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1993~2006年共诊治96例股骨骨折,其中48例股骨中上段骨折,男28例,女20例。年龄3~14岁,7岁以下16例,7岁以上32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3例,跌伤18例,重物击伤4例,高处坠落伤3例。伤后2~8小时入院36例,2天~2周入院9例,2周后入院3例。骨折部位:右侧26例,左侧20例,双侧2例。股骨上段骨折18例,中段骨折26例,中、上两段骨折4例。横形骨折36例,短斜形10例,轻度螺旋形2例。本组均为闭合性骨折。
固定材料:术前在X线片上对照选择长短、粗细适宜髓内针2~3个备用,一般对6~14岁采用梅花针,5岁以下选用三棱针。
手术方法及步骤:①麻醉生效后病人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大腿前外侧,以骨折为中心作长约6cm纵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筋膜,止血、护皮。从股直肌与股外侧间隙纵形分开,顺股中间肌纵形切开显露骨折断端,作少量骨膜剥离,骨折远近端各显露2cm左右,多段骨折切口应根据两骨折断端距离而定。②清除骨折端积血或嵌入期间的软组织,选试复位满意后,把髓内针插入骨折远端或近端、髓腔,先定粗细合适髓内针。③髓内针固定方法:用持骨钳将近端拉出伤口外,先用1枚骨园针插入骨折近端髓腔,使之从大转子切迹却打出至臀部皮下,在触摸针尖部皮肤切1.5cm 小口,并用骨凿扩大出针孔。取出骨园针,然后屈髋90°位时,将髓内针逆行向近端打入髓内针从大转子切迹打出,远端与骨折近端平齐后使骨折复位,对位对线良好后,将髓内针尾部顺行向骨折远端打入穿过骨折线远端,髓内针尾部留至大转子切迹外约1.5cm。如多段骨折时采用以上方法,当顺行打至骨折第1处骨折近端平齐时,先将两骨折处同时复位,用持骨钳固定,将髓内针穿过两段骨折线远端。检查骨折对位到良好,固定牢固后彻底止血,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逐层缝合伤口。如双侧骨折,先作一侧后再作另一侧,对多段骨折或双侧骨折,根据失血多少、年龄大小,在术中应输同型血200~400ml,单侧一处骨折失血少者一般不输血。④术血处理:术后用长腿石膏托外固定于功能位,但对多段智短斜形上段骨折,可用单髋人字石膏将伤肢固定于功能位。术后常规抗菌1周,以预防术后感染,2周拆线,3周可离床活动,练股四头肌舒缩,背伸踝关节,4周拆除石膏,扶拐下床不负重活动。一般6~10周可拍X线,骨折一般都已愈合,拔出髓内针。
结 果
本组48例随访1~5年,平均3.5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8周,除1例过早负重而发生髓内针弯曲股骨变形,余47例均解剖对位骨性愈合,双下肢等长,无过度生长致肢体延长和缩短畸形,拍X线片无股骨头变形,股骨上端无生长异常。肢体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98.5%。
讨 论
儿童股骨近端骨骺是由纵行股骺、股骨颈峡部骺板和大粗隆骺板组成,从理论上讲,梅花针、三棱针选择大小、粗细合适,从大转子切迹打出,不会造成三个骺板较大损伤,而影响股骨近端的发育。本组只是对小儿股骨中上段横形、短斜形和轻度的螺旋形骨折采用髓内针内固定,它不损伤股骨下端骨骺,只是针尾部从大转子切迹穿出,对大转子骨骺轻度损伤,对股骨长度生长无影响,术后观察随访无1例股骨上端发育异常,拍X线无1例股骨头变形及发育异常,股骨颈及颈干角均无异常。
髓内针内固定有以下优点:①术中很少剥离骨膜,创伤小,解剖复位。②髓内针抗旋转力较好,术后外固定时间短,可早期功能锻炼,使骨折早期愈合。③避免钢板内固定二次取出内固定的痛苦,住院时间短,减少患者家属经济负担。④克服了小儿不配合治疗的问题,便于护理。⑤无并发症。⑥髓内针取出方便。
参考文献
