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如今,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除了要改进报道方式外,注重民生新闻报道尤其显得重要。因此,如何把民生新闻做好,既要群众关心关注,又能以小见大,对最广泛人群有影响力和震撼力,这就需要一线记者把视角和笔触伸向更基层,不断拓展民生新闻报道的广度,在采访过程中深入挖掘,使民生新闻报道不流于表面现象,让有内涵、有深度、有价值的报道吸引更多受众。
一、民生新闻要以人为本
民生新闻要以人为本并不是一句空话大话。民生新闻的触角在最基层百姓,关注点和采访对象都是最普通的大众,只有以人为本的新闻报道,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才能吸引读者的关注。
近年来,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告,都把很大一块内容放在民生问题上,政府每年更将60%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支出,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为民生福祉关乎城市发展。对新闻记者来说,这是挖掘民生题材的最佳时期,众多民生话题、民生问题都蜂拥而出,住房、就业、教育、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民生新闻的着眼点就要在这些大事上,政策的条条框框,最终的落脚点也在每一个普通民众上。民生新闻一定不能背离平民化的视角,一名合格的民生新闻记者,一定是用民众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民众的话语表达诉求,无论是面对热点、难点问题,还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民生新闻都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
民生新闻报道中,一定要把握好报道的倾向性。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果仅仅把问题现象陈述出来,只是完成了报道的一半。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一定要有社会价值和意义。比如,每到年关岁末,媒体都会关注农民工讨薪问题,尽管党和政府多年來为农民工工资问题做出了很多努力,可欠薪现象依然存在。记者在采访类似报道时,应该考虑好如何才能让报道触动人心,而报道的目的是督促相关部门积极予以解决,记者要通过这一件件事例告诉读者的,不仅仅是有多少农民工没有讨到薪水,而是为什么这样的行为屡禁不止?那么多措施的出台,为什么仍然不能遏制某些单位或个人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到底还有多少农民工在讨薪路上奔波?虽然这些问题要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些才是一篇好的民生新闻必须反映的内容。虽然我们的新闻以弘扬正能量为主,可也不是为某些职能部门歌功颂德,那样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新闻价值。
二、民生新闻要真实客观
对任何一篇新闻报道来说,真实都是最基础的条件。在新媒体自媒体发达的当今社会,新闻的真实性屡受冲击,甚至很多主流媒体都陷入虚假新闻的漩涡。民生新闻能够吸引读者眼球,这也让不少媒体一味追求“奇闻怪事”,一味追求社会效应,尤其是在自媒体风生水起的阶段,新闻的竞争力尤其突出。于是一些媒体为了博人眼球,开始不断地把报道视角放在争奇猎艳上,甚至不惜违背新闻报道规律,制造新闻以博得点击率和阅读量,使民生新闻渐渐步入低俗、无聊的死胡同。
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一个从事新闻报道者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但随着市场化经营对媒体的冲击,假新闻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大电视报纸媒体上,严重的影响了受众的知情权。所以如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显得尤为重要。所有媒体人引以为戒的“纸包子”事件就是典型的新闻造假。2007年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以《纸做的包子》为题,播出了记者暗访北京某无证加工小作坊制造“纸馅包子”的节目,当时这篇可谓无人不知,引起社会哗然,甚至引发国际社会关注。“纸包子”事件成了当时热极一时的话题 。此时,这条新闻简直就是民生类新闻报道的典范:整个节目有现场、有剖析,环环相扣,画面生动,一时间北京街头包子都是“纸做的馅”的舆论铺天盖地。然而,当相关部门前往调查时才逐渐发现,此新闻竟是记者訾北佳精心策划的假新闻。
民生新闻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读者希望能通过媒体这双“眼睛”去探究、记录社会事件。公众需要了解事件的全貌,事件背后的本质,对大多数不能亲历事件的普通百姓而言,获得新闻的途径只能是通过媒体,给受众一个真实客观的报道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任何时候,新闻都不是哗众取宠的工具。
假新闻屡禁不止,与如今新闻理念中过分追求新奇、追求第一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很多新闻工作者认为,新鲜的东西才有价值,很多媒体也要求,必须独家报道,必须抢第一。这样的规则让很多记者在获取一手资料后,匆匆采访,来不及深入挖掘、核实,极易造成新闻报道的失实。
