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文章从思想品德、责任意识、人际关系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状况,以职业教育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从学校、教师和学生层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因素,从确立办学理念、打造师资队伍、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营造育人环境、构建评价体系五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 公平 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张丽颖(1965- ),女,辽宁阜新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教学与研究;张学军(1965- ),男,辽宁阜新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管理与研究。(江苏 太仓 21541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1-0169-0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延伸,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公平指明了方向。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与推广终身教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体系,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学生的发展现状
1.思想品德方面。思想品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何进军,齐力对500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方面的问卷调查显示,48.6%的学生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41.6%的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功利性,78.9%的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69.9%的学生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国家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66.4%的学生乐于参加学校或社区公益劳动。
2.责任意识方面。责任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沈许龙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950名学生进行的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的调查显示,36.52%的学生对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追求时尚、享受生活,70.01%的学生认为不论何时都应给老人、孕妇让座,31.12%的学生经常参加爱心活动,52.51%的学生认为会通过“提高素质,严格要求自己”来承担社会公民责任。
3.人际关系方面。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马少荣,宋玮对河北省5所高职院校15个专业675名学生进行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调查显示,39.9%的学生不向别人表白自己,32.2%的学生感觉不容易交朋友,55.4%的学生不喜欢与自己兴趣爱好不同的人相处,44.4%的学生不善于与老年人谈心,32.9%的学生没有逗乐儿童的手法,35.8%的学生有时会与别人谈一些自己感兴趣而他们不感兴趣的话题。
4.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保持一种内部自洽与外部相融的平衡、协调状态,并具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势。林士俊,周梅华对山东省某高职院校和某大学的四个年级、十二个专业980名学生进行了心里健康调查,内容包括认知维度、情感维度、人际维度、公正维度、节制维度、超越维度等六个方面,高职生均值分别为3.599、3.707、3.774、3.671、3.634和3.731,结果均高于全国大学生,且差异极显著。
5.自我建设能力。自我建设能力是指能够创立、完善和提高自我活动的主观条件,它不是单一能力,而是多种共同属性能力的集合。张国华,刘康声对吉粤闽的300名高职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45%的学生认为尚缺乏自我学习能力,50%的学生认为自我规划设计能力“较弱”或“没有”,44.72%的学生认为自我时间管理能力“较弱”或“没有”,33.33%的学生认为自我行为管理能力“较弱”或“没有”,43.5%的学生认为自我品牌打造能力“较弱”或“没有”。
6.体育锻炼习惯。体育习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逐渐养成的相当稳定的参与体育活动的生活方式。金昱对苏州6所高职院校1800名学生的体育习惯进行的调查显示, 34.41%的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其中有23.57%的大一学生、53.81%的大二学生、28.09%的大三学生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超过30分钟;35.12%大一学生、62.63%的大二学生、42.66%的大三学生每周体育锻炼3次及以上;35.51%的学生锻炼时的强度达不到中等以上负荷,44.69%的学生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不少于6个月。
7.个人信用方面。个人信用是指基于信任、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提供给自然人(及其家庭)的信用,使得接受信用的个人不用付现就可以获得商品或服务。马红对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200名学生进行的个人信用调查显示,34%的学生认为诚实守信是今后为人处世的根本,62%的学生认为自己是讲诚信的人;57%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尽管不对,但可以理解;64%的学生认为简历造假是不诚信的,但其中50%的学生认为出现这种不诚信现象是被逼无奈。
对上述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如今的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张扬、注重实际、承受压力,自己有思想、有原则、有追求,主流是正向的、进步的、积极的,有着较强的正能量,但部分学生也表现出自私自利、无责任感、无上进心的一面。因此,在职业教育公平背景下,社会各方应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高职院校尤其应担负起这个责任。
二、理论基础
1.职业教育公平理论。职业教育公平是指为了保证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满足人在不同发展阶段持续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的基本平等和差异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应具有同等的发展地位、发展条件和发展机会,在满足处境不利群体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时更具有补偿性。职业教育公平包括职业教育权利保障、机会平等、结果平等和公平补偿性四个方面的内容。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人的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四个层面的内容。完整发展是指人的基本素质得到完整发展,就是做人做事,身心、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完整发展;和谐发展是指人的各基本素质得到协调发展,是身心或德、智、体、美诸方面关系的协调;多方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要素和具体能力尽可能多方面发展,是一种追求;自由发展是指人自主的、独特的和个性的发展。
三、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因素
1.学校层面。学校是教育的组织机构,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在办学实践中,依据对实践对象的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而形成的对学校发展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先进的办学理念会规范学生的发展方向,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管理模式是指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理论模型和框架。合理安排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利用适合学生的课程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学校还应强化素质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层面。教师是担任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教育之本,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就是教师的差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教师价值观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人、社会、自然环境等价值问题所表现的根本看法,以及对待价值关系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反映了教师的内在需要、政治信仰和理想追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体现着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教方法(课程开发)、企业经验(或社会经验)以及教学实习。教师人文素养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3.学生层面。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作用对象,学生的认识能力、接受能力、发展及创新能力决定了高职院校育人目标、育人措施、育人过程的制定和实施,并最终影响到育人结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入手,如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生活方式、体育意识、诚信意识、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规则意识、人文素养、责任意识、职业意识、专业知识与技能等。
