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人做事总爱拖拖拉拉:比如把家务推迟几天再做或者做的过程中磨磨蹭蹭个几十分钟,要不然就是工作前在微博或朋友圈刷上一圈,赖上个把小时。有这种行为的人,一般都患有“拖延症”。虽然绝大部分人会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事实上,拖延症会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制造不少的麻烦。试想一下那些打算买房的人却迟迟不开始存钱;肥胖者不断地告诉自己:“从明天起我将少吃多运动”;想给爸妈打电话却总说明天……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拖延症把原本正常的生活拖成了一场悲剧……
摆脱“完美主义”
2013年8月,在武汉工作的林静惠突然接到母亲的来电,父亲肺部不适,母亲电话里催促她回家。林静惠老家在湖北省一个偏僻的农村里,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未出过远门,只能盼着唯一的女儿带他们治病。父亲向来体弱,林静惠以为他只是普通的风寒感冒,便没将母亲的话放在心上,直到春节后才带父亲上县城医院检查。想不到,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父亲的肺病已转变成肺癌,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去世了。
父亲的死让林静惠耿耿于怀。失眠的夜里,她无数次地想着,如果能早一点带父亲检查,可能他就不会去世。这样的念头让她陷入了疯狂的自责和悔恨当中——如果不是因为拖延,她就不会错过了与客户签约的时间,从而被经理责骂;如果不是因为拖延,她就不会迟迟不敢对暗恋多年的男神表白,以至于男神成了别人的男友。而现在,她甚至因为拖延失去了父亲。拖延症让她的工作和生活一团糟,林静惠对此恨之入骨,下定决心要跟拖延症说“再见”。
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林静惠了解到拖延症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病态的人生态度。目前为止,并没有专门的医学或心理学解决方法。
无例可循,那就自己琢磨。林静惠一口气买下《拖延心理学》、《把时间当做朋友》等十多本“战拖”(战胜拖延症)的书籍,关起门来潜心学习。通过半个月的钻研,她给自己制订出一套战拖方法,并决定将自己的战拖经历放到网上,每天更新,接受广大网友的监督。
准备就绪,林静惠开始了她战拖的第一步:摆脱完美主义观念。通过分析资料和结合自身经历,林静惠认为造成拖延的第一大敌就是完美主义。作为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小到一副耳环的颜色,大到一套衣服的搭配,林静惠可以无限纠结,直到满意为止。为此,她每早花在洗漱、穿戴这些细节上的时间,至少要一个小时,因而成为公司的“迟到专业户”。
为了摆脱完美主义,林静惠提出“不追求完美,只追求完成”的行动口号。她将这句话写成纸条,贴在床头、镜子等眼之所及的地方。可一周过去了,迟到的现象却并没有什么效果。到底怎样才能摆脱完美主义?林静惠感到十分苦恼。
想不出解决办法,林静惠干脆将问题发到网上,向广大网友求助。出乎意料的是,还真有人给出了答案。一名自称是深度拖延症患者的网友说,她自己也经常迟到,看了林静惠分享的故事后很受触动,愿意与林静惠组成互帮小组,每早给对方打电话提醒催促。并且,为了保证执行力,她建议迟到的一方给另一方交罚金。金额从50元开始,依次数成倍递增。
这个办法让林静惠眼前一亮,她果断接受了网友的建议,开始了战拖的第二次尝试。有了他人的催促监督,林静惠果然三天没有迟到。可好现象并没有一直持续。第四天早晨,虽然接到了催促电话,但她仍然因一条稍微错位的眼线而纠结,反复擦了又画,画了又擦,直到满意后才肯出门。为此,她付出了50块钱的迟到罚金。一个月后,两人做了个统计,林静惠足足付出了500块钱的罚金。这个数字令她惊讶,仅仅因眼影的颜色、项链的式样这类小事,她就损失了500块钱,想想真是太不值了!痛定思痛,林静惠吸取教训,坚决出门不再拖拉。慢慢地,迟到的次数减少,三个月后,她几乎不再迟到。
