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英语教师申报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普遍面临的难题对夏纪梅教授进行了访谈。夏教授作为资深的教师培训师,就申报教育科研课题时,申报人在选题、论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并分享了她自己在指导和评审申报项目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她认为,申报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途,也是教师突破科研瓶颈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科研瓶颈;课题申报;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124-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31
访谈背景:在2012年9月全国和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申报课题期间,越来越多的高校中青年外语教师开始积极参与申报,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基本常识和前期学术积累,他们面对填写课题申报表所需的相应的学术规范、学术要求、选题与论证能力、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的呈现等,都需要得到专业的指点迷津和学术“给力”。夏纪梅教授长期关注教师的在岗发展,特别是教研相依互为相益地发展,鼓励教师通过申报教学研究课题突破科研瓶颈,实现教师“干中学习”和“问题变课题”的专业成长。本文作者作为教育部委派的国内访问学者,在中山大学夏教授的学术指导期间对此进行了专题访谈。
尹曼芬(以下简称尹):夏教授(以下简称夏),您好!2011年到2012年期间,您有三部专著和四篇论文面世,都是以教师发展为主题。时逢全国和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之时,您正好到西部支教,让我们有机会因需带着“科研”和“立项研究”这个难题来请教您。您对这样的“求助”有些什么想法?
夏: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对科研有需求、有动力、有治学精神,是我最敬佩和最鼓励的。我知道,高校很多同行同事都处在科研的瓶颈,虽然教学颇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得到专家和领导的肯定,但是因为没有科研成果,无法通过学术评价,职称就是上不去。这些老师也认识到不做科研就谈不上专业发展,但总觉得自己缺乏做科研的优势,没有信心和底气。他们平时只顾埋头教学,到了申报课题的时候,最犯愁的就是不知道如何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我在我的专著《外语教师发展的知与行》中提到,“没有研究的教学和没有教学的研究都是没有意义的教育行为”,我认为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做、必须做、可以做也能够做科研。
尹:事实上我们有些骨干教师过去申报过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但结果是屡报屡败,屡败屡报,原因出在哪里呢?
夏:我比较倾向支持高校英语教师做教育科学研究。凡是“教育科学规划”类研究项目,我们都可以抓住机遇,利用这个平台,申报立项研究。至于“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类研究项目,比较侧重文史哲政经法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研究或事关国家地区政治经济方面的应用性、政策性服务研究,所以对一线英语教师群体来说,除非个人对以上研究特别感兴趣、有基础、善选题、能与相关学科联手出成果,否则,最好选择“教育科学研究”。
尹:做“教育科学研究”,如何才能将教育研究和外语教学结合起来?很多教师觉得自己的工作和科研挂不上钩。拜读了您的著作和不少论文,知道您主要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多年,而您的教学研究成果却如此丰富。大学英语教师做科研该依托什么?您是怎么解决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
夏:我认为大学英语教师或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做教育科学研究都可以依托课堂。课堂里有人,有人就有事,有人就有思想、有行为、有动态、有变化、有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互为因果的作为与现象,有了这些就有了课堂效果的成败因素。只要是教学有心人,都会对这些点点滴滴“上心”研究。所以,教学研究,就是为了教学、来自教学、服务教学、改善教学、创新教学的研究。教学研究自然主要与课堂发生关系。教师长年累月在课堂里运作,对教学理念、教学对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等是否有改革创新、推陈出新、顺应变化、与时俱进的动机和热情,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学会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要求、不同需求、不同对象,甚至不同的自己的课堂里出现的问题变成研究的课题。例如,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施了好几年了,机房课堂里存在或发现什么问题没有?如何改进?又如,90后大学生在成长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关系相处方式有无变化?课堂教学方式应该有哪些相应的变化适时适当地应对?类似的课题有的是,就看有心还是无心,有相应的学习研究还是轻车熟路以不变应万变。我本人是不甘寂寞,厌恶一成不变重复自己的人。所以喜好变革创新,甚至颠覆陈旧。当然,这需要“本钱”,就是学术积累;需要“功夫”,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读、写、思、研的投入。
尹:的确,没有“本钱”和“功夫”,我们在申报项目时感到空白、软弱和无力,往往靠临时抱佛脚。最无从下手或没有把握的是选题和填表。您评审和指导过不少申报项目,有什么共性问题需要注意的呢?