1 陆裕朴,骨少订,胥少汀,等.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3~2006年共诊治96例股骨骨折,其中48例股骨中上段骨折,男28例,女20例。年龄3~14岁,7岁以下16例,7岁以上32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3例,跌伤18例,重物击伤4例,高处坠落伤3例。伤后2~8小时入院36例,2天~2周入院9例,2周后入院3例。骨折部位:右侧26例,左侧20例,双侧2例。股骨上段骨折18例,中段骨折26例,中、上两段骨折4例。横形骨折36例,短斜形10例,轻度螺旋形2例。本组均为闭合性骨折。
固定材料:术前在X线片上对照选择长短、粗细适宜髓内针2~3个备用,一般对6~14岁采用梅花针,5岁以下选用三棱针。
手术方法及步骤:①麻醉生效后病人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大腿前外侧,以骨折为中心作长约6cm纵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筋膜,止血、护皮。从股直肌与股外侧间隙纵形分开,顺股中间肌纵形切开显露骨折断端,作少量骨膜剥离,骨折远近端各显露2cm左右,多段骨折切口应根据两骨折断端距离而定。②清除骨折端积血或嵌入期间的软组织,选试复位满意后,把髓内针插入骨折远端或近端、髓腔,先定粗细合适髓内针。③髓内针固定方法:用持骨钳将近端拉出伤口外,先用1枚骨园针插入骨折近端髓腔,使之从大转子切迹却打出至臀部皮下,在触摸针尖部皮肤切1.5cm 小口,并用骨凿扩大出针孔。取出骨园针,然后屈髋90°位时,将髓内针逆行向近端打入髓内针从大转子切迹打出,远端与骨折近端平齐后使骨折复位,对位对线良好后,将髓内针尾部顺行向骨折远端打入穿过骨折线远端,髓内针尾部留至大转子切迹外约1.5cm。如多段骨折时采用以上方法,当顺行打至骨折第1处骨折近端平齐时,先将两骨折处同时复位,用持骨钳固定,将髓内针穿过两段骨折线远端。检查骨折对位到良好,固定牢固后彻底止血,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逐层缝合伤口。如双侧骨折,先作一侧后再作另一侧,对多段骨折或双侧骨折,根据失血多少、年龄大小,在术中应输同型血200~400ml,单侧一处骨折失血少者一般不输血。④术血处理:术后用长腿石膏托外固定于功能位,但对多段智短斜形上段骨折,可用单髋人字石膏将伤肢固定于功能位。术后常规抗菌1周,以预防术后感染,2周拆线,3周可离床活动,练股四头肌舒缩,背伸踝关节,4周拆除石膏,扶拐下床不负重活动。一般6~10周可拍X线,骨折一般都已愈合,拔出髓内针。
结 果
本组48例随访1~5年,平均3.5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8周,除1例过早负重而发生髓内针弯曲股骨变形,余47例均解剖对位骨性愈合,双下肢等长,无过度生长致肢体延长和缩短畸形,拍X线片无股骨头变形,股骨上端无生长异常。肢体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98.5%。
讨 论
儿童股骨近端骨骺是由纵行股骺、股骨颈峡部骺板和大粗隆骺板组成,从理论上讲,梅花针、三棱针选择大小、粗细合适,从大转子切迹打出,不会造成三个骺板较大损伤,而影响股骨近端的发育。本组只是对小儿股骨中上段横形、短斜形和轻度的螺旋形骨折采用髓内针内固定,它不损伤股骨下端骨骺,只是针尾部从大转子切迹穿出,对大转子骨骺轻度损伤,对股骨长度生长无影响,术后观察随访无1例股骨上端发育异常,拍X线无1例股骨头变形及发育异常,股骨颈及颈干角均无异常。
髓内针内固定有以下优点:①术中很少剥离骨膜,创伤小,解剖复位。②髓内针抗旋转力较好,术后外固定时间短,可早期功能锻炼,使骨折早期愈合。③避免钢板内固定二次取出内固定的痛苦,住院时间短,减少患者家属经济负担。④克服了小儿不配合治疗的问题,便于护理。⑤无并发症。⑥髓内针取出方便。
参考文献
1 陆裕朴,骨少订,胥少汀,等.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