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关心理学研究显示,浓厚的兴趣会激励个体积极展开学习,使其兴致勃勃地学习。学生一旦对某学科产生一种浓厚而稳定的兴趣,则势必会将该学科视为主攻目标,便会自觉地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扫清各种干扰。所以,新课程提出,小学数学教师应致力于激发学生浓厚数学学习兴趣的工作。为此,本文就新课程教学,探讨了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学习数学;新课程教学;兴趣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给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教师必须面临以下难题:怎样用好新课程教材,怎样体现新课程教学观念。当下的新课程教材更强调情感价值观、探究科学活动,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增强。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倡导的“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实现全面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也应积极顺应这种发展形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数学的重要实践作用以及数学的创新魅力,并以此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一、导语融趣,触发兴趣
为了在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精心创设一个理想的情境或趣味性强的导入,并以此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前,便可以先为学生讲述以下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很久以前,有位这样一位老爷爷将一块地划分给他的三个儿子,老大、老二、老三分别分到了这块地的1/3、2/6、3/9,之后老大、老二却均认为自己吃亏了,这三个人于是便大吵起来。刚巧秀才阿凡提路过,待问清他们争吵后的原因,便大笑起来,给他们各自说了几句,他们才停止争吵了。”讲完这个小故事后,教师还可以接着这样提问:“阿凡提为何大笑起来?对这三兄弟他又讲了些什么呢?”这样学生便十分好奇,并纷纷陷入思考,油然而生探究欲望,他们便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开始听课,做到了“课伊始,即有趣”。
二、带趣言语,激起兴趣
教学语言属于最基本、最直接的一种教学手段,它的魅力也是教与学的纽带和关键所在。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具体化、生动化无味的数学问题,化抽象的知识为浅而易懂的内容。比如,在讲解因数、倍数时,为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因数和倍数不可以单独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如有说父子关系时,不可以说谁是儿子或爸爸,而要说谁是谁的儿子、谁是谁的爸爸才对,否则便会闹笑话了。如此一来,学生便会茅塞顿开,理解还掌握了新学到的知识,让他们简单化、具体化本来抽象的东西,并感悟、体会到表达数学语言的严密性与准确性之美,从而激发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夹趣提问、增添趣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常要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引导他们思考并正确回答,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所以,“问”也包含一定的学问,需要一定的讲究,教师最好可以提有“趣”的问题。比如:在讲解“圆的周长”前,教师便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预先准备好一个小的圆形物品与一把软尺,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何需要准备这些东西呢?无意识地便能使学生认为这堂课有趣和好奇。然后教师上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软尺,量一下所准备圆形小物品的实际周长,并将数字记下,并点名让学生回答出来,讲一讲是如何量的?量得的数字为什么?一共有几种量的方法?这样学生便纷纷回答量法有两种:其中一种是量圆的外围;另一种在桌面上放直软尺,然后小物品在尺上滚动一周后测量。结语肯定后,教师接着又可以这样提问:“各种圆形物品周长均能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来量吗?”有的学生说能,也有的学生说不能。此时,教师便可以指着小学校园中的大圆花坛这样说:“可以通过滚动的方法,来量它的周长吗?”当同学均陷入沉思后,教师可以将一个圆画在黑板上,并这样提问:“谁可以将这个圆的周长快速量出来?”这时学生回答不上来,于是教师便可以说:“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就要提出新的计算方法,这便是本堂课将要讲的内容。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后,我们将能算出各种各样大小圆的周长。”这样学生便怀着快乐的感情,津津有味地听讲,回答问题也头头是道,并认认真真地学习了。
四、增趣活动,增强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之中,通过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拼拼、算算、画画、数数等的活动,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好动特性的作用,又能在玩中學知、动中促思,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消化所学知识。比如,在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也可以这样:为了学生可以亲自将1/2=2/4=4/8推导出来,便可以安排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三张相同大小的纸片,再指导他们共同动手先折一折,再涂一涂,在三张纸片上,分别用阴影部分来表示1/2、2/4、4/8。当同学们完成任务后,再启发他们用小剪刀,将这些阴影部分均剪下来,然后将其重叠好,结果发现这些阴影部分具有相同的大小,接着小组成员用表达了各自的看法,这便证明了这种相等关系。学生在这个活动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一起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极大地增强了兴趣,也促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五、结语