前段时间,利用新媒体手段广为传播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事件。从最初的同情、打赏,到之后的真相揭露,几乎一天一个大反转。这一热点事件的始终,除了考验媒体对新闻事件本身真实性的判断,还可以看出受众的辨别真伪能力正在不断提升。当新闻失去真实这一基本要素时,不过无根之花再难有生命力。媒体工作者除了自身要具备并恪守职业道德,尊重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性,还要抱有存疑态度,多调查了解,确保新闻报道符合事实。
三、民生新闻要注重广度深度
家长里短、邻里纷争,这类民生新闻也有一定的受众群体,但无法占据民生新闻的主流地位。一篇没有深度的报道,对读者而言永远只能是过眼烟云,看过就忘,尤其无法吸引社会主流人群的关注。民生新闻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可以说,既要包罗万象,又要深挖源头。随着社会的进步,广大受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欣赏阅读能力都会显著提升,其对新闻的要求也会更高,不流于表面现象是民生新闻需要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读者来说,民生新闻首要是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媒体工作者应该通过典型事件,用最通俗化的语言把时下党的各项民生政策传递到群众中。
前一段时间,关于熊猫血孕妇生产亟需血液救急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各家媒体纷纷跟进,新闻报道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妇的用血需求,可随着事件的发展,随着读者的关注,随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后续的新闻报道已经不是简单的社会救助,而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团结,社会正能量的弘扬,以及我市城市整体形象的树立,通过这种有效地传播,在全社会倡导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相守相望的理念。民生新闻记者在报道事件时应该时刻将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从一个事件或一种现象,折射一个社会问题,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产生积极地社会影响,这才是一篇有深度的民生新闻。
每年的最美家庭、最美市民等的报道,都从最普通的百姓和家庭中,挖掘最简单最平凡的爱,这些民生小故事,如同唠家常一般娓娓道来,看似平实,却是通过家风体现一个城市之风,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的民生报道,看似浅显,实则深邃,用一个个有代表性的家庭的文明风尚,反映的是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从小爱入手,到大爱着笔,这样的新闻都是有灵魂的新闻。
总之,民生新闻在内容上应该注重添加营养,在形式上应该更寻求多样化,让百姓能从民生新闻中得实惠,让民生新闻成为百姓爱听、爱看、爱参与的品牌栏目,从而给民生新闻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日报社)
编辑:王洪越
一、民生新闻要以人为本
民生新闻要以人为本并不是一句空话大话。民生新闻的触角在最基层百姓,关注点和采访对象都是最普通的大众,只有以人为本的新闻报道,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才能吸引读者的关注。
近年来,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告,都把很大一块内容放在民生问题上,政府每年更将60%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支出,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为民生福祉关乎城市发展。对新闻记者来说,这是挖掘民生题材的最佳时期,众多民生话题、民生问题都蜂拥而出,住房、就业、教育、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民生新闻的着眼点就要在这些大事上,政策的条条框框,最终的落脚点也在每一个普通民众上。民生新闻一定不能背离平民化的视角,一名合格的民生新闻记者,一定是用民众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民众的话语表达诉求,无论是面对热点、难点问题,还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民生新闻都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
民生新闻报道中,一定要把握好报道的倾向性。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果仅仅把问题现象陈述出来,只是完成了报道的一半。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一定要有社会价值和意义。比如,每到年关岁末,媒体都会关注农民工讨薪问题,尽管党和政府多年來为农民工工资问题做出了很多努力,可欠薪现象依然存在。记者在采访类似报道时,应该考虑好如何才能让报道触动人心,而报道的目的是督促相关部门积极予以解决,记者要通过这一件件事例告诉读者的,不仅仅是有多少农民工没有讨到薪水,而是为什么这样的行为屡禁不止?那么多措施的出台,为什么仍然不能遏制某些单位或个人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到底还有多少农民工在讨薪路上奔波?虽然这些问题要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些才是一篇好的民生新闻必须反映的内容。虽然我们的新闻以弘扬正能量为主,可也不是为某些职能部门歌功颂德,那样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新闻价值。
二、民生新闻要真实客观
