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太祖赵匡胤是开国皇帝,《宋史》有关于他诸如“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的种种描述。在许多有关他的故事中,流传最广的、也为历史学家所认可的真实故事,是他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两个权谋:“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而最为平民百姓耳熟能详的,则是另一个市俗化的故事:千里送京娘。
这是个情节不复杂,但颇为深长意味的故事。
血气方刚的赵匡胤,在太原郊外的清幽观里解救了被强盗劫掠的年方十七的女子赵京娘,任侠任气的他,救人救彻,决定亲自送小女子回到千里之外的蒲州解梁县小祥村的家。在这不短的距离中,为了避免男女共骑的绯闻,他让京娘骑马,自个千里步行,相随不惮。在经历了许多艰险后,终于完成了他无数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动中特别的一件壮举。
应该说,这是一个英雄救美的俗套故事,只不过它发生在日后的万乘至尊的宋太祖身上,所以才彰显出它的教化意义。在千里迢迢的陪送过程中,赵匡胤不愧是个英雄好汉,除了肝胆热肠外,还有与那个社会主流意识相一致的、为人为事的正直、正义的言辞和行为,符合我们民族和个人的修养要素,也是这个话本几百年被不断讲述的原因之一。
但这个英雄救美故事最大的认知意义却不在此,而是在塑造完成赵匡胤的“高大全”形象后,又平添了的一段悲剧余音。京娘回家后却悬梁自缢,没有死在强人之手,没有任何肉体上的玷污和损伤,却在包括亲人的市俗的流言中倒下。英雄壮举的喜剧结果与女主人公安全回到家后的最终悲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是故事的不同寻常之处,也是耐人寻味之处,从而凸显了社会公德和世俗人情的认知水准。
赵匡胤完成了他的壮举,赢得了当世和后世人们的尊重,那么谁是夺取京娘性命的凶手呢?对京娘来说,被劫成为压寨夫人肯定是她的人生屈辱甚至是耻辱,但不会有性命之虞(被扣在清幽观失去自由没有上吊就是有力证明),而在经历种种困苦和艰难终于安全归家后丢掉了性命。事态的悖反发展,不仅解救者和被解救者的男女双方没有想到,也完全出乎与此相关的人的意料,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事件的无情结果就是,救人之人的壮举却导致被救人的死亡。这个意外结局的推手,就是世俗的伦理。
如果从动机和效果统一论去认知这件事,赵匡胤的功德何在?
面对朝夕相处的“天生一种风流态,便是丹青画不真”的美女,可能会发生的“为好成歉”的后果,赵匡胤有相当的心理准备——只要自己血心上打得过,人言都不计较,也有相辅相成的行动——不辞辛苦选择步行。但他的预见和选择,显然还没有足够大的力量让市俗意识让步,他可以用一腔愤怒甩掉闲言乱语“独善其身”,却缺少缜密的智谋和胆识,为弱小的京娘赢得生存的空间,从这种角度说,赵匡胤也是一个失败者。
世俗社会对于侠肝义胆,哪怕是对赵匡胤豪举的反应是八个字:“人无利己,谁肯早起?”一个超越常规的好人好事,受到了人们的责疑,这是世俗的可怕之处;在这种价值观里,没有无缘无故的友爱,没有无缘无故的利益。京娘的哥哥如此,京娘的父亲也是如此:“必然这汉子与妹子有情”,不仅玷污了见义勇为的赵匡胤,也玷污了受害者赵京娘。它巨大的力量,还会对它有所忌惮的人产生致命的打击,这种无形的能量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弱,相反集聚得越来越大,赵京娘瞬间倒下了,无数的弱者倒下了,甚至一千年后的、大上海的名艺人阮玲玉也同样倒下了——“人言可畏”。
在充分世俗化的社会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的是“无利不起早”的社会常态,在行为、交际上,并不真正认同纯粹意义上的“不为名不为利”的好人好事,他们宁愿相信利益相交,而对无私无我的行为充满疑虑和不信任,用孔子的说法就是“乡愿”,“偶俗全身”的聪明之人的人生哲学,绝不为与自己的利害无关的事而帮助人或得罪人,这让人想起《庄子·秋水篇》关于“鸱得腐鼠,仰吓鹓鶵(鸾凤)”的寓言,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句话。也因此,才有了民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无疑是我们民族在“为我”的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里积淀下来的最沉重的道德遗产。