时间都去哪儿了
与网友结成互助小组的同时,为了增加战拖效果,林静惠还给自己制订了时间管理计划。她采用日本流行的记手账方式,每早将要干的事情、所花费的时间列在手账本上,每晚临睡前统计完成情况。可是,计划起来容易,执行却没那么容易。林静惠发现,她根本不能按照计划去施行。原本计划要写的营销方案,在删了写,写了删后,仍然不见进展。林静惠心烦意乱,一气之下关了文档,打算从第二项事情开始做。可计划一旦被打乱,之后的事项就无法按照时间规划进行。于是,林静惠抛开手账本,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挑容易的事先做。但令她惊讶的是,临睡前统计,她连手账上一半的任务都没完成。
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什么效率会如此低下?林静惠心中充满了疑惑,想不到战胜拖延症如此困难。可越是艰难,越挑起她不服输的斗志。她拿出一张白纸,闭上眼回想这一整天所做的事。每想出一项,便在白纸上写下来。仔细回忆了三遍,直到确定没有遗漏,她才睁开眼,审视这张写满了字的白纸。
通过比对手账本和这份繁杂的记录,林静惠终于找到了原因。之所以不能完成,一是因为杂事太多,总要分心于其他的事情,就无法集中精力干最重要的事。二来是总想刷刷微博或者朋友圈,觉得不费什么时间,结果一打开这两个社交软件,人立刻“陷”了进去,再次出来后都已经是一个小时候之后的事情了。更可怕的是,再次进入工作状态也变得格外困难。
将之前读过的战拖书籍翻出来,林静惠一本本地寻找着解决办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她找到了“番茄工作法”。
所谓“番茄工作法”,是由意大利人弗朗切斯科发明的一种时间管理法则。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时间定为25分钟。在这25分钟不能做任何与任务无关的事情。直到25分钟结束,才能进入5分钟的休息时间。如果零碎小事很多,可以先记录下来,开启一个番茄时间集中处理。因发明人最开始采用番茄形状的计时器来计时,因此取名为“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简直就是克服看无聊网页的法宝啊!林静惠立即买了一个计时器,打算第二天就开始实行。可是,第二天上班,领导突然宣布将林静惠抽调到项目部,负责撰写新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这项工作时间短、任务重,林静惠简直措手不及。更糟糕的是,她以前在项目部呆过,却因为拖延而导致整个项目工程烂尾。如今再进项目部,自己会不会重蹈覆辙? 林静惠心中十分矛盾,她既害怕面对此项工作,又期望通过此次任务的完成,让领导和同事对她刮目相看。这种矛盾的心情折磨着她,令她夜里辗转反侧。失眠的林静惠,索性将这一情况更新在战拖帖里。“这何尝不是上天给你的一次机会,既然遇见了就勇敢面对。跨过去,才能收获全新的自己。”网友的鼓励增添了林静惠的勇气,她决定迎接此次挑战。
将计时器带到项目部,设置好时间后,林静惠信心满满投入工作。但第一个番茄时间开始后,她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干什么。平常这个时间,她会先泡上一杯咖啡,然后拿出手机浏览网页。可番茄时间开启后,再不能干与工作无关的事。看着身边同事一个个忙碌地工作着,林静惠心乱如麻,如坐针毡般度过了第一个番茄时间。尽管心中着急,可她强迫自己严格按照番茄时间执行,在5分钟的休息时间内不去想任何与工作有关的事情。第二个番茄时间开始后,心情渐渐平复下来,林静惠打开手账本,结合番茄工作法,将每个25分钟要干的事都写在手账本上,包括吃饭、喝咖啡这样的小事,她统统认真地做了时间规划。
漂亮的胜战
按照手账本上所写,林静惠接下来的25分钟要收集资料、统计数据,做好撰写报告的前期准备工作。工作量不多,目的是让自己尽快找到工作状态。但让她为难的是,项目资料只有部门内的同事有。当初灰溜溜地离开项目部,不知同事会怎么看待?自己去要资料,会不会碰钉子?
