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血液中可出现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von Willebrand因子、D-二聚体水平升高,蛋白S、蛋白C、抗血栓素和肝素辅因子减少,从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此
【机 构】
:
大理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671000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6500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血液中可出现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von Willebrand因子、D-二聚体水平升高,蛋白S、蛋白C、抗血栓素和肝素辅因子减少,从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此外,HIV感染本身及继发性机会性感染也可使血管内皮受损.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损伤均可促使血栓形成性疾病的发生.
其他文献
本文是对欧洲卒中促进会卒中处理推荐意见的更新.这些指南涵盖了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目前认为两者在实质上是相同的.文章涉及患者转运、紧急处理、卒中单元服务、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MCA)闭塞部位和机制对脑梗死病灶分布模式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独立和综合影响,探讨可能的相关机制及其对溶栓病例选择的潜在价值.方
目的:探讨和评价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O)预后的预测因素以及动脉溶栓和支架置入术治疗BAO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BAO患者,在3~48h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或尿激酶动脉溶栓,溶栓后血管残余狭窄〉50%的部分再通者行支架置入术。术前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3个月时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临床资料应用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Fish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重要的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全面的诊断,包括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以及头颈部血管的全面了解,对于防治缺血性卒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
随着动脉溶栓的广泛开展,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和发生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出血性转化是动脉溶栓最危险并发症.对出血性转化机制的认识从宏观到微观,最终归咎于血管壁结构或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有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107例患者按出院顺序,奇数分为对照组,偶数分为观察组.对照组54例按常规行出院宣教;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跟踪护理干预,连续12个月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焦虑值、再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健康行为依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跟踪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
阿米洛利是一种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ENaC)阻滞药,作为一种保钾利尿药已在临床应用了数十年.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离子通道对阿米洛利敏感,如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Na
美国梅奥医疗中心的Spencer在2008年国际卒中会议上指出,根据患者估算和实际体质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用药过量与出血并发症无统计意义上的联系。
胡成群主任医师是武汉市中医医院儿科专家,湖北省中医儿科学会会员,湖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胡老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尤有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