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网络课程建设的背景、设计的原则,设计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以及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对利用Blackboard网络课程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Bb网络教学平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1-0067-04
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以下简称Bb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功能强大、集成高效的网络“教”、“学”环境。它以课程为核心,教师负责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则根据自身情况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利用平台提供的同步和异步的交流协作工具,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教师还可以通过平台布置作业,发布调查和自测,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再结合课程统计工具,从而实现基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的综合评价。总之,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交互的学习过程,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全国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2008年河北师范大学开始了本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同年被评为河北省级精品课。2009年河北师范大学引入Bb网络教学平台,我们开始了基于Bb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建设,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动态更新并应用于教学实践。Bb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呈现了本课程的本校教学特色和优势,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同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的大多数教师通过Bb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随着对Bb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我们越来越发现结合课堂教学,实施网络辅助教学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以及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和讨论。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于一体的网络教学环境,其内容要涵盖整个教学过程,包括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答疑解惑、学生复习、在线作业、释疑、在线测试等每一个环节。其设计主要遵循如下原则:
1.与课堂教学同步性原则
与教学同步性原则是指随着课堂教学过程的深入,教学资源逐步有序地开放或关闭,从而实现了对学生网络学习的进程进行控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有关课程全局资料(比如教学大纲、教学进度、主讲教师、参考资料等)整体发布。而教学课件、案例分析、自测练习、作业等主要教学资源,会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根据教学需求将逐步开放。在这些直接教学资源中根据每次课堂教学需要也会有不同的开放次序,比如教学课件和案例分析可能在课前一至两周内开放,供同学们预习,提前思考。经过课堂教学之后将开展自测练习、完成作业等教学活动。经过一学期实际教学,构建成一门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
2.以学生为本原则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单一灌输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本门课程是大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自身成长的问题、合理分析问题的过程,是大学生构建道德知识体系,并内化为自己价值观念的过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网络教学恰好满足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在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处处以学生为本。[1]首先在课程资源设计方面以学生为本,以易学易用为目标,从学生学习视角去组织、设计教学资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提供了课程结构示意图,建立学习导航,结合学生兴趣和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主体参与为目标,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参与网络教学活动(比如课堂讨论、分组教学等),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再者教学评价也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突出过程管理,结合教学效果,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同时还可以通过个人主页、博客等工具给学生提供彰显自我的空间。
3.互动性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日益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过程。[2]而以完善学生个人修养,提高个人法律意识为目标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更需要全体师生全身心地共同参与。教师不了解学生,就会照本宣科,脱离实际;若学生不主动反馈,教师就会无的放矢。学生不参与教学过程,不反思自省,课程就流于形式,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心灵的互动、思想的碰撞,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性质决定的,教师唯有面对学生的真实思想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因而,在课堂教学一对多的面对面情感交流基础上,通过网络课程,充分发挥网络互动的优势,要尽可能多地构建互动机制。Bb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同步或异步沟通工具,可以实现互动的多样化。可以实名互动,也可以匿名互动;既可以一对多,又可以一对一,甚至多对多;既可以人机互动,还可以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通过论坛,学生可以针对关心的内容公开发表个人见解。消息功能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沟通,直抵心灵误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的结构设计上,还设立虚拟课堂、调查、作业、测试等多种交互环节。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网络的优势之一,网络课程的设计要能体现开放性原则。