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明石臼港近岸海域春季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组成和分布情况,分析其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趋势。[方法]于2016年5月(春季)在石臼港区近岸海域用大型浮游生物网拖网所采集的鱼卵仔稚鱼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生态类型特征;结合历史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鱼卵仔稚鱼的演替趋势。[结果]此次调查该海域共采集到鱼卵13种,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6种,鲱形目(Clupeiformes)3种,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2种,鲻形目(Mugiliformes)、鮋形目(Scorpaeniformes)各1种;所获仔稚鱼2种,鲻形目和鲈形目各1种。调查海域鱼卵平均密度为0.30 ind./m3,仔稚鱼平均密度为0.01 ind./m3,鱼卵优势种为绯衔(Callionymus beniteguri),仔稚鱼优势种为鮻(Liza haematocheilus)。[结论]与历史资料相比,此次调查海域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变化较大,资源量大幅度下降。
关键词 日照港;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优势种
中图分类号 S9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21-0091-04
Abstract [Objective]The species composition,dominant species,quantity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ichthyoplankton in spring in the offshore area of Shijiu Port were studied,and the interannual change trend of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also discussed.[Method]In May(spring) of 2016, the investigation data of fish eggs,larvae and juveniles collected by using large plankton net trawling in the offshore area of Shijiu Port were analyzed.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ecological type characteristics of fish eggs,larvae and juveniles in this area were discussed.The succession trend of fish eggs,larvae and juveniles in this area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data.[Result]13 species of fish eggs were collected in the offshore area in the investigation,including 6 species of Perciformes,3 species of Clupeiformes,2 species of Pleuroctiformes,1 species of Mugiliformes,1 species of Scorpeniformes.Among 2 species of larvae and juveniles collected,there were 1 species of Perciformes and 1 species of Mugiliformes.The average density of fish eggs in the investigated sea area was 0.30 ind./m3,the average density of larvae and juveniles was 0.01 ind./m3.The dominant species of fish eggs was Callionymus beniteguri,and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larvae and juveniles was Liza haematocheilus.[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historical data,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ominant species of ichthyoplankton in the investigated sea area had great changes,and the resources had significantly declined.
Key words Rizhao Port;Ichthyoplankton;Species composition;Dominant species
基金項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403700,2016YFC1402103);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开放基金项目(201802)。
作者简介 王尽文(1980—),男,山东莘县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通信作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3-01;修回日期 2020-04-03