夏:总体来说,普遍的问题是选题不适当,计划不明确,论证不严谨,思路不完整,填写不规范等。
首先,选题要参考与研究“课题指南”,找对课题的学科归属,因为评审专家队伍与来源不一样。其次,选题要对行内、国内、国外本选题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和跟踪,选定符合自己实际和国内实际的、具有开拓性或在原有基础上具有推进改革意义的、有思路有理论有计划能实施并有前期成果和预期成果的课题。选题题目要凝练,标题用词就能清晰表达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例如:“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这样的题目就太大且空泛,针对哪一类学校?拟采用什么模式?想达到什么目的?针对什么问题改革?有的选题题目又太小,只能算研究项目中的一个环节。例如:“大班授课学生参与度调查研究”,调查目的是什么?调查结果与预测相一致又怎样?调查结果出来了又怎样?不像一个完整的研究项目。还有的选题是早已经被人做过了甚至做滥了,如果没有新意,就没有意义。凡是科研成功过来人特别是文科人才都有一个科研定律:顺着说和接着说,是发展或应用;反着说和对着说是批判或思辨。总之不能看到别人做什么,成功了,发表了,自己也照搬照做同样的东西。 论证是项目申报表的核心。要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阐释清楚:研究什么,即对象、内容、范围、目的;为什么做这样的研究,即缘由、动机、重要性、必要性、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的基础;如何研究,要有具体内容、具体方法、实施路线。
论证之前需要文献综述: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需要验证的权威论述,将要引用的相关理论理念或研究框架。
论证最好采用问题导向,即交代已有研究或改革实践的存在问题,使之成为改革、创新、探索的必要性,可行性,推广性,针对性的依据。
整个论证部分反映申报人的“学术底气”或检索综述能力。论证水平高就相当于一篇论文上品。
研究计划需要申报人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研究什么,有无研究假设,达标的研究方法、实施路线、框架、预期成果,为研究的评估提供什么依据,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相关的讨论,提出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设计与实践,问题的解决效果。
计划实施的思路或行动路线图要清晰明了并有逻辑性。例如,自变量是什么,引发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什么,自变量作用于研究对象后产生的效应,也即因果关系。以“自主性学习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外语工具性效能研究”课题为例:自变量是自主性学习;因变量是研究性学习效能。通过对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实现通过有目标、有要求、有任务、有显性成果的自主学习,实现以外语为工具的研究型学习效果。
实施步骤要表现申报人的行动能力。例如:调查、访谈、反馈、发现/收集问题、设计改革方案、实践、总结、反思、反馈、修改行动计划、结论。预期成果与形式:成功有效,学生反馈,调查数据,成果包,研究论文。
申报表的填写基本过程有:思考-讨论-写作-再讨论-再修改;通常的方式有:酝酿-检索-思考-研讨问题-写作-再讨论-再修改。
尹:夏教授,您以上提到的选题不适当,计划不明确,论证不严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您作为评委或导师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夏:我指导和评审过不少项目申报书,看到高质量的我会由衷地为申请人叫好、喝彩、赞叹。遇到水平低的,我会有想帮助指点的冲动。所以,在我的教师培训设计时,我会把以下经验不厌其烦地讲:
研究思路至关重要。题目不当、综述不当、论证不当、方法不当都是源于思路不清。
1.思路来自想明白、写明白、说明白、整明白、自己写得明白还要使读的人明白。
我指导申报人填表时,总会先要求他们自己写一遍,遇到我看后不知所云的,要求他们口述给我听,听他们的研究思路。结果,凡是讲不出来或讲不清楚的,就是思路不清,所以我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我告诉他们,想明白了才能写明白,想明白是写明白的前提。想明白需要“大脑风暴”,即集思广益,同行交谈,在交谈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然后,很多思考思路又要靠写才能逐渐明白清晰,在写的过程中梳理。当自己写过一两遍之后,不能讲出梗概,或者需要经过质疑或追问再口头解释的,说明思路仍然不清楚。写作的过程就是反复将想法条理化、深刻化、系统化的过程,也是研究思路与方法规范化的过程。例如,界定本研究:我要研究什么?我的研究意味着什么?研究问题的核心或关键是什么?需要如何证明它?有什么假设?别人有过什么类似的研究?研究题目要一目了然,研究内容要明细化。关键词定义要清楚:过去没有的,属于自己创造的词,要定义。已经有人定义的词,可能你有新的理解和应用;已经有多种意义和用法的词,若要选择某一种,必须界定清楚。研究行动要具体化,为研究的验收评价提供依据。
2.思路来自不满意现实实践,有问题需要研究改善创新。
3.思路还可能来自阅读专业文献时的触发灵感,对别人的前期研究“顺着说,接着说,即应用与发展”或者“反着说,对着说,即批判与修正”。千万不要看了别人的就认为“我也可以这样做”。
要知道,填报项目申请书也是“干中学习”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了解专业研究发展动态,发现自己学术不足,暴露自己研究水平或写作基础,及时补缺的过程,需要有足够充分和集中的时间、精力、思想的全力投入,有学术态度、学术精神,来不得半点侥幸、马虎、随便、应付。实际上,一次申报项目的过程就是多次高质量的研讨和论文反复修改撰写的艰苦过程。
尹:您认为哪些研究课题是大学英语教师或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比较适合做的?