首先,网络课程的体系结构是开放的,它既具有传统严谨的教学形式,包括辅助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课件”、“案例分析”和“作业自测”模块外,又具有较强的可扩充性,比如在课程中设立“为您服务”、“思想导师”、“外部链接”等模块,随时丰富和扩展课程模块。其次,课程内容设计是开放的,是动态可变的、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创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也必然会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课程内容需要即时调整、实时更新。网络课程特别要及时吸收本学科最新的科技成果、学术动态和相关的社会生活经验,作为课堂的有益补充。第三,教学活动和过程是开放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网络课程进行网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网络教学活动的跨时空性。教师也是跨时空、跨地域地通过网络课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及时辅导。 以学生为本、服务于课堂教学是网络课程建设的宗旨,师生互动是网络课程的灵魂,而开放的课程设计是使课程能够去旧纳新、与时俱进的根本保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内容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教师介绍、课程信息、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教学评价、修身养性栏目等。
1.课程教师介绍彰显教师人格魅力
本部分内容提供任课教师的相关信息,包括教师简历、工作时间、办公地点、联系方式等详细内容。言传身教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的特殊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师的所作所为对学生思想的影响甚大。教师信息越全面越具体就越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教师介绍绝非套话公式,教师必须认真对待,不能忽略其隐形的德育功能。
2.课程信息树立学习旗帜
课程信息提供明确的课程学习目标、要求和学习方法。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学习要求、考核方式等。课程信息像一面旗帜,全面介绍了课程性质,规定了课程教学的目标,为师生的教与学树立了标杆。
3.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拓展学习资源、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分八章,设章、节、目三级结构。每一章的内容都有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难点、学习方法说明等。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应满足学生系统学习本课程所有知识点的要求。
4.师生互动拉近心灵距离
师生互动模块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促使德育实效性的最实用的载体,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在网络空间上的扩展,也是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体现。练习作业、辅导答疑、问题讨论、师生推荐优秀学习资源等教学活动完全实现网络化,从而实现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通过课程“讨论板”,教师定期组织学习讨论,给出有针对性的讨论主题。针对2010级我们设计了“谈理想”、“爱国是否过时”、“大学生如何爱国”、“校园中不文明的现象”等话题,激发了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成长意识。另外还建立推荐课程学习资源的论坛,方便大家共建共享优质学习资源。
课程“讨论板”是一个开放的讨论空间,所有参与者可以各抒己见,而“消息”则可以实现一对一的单独交流,是通往内心世界、实现心灵沟通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思想发展、担任学生的“思想导师”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赋予任课教师特有的职责。通常学生不乐意公开自己的思想、情感等内心世界,而内心世界的问题对一个学生的影响却往往是至关重要的。课程的“消息”工具恰恰给学生提供了能够与教师心灵沟通的途径,学生不但能够得到教师及时的帮助,而且还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隐私。
如果说课程“讨论板”和“消息”工具提供了总结式的异步沟通,而“聊天”和“虚拟课堂”则提供了唇枪舌战式实时的在线交流。教师可以与学生约定一个特定时间,进入课程的聊天室或虚拟课堂,实现师生异地实时互动。
5.教学评价适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了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自主学习水平,利用Bb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调查、测试功能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考核评价。测试中的客观试题,平台可以自动计分,能够给学生自我学习进行及时评价。
使用Bb网络教学平台的“作业”功能布置习题作业,实现作业的数字化管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任课教师往往教授的学生数目较多,仅手工统计核实上交作业的人员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教师利用Bb网络教学平台作业的功能,不但能够轻松地了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而且还能够针对某个学生的作业做出审阅、批改,并能给学生及时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
平台提供的测试、作业等考核管理模块,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结合课程的统计功能,能够使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实现了基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相结合的综合教学评价。
6.修身养性栏目独具德育特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我们设计了一些修身养性的栏目如名句欣赏、哲理故事、轻松一刻,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轻松快乐地得到熏陶,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三、使用Bb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的常见问题
由于我校引进Bb网络教学平台时间较短,加之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有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的建设和实际教学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归纳如下:
1.深度开发利用力不从心