综上,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求知的兴趣,只有学生真正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很强的兴趣,才能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应从小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出发,创新教学模式,以开启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门,从而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丽.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姚永妃.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方小芹.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学习数学;新课程教学;兴趣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给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教师必须面临以下难题:怎样用好新课程教材,怎样体现新课程教学观念。当下的新课程教材更强调情感价值观、探究科学活动,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增强。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倡导的“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实现全面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也应积极顺应这种发展形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数学的重要实践作用以及数学的创新魅力,并以此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一、导语融趣,触发兴趣
为了在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精心创设一个理想的情境或趣味性强的导入,并以此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前,便可以先为学生讲述以下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很久以前,有位这样一位老爷爷将一块地划分给他的三个儿子,老大、老二、老三分别分到了这块地的1/3、2/6、3/9,之后老大、老二却均认为自己吃亏了,这三个人于是便大吵起来。刚巧秀才阿凡提路过,待问清他们争吵后的原因,便大笑起来,给他们各自说了几句,他们才停止争吵了。”讲完这个小故事后,教师还可以接着这样提问:“阿凡提为何大笑起来?对这三兄弟他又讲了些什么呢?”这样学生便十分好奇,并纷纷陷入思考,油然而生探究欲望,他们便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开始听课,做到了“课伊始,即有趣”。
二、带趣言语,激起兴趣
教学语言属于最基本、最直接的一种教学手段,它的魅力也是教与学的纽带和关键所在。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具体化、生动化无味的数学问题,化抽象的知识为浅而易懂的内容。比如,在讲解因数、倍数时,为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因数和倍数不可以单独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如有说父子关系时,不可以说谁是儿子或爸爸,而要说谁是谁的儿子、谁是谁的爸爸才对,否则便会闹笑话了。如此一来,学生便会茅塞顿开,理解还掌握了新学到的知识,让他们简单化、具体化本来抽象的东西,并感悟、体会到表达数学语言的严密性与准确性之美,从而激发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夹趣提问、增添趣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常要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引导他们思考并正确回答,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所以,“问”也包含一定的学问,需要一定的讲究,教师最好可以提有“趣”的问题。比如:在讲解“圆的周长”前,教师便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预先准备好一个小的圆形物品与一把软尺,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何需要准备这些东西呢?无意识地便能使学生认为这堂课有趣和好奇。然后教师上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软尺,量一下所准备圆形小物品的实际周长,并将数字记下,并点名让学生回答出来,讲一讲是如何量的?量得的数字为什么?一共有几种量的方法?这样学生便纷纷回答量法有两种:其中一种是量圆的外围;另一种在桌面上放直软尺,然后小物品在尺上滚动一周后测量。结语肯定后,教师接着又可以这样提问:“各种圆形物品周长均能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来量吗?”有的学生说能,也有的学生说不能。此时,教师便可以指着小学校园中的大圆花坛这样说:“可以通过滚动的方法,来量它的周长吗?”当同学均陷入沉思后,教师可以将一个圆画在黑板上,并这样提问:“谁可以将这个圆的周长快速量出来?”这时学生回答不上来,于是教师便可以说:“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就要提出新的计算方法,这便是本堂课将要讲的内容。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后,我们将能算出各种各样大小圆的周长。”这样学生便怀着快乐的感情,津津有味地听讲,回答问题也头头是道,并认认真真地学习了。
四、增趣活动,增强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之中,通过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拼拼、算算、画画、数数等的活动,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好动特性的作用,又能在玩中學知、动中促思,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消化所学知识。比如,在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也可以这样:为了学生可以亲自将1/2=2/4=4/8推导出来,便可以安排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三张相同大小的纸片,再指导他们共同动手先折一折,再涂一涂,在三张纸片上,分别用阴影部分来表示1/2、2/4、4/8。当同学们完成任务后,再启发他们用小剪刀,将这些阴影部分均剪下来,然后将其重叠好,结果发现这些阴影部分具有相同的大小,接着小组成员用表达了各自的看法,这便证明了这种相等关系。学生在这个活动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一起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极大地增强了兴趣,也促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五、结语
综上,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求知的兴趣,只有学生真正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很强的兴趣,才能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应从小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出发,创新教学模式,以开启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门,从而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丽.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姚永妃.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方小芹.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