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背景下建筑公共空间设计解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123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从传统的与城市公共空间相分离到如今的建筑城市一体化,其城市性、标志性、活力性等特点日益凸显,随着建筑空间设计的深入发展,建筑公共空间以城市为“底”的设计方法将成为发展集约型社会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建筑公共空间、建筑城市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古希腊到古罗马,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人类一直没有停下改造自然环境的脚步,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建设也经历着从萌芽、发展到高潮的演变过程。从维也纳拆除城墙形成环城林荫大道,到英国将皇家公园向社会开放;从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和城市公园系统的建设,到巴黎改建采取一系列空间环境更新整治措施。
  “公共空间”作为一个专用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公共空间”进入城市研究领域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的普及带来了城市建设尺度的变革,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对现代主义城市扩张提出了质疑,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却越来越成为规划师与设计者有意识的科学系统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空间观念的日益深化和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建筑空间的设计也越来越多的朝着与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内外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出现了许多可内可外、内外相互渗透的流动的空间形式。笔者在这里所研究的公共空间正是这些与城市公共空间密切相关的建筑公共空间。
  1. 传统城市建筑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罗(Colin Rowe)所提倡的用来识别城市的图—底法,可以很好的表明城市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以意大利为例,其中许多闻名世界的城市,无论建筑是图是底,都可以清楚地看出规划设计中的“图”与“底”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匀质空间,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涉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甚至包括城市保留了那些完善的步行交通体系的关系。人们可以在这样的空间里自由徜徉,所谓的外部空间,其实可以称作没有屋顶的内部空间。
  不同于神权至上的欧洲,古代中国建筑是皇权至上的。以群体著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庭院则是组织单体成为群体的空间手段:沿着一条纵深的路线,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一连串形状与大小不同的院落和建筑物,烘托出种种不同的环境氛围,使人们在经受了这些院落与建筑物的空间艺术感染后,最终能达到某种精神境界。存在于民居中的这些院落空间便作为人们日常起居生活的所在,传统的儒学思想和森严的等级制度限制了人们交往的可能,甚至扼杀了这种本能的诉求,在自家中尚且拘谨束缚,更不用说室外的谈笑风生了。所以传统的城市建筑公共空间是独立于城市公共空间之外的,由此而产生的街巷里坊,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并没有与建筑本身产生直接的关系,所形成的底图关系也并不是非“图”即“底”的关系。
  2. 现代城市建筑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
  20世纪初,建筑界兴起了现代主义运动,人们高喊“装饰就是罪恶”的口号,批判并彻底否定19世纪以前的风格化建筑,随之而来的是功能主义得以盛行,没有任何装饰的、外形简单的白色箱子似的建筑物受到欢迎,人们给这种建筑风格冠以现代主义建筑的称号,之后的20世纪里,几乎所有的建筑师都遵循这一模式进行创作。
  作为现代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勒•柯布西耶,提出新建筑应具备底层架空、水平长窗、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和屋顶花园五个基本要素。于是,以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为标准的诸多现代主义建筑都是以符合现代建筑逻辑和自我预设的前提设计的,并按重要程度分别考虑采光、通风、安全、舒适、流动、开放等要求。这使建筑成为以遵循自身逻辑为主,而非以尊重城市文脉为主的类似“雕塑”的存在。
