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而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的原则、内容以及利用。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
心理健康档案,是关于个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记录,是了解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要有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要有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心理现象作为精神现象是主观的东西,每个人在观察客观现实时往往会作出主观评价。为保证心理档案的客观性,首先,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实事求是的描述,并结合学生的现实表现来进行分析归纳,进而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建议。其次,正确选择心理测验量表,是保证建档科学性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尽可能选用“本土性”高的量表,注意测验量表的效度和信度,注意常模的时效性。
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在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中,要以系统的观点保证所搜集资料的完整性和有序性。首先,以目标为导向,规范有序地搜集资料,在尽可能保证必要资料完整性的情况下,优先搜集相关资料,使搜集的资料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其次,资料应尽可能完整。从心理档案资料的主要来源,应包括背景资料、在校表现、需辅导的心理问题等非测验性资料和心理普查资料等测验性资料。
3.发展性原则。心理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应该结合实际分析学生个人情况。同时,学生心理档案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档案,随着学生心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要定期进行测验和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教育发展方面的培养建议。
二、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的内容
1.学生基本情况
(1)个人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家庭住址、本人联系电话、家里联系电话、中学就读学校、目前所在学院、年级等;(2)家庭生活情况:包括家庭组织结构、家庭成员及工作性质、受教育程度、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居住环境、父母管教方式及态度等;(3)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业表现、学习态度、住宿环境、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特长、人际交往水平、担任社会工作情况等;(4)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与同学或老师闹矛盾、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
2.个人动态心理健康资料
个体心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外,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是以咨询中心为单位,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个别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指导与服务结束后,要将其资料归入该生的个人心理健康档案。二是以学院为单位,通过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心理辅导员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及时给予疏导,同时对学生的心理档案加以补充和完善;而对于个案辅导情况,也应做具体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并及时补充心理档案内容。三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档案。与同父母、老师的关系相比,与同辈群体的交往,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同辈关怀”,让经过培训的“心理委员”,帮助同龄人解决心理问题,以达到共同健康的目的。并要求被帮助的同学作出自我评价,自我鉴定,收集这些评价、肯定的记录,放入该生的个人心理档案。
3.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而心理测查的结果则是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档案的一项重要依据。了解学生整体和个别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各种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给予咨询和辅导时认真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生工作规律,建立工作研究制度。为学生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学生个体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利用
通过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一是帮助学校和学院更好地了解学生整体和个别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各种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给予咨询和辅导,并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规律,建立工作研究制度;二是从学生个人角度而言,每份学生心理档案,提供了个人在智力、心理健康及职业能力分析等方面的较为具体的培养建议。
另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涉及学生的很多隐私。所以,心理健康档案工作者必须要做到尊重学生的隐私,为其做好保密工作。在利用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用户,开放的程度和内容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严格做好对用户身份和权限的验证。比如,学生只可利用其本人的档案;对于班级的辅导员,其有权查阅本班学生的档案;专门的心理机构,根据需要,其可以对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查阅等等。对于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任何人,都必须做好保密工作,尤其不可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当作谈资。
参考文献
[1]聂振伟.正确认识和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档案建立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63-67.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
心理健康档案,是关于个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记录,是了解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要有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要有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心理现象作为精神现象是主观的东西,每个人在观察客观现实时往往会作出主观评价。为保证心理档案的客观性,首先,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实事求是的描述,并结合学生的现实表现来进行分析归纳,进而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建议。其次,正确选择心理测验量表,是保证建档科学性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尽可能选用“本土性”高的量表,注意测验量表的效度和信度,注意常模的时效性。
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在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中,要以系统的观点保证所搜集资料的完整性和有序性。首先,以目标为导向,规范有序地搜集资料,在尽可能保证必要资料完整性的情况下,优先搜集相关资料,使搜集的资料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其次,资料应尽可能完整。从心理档案资料的主要来源,应包括背景资料、在校表现、需辅导的心理问题等非测验性资料和心理普查资料等测验性资料。
3.发展性原则。心理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应该结合实际分析学生个人情况。同时,学生心理档案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档案,随着学生心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要定期进行测验和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教育发展方面的培养建议。
二、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的内容
1.学生基本情况
(1)个人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家庭住址、本人联系电话、家里联系电话、中学就读学校、目前所在学院、年级等;(2)家庭生活情况:包括家庭组织结构、家庭成员及工作性质、受教育程度、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居住环境、父母管教方式及态度等;(3)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业表现、学习态度、住宿环境、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特长、人际交往水平、担任社会工作情况等;(4)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与同学或老师闹矛盾、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
2.个人动态心理健康资料
个体心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外,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是以咨询中心为单位,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个别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指导与服务结束后,要将其资料归入该生的个人心理健康档案。二是以学院为单位,通过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心理辅导员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及时给予疏导,同时对学生的心理档案加以补充和完善;而对于个案辅导情况,也应做具体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并及时补充心理档案内容。三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档案。与同父母、老师的关系相比,与同辈群体的交往,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同辈关怀”,让经过培训的“心理委员”,帮助同龄人解决心理问题,以达到共同健康的目的。并要求被帮助的同学作出自我评价,自我鉴定,收集这些评价、肯定的记录,放入该生的个人心理档案。
3.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而心理测查的结果则是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档案的一项重要依据。了解学生整体和个别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各种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给予咨询和辅导时认真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生工作规律,建立工作研究制度。为学生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学生个体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利用
通过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一是帮助学校和学院更好地了解学生整体和个别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各种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给予咨询和辅导,并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规律,建立工作研究制度;二是从学生个人角度而言,每份学生心理档案,提供了个人在智力、心理健康及职业能力分析等方面的较为具体的培养建议。
另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涉及学生的很多隐私。所以,心理健康档案工作者必须要做到尊重学生的隐私,为其做好保密工作。在利用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用户,开放的程度和内容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严格做好对用户身份和权限的验证。比如,学生只可利用其本人的档案;对于班级的辅导员,其有权查阅本班学生的档案;专门的心理机构,根据需要,其可以对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查阅等等。对于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任何人,都必须做好保密工作,尤其不可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当作谈资。
参考文献
[1]聂振伟.正确认识和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档案建立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