在群体空间里,判断人的行为标准,如果只能是“人无利己,谁肯早起”,将是不幸的;对于社会来说,一旦成为人际关系的潜规则,只能是个悲剧,无疑也更加可怕。因为一个充满着小市民思维和习惯的社会,是无法培养出高尚人格的。这种空间越大,人的精神状态也会越畸型,责疑崇高的声音会越强烈,往往更会夸大自我,泛化“为我”思想逻辑。
揣摩远古社会,当人类结伴从榛莽丛林走出来的时候,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群体性的生存方式是必然的选择,除了自我的存活,也必然要互相照顾提携,这种互助友爱与自我保护同样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关键是社会的文明进步在于彰显友爱而不是强调自私,人类的素质提升也在于人文关怀,而不是一切以个人利益为终极目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自然是不真实的,因为这不符合人性和社会法则,“胸怀全世界,解放全人类”也显得太高调,但绝不能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成为否认人性“友善”的借口。一个目标远大的人,他的行为绝不是“利己”二字所能束缚的,只着眼于“利己而早起”,没有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是无论如何成不了大事的。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忽视或漠视他人或公共利益的人,其境界不能不说是狭隘的,也是浅薄的。
《千里送京娘》,是对赵匡胤行为的肯定,是对“人无利己,谁肯早起”的反讽,所以这个故事能够成为昆曲、京剧的传统剧目,甚至也是当代人道德提升的教材。思考这种道德引领的作用也同样耐人寻味:专制社会里的道德要求,在今天的现实里也同样需要——因为这是人性良善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文明向上的需要,而不仅仅是某种制度的需要。
这是个情节不复杂,但颇为深长意味的故事。
血气方刚的赵匡胤,在太原郊外的清幽观里解救了被强盗劫掠的年方十七的女子赵京娘,任侠任气的他,救人救彻,决定亲自送小女子回到千里之外的蒲州解梁县小祥村的家。在这不短的距离中,为了避免男女共骑的绯闻,他让京娘骑马,自个千里步行,相随不惮。在经历了许多艰险后,终于完成了他无数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动中特别的一件壮举。
应该说,这是一个英雄救美的俗套故事,只不过它发生在日后的万乘至尊的宋太祖身上,所以才彰显出它的教化意义。在千里迢迢的陪送过程中,赵匡胤不愧是个英雄好汉,除了肝胆热肠外,还有与那个社会主流意识相一致的、为人为事的正直、正义的言辞和行为,符合我们民族和个人的修养要素,也是这个话本几百年被不断讲述的原因之一。
但这个英雄救美故事最大的认知意义却不在此,而是在塑造完成赵匡胤的“高大全”形象后,又平添了的一段悲剧余音。京娘回家后却悬梁自缢,没有死在强人之手,没有任何肉体上的玷污和损伤,却在包括亲人的市俗的流言中倒下。英雄壮举的喜剧结果与女主人公安全回到家后的最终悲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是故事的不同寻常之处,也是耐人寻味之处,从而凸显了社会公德和世俗人情的认知水准。
赵匡胤完成了他的壮举,赢得了当世和后世人们的尊重,那么谁是夺取京娘性命的凶手呢?对京娘来说,被劫成为压寨夫人肯定是她的人生屈辱甚至是耻辱,但不会有性命之虞(被扣在清幽观失去自由没有上吊就是有力证明),而在经历种种困苦和艰难终于安全归家后丢掉了性命。事态的悖反发展,不仅解救者和被解救者的男女双方没有想到,也完全出乎与此相关的人的意料,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事件的无情结果就是,救人之人的壮举却导致被救人的死亡。这个意外结局的推手,就是世俗的伦理。
如果从动机和效果统一论去认知这件事,赵匡胤的功德何在?