如果这一关都过不了,还谈什么战胜拖延症?心中这样鼓励自己,林静惠红着脸来到同事面前。令她惊讶的是,同事不仅主动将资料找来给她,还说看过她的战拖帖。感到开心之余,林静惠又多了几分压力。既然同事都知道了她战拖的事情,就更不应该松懈,不能让战拖无疾而终。
有压力便有动力,林静惠立马投入到可行性报告的撰写工作中。但是,当她挤牙膏似的写了几百字后,即便抓耳挠腮,也再写不出一个字来。沮丧地瘫坐在电脑前,林静惠的情绪低落到极点。正巧领导从她办公桌前经过,见林静惠如此模样,开解道:“年轻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心态永远是第一位。没有好的心态,即便有再好的能力也发挥不出来。”领导的话让林静惠醍醐灌顶,瞬间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之所以写不出,是因为在写作前,她心中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因此萌生出焦躁、恐慌等不好的心态,以至于无法动笔。找到症结所在后,林静惠将大任务分解为小项目,再具体放到每一天当中。工作任务细化后,林静惠明显感觉轻松多了。她发现,一旦能够轻易完成目标,自信心也会随之提升。如此进入良性循环,每天完成的工作量也在增加。看着手账本上一项项未完事项变成完成事项,林静惠生出小小的成就感。
一步步按计划去做,林静惠顺利在截止日期前上交了可行性报告。领导点头的那一刻,林静惠开心得简直要叫出声来。回到家后,她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更帖分享自己的喜悦,还晒出了自己写得密密麻麻的手账本。
生活永远充满惊喜。林静惠的战拖帖因感情真挚、借鉴性强,在网上热度一路飙升,被人称为“战拖女神”。2014年6月,在网友们的支持下,林静惠组建了一个名为“战拖会“的聊天群。作为“战拖会”会长,林静惠负责每周发布战拖方法、汇总完成情况、对成员们进行赏罚等等。
本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战拖,如今发展成有组织有规模的团体,林静惠自己都没料到。为了当好这个会长,她利用业余时间埋首于各大战拖书籍,刻苦地钻研战拖方法,根据成员的不同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战拖方案。经过近一年的战拖,林静惠的拖延症明显得到改善,并重返项目部工作。
更让她高兴的是,公司里的男神——周扬也申请加入“战拖会”。原来,周扬也有拖延症。因为常常拖延,忍无可忍的女友提出分手。在交流中,林静惠的热心、认真和毅力让周扬渐生好感。2015年9月,两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在这场挑战拖延症的战役中,林静惠不仅取得了事业的进步,还收获了美满的爱情。甚至,因她形成的良性效应,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林静惠无疑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编辑/平凡
摆脱“完美主义”
2013年8月,在武汉工作的林静惠突然接到母亲的来电,父亲肺部不适,母亲电话里催促她回家。林静惠老家在湖北省一个偏僻的农村里,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未出过远门,只能盼着唯一的女儿带他们治病。父亲向来体弱,林静惠以为他只是普通的风寒感冒,便没将母亲的话放在心上,直到春节后才带父亲上县城医院检查。想不到,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父亲的肺病已转变成肺癌,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去世了。
父亲的死让林静惠耿耿于怀。失眠的夜里,她无数次地想着,如果能早一点带父亲检查,可能他就不会去世。这样的念头让她陷入了疯狂的自责和悔恨当中——如果不是因为拖延,她就不会错过了与客户签约的时间,从而被经理责骂;如果不是因为拖延,她就不会迟迟不敢对暗恋多年的男神表白,以至于男神成了别人的男友。而现在,她甚至因为拖延失去了父亲。拖延症让她的工作和生活一团糟,林静惠对此恨之入骨,下定决心要跟拖延症说“再见”。
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林静惠了解到拖延症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病态的人生态度。目前为止,并没有专门的医学或心理学解决方法。