夏:这要看你申报的是校本的还是省部级或横向项目课题,还要看你是想撰写研究论文还是申报项目立项。总体来说,高校英语教师,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公共课教师,只要对教学研究感兴趣,打心眼里热爱教学、喜欢学生、钟情课堂的,在乎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教学评价的,都可以找到研究课题。因为想做好手艺活,不研究怎么做得好?有心处处皆学问。问题是,研究不能光靠热情,要舍得投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脑力,不停地读、写、思、研。课题可大可小,先从微型课题做起。一事一议,一个问题一个研究,一种现象一次研究。对来自课堂、学生、教师、教材、教法、考法、评法、师生关系、变化、矛盾、困难、阻力等等都可以成为研究课题。关键是研究方法要规范。
尹: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做外语教学的研究课题?
夏:现在国内外都出版了不少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专著。做当代教师要学会自己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我个人比较倾向质化研究方法。例如,教育叙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访谈法,口述史,案例分析等。
尹:夏老师,听了您的谈话我们很受触动和启发,尤其是您说到的“有心处处皆学问”和“小课堂大学问”给我们很大的鼓舞。从微型课题着手,将教学难题变成科研课题,在课题申报中历练,从而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多么希望有更多的高校英语教师能听到您的这一番教诲,以便尽快进入您说的“教研相益”的状态。非常感谢您的肺腑之言!
夏:我也祝你们课题申报顺利,事业有成!
关键词: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科研瓶颈;课题申报;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124-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31
访谈背景:在2012年9月全国和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申报课题期间,越来越多的高校中青年外语教师开始积极参与申报,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基本常识和前期学术积累,他们面对填写课题申报表所需的相应的学术规范、学术要求、选题与论证能力、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的呈现等,都需要得到专业的指点迷津和学术“给力”。夏纪梅教授长期关注教师的在岗发展,特别是教研相依互为相益地发展,鼓励教师通过申报教学研究课题突破科研瓶颈,实现教师“干中学习”和“问题变课题”的专业成长。本文作者作为教育部委派的国内访问学者,在中山大学夏教授的学术指导期间对此进行了专题访谈。
尹曼芬(以下简称尹):夏教授(以下简称夏),您好!2011年到2012年期间,您有三部专著和四篇论文面世,都是以教师发展为主题。时逢全国和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之时,您正好到西部支教,让我们有机会因需带着“科研”和“立项研究”这个难题来请教您。您对这样的“求助”有些什么想法?
夏: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对科研有需求、有动力、有治学精神,是我最敬佩和最鼓励的。我知道,高校很多同行同事都处在科研的瓶颈,虽然教学颇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得到专家和领导的肯定,但是因为没有科研成果,无法通过学术评价,职称就是上不去。这些老师也认识到不做科研就谈不上专业发展,但总觉得自己缺乏做科研的优势,没有信心和底气。他们平时只顾埋头教学,到了申报课题的时候,最犯愁的就是不知道如何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我在我的专著《外语教师发展的知与行》中提到,“没有研究的教学和没有教学的研究都是没有意义的教育行为”,我认为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做、必须做、可以做也能够做科研。
尹:事实上我们有些骨干教师过去申报过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但结果是屡报屡败,屡败屡报,原因出在哪里呢?
