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性研究显示多沙普仑治疗避免了大多数早产儿气管插管的需要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m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苏醒期躁动是指全身麻醉苏醒期出现的一种意识与行为分离的精神状态,在学龄前儿童中很常见。虽然这种状态通常很短暂,但是会增加自我伤害的风险,需要额外的护理管理,增加医疗费用。麻醉相关因素、手术相关因素、患者因素及辅助用药是苏醒期躁动的可能原因。丙泊酚麻醉较以七氟烷为基础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更低。辅助用药依有效程度依次为:右美托咪定、芬太尼、氯胺酮、可乐定。该文就儿童苏醒期躁动的原因、诊断方法及防治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激素,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构成1,25(OH)2D3/VDR信号通路参与调节机体钙磷代谢、糖代谢、脂代谢、水代谢等多种生物功能的调节。水通道蛋白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疏水跨膜蛋白,在特殊的组织或细胞中如肾小管、内分泌腺、红细胞等细胞膜上特异表达,参与体内水平衡及代谢的调节。维生素D可以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糖尿病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Mistral-Air充气式保温毯对接受全身麻醉的新生儿围术期体温、术后并发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择期开腹手术、接受全身麻醉的足月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对术中新生儿行Mistral-Air充气式保温毯的保温治疗,对照组则选择传统常规无保温毯式保温方法,术后均使用37℃保温箱送入麻醉苏醒室。分别记录新生儿麻醉前(T0),术中30 min(T1),
期刊
发热是淋巴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淋巴瘤患者发热的病因大致有肿瘤伴感染所致的发热、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以及化疗药物和生物制剂所致的药物热。常用的感染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对区分感染性发热、肿瘤性发热及药物热是无效的,但淋巴瘤患者的上述三种发热病因均与细胞因子关系密切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非心源性的各种内外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肺损伤的病因多种多样,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且尚不明确。该文对其目前相关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逐年上升,但控制率不足三分之一。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提示儿童期哮喘可持续至青少年甚至中老年,肺功能受损亦始于生命早期并持续存在。及时确诊并介入规范化个体化药物控制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随访管理干预,定期监测肺功能受损情况,同时改善不良环境因素,可能有助于改善儿童哮喘的远期转归。
肠道是"机体应激的中心器官",具有阻止肠腔内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侵入体内的重要屏障功能。肠屏障功能受损的主要因素为缺血缺氧和内毒素损伤。寻找早期的肠黏膜屏障的保护,对防止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易位而诱导器官代谢障碍具有重要意义。谷氨酰胺可以有效保护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保持正常的肠道通透性,提高细胞免疫力,已用于成人危重症患者,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需进一步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和呼吸病房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260例肺炎患儿纳入重症组,来自呼吸病房的300例患儿纳入普通组,重症组分为机械通气组126例,未机械通气组134例,机械通气组分为有创通气组94例,无创通气组32例。常规取痰标本送检,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耐药酶检测,比较不同组间的病源菌构成和耐药率
目的了解姜黄素对哮喘小鼠核因子(NF)-κB、IκB、p-IκB的含量的影响。方法对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组,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及姜黄素干预哮喘小鼠。应用卵清蛋白溶液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对各组小鼠进行肺功能的检测;检测各组肺组织中的NF-κB、IκB及p-IκB的含量。结果哮喘组胞浆内NF-κB较对照组减少(P<0.01),而姜黄素干预组胞浆内NF-κB含量较哮喘组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