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在城市发展中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如何创造优美的协调的城市环境与景观,如何对建设环境的合理规划和质量控制,是中小城市发展中应该引起重视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一、中小城市发展的意义和地位
从实践发展来看,近二十年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在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化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不管是人口的集聚,还是经济活动的集聚,城市化的本质是通过追求聚集效应而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城市现代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小城镇是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注重城市绿化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当今的城市,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渴望绿色返归大自然的呼声日渐高涨。诚然,人类离不开绿色环境,同时还需要创造绿色环境,这在城市环境绿化中是一道永恒的话题。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重要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发达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崇尚绿化,回归自然的心理日趋浓厚。象征生机与活力的绿色将成为城市文明的要素之一而被人们所推崇。
人类本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依靠自然的恩赐而生存。但是人类自从有了善于思维的大脑,就开始背叛自然,并且以改造自然的本领不断提高而自豪。 以至到了今天,人类征服的领域迅速扩大而自然则被蚕食得所剩无几。感谢生态学的诞生使人们终于懂得:如果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这样继续下去,不用再过多久人类就要与自然同归于尽;并且要在消失之前经历一个十分悲惨的痛苦挣扎阶段。
我们绿色和美化城市环境,不单是栽树种花,使城市环境达到舒畅,美观的目的,而且还要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就像在华盛顿中心广場散步时,林中窜出几只小松鼠拱足向行人讨果吃;而莫斯科街头一群群鸟儿在游人中间觅食一样。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肩负着三项主要功能:一是改善生态环境,包括改善气候,净化大气,保持水土,防止径流污染,减隔噪音,缓解灾害等;二是提供优美的户外游憩场所,营造清新宜人的休息,健身,社交环境;三是发挥植物美的一面,展现园林艺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城市的环境绿化景观,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绿色文明的程度;同时还标志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是否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与环保的关系
发展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新的世纪,以保护求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没有现代化的大交通体系和环境保护体系,就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我国加入WTO后,国民经济向深度市场化发展,对外开放的层次不断提高,领域不断扩大,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进一步加强。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压力和挑战,发展中小城市的建设工作迫在眉睫。求发展必须加强环保,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支撑着生命系统的延续,维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的和谐。
1.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
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本质在于它从实践角度出发,揭示自然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被人化的实质,使人与自然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与自然对立;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密切联系。首先,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在自然中人才能生存下去。离开了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性。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源、以绿为美,创造优美宜人、高质量的生活空间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崇高境地。
2.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重要纽带
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生态环境既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重要纽带。生态的发展是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这里既有社会需求的推动力,又有相邻学科发展的渗透和结合,更有科学本身发展的因素。当前,通过园林绿化和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增强节能效益、生态效益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实践证明,生态园林已表现为一种生命、一种理想的生存环境。正是出于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当代人热情倡导一种热受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积极主动的生态建设来修复已遭破坏的地球环境的道德态度,并提出诸如节制生育、节约能源、清洁生产、减少污染、适度发展、合理消费、保护物种等具体的行为规范。
3.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根本
创建生态城市的目标是遵循城市社会功能整体性——和谐生态——平衡发展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对自然由无序蔓延变为合理分布,变恶性掠夺为最大值利用,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同步协调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合理布局,最终的发展目示是达到以人为本改造自然,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4.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在当今城市环境严重恶化的情况下,有效保护生物资源、坚持控制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是刻不容缓的问题。而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设,更符合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对环境综合需求的准则。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凝炼。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既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又要处理好发展与自然的理性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在具体落实中,应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优先抓好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进程,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城市建设法制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实行“边建设、边保护”,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除害和兴利并举,使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陆少雁.土地水土保持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06
关键词: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一、中小城市发展的意义和地位
从实践发展来看,近二十年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在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化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不管是人口的集聚,还是经济活动的集聚,城市化的本质是通过追求聚集效应而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城市现代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小城镇是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注重城市绿化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当今的城市,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渴望绿色返归大自然的呼声日渐高涨。诚然,人类离不开绿色环境,同时还需要创造绿色环境,这在城市环境绿化中是一道永恒的话题。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重要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发达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崇尚绿化,回归自然的心理日趋浓厚。象征生机与活力的绿色将成为城市文明的要素之一而被人们所推崇。
人类本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依靠自然的恩赐而生存。但是人类自从有了善于思维的大脑,就开始背叛自然,并且以改造自然的本领不断提高而自豪。 以至到了今天,人类征服的领域迅速扩大而自然则被蚕食得所剩无几。感谢生态学的诞生使人们终于懂得:如果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这样继续下去,不用再过多久人类就要与自然同归于尽;并且要在消失之前经历一个十分悲惨的痛苦挣扎阶段。
我们绿色和美化城市环境,不单是栽树种花,使城市环境达到舒畅,美观的目的,而且还要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就像在华盛顿中心广場散步时,林中窜出几只小松鼠拱足向行人讨果吃;而莫斯科街头一群群鸟儿在游人中间觅食一样。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肩负着三项主要功能:一是改善生态环境,包括改善气候,净化大气,保持水土,防止径流污染,减隔噪音,缓解灾害等;二是提供优美的户外游憩场所,营造清新宜人的休息,健身,社交环境;三是发挥植物美的一面,展现园林艺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城市的环境绿化景观,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绿色文明的程度;同时还标志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是否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与环保的关系
发展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新的世纪,以保护求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没有现代化的大交通体系和环境保护体系,就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我国加入WTO后,国民经济向深度市场化发展,对外开放的层次不断提高,领域不断扩大,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进一步加强。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压力和挑战,发展中小城市的建设工作迫在眉睫。求发展必须加强环保,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支撑着生命系统的延续,维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的和谐。
1.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
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本质在于它从实践角度出发,揭示自然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被人化的实质,使人与自然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与自然对立;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密切联系。首先,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在自然中人才能生存下去。离开了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性。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源、以绿为美,创造优美宜人、高质量的生活空间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崇高境地。
2.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重要纽带
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生态环境既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重要纽带。生态的发展是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这里既有社会需求的推动力,又有相邻学科发展的渗透和结合,更有科学本身发展的因素。当前,通过园林绿化和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增强节能效益、生态效益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实践证明,生态园林已表现为一种生命、一种理想的生存环境。正是出于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当代人热情倡导一种热受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积极主动的生态建设来修复已遭破坏的地球环境的道德态度,并提出诸如节制生育、节约能源、清洁生产、减少污染、适度发展、合理消费、保护物种等具体的行为规范。
3.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根本
创建生态城市的目标是遵循城市社会功能整体性——和谐生态——平衡发展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对自然由无序蔓延变为合理分布,变恶性掠夺为最大值利用,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同步协调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合理布局,最终的发展目示是达到以人为本改造自然,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4.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在当今城市环境严重恶化的情况下,有效保护生物资源、坚持控制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是刻不容缓的问题。而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设,更符合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对环境综合需求的准则。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凝炼。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既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又要处理好发展与自然的理性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在具体落实中,应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优先抓好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进程,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城市建设法制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实行“边建设、边保护”,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除害和兴利并举,使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陆少雁.土地水土保持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