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感性工学研究下的设计策略创新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感性工学的概念及其与设计学的切合
  
  我们知道,选择产品在根本上实际是一种情感进发的行为活动。产品的生产商和开发商确实知道这个事实,客户的喜好实质是基于情感的选择进程,可以这么说,使我们购买某种型号的汽车或是使用牙膏中的某一品牌的重要因素,其实是那些幕后设计师杰出的情感设计效果。这些设计和我们大脑中负责情感反映的那一部分产生了共鸣,使得购买者觉得产品令其心生愉悦。设计的内涵已经从最初仅仅的完成功能性需求,延伸为对审美情趣、机能要求及用户需要的多维度诉求有机结合的统一体。设计内涵的深化和设计境界的提升就要求设计师不能单纯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于功能诉求点的设计上,而是应该要更关注用户消费群体在精神上需求,不能单纯地注重审美趣味性和品质,要更关注设计方案给用户的精神情感的感受,更加体现在人性化上所下的功夫。那么,及时将“感性工学”引入设计理念中,形成多学科交叉进设计流程从而完成设计策略,将会成为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
  面对中国现代设计文化创新力和象征性严重匮乏的现状,运用现代思维方式和新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来重新解读、比较、分析、挖掘,赋予设计文化新的内涵,在设计策略上得以创新,这无疑给当代设计文化增添了新的附加值,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也对设计师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就使得设计师不仅要在是专业素养上更需提高,而且更是在创造力和创新的点子上要有所新的突破,有新的发现和成果。
  
  2基于感性工学下设计策略在消费群反馈信息上的处理创新
  
  设计成果的功能至今都被作为设计群体和设计对象所关注的重点所在,然而,单纯的在设计功能上的关注和研究不仅桎梏了整套设计策略的创新,从而也缩小了设计团队的发展空间。因此,设计所应当关注的重点,必须逐渐由着重功能的设计转化为着重关注一并接受研究用户群的感受信息。把设计的注意力集中在软功能上。着重于人性设计成为了优秀设计策略的精髓所在,而以消费群体的感知度为设计策略重心已经成为当前设计风潮的大势所趋。设计所考虑的层面从单纯的技术与材质的使用、功能的开发,转向了对消费群体审美心理的考量附和、这种新型的设计策略使得更多人性化的设计方法与道德改善得以问世,同时功能上的关注和人性化关注的结合,也成为设计师设计策略偏向的重点。来自整个消费群体的需求,不再是以往的凭空想象,而是变得更加人性和更加结构化的调查介入。
  
  3新学科介入下的设计策略创新方法
  
  结合感性工学的设计策略创新就是创建一个基于有设计过程分析、用户感知信息介入设,信息处理流程介入、以及构建信息处理模型的学科交流平台。同步于研究流程,设计师和用户对设计策略决策过程的共同参与,既能够保留住设计师的主观创意,又使得设计师的设计方案在消费群体感知信息的辅助下获得更具市场表现力的设计策略。
  
  4在感性工学前景下的对设计创新的展望
  
  一个好的设计策略,除了能够凸显设计产品自身的优势之外,更要忠诚于设计师和客户所达成的共同意愿,这就是感性工学参与设计流程的有效结果。整个设计策略能够充分的反映出设计师的创意和用户群的功能以及精神上的诉求点,以期达到完美的融合。而感性工学的融入,主要目的则是将用户群的精神情感这类感性的需求用量化的形式加以呈现,结合各种设计要素,来做出最能附和消费者群体和整个市场气候的最理想方案。
  然而,如何能够突破在多学科交叉参与设计流程在整个策略创新上的瓶颈,这将是设计策略研究前景的一个关键所在。在设计策略的创新中,既要保证相对完整的顾客忠诚度,又要突出设计师的理念,既要面向庞大而复杂的市场需求度,又要针对消费者不同的审美偏向不同的功能需求,既要注重机能设计又要注重情感元素,都将要求我们在不远的将来一一解决实践并且丰满完善,加以发展延伸。
  因此,设计人员不仅要提供完备的设计方案,还要深度思考设计方案的有关可使用性、可生产性、可再生产性,包括产品设计方面所产生的循环使用性、安全性等等各种派生出来的问题。要全面解决在分析设计策略时所呈现出来的这些问题,就应该从消费群体所获得的反馈信息种撷取有效的部分加以更好的利用,从而反应到产品设计方案中,而在这个严重物化的现代社会里,如果能够更好的抓住客户的情感心理,就能够赢得更大的市场。
其他文献
目的:1.体外观察过氧亚硝基离子(ONOO-)依赖途径对脑组织硝基化的作用以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该种途径的影响,初步探讨HSYA对损伤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2(ONOO-)依赖途径
小学生功能性写作学本是提升小学生交流和表达素养,实施统编教材交际功能习作理念的具体化、个性化载体.学本编写遵循人文性和趣味性融合、功能性和过程性揉合、主体性和交互
1引言    “所谓心理控制,就是控制者作用于被控制者,使其改变或保持某种运动,把它引向期望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合乎控制者的目标的运动过程。”而控制心理则是指个体即控制者和被控制者自主的心理控制倾向。作为控制者若没有正确的控制心理,就容易造成心理控制的混乱;而作为被控制者若没有良好的控制心理,就易出现心理控制活动的低效率。  因此,对当前教育活动中的心理控制进行深入思考,不仅要关注心理控制中控制者(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将教育普及到了平民之中,将他的“有教无类”。在实践中付诸实施。但是孔子提出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被认为与他的普及教育的思想形成了冲突,本文却不同意这种看法,从孔子办学的思想前提,具体的教育实践与孔予对学的态度可以推断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的提出只是具体教育实践中孔子对学生的评价,并在其中渗透了孔子对于学的重视。    1关于“性”与“习”的观
钢结构工程数量在不断增加。钢结构建筑也逐渐得到普及,鸟巢、水立方、世博建筑等钢结构建筑,更是向人们展示了钢结构的魅力。然而,随着此类工程的增加,其质量控制问题尤显突出和重要。    1钢结构建筑的界定及特点    钢结构建筑是指利用铆接或焊接的方式,将钢骨连结在一起构成一栋建筑物。钢结构的优点归纳起来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工期短。标准化的钢结构的建筑构件适合规模化生产,成材后直接到达施工现场便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