与学生网络互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但由于耗时耗力,大多数教师只满足于内容区的设计,对于课程的使用和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其结果是网络课程教育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笔者认为应该从四方面入手。第一,要消除教师在思想和技术上的障碍。学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进行网络教学,进行教育思想、教育技术理论以及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技术的培训。第二,分担教学任务。在教学管理方面实行助教制度,为教师或教学班配备专门的助教人员,可以以研究生辅助教学方式来实现。第三,更重要的是吸引教师本人自愿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网络辅助教学。从几个学期的网络教学经验来看,简单的物质和经济方面的刺激不足以吸引教师进行充分网络辅助教学,因此首先需要通过文件、政策导向引导教师进行网络教学。其次要引导教师获取回报,比如以评选优秀课程方式获得精神鼓励,以做科学研究的态度研究网络教学过程,形成教学改革论文等。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应该有更多回报的方式和方法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第四,是让教师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网络教学。一种方式就是从教学安排角度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另一种方式就是随着网络辅助教学的经验丰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完善,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压缩课堂教学时间,让更多的教学活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从而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劳动强度,转而进行网络辅助教学,笔者认为后者更具可行性。 2.共享资源存有疑虑
教师自己多年教学研究积累的成果,顷刻之间成为众人皆知的网络资源,对于当事教师来说总是心有顾虑,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Bb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建立比较健全的资源保护和资源共享的机制。在平台中,教师是课程的管理者,从权限设置上不仅可以控制整门课程是否开放,还可以控制课程中的某个菜单,甚至是某个具体学习资源是否开放。“开放”也会随着面向对象不同具有不同的范围,首先是完全开放,就是面向社会所有人的开放,非网络教学平台用户可以查看的资源,比如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等。其次是面向网络教学平台用户,但非课程成员的开放,也就是面向校内开放。第三就是面向本课程学生开放的教学资源。同时由于系统可以支持多种文件格式,比如zip、swf等文件,可以实现资源在线浏览而不能下载。因此Bb网络教学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和尊重教师的知识产权。
3.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在开发Bb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中是合作关系。没有良好稳定的网络教学技术应用服务团队,Bb网络课程的辅助教学将成为空谈。网络服务团队应该面向全校师生提供技术应用培训、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引导、远程技术支持、系统维护及开发应用等,在人员配备上应该有1至2名管理员提供日常技术应用培训、网络事务处理及远程技术支持,再有1至2名管理员负责平台系统维护、功能开发、课件制作等系统服务。因此专业教师与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合作,才能推出质量更高、应用深入的网络课程,自然课程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因此合作机制和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对网络教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4.部分教师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杜绝学生受不良信息影响是任何网络传媒的责任。Bb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更是如此,网络道德教育本身就是课程的教学内容。确保网络课程安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责任。教师有义务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遴选一批有价值的资料提供给学生,作为学习拓展资料。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甄别有价值的学习资料,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5.平台本身的局限性有待改进
没有任何一个应用系统的开发是一蹴而就,再加上网络技术发展飞速,新应用、新需求的层出不穷,升级和完善是不可避免的。Bb网络教学平台也不例外,更何况Bb网络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系统的各项功能应用操作比较繁琐,还没有适合手机学习的系统页面,系统无法记录课程学习的时间,也无法通过“机构角色”筛选用户,无法分开教师和学生身份,助教身份没有成绩等。因此需要加大对Bb网络教学平台投入,通过升级来完善平台功能,提高平台的易用性成为必然选择,进而提升平台的服务水平。
6.网络环境有待改善
首先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环境有待改善。我校网络教学平台运行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内,而分散在市区的教师个人一般家里安装都是联通或移动的家庭ADSL宽带,教师在家中登录网络教学平台非常困难。经过我们实验,在网络高峰期晚上的六点至十二点打开网络教学平台首页,至少需要1分钟的时间或无法连接,即使打开首页但很难登录成功。在白天早八点到晚十八点,访问非常不流畅。而这两个时段正是教师备课、组织教学的主要时期。只有在夜间一点到凌晨六点之前访问平台比较流畅。其次是学校内部的教学网络环境。教学的主战场——教室不能访问网络教学平台,也影响了教师利用平台的积极性。我们倡导教师在家中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备课、组织教学;在教室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组织教学;学生通过计算机、手机访问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目前的网络环境离我们建立真正的“互联互动的网络学习环境”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改善网络教学平台的外部网络环境对于平台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在信息化社会,任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不能忽略网络的教育功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Bb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建设与应用只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是教学信息化改革的有益尝试,是把一些好的但落实起来却很困难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过Bb网络教学平台来实现。然而如何利用Bb网络教学平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不仅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还有赖于教师的觉悟和智慧。?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13.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5.