日照市东海岸的石臼港位于我国著名的海州湾渔场北部。港区附近海域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日照市海水养殖的重要水域,也是大竹蛏、文昌鱼等多种野生动物的保护区。目前,关于石臼港及其相邻海域的渔业资源研究多有报道[1-6]。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渔业资源中游泳动物种类、资源量、优势种、年季变化、时空变化、影响因子等。关于海州湾鱼卵和仔稚鱼的生态调查报道多年来一直较为匿乏[7-8],尤其对于石臼港区近岸海域小范围海域鱼卵、仔稚鱼群落的研究更是稀少。笔者通过2016 年 5 月在石臼港近岸海域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组成和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结合历史资料探讨该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的变化,旨在为该海域渔业资源保护和评估提供基础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与样品鉴定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于2016年5月(春季)在石臼港附近海域进行鱼卵仔稚鱼调查,共布设 12 个监测站位,如图1所示。鱼卵、仔稚鱼调查根据GB 12763.6《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的有关要求执行。此次调查采用的船只为单拖渔船,渔船的功率为88.2 kW,拖网速度保持在2 kn左右,表层水平拖网时间为10 min;样品采集使用大型浮游生物网,网口直径80 cm,网衣长280 cm。采集的鱼卵仔稚鱼样品用5%甲醛溶液固定保存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样品鉴定、记录和分析。
1.2 评价方法
1.2.1 栖息密度。鱼卵、仔稚鱼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G=N/V
式中,G为单位体积海水中鱼卵或仔稚鱼个体数,单位为粒/m3或ind./m3;N为全网鱼卵或仔稚鱼个体数,单位为粒或尾(ind.);V为滤水量,单位为m3。
1.2.2 生态优势度。利用Pinkas等[9]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优势种。将IRI 值≥1 000的种类定义为优势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组成和生态类型
2.1.1 种类组成。
调查海域鱼卵仔稚鱼共出现13个品种,所获鱼卵13种(表1),隶属5目11科,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6种,占总种数的46.15%;鲱形目(Clupeiformes)3种,占总种数的23.08%;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2种,占总种数的15.38%;鲻形目(Mugiliformes)、鮋形目(Scorpaeniformes)各1种,均占总种数的7.69%。所获仔稚鱼2种,隶属2目2科,鲻形目和鲈形目各1种。
2.1.2 生态类型。此次调查所采集的鱼卵均为浮性卵、所采集的鱼卵仔稚鱼的亲体适温性以暖温种(T)较多,共7种,占总种数的53.84%;暖水种(WW)6种,占总种数的46.16%。此次调查未发现亲体为冷温种(CT)的鱼卵仔稚鱼。从空间生态类型来看,所采集的鱼卵仔稚鱼的亲体中底层、近底层鱼类(De) 8种,占总种数的61.54%;中上层鱼类(Pe)5种,占总种数的38.56%。万瑞景等[7]1987年在海州湾海域鱼卵仔稚鱼调查时,所获鱼卵仔稚鱼的亲体亦为暖温种,中底层、近底层鱼类较多,与此次调查结论相同。但是,此次调查未采集到万瑞景等报道的亲体为冷温种的鱼卵仔稚鱼,这主要是因为冷温种鱼类产卵期大多集中在秋冬季。
2.2 数量组成和分布
2.2.1 数量组成。此次调查共采获鱼卵1 125粒,其中绯衔701粒,占总卵数的62.31%;蓝点马鲛79粒,占总卵数的7.02%;鳀40粒,占总卵数的3.56%;鲐16粒,占总卵数的1.42%;小黄鱼14粒,占总卵数的1.24%;带鱼12粒,占总卵数的1.07%;牙鲆9粒,占总卵数的0.80%;鮻和白姑鱼均4粒,占总卵数的0.36%;鯒3粒,占总卵数的0.27%;班鰶、三线舌鳎和远东拟沙丁均1粒,占总卵数的0.09%。
此次调查期间共采获仔稚鱼24尾,其中鮻23尾,占总卵数的95.83%;鲐1尾,占总卵数的4.17%。
2.2.2 数量和空间分布。此次调查结果表明,鱼卵每网平均数量为93.75粒/站,平均密度为0.30 ind./m3,仔稚鱼每网平均数量为2.0尾/站,平均密度为0.01 ind./m3。调查期间鱼卵和仔鱼的数量分布不均匀(图2、图3)。其中鱼卵以RS07号站位最高,为0.87 ind./m3,
此次调查RS10站位未采集到鱼卵,其余10个站位鱼卵平均密度依次为RS11号站0.73 ind./m3, RS04号站0.59 ind./m3,RS05号站0.40 ind./m3,RS01号站0.36 ind./m3,RS03号站0.31 ind./m3,RS08号站0.29 ind./m3,RS06號站0.04 ind./m3,RS09号站0.03 ind./m3,RS02号站0.02 ind./m3,RS12号站0.02 ind./m3。以RS02、RS12号站位最低,为0.02 ind./m3 。仔稚鱼调查中,有3个站位采集到了仔稚鱼,在RS08号站位仔稚鱼密度出现最高值(0.006 ind./m3),其次为RS02号站0.003 ind./m3;RS11号站最低,为0.001 ind./m3。从空间分布来看,此次调查鱼卵、仔稚鱼平均密度呈南高北低,近岸高远海低的特点。5月份的石臼港近岸海域受黄海北部冷水团和青岛外海冷水团的共同影响,水温呈自近岸向外海,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此次调查发现鱼卵仔稚鱼的平均密度分布和水温呈正相关。水温越高,鱼卵仔稚鱼的平均密度越大。
2.3 优势种