  受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现今的中国建筑在城市化浪潮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惊人的建设规模背后,规划无序、设计不协调、破坏古建筑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城市规划、城市管理赶不上城市建设的速度,导致如今文化缺失、千城一面的现状。尽管有关专家已经大声疾呼,我国城市建设不能走千篇一律的路子,应注重城市人文环境建设,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建筑元素,然而,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不少旧城与历史街区遭遇破坏,新的城市特色建筑难觅踪影,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特色危机。行走在各个城市,总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逼仄压抑的建筑空间带来的是一种习惯性的无奈。
  3. 城市建筑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
  幸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将关注点放在了以整个城市为背景去进行思考上面,这些作品寻找建筑与城市的结合点,并尝试以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建筑已经不再是单一功能的建筑了,它们还作为承载城市交通、休闲娱乐、公共活动等功能的城市生活空间,也就是说,作为城市建筑公共空间,同时更多的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建筑与城市相互交融,彼此对话。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建外SOHO,是个集大师设计于一体的建筑群。設计师的灵感来自于一个名叫休达的摩洛哥城市,在那里,所有可能的一切都是混杂在一起的——人、牲口、餐馆、店铺、清真寺、薄荷,甚至烟草的味道。
  被媒体称为北京“最时尚的生活橱窗”的SOHO,在17公顷的建筑群中穿梭着16条小街,打破了北京四合院的封闭的空间肌理。这里没有围墙,完全开放。暴露在外的地下网球场,树影婆娑中的一排排咖啡座,孩童嬉笑打闹的喷泉广场,沿街琳琅满目的精品小店,每一步邂逅的都是惊喜,而每一步都会期待下一步的意想不到,漫步SOHO,能获得一种美妙的体验。
  同样身为日本的建筑师,芦原义信在他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曾提出将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作为“图形”去设计,并由此提出了“外部空间内部化”、“消极空间积极化”的设计方法。而那些以城市公共空间为“图”,项目场地为“底”的建筑作品正是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被巴塞罗那国际建筑艺术节(WAF)评委授予2008年度文化类建筑大奖的奥斯陆新歌剧院,由挪威著名建筑师事务所Snoehetta设计。歌剧院坐落于奥斯陆峡湾,占地3.85万平方米,设1000个房间,为挪威700年来最大的文化中心。
  由3.6万块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顶部,可供人俯览首都奥斯陆及奥斯陆峡湾的景色,这使奥斯陆歌剧院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观众能够走到屋顶上的歌剧院。据不完全统计,自四月份开放以来,半年中已有80万人次曾到歌剧院屋顶漫步,人们到这里并非仅有歌剧和芭蕾舞的观赏,它更多地作为人们交谈会面的地点,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地标性建筑。
  以开放性和亲民性为基本设计思想的奥斯陆歌剧院,温和谦逊地融入城市空间,已经不单单是一座歌剧院,而是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有机结合的,对城市中生活的人们产生强烈吸引力的,并在城市文化与公共空间的观念上产生重大影响的综合体。漫步屋顶,能给人们带来一种属于这个城市的自豪感与满足感。
  4. 城市背景下的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建筑在城市组织中扮演角色,除了自身功能的满足,与周边场地的融合之外,还会扩展到与所在的城市发生关联,往往会具备如下几点特征:
  4.1 公共性与开放性
  公共性之于建筑而言,是指那些没有在项目完成后在地块周边竖起一道围墙以示隔离,也没有管理上的“禁止入内”,而是面向城市全体公众开放的特征。以建筑为依托,任何人享有可以在该处或通过、或停留;或休闲、或购物;或参与、或观看的自由,当城市生活渗入到建筑的那一刻,看与被看随之发生。
  而开放性是一个地区风土人情在建筑上的体现:优雅而神秘的东方,奔放而严谨的西方,不同的文化赋予地方不同的性格。正如前文所说,中国的传统建筑以街巷著称,广场则是西方建筑的魅力之处,相较之下,广场则是更富有开放性的空间形式。以广场为“图形”的设计,将意味着那些用以围合广场的建筑将以风格的连续完整为目的而不是突出彰显自身的特点,从而退位“背景”,也就是说,建筑是在城市背景下的整体设计。
  4.2 标志性与可达性
  凯文•林奇在他的《城市的印象》一书中曾提出影响城市设计的五要素——通过大量的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访问调查得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就像人体中的血管,纵横交织遍及身体每个部位,血流的顺畅是维持生命最基本律动的必要保障。因此,道路所承担的正是向城市各处输送“氧气”的功能,以城市为背景的建筑有着通达的路网,而边界往往是模糊的,与凯文不同的是,此处的边界是功能之间的界限。城市与建筑功能上的渗透与共享,建筑将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个体,而是一个开放的城市综合体。
  标志性的追求对于建筑设计来说是不言而喻的。眼花缭乱的看着现在的城市,动辄一个世界第一高,更多的不是期待而是无奈,设计在求高求大的同时又开始了求新求异,于是扭曲的、混乱的、冲击眼球的、不惜代价的作品比比皆是。