[3]吴智育,李树青.体验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7).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5]河北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网络课程.http://wljx.hebtu.edu.cn/webapps/silkII/quicklogin/quick_in.jsp?cid=_157_1
(编辑:杨馥红)
关键词:Bb网络教学平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1-0067-04
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以下简称Bb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功能强大、集成高效的网络“教”、“学”环境。它以课程为核心,教师负责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则根据自身情况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利用平台提供的同步和异步的交流协作工具,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教师还可以通过平台布置作业,发布调查和自测,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再结合课程统计工具,从而实现基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的综合评价。总之,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交互的学习过程,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全国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2008年河北师范大学开始了本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同年被评为河北省级精品课。2009年河北师范大学引入Bb网络教学平台,我们开始了基于Bb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建设,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动态更新并应用于教学实践。Bb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呈现了本课程的本校教学特色和优势,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同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的大多数教师通过Bb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随着对Bb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我们越来越发现结合课堂教学,实施网络辅助教学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以及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和讨论。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于一体的网络教学环境,其内容要涵盖整个教学过程,包括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答疑解惑、学生复习、在线作业、释疑、在线测试等每一个环节。其设计主要遵循如下原则:
1.与课堂教学同步性原则
与教学同步性原则是指随着课堂教学过程的深入,教学资源逐步有序地开放或关闭,从而实现了对学生网络学习的进程进行控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有关课程全局资料(比如教学大纲、教学进度、主讲教师、参考资料等)整体发布。而教学课件、案例分析、自测练习、作业等主要教学资源,会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根据教学需求将逐步开放。在这些直接教学资源中根据每次课堂教学需要也会有不同的开放次序,比如教学课件和案例分析可能在课前一至两周内开放,供同学们预习,提前思考。经过课堂教学之后将开展自测练习、完成作业等教学活动。经过一学期实际教学,构建成一门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
2.以学生为本原则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单一灌输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本门课程是大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自身成长的问题、合理分析问题的过程,是大学生构建道德知识体系,并内化为自己价值观念的过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网络教学恰好满足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在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处处以学生为本。[1]首先在课程资源设计方面以学生为本,以易学易用为目标,从学生学习视角去组织、设计教学资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提供了课程结构示意图,建立学习导航,结合学生兴趣和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主体参与为目标,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参与网络教学活动(比如课堂讨论、分组教学等),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再者教学评价也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突出过程管理,结合教学效果,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同时还可以通过个人主页、博客等工具给学生提供彰显自我的空间。
3.互动性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日益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过程。[2]而以完善学生个人修养,提高个人法律意识为目标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更需要全体师生全身心地共同参与。教师不了解学生,就会照本宣科,脱离实际;若学生不主动反馈,教师就会无的放矢。学生不参与教学过程,不反思自省,课程就流于形式,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心灵的互动、思想的碰撞,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性质决定的,教师唯有面对学生的真实思想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因而,在课堂教学一对多的面对面情感交流基础上,通过网络课程,充分发挥网络互动的优势,要尽可能多地构建互动机制。Bb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同步或异步沟通工具,可以实现互动的多样化。可以实名互动,也可以匿名互动;既可以一对多,又可以一对一,甚至多对多;既可以人机互动,还可以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通过论坛,学生可以针对关心的内容公开发表个人见解。消息功能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沟通,直抵心灵误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的结构设计上,还设立虚拟课堂、调查、作业、测试等多种交互环节。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网络的优势之一,网络课程的设计要能体现开放性原则。首先,网络课程的体系结构是开放的,它既具有传统严谨的教学形式,包括辅助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课件”、“案例分析”和“作业自测”模块外,又具有较强的可扩充性,比如在课程中设立“为您服务”、“思想导师”、“外部链接”等模块,随时丰富和扩展课程模块。