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1.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之道、教学之道、求学之道、管理之道,是教育工作者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载体,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桥梁。办学理念作为学校之“魂”,应体现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要“不唯书,只唯实”,求真、求善、求美。全校上下应该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总结优势,提炼特色,凝练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2.打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学校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否顺利实现,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训模式,是学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一是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纳入教师聘用与培训中;二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下建立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三是使教师参与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科研项目中。教师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
3.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校企合作共同体的基础上,一要建立学校办学与企业生产的合作机制,发挥学校的人才、科技、信息优势服务企业,发挥企业的硬件、环境、技术优势反哺学校;二要建立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协调机制,实施双目标和标准化管理;三要建立专业师资与能工巧匠的互动机制,实现校企人员的互聘互通;四要建立质量监控与绩效考核的协同机制,保证校企合作的健康有序;五要建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机制,促进校企真正融合。
4.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决定性影响。家庭和父母不仅影响孩子价值观和社会态度,还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社区教育资源是指社区内一切可供学校组织、开发和使用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为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一要创造学习型的家庭氛围,拓展学习的场所,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在学习中发挥更多主动性;二要投入“优质“的硬件设施,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管理机制的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校园生活;三要强化社区深层教育意义,注重有形与无形资源的开发,活跃社区的文化活动。
5.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在构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注重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多元化。在价值取向上,既重视学习成果,又注重学习的过程;在评价内容上,主张三位一体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在评价方法上,支持对学习成果进行必要的“量化”评价,同时倡导 “质性”评价,强调内部的、开放的评价过程,主张将评价“嵌入”到教学过程中;在评价功能上,重视评价在确认学习质量、回流导向和学会评价等三个方面的功能;在评价主体上,主张评价的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整合,共同判断渗透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价值,共同构建对评价的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何进军,齐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
[3]金昱.对苏州市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6).
[4]林士俊,周梅华.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2).
[5]梁胜利.论公平性与职业教育的发展[J].职教论坛,2010(19).
[6]李香善.重构多元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9(27).
[7]马红.高职学生个人信用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2).
[8]马少荣,宋玮.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J].职业时空,2007(10).
[9]宋红霞.浅议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
[10]沈许龙.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案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1(S1).
[11]张国华,刘康声.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建设能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
[12]张丽颖,张学军.高职数学课程模块性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13]张学军,张丽颖.定岗双元模式下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机制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
[1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关键词]职业教育 公平 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张丽颖(1965- ),女,辽宁阜新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教学与研究;张学军(1965- ),男,辽宁阜新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管理与研究。(江苏 太仓 21541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1-0169-0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延伸,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公平指明了方向。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与推广终身教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体系,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学生的发展现状
1.思想品德方面。思想品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何进军,齐力对500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方面的问卷调查显示,48.6%的学生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41.6%的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功利性,78.9%的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69.9%的学生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国家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66.4%的学生乐于参加学校或社区公益劳动。
2.责任意识方面。责任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沈许龙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950名学生进行的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的调查显示,36.52%的学生对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追求时尚、享受生活,70.01%的学生认为不论何时都应给老人、孕妇让座,31.12%的学生经常参加爱心活动,52.51%的学生认为会通过“提高素质,严格要求自己”来承担社会公民责任。
3.人际关系方面。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马少荣,宋玮对河北省5所高职院校15个专业675名学生进行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调查显示,39.9%的学生不向别人表白自己,32.2%的学生感觉不容易交朋友,55.4%的学生不喜欢与自己兴趣爱好不同的人相处,44.4%的学生不善于与老年人谈心,32.9%的学生没有逗乐儿童的手法,35.8%的学生有时会与别人谈一些自己感兴趣而他们不感兴趣的话题。
4.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保持一种内部自洽与外部相融的平衡、协调状态,并具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势。林士俊,周梅华对山东省某高职院校和某大学的四个年级、十二个专业980名学生进行了心里健康调查,内容包括认知维度、情感维度、人际维度、公正维度、节制维度、超越维度等六个方面,高职生均值分别为3.599、3.707、3.774、3.671、3.634和3.731,结果均高于全国大学生,且差异极显著。
5.自我建设能力。自我建设能力是指能够创立、完善和提高自我活动的主观条件,它不是单一能力,而是多种共同属性能力的集合。张国华,刘康声对吉粤闽的300名高职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45%的学生认为尚缺乏自我学习能力,50%的学生认为自我规划设计能力“较弱”或“没有”,44.72%的学生认为自我时间管理能力“较弱”或“没有”,33.33%的学生认为自我行为管理能力“较弱”或“没有”,43.5%的学生认为自我品牌打造能力“较弱”或“没有”。
6.体育锻炼习惯。体育习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逐渐养成的相当稳定的参与体育活动的生活方式。金昱对苏州6所高职院校1800名学生的体育习惯进行的调查显示, 34.41%的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其中有23.57%的大一学生、53.81%的大二学生、28.09%的大三学生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超过30分钟;35.12%大一学生、62.63%的大二学生、42.66%的大三学生每周体育锻炼3次及以上;35.51%的学生锻炼时的强度达不到中等以上负荷,44.69%的学生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不少于6个月。
7.个人信用方面。个人信用是指基于信任、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提供给自然人(及其家庭)的信用,使得接受信用的个人不用付现就可以获得商品或服务。马红对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200名学生进行的个人信用调查显示,34%的学生认为诚实守信是今后为人处世的根本,62%的学生认为自己是讲诚信的人;57%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尽管不对,但可以理解;64%的学生认为简历造假是不诚信的,但其中50%的学生认为出现这种不诚信现象是被逼无奈。
