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给排水构筑物后浇带的设计,施工时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给排水处理构筑物 后浇带
在给排水构筑物中,常常为了满足工艺的使用要求而导致构筑物池体超长,不能通过设置伸缩缝来抵消混凝土的收缩。因设置伸缩缝时在结构构造上通常要做特殊处理,给施工和后期的使用造成了诸多的不便,通常为了防止混凝土超长引起的收缩和温度变形应力等可能有害结构主体的裂缝和沉降,而设置一种临时的施工缝——后浇带,后浇带还可以处理由高差及构筑物荷载显著不同所带来的整体结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但现行的设计与施工规范中对后浇带做法及要求有些差异,导致不同的设计院设计处的后浇带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对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后浇带的布置原则:
1、 后浇带的平面布置应尽可能设在结构内力较小的部位,对于超长的池体结构,全地下或有保温措施的构筑物,后浇带间距可取30m,露天的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不大于20m。
2、 后浇带的设置宽度应根据结构的施工部位和施工操作的空间来确定和选取,应避开水池穿墙套管及预埋件位置设置。
3、 后浇带的后浇混凝土最佳浇筑时间是结构的沉降和伸缩尽可能充分释放后再进行浇筑和施工,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发挥后浇带的应有作用。
二、后浇带的设计:
我国现行的设计及施工规范对后浇带的设置与施工要求做了详细的规定,但规范的要求内容有些差异,并不统一,使用起来会发生矛盾,在给排水构筑物中的设置具体归纳如下:
1、 理论上讲后浇带的宽度取10mm就够了,但为了减少应力集中,通常后浇带缝宽度宜取800~1000mm。
2、 后浇带应从底板、侧壁、顶板上下贯通设置。
3、 后浇带处的钢筋不得切断,应配置加强钢筋,如图:
4、 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一般根据板厚的具体情况设置,通常板厚度小于300mm的可做成直缝,当板厚大于500mm时应做成多边的企口形式,如图
5、 后浇带处的防水处理:应在板中部预埋止水带,平板止水带可选用金属板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带,不建议选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因膨胀止水条宜先膨胀而达不到止水的效果。
6、 后浇带的混凝土要等缝两侧混凝土浇筑45天后,用高一标号的混凝土浇筑,浇筑时一定要选用无收缩混凝土浇筑,最好掺入一些微膨胀的外加剂。
三、后浇带在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后浇带的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施工预留时要用堵头板封堵,如接口形式为企口的应在堵头板上装凸条。
2、 后浇带两侧的先浇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后浇带的顶部及四周应用临时栏杆或砌体围护等方法进行防护,防止后浇带内垃圾堆积及钢筋被污染。
3、 后浇带后浇混凝土在施工前应认真作配比,应用比设计强度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可掺入一些减水剂,施工时与原有混凝土接缝处应先刷一道高标号的水泥砂浆,下料时应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变下料,机械振捣时宜向后浇带的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m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处的捣实工作。
4、 因无收缩水泥水化热速度快,表面的水份蒸发的速度非常迅速,故要重视早期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前应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且养护时间不小于28天。
四、结束语:
因后浇带的滞后完成,导致施工进度的拖后,致使有些施工单位盲目的追求施工进度,忽略了后浇带的重要性,擅自缩短后浇带的间隔时间和取消后浇带,给结构的整体性和水池的密闭性带來了损害。所以,只有从设计到施工整个过程中引起高度的重视,施工时严格的执行现有的规范规定,认真领会设计的意图,才能使后浇带起到他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2,郝素英,《钢筋混凝土水池设计计算手册》(第一版)
3,沈世杰,《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
[关键词]给排水处理构筑物 后浇带
在给排水构筑物中,常常为了满足工艺的使用要求而导致构筑物池体超长,不能通过设置伸缩缝来抵消混凝土的收缩。因设置伸缩缝时在结构构造上通常要做特殊处理,给施工和后期的使用造成了诸多的不便,通常为了防止混凝土超长引起的收缩和温度变形应力等可能有害结构主体的裂缝和沉降,而设置一种临时的施工缝——后浇带,后浇带还可以处理由高差及构筑物荷载显著不同所带来的整体结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但现行的设计与施工规范中对后浇带做法及要求有些差异,导致不同的设计院设计处的后浇带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对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后浇带的布置原则:
1、 后浇带的平面布置应尽可能设在结构内力较小的部位,对于超长的池体结构,全地下或有保温措施的构筑物,后浇带间距可取30m,露天的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不大于20m。
2、 后浇带的设置宽度应根据结构的施工部位和施工操作的空间来确定和选取,应避开水池穿墙套管及预埋件位置设置。
3、 后浇带的后浇混凝土最佳浇筑时间是结构的沉降和伸缩尽可能充分释放后再进行浇筑和施工,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发挥后浇带的应有作用。
二、后浇带的设计:
我国现行的设计及施工规范对后浇带的设置与施工要求做了详细的规定,但规范的要求内容有些差异,并不统一,使用起来会发生矛盾,在给排水构筑物中的设置具体归纳如下:
1、 理论上讲后浇带的宽度取10mm就够了,但为了减少应力集中,通常后浇带缝宽度宜取800~1000mm。
2、 后浇带应从底板、侧壁、顶板上下贯通设置。
3、 后浇带处的钢筋不得切断,应配置加强钢筋,如图:
4、 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一般根据板厚的具体情况设置,通常板厚度小于300mm的可做成直缝,当板厚大于500mm时应做成多边的企口形式,如图
5、 后浇带处的防水处理:应在板中部预埋止水带,平板止水带可选用金属板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带,不建议选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因膨胀止水条宜先膨胀而达不到止水的效果。
6、 后浇带的混凝土要等缝两侧混凝土浇筑45天后,用高一标号的混凝土浇筑,浇筑时一定要选用无收缩混凝土浇筑,最好掺入一些微膨胀的外加剂。
三、后浇带在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后浇带的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施工预留时要用堵头板封堵,如接口形式为企口的应在堵头板上装凸条。
2、 后浇带两侧的先浇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后浇带的顶部及四周应用临时栏杆或砌体围护等方法进行防护,防止后浇带内垃圾堆积及钢筋被污染。
3、 后浇带后浇混凝土在施工前应认真作配比,应用比设计强度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可掺入一些减水剂,施工时与原有混凝土接缝处应先刷一道高标号的水泥砂浆,下料时应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变下料,机械振捣时宜向后浇带的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m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处的捣实工作。
4、 因无收缩水泥水化热速度快,表面的水份蒸发的速度非常迅速,故要重视早期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前应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且养护时间不小于28天。
四、结束语:
因后浇带的滞后完成,导致施工进度的拖后,致使有些施工单位盲目的追求施工进度,忽略了后浇带的重要性,擅自缩短后浇带的间隔时间和取消后浇带,给结构的整体性和水池的密闭性带來了损害。所以,只有从设计到施工整个过程中引起高度的重视,施工时严格的执行现有的规范规定,认真领会设计的意图,才能使后浇带起到他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2,郝素英,《钢筋混凝土水池设计计算手册》(第一版)
3,沈世杰,《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