其次,课程内容设计是开放的,是动态可变的、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创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也必然会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课程内容需要即时调整、实时更新。网络课程特别要及时吸收本学科最新的科技成果、学术动态和相关的社会生活经验,作为课堂的有益补充。第三,教学活动和过程是开放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网络课程进行网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网络教学活动的跨时空性。教师也是跨时空、跨地域地通过网络课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及时辅导。 以学生为本、服务于课堂教学是网络课程建设的宗旨,师生互动是网络课程的灵魂,而开放的课程设计是使课程能够去旧纳新、与时俱进的根本保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内容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教师介绍、课程信息、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教学评价、修身养性栏目等。
1.课程教师介绍彰显教师人格魅力
本部分内容提供任课教师的相关信息,包括教师简历、工作时间、办公地点、联系方式等详细内容。言传身教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的特殊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师的所作所为对学生思想的影响甚大。教师信息越全面越具体就越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教师介绍绝非套话公式,教师必须认真对待,不能忽略其隐形的德育功能。
2.课程信息树立学习旗帜
课程信息提供明确的课程学习目标、要求和学习方法。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学习要求、考核方式等。课程信息像一面旗帜,全面介绍了课程性质,规定了课程教学的目标,为师生的教与学树立了标杆。
3.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拓展学习资源、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分八章,设章、节、目三级结构。每一章的内容都有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难点、学习方法说明等。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应满足学生系统学习本课程所有知识点的要求。
4.师生互动拉近心灵距离
师生互动模块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促使德育实效性的最实用的载体,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在网络空间上的扩展,也是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体现。练习作业、辅导答疑、问题讨论、师生推荐优秀学习资源等教学活动完全实现网络化,从而实现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通过课程“讨论板”,教师定期组织学习讨论,给出有针对性的讨论主题。针对2010级我们设计了“谈理想”、“爱国是否过时”、“大学生如何爱国”、“校园中不文明的现象”等话题,激发了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成长意识。另外还建立推荐课程学习资源的论坛,方便大家共建共享优质学习资源。
课程“讨论板”是一个开放的讨论空间,所有参与者可以各抒己见,而“消息”则可以实现一对一的单独交流,是通往内心世界、实现心灵沟通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思想发展、担任学生的“思想导师”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赋予任课教师特有的职责。通常学生不乐意公开自己的思想、情感等内心世界,而内心世界的问题对一个学生的影响却往往是至关重要的。课程的“消息”工具恰恰给学生提供了能够与教师心灵沟通的途径,学生不但能够得到教师及时的帮助,而且还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隐私。
如果说课程“讨论板”和“消息”工具提供了总结式的异步沟通,而“聊天”和“虚拟课堂”则提供了唇枪舌战式实时的在线交流。教师可以与学生约定一个特定时间,进入课程的聊天室或虚拟课堂,实现师生异地实时互动。
5.教学评价适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了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自主学习水平,利用Bb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调查、测试功能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考核评价。测试中的客观试题,平台可以自动计分,能够给学生自我学习进行及时评价。
使用Bb网络教学平台的“作业”功能布置习题作业,实现作业的数字化管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任课教师往往教授的学生数目较多,仅手工统计核实上交作业的人员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教师利用Bb网络教学平台作业的功能,不但能够轻松地了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而且还能够针对某个学生的作业做出审阅、批改,并能给学生及时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
平台提供的测试、作业等考核管理模块,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结合课程的统计功能,能够使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实现了基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相结合的综合教学评价。
6.修身养性栏目独具德育特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我们设计了一些修身养性的栏目如名句欣赏、哲理故事、轻松一刻,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轻松快乐地得到熏陶,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三、使用Bb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的常见问题
由于我校引进Bb网络教学平台时间较短,加之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有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的建设和实际教学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归纳如下:
1.深度开发利用力不从心
