重享乐、追求艳情的表现。作为唐代三种重要舞曲歌辞之一的《白纻词》虽因其舞蹈逐渐消亡最终成为清唱的歌词,却也因此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杨柳枝》多承载着唐人的怀古之思、兴亡之感,堪称是当时的流行舞曲。《竹枝词》多咏风土人情,蕴含着丰厚的民俗文化。
作者还研究了一些“类舞”,虽非以舞曲命名,但其名称来源于舞蹈的动作特征或表演形式。比如其中的胡旋舞诗、胡腾舞诗包含着大量与舞蹈相关的信息,多以讽喻为主旨,流露出诗人对世事的关注;踏歌诗描写的内容由舞妓容色逐渐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晚唐至宋代,诗中的情感色彩更浓,踏歌也由舞蹈实景转化为虚构的意象,成为文人情感的载体;剑舞诗中亦有对剑舞者舞容的描写,但更注重对唐人豪情的艺术表达。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艺术体裁,舞蹈诗必然会在未来的文化艺术领域继续大放异彩。这样一本内涵丰富、深入浅出的唐代舞蹈诗研究专著,亦将对舞蹈诗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作者:杨名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ISBN:9787010160870
定价:55元
舞蹈诗指唐代诗歌中对舞蹈、舞人、舞境作相关描写的诗歌,以及以诗歌形式被保存下来的舞曲歌辞。唐王朝国力强盛,社会开放,文化繁荣,诗歌与乐舞发展都臻于佳境。作为舞蹈艺术的载体和詩歌艺术的代表,唐代舞蹈诗具有文学、文化与艺术等多重研究价值。由长江大学文学院杨名博士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代舞蹈诗研究》一书,就是以唐代舞蹈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渊源、创作背景、创作概况、文化内涵及艺术成就等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的专著。这本书一经出版,便获得了古代文学及乐舞史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
全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追溯唐代舞蹈文化及舞蹈诗的历史渊源,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舞蹈及舞蹈诗创作对唐代的影响。第二章分析了唐代各时期统治者的乐舞观,并阐述了其对唐代舞蹈诗创作的影响。第三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创作概况及繁荣原因。第四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文化内涵。第五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艺术成就。第六章是对唐代两支著名舞蹈及其相关诗歌的研究。第七章是对几种并非以舞曲命名的“类舞”及其诗歌的研究。第八章研究了唐代的三种重要舞曲歌辞及以《铜雀台》为代表的咏舞姬诗。第九章、第十章是对唐代重要舞蹈诗作者的研究。
在作者的深入分析之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唐代舞蹈诗的艺术成就——以诗之体式描写舞之律动。这些舞蹈诗善于抓住最富有特征性的动作来描述舞蹈,表现出舞蹈带给人的审美感受。融贯其中的浪漫气质是唐代舞蹈诗的又一艺术特征,浓重的抒情意味使诗歌蕴含深刻的内涵。诗中高超的写人艺术更是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舞者形象。比如,《霓裳羽衣舞》诗中寄托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昔日繁华的留恋,流露出浓郁的兴亡之叹。而《柘枝舞》诗中则主要描写舞妓的容色,并没有明显的情感和思想的寄托,这种明显崇尚声色的倾向,是中晚唐社会注重享乐、追求艳情的表现。作为唐代三种重要舞曲歌辞之一的《白纻词》虽因其舞蹈逐渐消亡最终成为清唱的歌词,却也因此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杨柳枝》多承载着唐人的怀古之思、兴亡之感,堪称是当时的流行舞曲。《竹枝词》多咏风土人情,蕴含着丰厚的民俗文化。
作者还研究了一些“类舞”,虽非以舞曲命名,但其名称来源于舞蹈的动作特征或表演形式。比如其中的胡旋舞诗、胡腾舞诗包含着大量与舞蹈相关的信息,多以讽喻为主旨,流露出诗人对世事的关注;踏歌诗描写的内容由舞妓容色逐渐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晚唐至宋代,诗中的情感色彩更浓,踏歌也由舞蹈实景转化为虚构的意象,成为文人情感的载体;剑舞诗中亦有对剑舞者舞容的描写,但更注重对唐人豪情的艺术表达。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艺术体裁,舞蹈诗必然会在未来的文化艺术领域继续大放异彩。这样一本内涵丰富、深入浅出的唐代舞蹈诗研究专著,亦将对舞蹈诗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