对任何一篇新闻报道来说,真实都是最基础的条件。在新媒体自媒体发达的当今社会,新闻的真实性屡受冲击,甚至很多主流媒体都陷入虚假新闻的漩涡。民生新闻能够吸引读者眼球,这也让不少媒体一味追求“奇闻怪事”,一味追求社会效应,尤其是在自媒体风生水起的阶段,新闻的竞争力尤其突出。于是一些媒体为了博人眼球,开始不断地把报道视角放在争奇猎艳上,甚至不惜违背新闻报道规律,制造新闻以博得点击率和阅读量,使民生新闻渐渐步入低俗、无聊的死胡同。
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一个从事新闻报道者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但随着市场化经营对媒体的冲击,假新闻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大电视报纸媒体上,严重的影响了受众的知情权。所以如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显得尤为重要。所有媒体人引以为戒的“纸包子”事件就是典型的新闻造假。2007年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以《纸做的包子》为题,播出了记者暗访北京某无证加工小作坊制造“纸馅包子”的节目,当时这篇可谓无人不知,引起社会哗然,甚至引发国际社会关注。“纸包子”事件成了当时热极一时的话题 。此时,这条新闻简直就是民生类新闻报道的典范:整个节目有现场、有剖析,环环相扣,画面生动,一时间北京街头包子都是“纸做的馅”的舆论铺天盖地。然而,当相关部门前往调查时才逐渐发现,此新闻竟是记者訾北佳精心策划的假新闻。
民生新闻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读者希望能通过媒体这双“眼睛”去探究、记录社会事件。公众需要了解事件的全貌,事件背后的本质,对大多数不能亲历事件的普通百姓而言,获得新闻的途径只能是通过媒体,给受众一个真实客观的报道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任何时候,新闻都不是哗众取宠的工具。
假新闻屡禁不止,与如今新闻理念中过分追求新奇、追求第一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很多新闻工作者认为,新鲜的东西才有价值,很多媒体也要求,必须独家报道,必须抢第一。这样的规则让很多记者在获取一手资料后,匆匆采访,来不及深入挖掘、核实,极易造成新闻报道的失实。
前段时间,利用新媒体手段广为传播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事件。从最初的同情、打赏,到之后的真相揭露,几乎一天一个大反转。这一热点事件的始终,除了考验媒体对新闻事件本身真实性的判断,还可以看出受众的辨别真伪能力正在不断提升。当新闻失去真实这一基本要素时,不过无根之花再难有生命力。媒体工作者除了自身要具备并恪守职业道德,尊重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性,还要抱有存疑态度,多调查了解,确保新闻报道符合事实。
三、民生新闻要注重广度深度
家长里短、邻里纷争,这类民生新闻也有一定的受众群体,但无法占据民生新闻的主流地位。一篇没有深度的报道,对读者而言永远只能是过眼烟云,看过就忘,尤其无法吸引社会主流人群的关注。民生新闻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可以说,既要包罗万象,又要深挖源头。随着社会的进步,广大受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欣赏阅读能力都会显著提升,其对新闻的要求也会更高,不流于表面现象是民生新闻需要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读者来说,民生新闻首要是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媒体工作者应该通过典型事件,用最通俗化的语言把时下党的各项民生政策传递到群众中。
前一段时间,关于熊猫血孕妇生产亟需血液救急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各家媒体纷纷跟进,新闻报道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妇的用血需求,可随着事件的发展,随着读者的关注,随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后续的新闻报道已经不是简单的社会救助,而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团结,社会正能量的弘扬,以及我市城市整体形象的树立,通过这种有效地传播,在全社会倡导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相守相望的理念。民生新闻记者在报道事件时应该时刻将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从一个事件或一种现象,折射一个社会问题,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产生积极地社会影响,这才是一篇有深度的民生新闻。
每年的最美家庭、最美市民等的报道,都从最普通的百姓和家庭中,挖掘最简单最平凡的爱,这些民生小故事,如同唠家常一般娓娓道来,看似平实,却是通过家风体现一个城市之风,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的民生报道,看似浅显,实则深邃,用一个个有代表性的家庭的文明风尚,反映的是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从小爱入手,到大爱着笔,这样的新闻都是有灵魂的新闻。
总之,民生新闻在内容上应该注重添加营养,在形式上应该更寻求多样化,让百姓能从民生新闻中得实惠,让民生新闻成为百姓爱听、爱看、爱参与的品牌栏目,从而给民生新闻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日报社)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