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什么经济发展了而学生的品行却越来越差?他们的品行集中表现在不懂得尊重同伴及师长、不遵守纪律、不求上进、调皮捣蛋、行为随意等。那么,究竟是何原因造成了留守学生的种种问题,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不得不让我们教育者深思。
关键词:农村 问题生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一、现状分析
1.个体家庭素质普遍低下
俗话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无论从时间上或者空间上讲,家庭对学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农村问题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却让人担忧。
(1)家长对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农村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加上长期奔波在外,忙于生计以及现今农村的经济状况,导致一些家长有“多读书,不如早挣钱”的思想意识。对学生的学习任其自然,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松懈、懒惰了。恶性循环,品行问题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
(2)缺乏科学的管教方式。家长不在家,爷爷奶奶隔代亲,一味迁就溺爱,让部分留守学生只懂享乐,不知奋斗,学习中缺乏信心、耐心、进取心。
(3)长辈的言行不当。留心观察学生会发现,学生常说“这是我爷爷(奶奶)说(做)的”。因此,长辈言行不当,素质低下,整天忙于打牌、看电视,基本不看书,会滋生学生的不良品质。
(4)缺少亲情滋润。学生回家没有,学习没有,没人知道也没人问,在这样的家庭里,有多少学生能好好学习,管好自己呢?
2.社会综合环境的影响
“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社会环境必然对孩子成长产生影响,特别是社会风气会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宣传媒体的不当宣传,学生缺乏鉴别,盲目崇拜或效仿,就会不求上进。留守学生与社会上不良青年接触频繁,就会染上种种恶习,如逃学、抽烟、喝酒、赌博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使他们成为行为不良的学生。
3.学校教育的影响
(1)个别教师观念陈旧,素质不高。由于个别教师的素质低,不对这些需要关心的孩子进行耐心、爱心教育,致使有些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的情绪,甚至使学生自甘堕落。
(2)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也造成了学生厌学,使得学生把注意力转向了放纵。
4.学生自身懈怠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享受,怕吃苦,行为散漫,喜欢坐享其成。这就导致他们受挫性差,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自暴自弃,长期下去行为习惯就会变差、变坏。
总之,农村教育设施落后,软硬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家长素质低等,都影响着农村中学问题生的健康发展。
二、应对策略
1.学校要给学生“家”的感觉
(1)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关爱行动”。让教师与这些问题生组合成“亲子”关系,让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爱他们,和他们谈心,关心他们的冷暖以及心理、情绪的变化和需求等。
(2)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建立融洽的班级人际关系,重视班级同学关系建设。
(3)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思想素质,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不能摆威风、搞特殊,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
(4)勇做淘金者。教师有时要像淘金者一样,要敏锐地发现问题生身上有价值的矿藏,哪怕仅仅是一点苗头,也要细心呵护,努力扶植,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树立信心。
(3)建立家校访制度。通过家访、校访,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庭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转变,使问题生真正体会到家里人的关心,学校里教师、同学的帮助,自己不再是被冷落的对象,从而树立起自信心,激励自己不断要求进步。
(4)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长会,指导家庭教育学生。现在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学校应该承担相应责任,指导家庭,举办一些讲座,让家长学到正确教育学生的知识和方法,端正家教思想,改进家教方法,提高家长素质,给农村问题生一片阳光。
2.社会要给留守孩子创造“家”的温暖
(1)重视周边环境的影响,特别要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不利于学生成长环境的管理。
(2)重视各种校外教育机构的影响,如少年宫、文化站、图书馆等作用,它可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留守孩子有健康活动的场所。
(3)特别重视大众传媒如电视、报纸、广播对学生的影响,把握好方向作好引导,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欣赏水平,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4)社会要给问题生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不能对问题生只是谈谈而没有关爱的行为。政府应该成立问题生关爱机构,投入相应的资金,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既然农村问题生是时代的特殊产物,那么我们都应该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总之,问题生学生缺点、毛病较多,心理特殊,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以爱的春雨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创作出人生自励自强的奋进之歌!
