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防窒息。在母牛出现难产时,牛犊在母体中因黏液和羊水长时间堵塞会出现窒息。窒息程度轻时,呼吸微弱而急促;时间稍长,可发现黏膜发绀,舌垂口外,口、鼻内充满羊水和黏液,心跳和脉搏快而弱。严重窒息时,牛犊呼吸停止,黏膜苍白,全身松软,反射消失,摸不到脉搏,只能听到心跳,呈假死状。此时,应立即进行人工抢救。首先用纱布擦去牛犊口、鼻腔内的黏液和羊水,然后一人握住其两后肢将后躯提高,另一人接连用橡皮球或注射器的胶管吸出鼻腔、气管内的黏液及羊水,同时用抹布擦皮肤,并用软一点的草把仔细摩擦其皮肤,引起牛犊进行呼吸运动。如无效,可对牛犊做人工呼吸,先将牛犊仰卧,一人站在牛犊前面用两手各握住其前肢,做两前肢互相交叉和张开动作。另一人将左手拇指放在牛犊腹部,另四个手指放在其胸部,与两前肢动作相应,两前肢张开时用手指按压,两前肢交叉时将手指抬起。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还可使用刺激呼吸中枢的药物来协助治疗。
2.防脐炎。触诊牛犊脐部时牛犊表现疼痛、弓背,在脐带中央及其根部皮下可摸到如铅笔杆粗的索状物,流出带有臭味的浓稠脓汁,轻症脐带残段脱落,脐孔处鲜红湿润,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或溃疡糜烂。重症时,脐轮周围出现脓肿,流出带臭味的浓稠脓汁,肿胀常波及周围腹部,牛犊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与脉搏加快、脐带局部增温等全身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最后会死于败血症。防治方法:在脐孔周围组织发炎、肿胀而无其他全身症状时,脐部先剪毛消毒,再用毒霉素普鲁卡因注射液在脐孔周围皮下分点注射,并在局部涂以松馏油与5%碘酒等量合剂。如已发生化脓或坏死,应排出脓汁,清除坏死组织,用消毒液清洗后,撒上碘仿磺胺粉或呋喃西林粉以及其他抗菌消炎药物,并用绷带将局部包扎起来。
3.防便秘。此症通常指牛犊出生后24小时内不排粪,且表现出不安、弓背、翘尾作排粪状,严重时腹痛、食欲不振、脉搏快而弱,有时出汗。牛犊发生便秘后,要及时用肥皂水灌肠使粪便软化,以利排出,直肠灌注植物油或石蜡300毫升,也可热敷和按摩腹部,或用大毛巾等包扎牛犊腹部保温,以减轻腹痛。
4.防拉稀。此病发病率高,尤其是人工哺乳时,发病率更高,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可致死。防治方法:轻症可服用胃蛋白酶、食母生、乳酸生等助消化药物。对剧烈腹泻、排水样便但无特殊腥味的,选用次硝酸钠、鞣酸蛋白、磺胺脒、痢特灵、氯霉素、黄连素等止泻药。对重症者应及时补液,并配合碳酸氢钠、维生素C等解毒药物治疗,因母牛乳房炎等疾病而导致犊牛拉稀的,应治疗母牛疾病或更换健康母牛的乳汁或人工喂养,保证初生牛犊吃足4天初乳。
2.防脐炎。触诊牛犊脐部时牛犊表现疼痛、弓背,在脐带中央及其根部皮下可摸到如铅笔杆粗的索状物,流出带有臭味的浓稠脓汁,轻症脐带残段脱落,脐孔处鲜红湿润,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或溃疡糜烂。重症时,脐轮周围出现脓肿,流出带臭味的浓稠脓汁,肿胀常波及周围腹部,牛犊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与脉搏加快、脐带局部增温等全身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最后会死于败血症。防治方法:在脐孔周围组织发炎、肿胀而无其他全身症状时,脐部先剪毛消毒,再用毒霉素普鲁卡因注射液在脐孔周围皮下分点注射,并在局部涂以松馏油与5%碘酒等量合剂。如已发生化脓或坏死,应排出脓汁,清除坏死组织,用消毒液清洗后,撒上碘仿磺胺粉或呋喃西林粉以及其他抗菌消炎药物,并用绷带将局部包扎起来。
3.防便秘。此症通常指牛犊出生后24小时内不排粪,且表现出不安、弓背、翘尾作排粪状,严重时腹痛、食欲不振、脉搏快而弱,有时出汗。牛犊发生便秘后,要及时用肥皂水灌肠使粪便软化,以利排出,直肠灌注植物油或石蜡300毫升,也可热敷和按摩腹部,或用大毛巾等包扎牛犊腹部保温,以减轻腹痛。
4.防拉稀。此病发病率高,尤其是人工哺乳时,发病率更高,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可致死。防治方法:轻症可服用胃蛋白酶、食母生、乳酸生等助消化药物。对剧烈腹泻、排水样便但无特殊腥味的,选用次硝酸钠、鞣酸蛋白、磺胺脒、痢特灵、氯霉素、黄连素等止泻药。对重症者应及时补液,并配合碳酸氢钠、维生素C等解毒药物治疗,因母牛乳房炎等疾病而导致犊牛拉稀的,应治疗母牛疾病或更换健康母牛的乳汁或人工喂养,保证初生牛犊吃足4天初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