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白头搔更短 老去亦先锋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ua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格非这个名字初次进入文学界视野,是上个世纪80年代,其时的中国正处于文学的黄金时期。
  那是先锋诗人和先锋作家辈出的年代,有那么多的名字如流星划过,在横空出世的当口马上就偃旗息鼓;却也有那么一些名字因为其熠熠闪光而留存了下来,比如格非、余华、马原,被公认为中国“先锋小说三驾马车”。
  作为一个80后资深阅读者,格非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位。识字既早,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囫囵吞枣抓得到手的一切读物,记得就是在某一本老旧的《钟山》上第一次看到《褐色鸟群》。很难相信当时的我读懂了那个故事,但那迷宫一般循环往复的叙述,考究的语句,连同水边的寓所、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这些无比诗意的意象,竟烙刻于记忆中许多年。
  事隔经年,当我以一个采访记者的身份坐在作家旁边,回顾当时的震撼,追根溯源,只能说是因为当时作为没受过系统训练的自发性读者,仅读过中国古典小说,未曾涉猎西方经典,而《褐色鸟群》恰到好处地刷新了对于小说的观念,方才知道小说原来是可以这样写的。这大概就是先锋之所以被称为“先锋”的缘故。
  小标:写作原本是内心的出口
  1987年,23岁的格非发表成名作《迷舟》,一鸣惊人。之后是《褐色鸟群》、《相遇》……精妙纯正的语言、迷宫式的结构,强烈的寓言氛围,织成一张有独特面貌的网。
  2014年,50岁的格非出自选集,一本是小说集《相遇》,一本是文学评论集《博尔赫斯的面孔》,将他大多数可追溯自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黄金时期创作的经典作品结集出版,隔着岁月的河,告诉我们“文学的黄金时代,确实已经结束”。
  在我面前,走出大学讲堂的格非一头白发如雪,无比扎眼地时时提醒对他的印象停留在上个世纪的读者们:时间都去了哪里。他谦虚地自称“专职老师、业余作家”——科班出身的他,早在1985年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就成为教师站上讲台,远远早于他创作小说《迷舟》。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他沿着精英知识分子的道路顺风顺水地走过来,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主讲写作、小说叙事学、伯格曼与欧洲电影等课程。
  作为“先锋作家”的格非,一度停笔差不多10年,“90年代末期的时候,我自己的精神状况遇到一个非常大的危机、遇到一个特别困难的过程,就是突然觉得不想写作。在90年代之后那十多年中,我找不到任何想写的愿望。”
  当然,遭遇精神危机的写作者,并不仅仅是格非。从文学的黄金时期过度到消费社会,好像是一夕之间的事,“文学青年”不再是一个褒义词,而诗人和作家也不再头戴光环,再难与商人和大款比肩。“90年代初的时候,作家当中有一个流传比较广的说法,就是好像这个时代彻底变了。‘作家们会不会饿死?’‘接下来出现的一个时代会怎么样?’……问题都出现了。”格非说,“我记得当年在海南岛开了一个会,很多作家们都去了,想到未来,大家都惴惴不安。我倒不是关心经济,主要是没有动力、找不到十足的理由去写作。”在格非后来的长篇小说《春尽江南》中,对这一时期的文人群像有入骨地侧写描画。
  诗人们纷纷弃笔从商,作家们有的停笔出国,有的宣布“文学已死”,而少年成名的格非用了整整十年时间追问——为什么要写?写作到底有什么意义?追问甚至演变成精神危机,那时候给朋友打电话时,格非会忽然说“没准我哪天就不在了”。他听音乐、给学生上课、扛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在校园里转悠、大量阅读寻求出路,但根本不想再写小说了。
  后来格非去了趟巴黎,为了看意大利画家莫迪格利亚尼的画展,他在教堂门口排了几个小时的队。进去看到的第一幅画,就是莫迪格利亚尼一幅自画像:一只眼睛睁开,一只眼睛紧闭。他一下就被震住了,画底下一行小字,是莫迪格利亚尼说过的一段话: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自画像永远是一个眼睛睁,一个眼睛闭,我闭着的那个眼睛在看自己的内心。格非觉得,这话也像是在说自己。