对上述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如今的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张扬、注重实际、承受压力,自己有思想、有原则、有追求,主流是正向的、进步的、积极的,有着较强的正能量,但部分学生也表现出自私自利、无责任感、无上进心的一面。因此,在职业教育公平背景下,社会各方应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高职院校尤其应担负起这个责任。
二、理论基础
1.职业教育公平理论。职业教育公平是指为了保证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满足人在不同发展阶段持续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的基本平等和差异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应具有同等的发展地位、发展条件和发展机会,在满足处境不利群体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时更具有补偿性。职业教育公平包括职业教育权利保障、机会平等、结果平等和公平补偿性四个方面的内容。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人的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四个层面的内容。完整发展是指人的基本素质得到完整发展,就是做人做事,身心、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完整发展;和谐发展是指人的各基本素质得到协调发展,是身心或德、智、体、美诸方面关系的协调;多方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要素和具体能力尽可能多方面发展,是一种追求;自由发展是指人自主的、独特的和个性的发展。
三、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因素
1.学校层面。学校是教育的组织机构,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在办学实践中,依据对实践对象的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而形成的对学校发展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先进的办学理念会规范学生的发展方向,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管理模式是指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理论模型和框架。合理安排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利用适合学生的课程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学校还应强化素质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层面。教师是担任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教育之本,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就是教师的差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教师价值观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人、社会、自然环境等价值问题所表现的根本看法,以及对待价值关系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反映了教师的内在需要、政治信仰和理想追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体现着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教方法(课程开发)、企业经验(或社会经验)以及教学实习。教师人文素养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3.学生层面。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作用对象,学生的认识能力、接受能力、发展及创新能力决定了高职院校育人目标、育人措施、育人过程的制定和实施,并最终影响到育人结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入手,如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生活方式、体育意识、诚信意识、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规则意识、人文素养、责任意识、职业意识、专业知识与技能等。
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1.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之道、教学之道、求学之道、管理之道,是教育工作者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载体,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桥梁。办学理念作为学校之“魂”,应体现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要“不唯书,只唯实”,求真、求善、求美。全校上下应该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总结优势,提炼特色,凝练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2.打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学校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否顺利实现,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训模式,是学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一是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纳入教师聘用与培训中;二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下建立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三是使教师参与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科研项目中。教师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
3.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校企合作共同体的基础上,一要建立学校办学与企业生产的合作机制,发挥学校的人才、科技、信息优势服务企业,发挥企业的硬件、环境、技术优势反哺学校;二要建立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协调机制,实施双目标和标准化管理;三要建立专业师资与能工巧匠的互动机制,实现校企人员的互聘互通;四要建立质量监控与绩效考核的协同机制,保证校企合作的健康有序;五要建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机制,促进校企真正融合。
4.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决定性影响。家庭和父母不仅影响孩子价值观和社会态度,还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社区教育资源是指社区内一切可供学校组织、开发和使用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为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一要创造学习型的家庭氛围,拓展学习的场所,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在学习中发挥更多主动性;二要投入“优质“的硬件设施,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管理机制的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校园生活;三要强化社区深层教育意义,注重有形与无形资源的开发,活跃社区的文化活动。
5.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在构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注重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多元化。在价值取向上,既重视学习成果,又注重学习的过程;在评价内容上,主张三位一体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在评价方法上,支持对学习成果进行必要的“量化”评价,同时倡导 “质性”评价,强调内部的、开放的评价过程,主张将评价“嵌入”到教学过程中;在评价功能上,重视评价在确认学习质量、回流导向和学会评价等三个方面的功能;在评价主体上,主张评价的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整合,共同判断渗透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价值,共同构建对评价的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何进军,齐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
[3]金昱.对苏州市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6).
[4]林士俊,周梅华.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2).
[5]梁胜利.论公平性与职业教育的发展[J].职教论坛,2010(19).
[6]李香善.重构多元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9(27).
[7]马红.高职学生个人信用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2).
[8]马少荣,宋玮.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J].职业时空,2007(10).
[9]宋红霞.浅议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
[10]沈许龙.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案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1(S1).
[11]张国华,刘康声.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建设能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
[12]张丽颖,张学军.高职数学课程模块性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13]张学军,张丽颖.定岗双元模式下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机制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
[1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