无例可循,那就自己琢磨。林静惠一口气买下《拖延心理学》、《把时间当做朋友》等十多本“战拖”(战胜拖延症)的书籍,关起门来潜心学习。通过半个月的钻研,她给自己制订出一套战拖方法,并决定将自己的战拖经历放到网上,每天更新,接受广大网友的监督。
准备就绪,林静惠开始了她战拖的第一步:摆脱完美主义观念。通过分析资料和结合自身经历,林静惠认为造成拖延的第一大敌就是完美主义。作为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小到一副耳环的颜色,大到一套衣服的搭配,林静惠可以无限纠结,直到满意为止。为此,她每早花在洗漱、穿戴这些细节上的时间,至少要一个小时,因而成为公司的“迟到专业户”。
为了摆脱完美主义,林静惠提出“不追求完美,只追求完成”的行动口号。她将这句话写成纸条,贴在床头、镜子等眼之所及的地方。可一周过去了,迟到的现象却并没有什么效果。到底怎样才能摆脱完美主义?林静惠感到十分苦恼。
想不出解决办法,林静惠干脆将问题发到网上,向广大网友求助。出乎意料的是,还真有人给出了答案。一名自称是深度拖延症患者的网友说,她自己也经常迟到,看了林静惠分享的故事后很受触动,愿意与林静惠组成互帮小组,每早给对方打电话提醒催促。并且,为了保证执行力,她建议迟到的一方给另一方交罚金。金额从50元开始,依次数成倍递增。
这个办法让林静惠眼前一亮,她果断接受了网友的建议,开始了战拖的第二次尝试。有了他人的催促监督,林静惠果然三天没有迟到。可好现象并没有一直持续。第四天早晨,虽然接到了催促电话,但她仍然因一条稍微错位的眼线而纠结,反复擦了又画,画了又擦,直到满意后才肯出门。为此,她付出了50块钱的迟到罚金。一个月后,两人做了个统计,林静惠足足付出了500块钱的罚金。这个数字令她惊讶,仅仅因眼影的颜色、项链的式样这类小事,她就损失了500块钱,想想真是太不值了!痛定思痛,林静惠吸取教训,坚决出门不再拖拉。慢慢地,迟到的次数减少,三个月后,她几乎不再迟到。
时间都去哪儿了
与网友结成互助小组的同时,为了增加战拖效果,林静惠还给自己制订了时间管理计划。她采用日本流行的记手账方式,每早将要干的事情、所花费的时间列在手账本上,每晚临睡前统计完成情况。可是,计划起来容易,执行却没那么容易。林静惠发现,她根本不能按照计划去施行。原本计划要写的营销方案,在删了写,写了删后,仍然不见进展。林静惠心烦意乱,一气之下关了文档,打算从第二项事情开始做。可计划一旦被打乱,之后的事项就无法按照时间规划进行。于是,林静惠抛开手账本,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挑容易的事先做。但令她惊讶的是,临睡前统计,她连手账上一半的任务都没完成。
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什么效率会如此低下?林静惠心中充满了疑惑,想不到战胜拖延症如此困难。可越是艰难,越挑起她不服输的斗志。她拿出一张白纸,闭上眼回想这一整天所做的事。每想出一项,便在白纸上写下来。仔细回忆了三遍,直到确定没有遗漏,她才睁开眼,审视这张写满了字的白纸。
通过比对手账本和这份繁杂的记录,林静惠终于找到了原因。之所以不能完成,一是因为杂事太多,总要分心于其他的事情,就无法集中精力干最重要的事。二来是总想刷刷微博或者朋友圈,觉得不费什么时间,结果一打开这两个社交软件,人立刻“陷”了进去,再次出来后都已经是一个小时候之后的事情了。更可怕的是,再次进入工作状态也变得格外困难。
将之前读过的战拖书籍翻出来,林静惠一本本地寻找着解决办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她找到了“番茄工作法”。
所谓“番茄工作法”,是由意大利人弗朗切斯科发明的一种时间管理法则。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时间定为25分钟。在这25分钟不能做任何与任务无关的事情。直到25分钟结束,才能进入5分钟的休息时间。如果零碎小事很多,可以先记录下来,开启一个番茄时间集中处理。因发明人最开始采用番茄形状的计时器来计时,因此取名为“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简直就是克服看无聊网页的法宝啊!林静惠立即买了一个计时器,打算第二天就开始实行。可是,第二天上班,领导突然宣布将林静惠抽调到项目部,负责撰写新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这项工作时间短、任务重,林静惠简直措手不及。更糟糕的是,她以前在项目部呆过,却因为拖延而导致整个项目工程烂尾。如今再进项目部,自己会不会重蹈覆辙? 林静惠心中十分矛盾,她既害怕面对此项工作,又期望通过此次任务的完成,让领导和同事对她刮目相看。这种矛盾的心情折磨着她,令她夜里辗转反侧。失眠的林静惠,索性将这一情况更新在战拖帖里。“这何尝不是上天给你的一次机会,既然遇见了就勇敢面对。跨过去,才能收获全新的自己。”网友的鼓励增添了林静惠的勇气,她决定迎接此次挑战。