此次调查鱼卵主要优势种为绯衔,绯衔鱼卵的平均密度为0.19 ind./m3,最高值出现在RS07号站;仔稚鱼优势种为鮻,其中鮻仔稚鱼平均密度为0.01 ind./m3,最高值出现在RS08号站位。此次调查绯衔鱼卵生态优势度为5 711.96。其余12鱼卵优势度依次为蓝点马鲛351.00、鳀237.35、鲐59.17、带鱼26.75、小黄鱼10.33、牙鲆6.67、鮻6.00、鯒4.50、白姑鱼3.00、班鰶0.75、三线舌鳎0.75、远东拟沙丁0.75;鮻仔稚鱼和鲐仔稚鱼生态优势度分别为1 597.49和34.74。由此可见,此次调查绯衔鱼卵和鮻仔稚鱼占据绝对优势。
3 讨论
3.1 种类组成的演替趋势分析 此次调查出现鱼卵仔稚鱼共13种。万瑞景等[7-8]报道80年代有67种硬骨鱼类在黄海产卵繁殖,5月份有18种鱼类在黄海区进行产卵繁殖。此次调查鱼卵仔稚鱼种类比20世纪80年代降低了27.78%。通过对比发现此次调查所获鱼卵仔稚鱼种类也有较大差异。万瑞景等[7-8]在1987年5月在胶州湾海域采集到的较多的种类,如多鳞鱚(Sillago sihama)、长蛇鲻(Saurida elongata)、鳅鱼(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竹荚鱼(Trachuurus japonicus)、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等,但此次调查均未采集到。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此次调查位置距岸较近,调查区域较小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近年来港口建设、渔业养殖、陆源排污导致产卵场等栖息地的破坏有关。研究表明,黄渤海区的渔业资源在经历了多年的开发利用后,多数主要经济品种资源量明显下降,有些甚至几近绝迹[10]。 3.2 栖息密度及分布趋势分析 一般来说,鱼卵仔稚鱼的栖息密度和分布受水温、营养盐、潮流和潮汐等多个因子的影响。此次调查表明,鱼卵平均密度为0.30 ind./m3,仔稚鱼平均密度为0.01 ind./m3。据万瑞景等[7-8]的调查结果,黄海鱼类的产卵期大多集中在5~8月,5月中旬几乎整个海州湾渔场都会有鱼卵分布,密集中心的站卵量达1万余粒,仔稚鱼也达19.3尾/站。青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人员于2009年5月亦在工程海域进行了鱼卵、仔稚鱼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09年5月石臼港近岸海域鱼卵平均密度为1 145.7粒/站,仔稚鱼平均密度为2.1尾/站。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此次调查鱼卵、仔稚鱼数量大幅度下降,鱼卵数量仅约占1/100~1/60,仔稚鱼数量约占10%。与2009年相比鱼卵数量约为其1/12,仔稚鱼数量相差不大。鱼卵栖息密度的大幅下降也从侧面证明了近年来由于捕捞过度、环境污染以及产卵场等栖息地的破坏,海州湾的渔业资源衰退日益严重的事实。
此次调查RS10站位未采集到鱼卵,该站位位于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内,站位北面为山东省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一期码头和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堆场及护岸工程,东面为山东省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港池。以上工程在建设和运营时产生的污染物势必会对RS10站位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如潮流场改变、悬浮物浓度增加等。因此,该站位未采集到鱼卵仔稚鱼样品可能与港口建设产生的陆源污染有一定关系。
3.3 优势种变化分析
鉴于优势种对决定整个群落的特性和功能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当一个群落中优势种变化以后,整个生物群落都将随之改变。同样地,当一个种群中优势种的种类越多,群落结构越稳定,反之亦然。此次调查鱼卵主要优势种为绯衔,仔稚鱼优势种为鮻,且二者占有绝对优势。万瑞景等[7-8]在1987年5月在黄海近岸产卵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鳀科鱼卵占绝对优势,占航次总卵量的98.82%;主要鱼种为鳀鱼,占总卵量的94.19%,除鳀科鱼卵外,鱚科的多鳞鱚和鲱科的远东拟沙丁鱼鱼卵也占有较大比重;仔稚鱼优势种为鳀科鱼类仔鱼,占仔稚鱼总获量的81.73%。青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09年5月在日照港附近海域进行的调查显示鱼卵优势种为鳀鱼卵,占总卵量的89.92%;仔稚鱼优势种为长蛇鲻仔鱼,占仔稚鱼总获量的81.73%。此次调查鳀鱼卵仅占总卵量的3.56%。通过对比3次调查结果发现,石臼港海域的鱼卵仔稚鱼优势种类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鳀科、鱚科和鲱科逐渐转变为衔科,由多种共存逐渐转为单种为主。优势种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作为黄东海食物网中的关键种鳀鱼已不再是石臼港附近海域的优势种,其地位已经被绯衔取代。
4 结论
此次调查共采集到鱼卵仔稚鱼13个品种,隶属5目11科,其中鲈形目6种,鲱形目3种,鲽形目2种,鲻形目、鮋形目各1种;所获仔稚鱼2种,隶属于2目2科,鲻形目和鲈形目各1种。此次调查所采集的鱼卵均为浮性卵;从鱼类的适温类型来看,所采集的鱼卵仔稚鱼的亲体以暖温种(T)为主。从空间生态类型来看,所采集的鱼卵仔稚鱼的亲体以中底层、近底层鱼类(De) 为主。
调查海域鱼卵平均密度为0.30 ind./m3,仔稚鱼平均密度为0.01 ind./m3。此次调查鱼卵主要优势种为绯衔,平均密度为0.19 ind./m3;仔稚鱼优势种为鮻,平均密度为0.01 ind./m3。石臼港近岸海域优势种类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鳀科、鱚科和鲱科逐渐转变为衔科,且优势种有多种共存逐渐向单种为主转变的趋势。作为黄东海食物网中的关键种鳀鱼已逐渐被绯衔取代。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调查海域的鱼卵仔稚鱼在种类组成、优势种上变化较大,资源量大幅下降。这可能与近年来港口建设、渔业养殖、陆源排污导致产卵场等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的过度捕捞有关。