  笔者在这里所讲的标志性是一种认同感。有着“欧洲最美丽的客厅”之称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最初是引向圣马可教堂前的一块旷地,主要作为大运河岸边空间的展开部分。今天众所周知的圣马可广场市中心旷地很多年以后的一个扩展。市民对圣马可广场的认同,正是城市个体市民生活的一种表现,通过聚集的教堂、咖啡馆、水源以及纪念建筑的地区广场周围的日常活动,反映出整个市政的宏伟;反过来说,当市民辨认社区中孩子在游玩的亲切的广场时,就有可能从自己个人的感受上升到于整个城市公共生活的感受认同,即为城市所拥有的一切而感到自豪。
  4.3 活力性与文化性
  作为建筑设计的附加值,活力性与文化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此二者一个作为现时的资本,一个作为历史的积淀,不同之处在于着重点有着时间向度上的延伸。建筑公共空间不仅是一种物质结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结构。城市背景下的建筑公共空间不仅需要从空间上予以界定,而且还需要人的活动使它活跃起来,因为只有通过人的利用,空间才能成为场所。对于城市空间来说,重要的是要有人使它生气蓬勃:如果说城市原本具备着容器功能的话,那么活力将使其具有成为磁器的可能。
  如果说活力性作为城市背景下的建筑公共空间的一项基本特征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傳的形式,那么其另一项特征,文化性将更加抽象。仍以古镇江南为例,如果说小桥流水都是一种物质性的代表,那这种左右逢源、小镇枕水人家的别致生活便是一种文化。烟雨濛濛、吴侬软语,文化是一种情结;叶落归根、月是故乡圆,文化是一条纽带;吴桥杂技、蓝山咖啡,文化是一种品牌。建筑的文化性不仅体现在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建筑类型上,而是应渗透到每个场所中,它不是象征,不是符号,而是领悟,是品味。
  4.4 城市性与地域性
  这两点特征是具有城市综合体功能的建筑空间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的概括,是普遍性和差异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地域性的特点在很多地方被我们称为城市文脉——context——最早由刘先觉先生翻译,随后就顺理成章被理解为一种建筑对历史的尊重与延续,如此很多建筑就被冠以了破坏城市文脉的“罪状”,然而“context”一词在英文中的意思原本是指上下文的关系,除了顺承,自然也有转折的意思,因此城市背景下的建筑设计既可以文脉统合,也可以文脉并置。
  位于伦敦的沙德•泰晤士街区中所包含的几个插件开发的设计正是文脉并置的实例。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尊重好的城市文脉,新建筑有其自身的美学完整性,对周围的地方文脉并没有作出风格上的让步,但是这些新建筑反而提升了整个街区的品质并发展了一种新的特点——其吸引力更多的来自于早期砖砌仓库群中突然出现一个泰然圆滑的立方体时所感受到的震撼。在此,不同时代建筑的并置着,其中每一个都是自身时代的表达,新老建筑在愉快的和谐中并肩矗立。
  不同城市公共生活的空间需求与行为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急功近利的设计却加剧了千城一面的现状,城市性的特点是以生活在城市中的全体市民的利益为前提条件的,如今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4.5 案例介绍
  这里介绍一个笔者曾经参与过的项目来综合说明城市背景下的建筑公共空间设计。项目地处四川省成都市,东临盐道街中学,西临人民南路二段,南临盐道街,北临大业路南端,以指挥街为界,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地块位于成都市CBD中心区域,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环境,用地西侧是计划于明年通车的地铁一号线,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以打造“成都最具标志性建筑群,亚洲最具活力街区”为目标的指挥街地块,正是通过公共空间的无缝连接而达到建筑与城市一体化的典型项目。
  通过轨道交通,车行和步行系统的立体整合设计,使城市道路更多的渗透到建筑中,从而增加了商业接触面,并带动二层、三层甚至更高层的商业发展,激发建筑的多样性与多元化,使建筑除了具备自身的办公、酒店等功能外同时还具备了城市交通、休闲娱乐等城市功能。未来,人们可以不出地铁站就能享有此处的商业设施,而指挥街也因此提升了标志性,作为连接城市核心道路与核心商业区的过渡,将摆脱以往的沉闷狭窄,真正成为城市门户的存在。
  5. 结语
  建筑设计到底不是孤立的存在,谦和地嵌入场地也不是所谓的用地红线就够的,其范围延伸到整个城市的底图关系和空间肌理,建筑不再仅仅被作为“图”来考虑,同时更应被当做“底”来设计。是关于历史革命性的宣言,还是历史持续性的宣言?是模拟未来的预言性剧场,还是模拟过去的记忆性剧场?是独立与场地的对特殊性的诠释,还是整合进场地的对普遍性的认识?是突出的作为场地的阳角空间,还是充当城市界面,把虚体当做“图形”的阴角空间?当然,这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每种探索都是一个新的尝试,当建筑和空间在持久地争论中平等相处,个体与群体的利害关系才会趋于稳定,城市中的建筑与建筑中的城市才会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 《城市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美】埃德蒙•N•培根 著;黄富厢 朱琪 译
  2. 《拼贴城市》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美】柯林•罗 弗瑞德•科特 著;童明 译;李德华 校
  3. 《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 东南大学出版社 张鸿雁 著
  4. http://www.sohochina.com/jianwai/