将计时器带到项目部,设置好时间后,林静惠信心满满投入工作。但第一个番茄时间开始后,她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干什么。平常这个时间,她会先泡上一杯咖啡,然后拿出手机浏览网页。可番茄时间开启后,再不能干与工作无关的事。看着身边同事一个个忙碌地工作着,林静惠心乱如麻,如坐针毡般度过了第一个番茄时间。尽管心中着急,可她强迫自己严格按照番茄时间执行,在5分钟的休息时间内不去想任何与工作有关的事情。第二个番茄时间开始后,心情渐渐平复下来,林静惠打开手账本,结合番茄工作法,将每个25分钟要干的事都写在手账本上,包括吃饭、喝咖啡这样的小事,她统统认真地做了时间规划。
漂亮的胜战
按照手账本上所写,林静惠接下来的25分钟要收集资料、统计数据,做好撰写报告的前期准备工作。工作量不多,目的是让自己尽快找到工作状态。但让她为难的是,项目资料只有部门内的同事有。当初灰溜溜地离开项目部,不知同事会怎么看待?自己去要资料,会不会碰钉子?
如果这一关都过不了,还谈什么战胜拖延症?心中这样鼓励自己,林静惠红着脸来到同事面前。令她惊讶的是,同事不仅主动将资料找来给她,还说看过她的战拖帖。感到开心之余,林静惠又多了几分压力。既然同事都知道了她战拖的事情,就更不应该松懈,不能让战拖无疾而终。
有压力便有动力,林静惠立马投入到可行性报告的撰写工作中。但是,当她挤牙膏似的写了几百字后,即便抓耳挠腮,也再写不出一个字来。沮丧地瘫坐在电脑前,林静惠的情绪低落到极点。正巧领导从她办公桌前经过,见林静惠如此模样,开解道:“年轻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心态永远是第一位。没有好的心态,即便有再好的能力也发挥不出来。”领导的话让林静惠醍醐灌顶,瞬间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之所以写不出,是因为在写作前,她心中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因此萌生出焦躁、恐慌等不好的心态,以至于无法动笔。找到症结所在后,林静惠将大任务分解为小项目,再具体放到每一天当中。工作任务细化后,林静惠明显感觉轻松多了。她发现,一旦能够轻易完成目标,自信心也会随之提升。如此进入良性循环,每天完成的工作量也在增加。看着手账本上一项项未完事项变成完成事项,林静惠生出小小的成就感。
一步步按计划去做,林静惠顺利在截止日期前上交了可行性报告。领导点头的那一刻,林静惠开心得简直要叫出声来。回到家后,她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更帖分享自己的喜悦,还晒出了自己写得密密麻麻的手账本。
生活永远充满惊喜。林静惠的战拖帖因感情真挚、借鉴性强,在网上热度一路飙升,被人称为“战拖女神”。2014年6月,在网友们的支持下,林静惠组建了一个名为“战拖会“的聊天群。作为“战拖会”会长,林静惠负责每周发布战拖方法、汇总完成情况、对成员们进行赏罚等等。
本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战拖,如今发展成有组织有规模的团体,林静惠自己都没料到。为了当好这个会长,她利用业余时间埋首于各大战拖书籍,刻苦地钻研战拖方法,根据成员的不同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战拖方案。经过近一年的战拖,林静惠的拖延症明显得到改善,并重返项目部工作。
更让她高兴的是,公司里的男神——周扬也申请加入“战拖会”。原来,周扬也有拖延症。因为常常拖延,忍无可忍的女友提出分手。在交流中,林静惠的热心、认真和毅力让周扬渐生好感。2015年9月,两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在这场挑战拖延症的战役中,林静惠不仅取得了事业的进步,还收获了美满的爱情。甚至,因她形成的良性效应,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林静惠无疑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编辑/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