参考文献
[1]金显仕.山东半岛南部水域春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J].水产学报,2003,27(1):19-24.
[2]王尽文,黄娟,孙滨,等.石臼港区近岸海域春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浅析[J].海岸工程,2020,39(3) :224-230.
[3]王尽文,黄娟,张亮,等.石臼港近岸海域秋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浅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2020,36(2):158-163.
[4]苏巍,薛莹,任一平.海州湾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中国水产科学,2013,20(3):624-634.
[5]张亮,王尽文,任荣珠,等.海洲湾北部海域春季渔业资源的群落结构特征[J].渔业科学进展,2014,35(5):1-7.
[6]王尽文, 陶卉卉,张乃星,等.2016年春季日照港岚山港区近岸海域渔业资源浅析 [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8,34(2):125-129,136.
[7]万瑞景,姜言伟.渤、黄海硬骨鱼类鱼卵与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生物学特征[J].上海水產大学学报,2000,9(4):290-297.
[8]万瑞景,姜言伟.黄海硬骨鱼类鱼卵、仔稚鱼及其生态调查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1998,19(1):60-73.
[9]PINKAS L,OLIPHANT M S,LVERSON I L K.Food habits of albacore,bluefin tuna,and bonito in Californian waters[J].Fish Bull,1971,152:1-105.
[10]鹿珑.黄渤海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
关键词 日照港;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优势种
中图分类号 S9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21-0091-04
Abstract [Objective]The species composition,dominant species,quantity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ichthyoplankton in spring in the offshore area of Shijiu Port were studied,and the interannual change trend of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also discussed.[Method]In May(spring) of 2016, the investigation data of fish eggs,larvae and juveniles collected by using large plankton net trawling in the offshore area of Shijiu Port were analyzed.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ecological type characteristics of fish eggs,larvae and juveniles in this area were discussed.The succession trend of fish eggs,larvae and juveniles in this area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data.[Result]13 species of fish eggs were collected in the offshore area in the investigation,including 6 species of Perciformes,3 species of Clupeiformes,2 species of Pleuroctiformes,1 species of Mugiliformes,1 species of Scorpeniformes.Among 2 species of larvae and juveniles collected,there were 1 species of Perciformes and 1 species of Mugiliformes.The average density of fish eggs in the investigated sea area was 0.30 ind./m3,the average density of larvae and juveniles was 0.01 ind./m3.The dominant species of fish eggs was Callionymus beniteguri,and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larvae and juveniles was Liza haematocheilus.[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historical data,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ominant species of ichthyoplankton in the investigated sea area had great changes,and the resources had significantly declined.