  对于写作者来说,内心出口永远是写作。
  2004年,停笔十年之后,格非凭借长篇小说《人面桃花》重新赢得读者的关注和权威评论家的好评如潮,那一年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评委,把备受瞩目的“2004年度杰出成就奖”颁给了格非。
  手握鞭子的人
  从少年成名的文弱书生成长为今天一头白发的稳健学者,不变的,是格非对于文学的挚爱。
  在一次和冯唐的对谈中,格非说:“对我来说,阅读是生活里最愉快的事情。阅读并不是一种求知,而是一个跟自己交流的过程。”他眼里所谓文学的黄金时代原本是一种虚假繁荣,从本质上而言,文学就是满足小众需求的私人事件。而关于“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个日渐普遍的话题,他将其视为一个社会现象,“今天大家都不爱阅读了,主要是价值系统出了很大的问题,这是全世界的问题。大家都不太关注自己的内心,不太关注生活中真正的自由,我们会把自由看成有没有钱,追求的无非就是一有休闲时间去旅游,我去新马泰、去欧洲,你只能到周边。我用苹果4S,你用什么。我开什么车,你开什么车,就比这些。物质化已经把人带到了一个相当危险的境地,所导致的污染、导致的过剩,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在这样时代,整个阅读的氛围会好吗?大家都会被吸引眼球的东西迷惑,被偶像迷惑。创作者也会发出怪腔怪调希望来蛊惑对方视线。在这样的过程里,有质量的阅读会非常少,但一定会有。我一点都不悲观。有了互联网以后,我经常在网上看别人的微博,发现有很多优秀的人在各个角落里。他们在读一些只有专家们才会读的经典,发表独特的见解。当然这些人说老实话有点烧包,有点虚荣心,或者说有一点显摆,但那也挺好。”
  可以看出,在这个男人身上也许存在过精神危机,然而那种在困惑中的挣扎已然退潮,蜕变成了今天的沉稳和成熟。如是,古典与现代、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在他身上达到浑然圆融的平衡,形成一种极富底蕴和独特个人风格的魅力。“你不可能期待人们像追《来自星星的你》那样去追一部纯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文学界不需要那么多作家,不需要那么多读者。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对于一个读者,是一个秘密。你一个人喜欢,你悄悄地喜欢,它给你带来意义。这就够了。”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平和且满足。
  每一年,格非收到大量的信件,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写作者将自己的小说作品寄过去,求点评有之,求推荐有之,“很多作品比我当年的《褐色鸟群》写得还要好,可时代已经不再是当年进行单纯文本探索的时代了。《褐色鸟群》的写法适合上个世纪80年代,但并不一定适合当下。”做先锋探索是年轻写作者的状态,年轻人缺乏的是经验,想扬长避短,所以会想在哲学方面、结构方面、写作方式方法做一些尝试,“但总体上我的想法已经变了。今天我觉得文学的命脉,还在于细节。如果你不能把读者直接带进去,不能提供那么多的细节让大家信以为真,细节的质感不够结实,文学还是会失败的。这是很要命的。”
  像后来的“江南三部曲”,于文本探索之外,加入了格非作为知识分子的更多思考。的确如格非所言,他并没有完全抛弃现代先锋,而是把它融入到一个更大的传统,进入更加宽阔的地带。
  如果说文学首先是冒犯,要来打你一鞭子,告诉你这个东西是这样的,那么作家,就是那个手握鞭子的人。
其他文献
喔,这粒巨大的曼妥思糖叫做Tranquility Pod,跟我们之前说到的“毛衣知我心”如出同辙,定位也是知心伴侣模式:1.8米宽的八边形水床环绕LED情绪灯,表面覆盖人造麂皮,床垫是记忆海绵,温度可以控制。水床能与智能手机相连,周围设有扬声器,床底配有超重低音单元,身体会随着音乐和床一起震动。而情绪灯可以通过床内设的脉搏传感器和使用者的心率同步,投射出与当前情绪最搭配的光影图案。  由美国零售商
期刊