夏:我比较倾向支持高校英语教师做教育科学研究。凡是“教育科学规划”类研究项目,我们都可以抓住机遇,利用这个平台,申报立项研究。至于“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类研究项目,比较侧重文史哲政经法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研究或事关国家地区政治经济方面的应用性、政策性服务研究,所以对一线英语教师群体来说,除非个人对以上研究特别感兴趣、有基础、善选题、能与相关学科联手出成果,否则,最好选择“教育科学研究”。
尹:做“教育科学研究”,如何才能将教育研究和外语教学结合起来?很多教师觉得自己的工作和科研挂不上钩。拜读了您的著作和不少论文,知道您主要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多年,而您的教学研究成果却如此丰富。大学英语教师做科研该依托什么?您是怎么解决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
夏:我认为大学英语教师或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做教育科学研究都可以依托课堂。课堂里有人,有人就有事,有人就有思想、有行为、有动态、有变化、有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互为因果的作为与现象,有了这些就有了课堂效果的成败因素。只要是教学有心人,都会对这些点点滴滴“上心”研究。所以,教学研究,就是为了教学、来自教学、服务教学、改善教学、创新教学的研究。教学研究自然主要与课堂发生关系。教师长年累月在课堂里运作,对教学理念、教学对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等是否有改革创新、推陈出新、顺应变化、与时俱进的动机和热情,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学会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要求、不同需求、不同对象,甚至不同的自己的课堂里出现的问题变成研究的课题。例如,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施了好几年了,机房课堂里存在或发现什么问题没有?如何改进?又如,90后大学生在成长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关系相处方式有无变化?课堂教学方式应该有哪些相应的变化适时适当地应对?类似的课题有的是,就看有心还是无心,有相应的学习研究还是轻车熟路以不变应万变。我本人是不甘寂寞,厌恶一成不变重复自己的人。所以喜好变革创新,甚至颠覆陈旧。当然,这需要“本钱”,就是学术积累;需要“功夫”,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读、写、思、研的投入。
尹:的确,没有“本钱”和“功夫”,我们在申报项目时感到空白、软弱和无力,往往靠临时抱佛脚。最无从下手或没有把握的是选题和填表。您评审和指导过不少申报项目,有什么共性问题需要注意的呢?
夏:总体来说,普遍的问题是选题不适当,计划不明确,论证不严谨,思路不完整,填写不规范等。
首先,选题要参考与研究“课题指南”,找对课题的学科归属,因为评审专家队伍与来源不一样。其次,选题要对行内、国内、国外本选题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和跟踪,选定符合自己实际和国内实际的、具有开拓性或在原有基础上具有推进改革意义的、有思路有理论有计划能实施并有前期成果和预期成果的课题。选题题目要凝练,标题用词就能清晰表达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例如:“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这样的题目就太大且空泛,针对哪一类学校?拟采用什么模式?想达到什么目的?针对什么问题改革?有的选题题目又太小,只能算研究项目中的一个环节。例如:“大班授课学生参与度调查研究”,调查目的是什么?调查结果与预测相一致又怎样?调查结果出来了又怎样?不像一个完整的研究项目。还有的选题是早已经被人做过了甚至做滥了,如果没有新意,就没有意义。凡是科研成功过来人特别是文科人才都有一个科研定律:顺着说和接着说,是发展或应用;反着说和对着说是批判或思辨。总之不能看到别人做什么,成功了,发表了,自己也照搬照做同样的东西。 论证是项目申报表的核心。要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阐释清楚:研究什么,即对象、内容、范围、目的;为什么做这样的研究,即缘由、动机、重要性、必要性、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的基础;如何研究,要有具体内容、具体方法、实施路线。
论证之前需要文献综述: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需要验证的权威论述,将要引用的相关理论理念或研究框架。
论证最好采用问题导向,即交代已有研究或改革实践的存在问题,使之成为改革、创新、探索的必要性,可行性,推广性,针对性的依据。
整个论证部分反映申报人的“学术底气”或检索综述能力。论证水平高就相当于一篇论文上品。
研究计划需要申报人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研究什么,有无研究假设,达标的研究方法、实施路线、框架、预期成果,为研究的评估提供什么依据,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相关的讨论,提出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设计与实践,问题的解决效果。