参考文献:
[1] 追寻教育理想与学校使命.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教师职业道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 初中生心理素质培养.开明出版社,2001年版.
[4]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罗伯特·斯莱文著.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责编 潘冰)
关键词:农村 问题生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一、现状分析
1.个体家庭素质普遍低下
俗话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无论从时间上或者空间上讲,家庭对学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农村问题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却让人担忧。
(1)家长对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农村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加上长期奔波在外,忙于生计以及现今农村的经济状况,导致一些家长有“多读书,不如早挣钱”的思想意识。对学生的学习任其自然,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松懈、懒惰了。恶性循环,品行问题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
(2)缺乏科学的管教方式。家长不在家,爷爷奶奶隔代亲,一味迁就溺爱,让部分留守学生只懂享乐,不知奋斗,学习中缺乏信心、耐心、进取心。
(3)长辈的言行不当。留心观察学生会发现,学生常说“这是我爷爷(奶奶)说(做)的”。因此,长辈言行不当,素质低下,整天忙于打牌、看电视,基本不看书,会滋生学生的不良品质。
(4)缺少亲情滋润。学生回家没有,学习没有,没人知道也没人问,在这样的家庭里,有多少学生能好好学习,管好自己呢?
2.社会综合环境的影响
“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社会环境必然对孩子成长产生影响,特别是社会风气会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宣传媒体的不当宣传,学生缺乏鉴别,盲目崇拜或效仿,就会不求上进。留守学生与社会上不良青年接触频繁,就会染上种种恶习,如逃学、抽烟、喝酒、赌博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使他们成为行为不良的学生。
3.学校教育的影响
(1)个别教师观念陈旧,素质不高。由于个别教师的素质低,不对这些需要关心的孩子进行耐心、爱心教育,致使有些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的情绪,甚至使学生自甘堕落。
(2)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也造成了学生厌学,使得学生把注意力转向了放纵。
4.学生自身懈怠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享受,怕吃苦,行为散漫,喜欢坐享其成。这就导致他们受挫性差,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自暴自弃,长期下去行为习惯就会变差、变坏。
总之,农村教育设施落后,软硬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家长素质低等,都影响着农村中学问题生的健康发展。
二、应对策略
1.学校要给学生“家”的感觉
(1)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关爱行动”。让教师与这些问题生组合成“亲子”关系,让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爱他们,和他们谈心,关心他们的冷暖以及心理、情绪的变化和需求等。
(2)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建立融洽的班级人际关系,重视班级同学关系建设。
(3)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思想素质,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不能摆威风、搞特殊,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
(4)勇做淘金者。教师有时要像淘金者一样,要敏锐地发现问题生身上有价值的矿藏,哪怕仅仅是一点苗头,也要细心呵护,努力扶植,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树立信心。
(3)建立家校访制度。通过家访、校访,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庭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转变,使问题生真正体会到家里人的关心,学校里教师、同学的帮助,自己不再是被冷落的对象,从而树立起自信心,激励自己不断要求进步。
(4)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长会,指导家庭教育学生。现在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学校应该承担相应责任,指导家庭,举办一些讲座,让家长学到正确教育学生的知识和方法,端正家教思想,改进家教方法,提高家长素质,给农村问题生一片阳光。
2.社会要给留守孩子创造“家”的温暖
(1)重视周边环境的影响,特别要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不利于学生成长环境的管理。
(2)重视各种校外教育机构的影响,如少年宫、文化站、图书馆等作用,它可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留守孩子有健康活动的场所。
(3)特别重视大众传媒如电视、报纸、广播对学生的影响,把握好方向作好引导,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欣赏水平,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4)社会要给问题生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不能对问题生只是谈谈而没有关爱的行为。政府应该成立问题生关爱机构,投入相应的资金,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既然农村问题生是时代的特殊产物,那么我们都应该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总之,问题生学生缺点、毛病较多,心理特殊,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以爱的春雨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创作出人生自励自强的奋进之歌!
参考文献:
[1] 追寻教育理想与学校使命.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教师职业道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 初中生心理素质培养.开明出版社,2001年版.
[4]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罗伯特·斯莱文著.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