  5. 《外部空间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日】芦原义信 著; 尹培桐 译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技术的应用,建筑规模扩大,大型现代化技术设施及构筑物不断增多,大体积混凝土逐渐成为构成大型设施和构筑物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难度大,如果施工的方法不当,易出现结构问题及混凝土的各种裂纹。本文首先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次给出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最后从技术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并给出了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和养护措施。  关键词:水闸工程
当前全球能源紧张的局面使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改良,使其在满足人们正常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绿色
【摘要】建筑结构检测是建筑检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建筑实体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来对建筑实体进行相关的检测和鉴定。本文分别从建筑的不同结构的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 结构 检测 技术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结构检测是对建筑物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建筑物进行鉴定与评估的基本依据。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结构
输电线路的防雷一直是人们所关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困扰安全供电的一个重要难题。由于受到天气影响,雷害事故对电力输电线路造成严重的影响,电线跳闸事故高达50%。因此,有效解决
摘要:临界区及超临界区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的计算越来越受到重视。水和水蒸汽性质国际联合会于1997年通过的新型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工业公式(IAPWS-IF97)将水和水蒸汽共分為五个区域,本文着重讨论IAPWS-IF97在区域3的最新补充数学模型v(p,T),为后续的程序开发及计算自动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方便工作者掌握和使用IAPWS-IF97公式。  关键词:水,水蒸汽,热力性质,计算模型,3区,
摘要:本论文运用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的理论和方法对机床厂加工车间设备进行布置,提高生产效率。  本论文通过对机床厂的组成及物料流转状况的调研,根据设施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机床厂的生产和物料进行详细分析,运用成组技术对车间设备进行布置,确定最佳布置方案。  关键词: 成组技术 设施规划 物流  中图分类号: U65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古往今来
【摘要】对于一个钢结构工程项目来说,需要重点关注设计这一块,设计的好坏将会影响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重视设计这一元素,不断对设计进行深化,从而提高钢结构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深化设计在钢结构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关键词】深化设计;钢结构;施工;运用  中图分类号: TU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说,在钢结构工程中,对设计这
【摘要】近年来高铁项目大批上马,而后又迅速建成通车,尤其是在长江三角地带,像沪宁、沪杭、杭甬等高铁,使城市间时间距离大为缩短,成为交通客运大动脉。同时,随着每个城市的规划建设、市政交通工程的施工,势必造成了城市道路与建成高铁的立体交叉,即存在在高铁桥墩处开挖基坑施工。本文以杭州市丁桥东路立交桥工程为例,分析了高铁桥墩处基坑开挖施工的安全问题,可供今后类似案例参考。  【关键词】高铁;桥墩;土方开挖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本文通过对常见的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流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城市的发展速度。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行业广泛应用,其施工技术作为建筑领域的关键技术,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很高。因此,对
摘要:  本文以一次采用生物质能供暖的农宅设计为线索探讨的燃池位置对北方农宅设计的影响,以燃池在农宅中的剖面位置定义农宅类型,并对各类型的农宅主房的使用空间、烟囱位置、燃池利用效率、宅基择地进行综合评价,总结燃池在农宅设计中的影响,旨在对农宅设计形成参考,并对下一步新农村住宅的工业化建造设计提供设计指针。  关键词:农村住宅燃池 空间类型化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