面对朝夕相处的“天生一种风流态,便是丹青画不真”的美女,可能会发生的“为好成歉”的后果,赵匡胤有相当的心理准备——只要自己血心上打得过,人言都不计较,也有相辅相成的行动——不辞辛苦选择步行。但他的预见和选择,显然还没有足够大的力量让市俗意识让步,他可以用一腔愤怒甩掉闲言乱语“独善其身”,却缺少缜密的智谋和胆识,为弱小的京娘赢得生存的空间,从这种角度说,赵匡胤也是一个失败者。
世俗社会对于侠肝义胆,哪怕是对赵匡胤豪举的反应是八个字:“人无利己,谁肯早起?”一个超越常规的好人好事,受到了人们的责疑,这是世俗的可怕之处;在这种价值观里,没有无缘无故的友爱,没有无缘无故的利益。京娘的哥哥如此,京娘的父亲也是如此:“必然这汉子与妹子有情”,不仅玷污了见义勇为的赵匡胤,也玷污了受害者赵京娘。它巨大的力量,还会对它有所忌惮的人产生致命的打击,这种无形的能量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弱,相反集聚得越来越大,赵京娘瞬间倒下了,无数的弱者倒下了,甚至一千年后的、大上海的名艺人阮玲玉也同样倒下了——“人言可畏”。
在充分世俗化的社会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的是“无利不起早”的社会常态,在行为、交际上,并不真正认同纯粹意义上的“不为名不为利”的好人好事,他们宁愿相信利益相交,而对无私无我的行为充满疑虑和不信任,用孔子的说法就是“乡愿”,“偶俗全身”的聪明之人的人生哲学,绝不为与自己的利害无关的事而帮助人或得罪人,这让人想起《庄子·秋水篇》关于“鸱得腐鼠,仰吓鹓鶵(鸾凤)”的寓言,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句话。也因此,才有了民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无疑是我们民族在“为我”的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里积淀下来的最沉重的道德遗产。
在群体空间里,判断人的行为标准,如果只能是“人无利己,谁肯早起”,将是不幸的;对于社会来说,一旦成为人际关系的潜规则,只能是个悲剧,无疑也更加可怕。因为一个充满着小市民思维和习惯的社会,是无法培养出高尚人格的。这种空间越大,人的精神状态也会越畸型,责疑崇高的声音会越强烈,往往更会夸大自我,泛化“为我”思想逻辑。
揣摩远古社会,当人类结伴从榛莽丛林走出来的时候,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群体性的生存方式是必然的选择,除了自我的存活,也必然要互相照顾提携,这种互助友爱与自我保护同样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关键是社会的文明进步在于彰显友爱而不是强调自私,人类的素质提升也在于人文关怀,而不是一切以个人利益为终极目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自然是不真实的,因为这不符合人性和社会法则,“胸怀全世界,解放全人类”也显得太高调,但绝不能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成为否认人性“友善”的借口。一个目标远大的人,他的行为绝不是“利己”二字所能束缚的,只着眼于“利己而早起”,没有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是无论如何成不了大事的。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忽视或漠视他人或公共利益的人,其境界不能不说是狭隘的,也是浅薄的。
《千里送京娘》,是对赵匡胤行为的肯定,是对“人无利己,谁肯早起”的反讽,所以这个故事能够成为昆曲、京剧的传统剧目,甚至也是当代人道德提升的教材。思考这种道德引领的作用也同样耐人寻味:专制社会里的道德要求,在今天的现实里也同样需要——因为这是人性良善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文明向上的需要,而不仅仅是某种制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