Key words Rizhao Port;Ichthyoplankton;Species composition;Dominant species
基金項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403700,2016YFC1402103);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开放基金项目(201802)。
作者简介 王尽文(1980—),男,山东莘县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通信作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3-01;修回日期 2020-04-03
日照市东海岸的石臼港位于我国著名的海州湾渔场北部。港区附近海域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日照市海水养殖的重要水域,也是大竹蛏、文昌鱼等多种野生动物的保护区。目前,关于石臼港及其相邻海域的渔业资源研究多有报道[1-6]。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渔业资源中游泳动物种类、资源量、优势种、年季变化、时空变化、影响因子等。关于海州湾鱼卵和仔稚鱼的生态调查报道多年来一直较为匿乏[7-8],尤其对于石臼港区近岸海域小范围海域鱼卵、仔稚鱼群落的研究更是稀少。笔者通过2016 年 5 月在石臼港近岸海域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组成和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结合历史资料探讨该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的变化,旨在为该海域渔业资源保护和评估提供基础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与样品鉴定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于2016年5月(春季)在石臼港附近海域进行鱼卵仔稚鱼调查,共布设 12 个监测站位,如图1所示。鱼卵、仔稚鱼调查根据GB 12763.6《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的有关要求执行。此次调查采用的船只为单拖渔船,渔船的功率为88.2 kW,拖网速度保持在2 kn左右,表层水平拖网时间为10 min;样品采集使用大型浮游生物网,网口直径80 cm,网衣长280 cm。采集的鱼卵仔稚鱼样品用5%甲醛溶液固定保存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样品鉴定、记录和分析。
1.2 评价方法
1.2.1 栖息密度。鱼卵、仔稚鱼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G=N/V
式中,G为单位体积海水中鱼卵或仔稚鱼个体数,单位为粒/m3或ind./m3;N为全网鱼卵或仔稚鱼个体数,单位为粒或尾(ind.);V为滤水量,单位为m3。
1.2.2 生态优势度。利用Pinkas等[9]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优势种。将IRI 值≥1 000的种类定义为优势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组成和生态类型
2.1.1 种类组成。
调查海域鱼卵仔稚鱼共出现13个品种,所获鱼卵13种(表1),隶属5目11科,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6种,占总种数的46.15%;鲱形目(Clupeiformes)3种,占总种数的23.08%;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2种,占总种数的15.38%;鲻形目(Mugiliformes)、鮋形目(Scorpaeniformes)各1种,均占总种数的7.69%。所获仔稚鱼2种,隶属2目2科,鲻形目和鲈形目各1种。
2.1.2 生态类型。此次调查所采集的鱼卵均为浮性卵、所采集的鱼卵仔稚鱼的亲体适温性以暖温种(T)较多,共7种,占总种数的53.84%;暖水种(WW)6种,占总种数的46.16%。此次调查未发现亲体为冷温种(CT)的鱼卵仔稚鱼。从空间生态类型来看,所采集的鱼卵仔稚鱼的亲体中底层、近底层鱼类(De) 8种,占总种数的61.54%;中上层鱼类(Pe)5种,占总种数的38.56%。万瑞景等[7]1987年在海州湾海域鱼卵仔稚鱼调查时,所获鱼卵仔稚鱼的亲体亦为暖温种,中底层、近底层鱼类较多,与此次调查结论相同。但是,此次调查未采集到万瑞景等报道的亲体为冷温种的鱼卵仔稚鱼,这主要是因为冷温种鱼类产卵期大多集中在秋冬季。
2.2 数量组成和分布
2.2.1 数量组成。此次调查共采获鱼卵1 125粒,其中绯衔701粒,占总卵数的62.31%;蓝点马鲛79粒,占总卵数的7.02%;鳀40粒,占总卵数的3.56%;鲐16粒,占总卵数的1.42%;小黄鱼14粒,占总卵数的1.24%;带鱼12粒,占总卵数的1.07%;牙鲆9粒,占总卵数的0.80%;鮻和白姑鱼均4粒,占总卵数的0.36%;鯒3粒,占总卵数的0.27%;班鰶、三线舌鳎和远东拟沙丁均1粒,占总卵数的0.09%。