在国内,川菜馆子遍地开花,总结原因大致是因为川菜对国人而言适口性最好。但就算是这样,川菜也无法拥有像粤菜一般的国际地位。中国粤菜的几乎可与法国大餐齐名,也难怪会有广东人将自己的菜系认为是当今中国的代表菜系了。  汤汤水水”的台湾菜其实本身就有粤菜的影子,二者的区别非行家难以精确分辨。台北W饭店31楼紫艳中餐厅的主厨余伟经在来到台湾半年多后,这样总结台湾人的口味:“台湾人喜欢吃海鲜、喜欢炸物、喜欢水
期刊
我很爱旅行,从中学时代打工赚钱背包旅游,到现在一年两三次旅行,足迹踏遍大半个地球。除非当地的情况必须参加旅行团才能去,否则我都会尽量选择自助旅行的模式,切切实实地去体验世界各地不同的景观和文化,得益良多。  旅途中最美的是人情。90年代初的北京,在巴士上问路,一车子乘客七嘴八舌一起热烈地出谋划策,下车时一车人和我们挥手道别;绿皮的长途火车上解答乘客们对香港的好奇,萍水相逢的旅伴在中途站买水果送我们
期刊
近日全球著名支付服务Square也宣布接受比特币支付,虚拟货币转换为商品和服务的可能性在一天天增大。2008年一位署名“中本聪”的人在usenet上发表论文阐述比特币应用原理,10天后在开源社区上发布了名为bitcoin的项目,之后便彻底消失。有人猜测是日本京都大学的数学教授望月真一,而现在美国《新闻周刊》更确信是日本老人中本聪——这个名字一度被认为是化名或者是一个组织。  64岁的日裔美国人中本
期刊
每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交通工具,往往可以成为游客对整座城市印象的构成元素之一。比如多年前的北京,庞大的自行车队伍自成一景,黄色的出租车和“大发”小面包车比比皆是,而现在,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之奥运会前对道路的整顿、私家车数量的高速增长,自行车显得没有那么多了,但拥挤的公交车和大街上永远在“赶时间”的人群成了北京新的标志:他们没时间在家吃饭,带着早餐匆匆赶路;没时间吹头发,湿漉漉地出门上班;没时间等
期刊
“克里米亚是俄联邦内的民主法治国家。共和国领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俄联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月11日,克里米亚共和国国家委员会一致批准了新宪法。没有人能对历史作评判,回想乌克兰局势的波折动荡,从出面给普京“台阶”而促使俄罗斯撤回在乌克兰的“演习部队”,到后来对“针对乌克兰危机”与普京“对商定向乌克兰派遣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观察团表示满意。”德国的作用微妙而不可或缺,而默克尔让人看到的,除了在和
期刊
斯坦福大学毕业生+NASA航天工程师=超级蛋糕师,这是专属于Studio Cake的创始人BethAnn Goldberg的独特公式。这位前航天工程师将学历和职业素养改投在了甜品事业上,致力于创造超级仿真的造型蛋糕,琢磨高精尖产品,还是电视真人秀“challenge”两度金牌获得者——能用蛋糕原料惟妙惟肖地模拟出三明治、长篇、乌龟、葡萄酒、球鞋、相机等,每个作品耗时一周。定制蛋糕房位于硅谷投资人聚
期刊
看完《纸牌屋》,不要认为白宫里面都是老谋深算、沉迷权力的的主儿,这就有个例外——有着“奥巴马的秘密武器”之称的美国白宫女幕僚阿莉莎·马斯托蒙纳克于本月正式离职。对此奥巴马勉强首肯,条件是“人离心不离”。38岁的阿莉莎头衔是白宫高级女主管(类似女管家),从04年加入竞选团队开始,不仅负责打点总统以及白宫中的大小事务,在关键时刻也充分体现智囊团的重要作用,例如替奥巴马安排到阿富汗及伊拉克的秘密行程,以
期刊
今年,本刊作为BASELWORLD官方合作媒体再次前往瑞士巴塞尔,对这个全球最高大上的展览进行参观报道。这是一个信息量巨大的展览,接下来的数月里,我们将对这些信息做更深度的报道和解读,在此之前,先让一组数据来说话吧——  参观总人数创纪录:15万人次。相比2013增长约23%(2013年122000人)。  参展商数量创纪录:1500家。相比2013增长约2.7%(2013年1460家)。几乎95
期刊
在明媚的早春里,为自己的头发挑选一缕亮色,让形象焕然一新。可是,每次在大街上看到各种奇葩的染发实例,都有种痛心疾首的感觉——好端端的头发怎么就搞成这幅德行了?  染发的四宗罪  1  大胆前卫的发色是因造型所需,并不适用于日常  诸如粉色、紫色、淡金色、白色、蓝色、甚或翠绿色——这些诡异的发色,只适合小孩子玩cosplay或扮演外星来客——绝对不要尝试!当然,这种低级错误,想来大多数成熟理智的女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