与学生网络互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但由于耗时耗力,大多数教师只满足于内容区的设计,对于课程的使用和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其结果是网络课程教育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笔者认为应该从四方面入手。第一,要消除教师在思想和技术上的障碍。学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进行网络教学,进行教育思想、教育技术理论以及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技术的培训。第二,分担教学任务。在教学管理方面实行助教制度,为教师或教学班配备专门的助教人员,可以以研究生辅助教学方式来实现。第三,更重要的是吸引教师本人自愿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网络辅助教学。从几个学期的网络教学经验来看,简单的物质和经济方面的刺激不足以吸引教师进行充分网络辅助教学,因此首先需要通过文件、政策导向引导教师进行网络教学。其次要引导教师获取回报,比如以评选优秀课程方式获得精神鼓励,以做科学研究的态度研究网络教学过程,形成教学改革论文等。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应该有更多回报的方式和方法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第四,是让教师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网络教学。一种方式就是从教学安排角度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另一种方式就是随着网络辅助教学的经验丰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完善,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压缩课堂教学时间,让更多的教学活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从而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劳动强度,转而进行网络辅助教学,笔者认为后者更具可行性。 2.共享资源存有疑虑
教师自己多年教学研究积累的成果,顷刻之间成为众人皆知的网络资源,对于当事教师来说总是心有顾虑,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Bb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建立比较健全的资源保护和资源共享的机制。在平台中,教师是课程的管理者,从权限设置上不仅可以控制整门课程是否开放,还可以控制课程中的某个菜单,甚至是某个具体学习资源是否开放。“开放”也会随着面向对象不同具有不同的范围,首先是完全开放,就是面向社会所有人的开放,非网络教学平台用户可以查看的资源,比如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等。其次是面向网络教学平台用户,但非课程成员的开放,也就是面向校内开放。第三就是面向本课程学生开放的教学资源。同时由于系统可以支持多种文件格式,比如zip、swf等文件,可以实现资源在线浏览而不能下载。因此Bb网络教学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和尊重教师的知识产权。
3.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在开发Bb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中是合作关系。没有良好稳定的网络教学技术应用服务团队,Bb网络课程的辅助教学将成为空谈。网络服务团队应该面向全校师生提供技术应用培训、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引导、远程技术支持、系统维护及开发应用等,在人员配备上应该有1至2名管理员提供日常技术应用培训、网络事务处理及远程技术支持,再有1至2名管理员负责平台系统维护、功能开发、课件制作等系统服务。因此专业教师与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合作,才能推出质量更高、应用深入的网络课程,自然课程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因此合作机制和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对网络教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4.部分教师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杜绝学生受不良信息影响是任何网络传媒的责任。Bb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更是如此,网络道德教育本身就是课程的教学内容。确保网络课程安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责任。教师有义务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遴选一批有价值的资料提供给学生,作为学习拓展资料。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甄别有价值的学习资料,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5.平台本身的局限性有待改进
没有任何一个应用系统的开发是一蹴而就,再加上网络技术发展飞速,新应用、新需求的层出不穷,升级和完善是不可避免的。Bb网络教学平台也不例外,更何况Bb网络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系统的各项功能应用操作比较繁琐,还没有适合手机学习的系统页面,系统无法记录课程学习的时间,也无法通过“机构角色”筛选用户,无法分开教师和学生身份,助教身份没有成绩等。因此需要加大对Bb网络教学平台投入,通过升级来完善平台功能,提高平台的易用性成为必然选择,进而提升平台的服务水平。
6.网络环境有待改善
首先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环境有待改善。我校网络教学平台运行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内,而分散在市区的教师个人一般家里安装都是联通或移动的家庭ADSL宽带,教师在家中登录网络教学平台非常困难。经过我们实验,在网络高峰期晚上的六点至十二点打开网络教学平台首页,至少需要1分钟的时间或无法连接,即使打开首页但很难登录成功。在白天早八点到晚十八点,访问非常不流畅。而这两个时段正是教师备课、组织教学的主要时期。只有在夜间一点到凌晨六点之前访问平台比较流畅。其次是学校内部的教学网络环境。教学的主战场——教室不能访问网络教学平台,也影响了教师利用平台的积极性。我们倡导教师在家中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备课、组织教学;在教室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组织教学;学生通过计算机、手机访问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目前的网络环境离我们建立真正的“互联互动的网络学习环境”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改善网络教学平台的外部网络环境对于平台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在信息化社会,任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不能忽略网络的教育功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Bb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建设与应用只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是教学信息化改革的有益尝试,是把一些好的但落实起来却很困难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过Bb网络教学平台来实现。然而如何利用Bb网络教学平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不仅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还有赖于教师的觉悟和智慧。?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13.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5.
[3]吴智育,李树青.体验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7).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5]河北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网络课程.http://wljx.hebtu.edu.cn/webapps/silkII/quicklogin/quick_in.jsp?cid=_157_1
(编辑:杨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