此次调查期间共采获仔稚鱼24尾,其中鮻23尾,占总卵数的95.83%;鲐1尾,占总卵数的4.17%。
2.2.2 数量和空间分布。此次调查结果表明,鱼卵每网平均数量为93.75粒/站,平均密度为0.30 ind./m3,仔稚鱼每网平均数量为2.0尾/站,平均密度为0.01 ind./m3。调查期间鱼卵和仔鱼的数量分布不均匀(图2、图3)。其中鱼卵以RS07号站位最高,为0.87 ind./m3,
此次调查RS10站位未采集到鱼卵,其余10个站位鱼卵平均密度依次为RS11号站0.73 ind./m3, RS04号站0.59 ind./m3,RS05号站0.40 ind./m3,RS01号站0.36 ind./m3,RS03号站0.31 ind./m3,RS08号站0.29 ind./m3,RS06號站0.04 ind./m3,RS09号站0.03 ind./m3,RS02号站0.02 ind./m3,RS12号站0.02 ind./m3。以RS02、RS12号站位最低,为0.02 ind./m3 。仔稚鱼调查中,有3个站位采集到了仔稚鱼,在RS08号站位仔稚鱼密度出现最高值(0.006 ind./m3),其次为RS02号站0.003 ind./m3;RS11号站最低,为0.001 ind./m3。从空间分布来看,此次调查鱼卵、仔稚鱼平均密度呈南高北低,近岸高远海低的特点。5月份的石臼港近岸海域受黄海北部冷水团和青岛外海冷水团的共同影响,水温呈自近岸向外海,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此次调查发现鱼卵仔稚鱼的平均密度分布和水温呈正相关。水温越高,鱼卵仔稚鱼的平均密度越大。
2.3 优势种
此次调查鱼卵主要优势种为绯衔,绯衔鱼卵的平均密度为0.19 ind./m3,最高值出现在RS07号站;仔稚鱼优势种为鮻,其中鮻仔稚鱼平均密度为0.01 ind./m3,最高值出现在RS08号站位。此次调查绯衔鱼卵生态优势度为5 711.96。其余12鱼卵优势度依次为蓝点马鲛351.00、鳀237.35、鲐59.17、带鱼26.75、小黄鱼10.33、牙鲆6.67、鮻6.00、鯒4.50、白姑鱼3.00、班鰶0.75、三线舌鳎0.75、远东拟沙丁0.75;鮻仔稚鱼和鲐仔稚鱼生态优势度分别为1 597.49和34.74。由此可见,此次调查绯衔鱼卵和鮻仔稚鱼占据绝对优势。
3 讨论
3.1 种类组成的演替趋势分析 此次调查出现鱼卵仔稚鱼共13种。万瑞景等[7-8]报道80年代有67种硬骨鱼类在黄海产卵繁殖,5月份有18种鱼类在黄海区进行产卵繁殖。此次调查鱼卵仔稚鱼种类比20世纪80年代降低了27.78%。通过对比发现此次调查所获鱼卵仔稚鱼种类也有较大差异。万瑞景等[7-8]在1987年5月在胶州湾海域采集到的较多的种类,如多鳞鱚(Sillago sihama)、长蛇鲻(Saurida elongata)、鳅鱼(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竹荚鱼(Trachuurus japonicus)、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等,但此次调查均未采集到。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此次调查位置距岸较近,调查区域较小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近年来港口建设、渔业养殖、陆源排污导致产卵场等栖息地的破坏有关。研究表明,黄渤海区的渔业资源在经历了多年的开发利用后,多数主要经济品种资源量明显下降,有些甚至几近绝迹[10]。 3.2 栖息密度及分布趋势分析 一般来说,鱼卵仔稚鱼的栖息密度和分布受水温、营养盐、潮流和潮汐等多个因子的影响。此次调查表明,鱼卵平均密度为0.30 ind./m3,仔稚鱼平均密度为0.01 ind./m3。据万瑞景等[7-8]的调查结果,黄海鱼类的产卵期大多集中在5~8月,5月中旬几乎整个海州湾渔场都会有鱼卵分布,密集中心的站卵量达1万余粒,仔稚鱼也达19.3尾/站。青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人员于2009年5月亦在工程海域进行了鱼卵、仔稚鱼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09年5月石臼港近岸海域鱼卵平均密度为1 145.7粒/站,仔稚鱼平均密度为2.1尾/站。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此次调查鱼卵、仔稚鱼数量大幅度下降,鱼卵数量仅约占1/100~1/60,仔稚鱼数量约占10%。与2009年相比鱼卵数量约为其1/12,仔稚鱼数量相差不大。鱼卵栖息密度的大幅下降也从侧面证明了近年来由于捕捞过度、环境污染以及产卵场等栖息地的破坏,海州湾的渔业资源衰退日益严重的事实。
此次调查RS10站位未采集到鱼卵,该站位位于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内,站位北面为山东省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一期码头和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堆场及护岸工程,东面为山东省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港池。以上工程在建设和运营时产生的污染物势必会对RS10站位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如潮流场改变、悬浮物浓度增加等。因此,该站位未采集到鱼卵仔稚鱼样品可能与港口建设产生的陆源污染有一定关系。