计划实施的思路或行动路线图要清晰明了并有逻辑性。例如,自变量是什么,引发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什么,自变量作用于研究对象后产生的效应,也即因果关系。以“自主性学习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外语工具性效能研究”课题为例:自变量是自主性学习;因变量是研究性学习效能。通过对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实现通过有目标、有要求、有任务、有显性成果的自主学习,实现以外语为工具的研究型学习效果。
实施步骤要表现申报人的行动能力。例如:调查、访谈、反馈、发现/收集问题、设计改革方案、实践、总结、反思、反馈、修改行动计划、结论。预期成果与形式:成功有效,学生反馈,调查数据,成果包,研究论文。
申报表的填写基本过程有:思考-讨论-写作-再讨论-再修改;通常的方式有:酝酿-检索-思考-研讨问题-写作-再讨论-再修改。
尹:夏教授,您以上提到的选题不适当,计划不明确,论证不严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您作为评委或导师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夏:我指导和评审过不少项目申报书,看到高质量的我会由衷地为申请人叫好、喝彩、赞叹。遇到水平低的,我会有想帮助指点的冲动。所以,在我的教师培训设计时,我会把以下经验不厌其烦地讲:
研究思路至关重要。题目不当、综述不当、论证不当、方法不当都是源于思路不清。
1.思路来自想明白、写明白、说明白、整明白、自己写得明白还要使读的人明白。
我指导申报人填表时,总会先要求他们自己写一遍,遇到我看后不知所云的,要求他们口述给我听,听他们的研究思路。结果,凡是讲不出来或讲不清楚的,就是思路不清,所以我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我告诉他们,想明白了才能写明白,想明白是写明白的前提。想明白需要“大脑风暴”,即集思广益,同行交谈,在交谈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然后,很多思考思路又要靠写才能逐渐明白清晰,在写的过程中梳理。当自己写过一两遍之后,不能讲出梗概,或者需要经过质疑或追问再口头解释的,说明思路仍然不清楚。写作的过程就是反复将想法条理化、深刻化、系统化的过程,也是研究思路与方法规范化的过程。例如,界定本研究:我要研究什么?我的研究意味着什么?研究问题的核心或关键是什么?需要如何证明它?有什么假设?别人有过什么类似的研究?研究题目要一目了然,研究内容要明细化。关键词定义要清楚:过去没有的,属于自己创造的词,要定义。已经有人定义的词,可能你有新的理解和应用;已经有多种意义和用法的词,若要选择某一种,必须界定清楚。研究行动要具体化,为研究的验收评价提供依据。
2.思路来自不满意现实实践,有问题需要研究改善创新。
3.思路还可能来自阅读专业文献时的触发灵感,对别人的前期研究“顺着说,接着说,即应用与发展”或者“反着说,对着说,即批判与修正”。千万不要看了别人的就认为“我也可以这样做”。
要知道,填报项目申请书也是“干中学习”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了解专业研究发展动态,发现自己学术不足,暴露自己研究水平或写作基础,及时补缺的过程,需要有足够充分和集中的时间、精力、思想的全力投入,有学术态度、学术精神,来不得半点侥幸、马虎、随便、应付。实际上,一次申报项目的过程就是多次高质量的研讨和论文反复修改撰写的艰苦过程。
尹:您认为哪些研究课题是大学英语教师或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比较适合做的?
夏:这要看你申报的是校本的还是省部级或横向项目课题,还要看你是想撰写研究论文还是申报项目立项。总体来说,高校英语教师,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公共课教师,只要对教学研究感兴趣,打心眼里热爱教学、喜欢学生、钟情课堂的,在乎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教学评价的,都可以找到研究课题。因为想做好手艺活,不研究怎么做得好?有心处处皆学问。问题是,研究不能光靠热情,要舍得投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脑力,不停地读、写、思、研。课题可大可小,先从微型课题做起。一事一议,一个问题一个研究,一种现象一次研究。对来自课堂、学生、教师、教材、教法、考法、评法、师生关系、变化、矛盾、困难、阻力等等都可以成为研究课题。关键是研究方法要规范。
尹: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做外语教学的研究课题?
夏:现在国内外都出版了不少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专著。做当代教师要学会自己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我个人比较倾向质化研究方法。例如,教育叙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访谈法,口述史,案例分析等。
尹:夏老师,听了您的谈话我们很受触动和启发,尤其是您说到的“有心处处皆学问”和“小课堂大学问”给我们很大的鼓舞。从微型课题着手,将教学难题变成科研课题,在课题申报中历练,从而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多么希望有更多的高校英语教师能听到您的这一番教诲,以便尽快进入您说的“教研相益”的状态。非常感谢您的肺腑之言!
夏:我也祝你们课题申报顺利,事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