3.3 优势种变化分析
鉴于优势种对决定整个群落的特性和功能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当一个群落中优势种变化以后,整个生物群落都将随之改变。同样地,当一个种群中优势种的种类越多,群落结构越稳定,反之亦然。此次调查鱼卵主要优势种为绯衔,仔稚鱼优势种为鮻,且二者占有绝对优势。万瑞景等[7-8]在1987年5月在黄海近岸产卵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鳀科鱼卵占绝对优势,占航次总卵量的98.82%;主要鱼种为鳀鱼,占总卵量的94.19%,除鳀科鱼卵外,鱚科的多鳞鱚和鲱科的远东拟沙丁鱼鱼卵也占有较大比重;仔稚鱼优势种为鳀科鱼类仔鱼,占仔稚鱼总获量的81.73%。青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09年5月在日照港附近海域进行的调查显示鱼卵优势种为鳀鱼卵,占总卵量的89.92%;仔稚鱼优势种为长蛇鲻仔鱼,占仔稚鱼总获量的81.73%。此次调查鳀鱼卵仅占总卵量的3.56%。通过对比3次调查结果发现,石臼港海域的鱼卵仔稚鱼优势种类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鳀科、鱚科和鲱科逐渐转变为衔科,由多种共存逐渐转为单种为主。优势种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作为黄东海食物网中的关键种鳀鱼已不再是石臼港附近海域的优势种,其地位已经被绯衔取代。
4 结论
此次调查共采集到鱼卵仔稚鱼13个品种,隶属5目11科,其中鲈形目6种,鲱形目3种,鲽形目2种,鲻形目、鮋形目各1种;所获仔稚鱼2种,隶属于2目2科,鲻形目和鲈形目各1种。此次调查所采集的鱼卵均为浮性卵;从鱼类的适温类型来看,所采集的鱼卵仔稚鱼的亲体以暖温种(T)为主。从空间生态类型来看,所采集的鱼卵仔稚鱼的亲体以中底层、近底层鱼类(De) 为主。
调查海域鱼卵平均密度为0.30 ind./m3,仔稚鱼平均密度为0.01 ind./m3。此次调查鱼卵主要优势种为绯衔,平均密度为0.19 ind./m3;仔稚鱼优势种为鮻,平均密度为0.01 ind./m3。石臼港近岸海域优势种类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鳀科、鱚科和鲱科逐渐转变为衔科,且优势种有多种共存逐渐向单种为主转变的趋势。作为黄东海食物网中的关键种鳀鱼已逐渐被绯衔取代。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调查海域的鱼卵仔稚鱼在种类组成、优势种上变化较大,资源量大幅下降。这可能与近年来港口建设、渔业养殖、陆源排污导致产卵场等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的过度捕捞有关。
参考文献
[1]金显仕.山东半岛南部水域春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J].水产学报,2003,27(1):19-24.
[2]王尽文,黄娟,孙滨,等.石臼港区近岸海域春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浅析[J].海岸工程,2020,39(3) :224-230.
[3]王尽文,黄娟,张亮,等.石臼港近岸海域秋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浅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2020,36(2):158-163.
[4]苏巍,薛莹,任一平.海州湾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中国水产科学,2013,20(3):624-634.
[5]张亮,王尽文,任荣珠,等.海洲湾北部海域春季渔业资源的群落结构特征[J].渔业科学进展,2014,35(5):1-7.
[6]王尽文, 陶卉卉,张乃星,等.2016年春季日照港岚山港区近岸海域渔业资源浅析 [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8,34(2):125-129,136.
[7]万瑞景,姜言伟.渤、黄海硬骨鱼类鱼卵与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生物学特征[J].上海水產大学学报,2000,9(4):290-297.
[8]万瑞景,姜言伟.黄海硬骨鱼类鱼卵、仔稚鱼及其生态调查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1998,19(1):60-73.
[9]PINKAS L,OLIPHANT M S,LVERSON I L K.Food habits of albacore,bluefin tuna,and bonito in Californian waters[J].Fish Bull,1971,152:1-105.
[10]鹿珑.黄渤海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