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分析早期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拖出切除双吻合器吻合I临床应用的经验体会.方法 对2001年5月至2008年3月25例早期低位直肠癌采用经腹直肠游离,远端直肠腔内翻转经肛门拖出、直视下切除,双吻合器吻合.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5岁(26~57岁).肿瘤下缘距齿线的平均距离为(3.2 ±0.5)cm(2.0~4.5 cm),肿瘤平均最大直径为(2.8±0.8)cm(2.0~3.5
【机 构】
:
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分析早期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拖出切除双吻合器吻合I临床应用的经验体会.方法 对2001年5月至2008年3月25例早期低位直肠癌采用经腹直肠游离,远端直肠腔内翻转经肛门拖出、直视下切除,双吻合器吻合.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5岁(26~57岁).肿瘤下缘距齿线的平均距离为(3.2 ±0.5)cm(2.0~4.5 cm),肿瘤平均最大直径为(2.8±0.8)cm(2.0~3.5 cm).结果 肿瘤下缘距切缘的平均距离为(1. 5±0.4)cm(1.1~2.2 cm),切缘肿瘤均阴性.吻合口位于齿状线以上18例,距离0.3~2.1 cm[(1.7±0.2)cm],7例吻合口位于齿状线以下0.1~0.5 cm(平均0.3 cm).一例术后吻合口漏,保守治疗愈合.术后随访6~62个月(平均32个月),局部复发1例(4.0%),远处肝脏转移3例(12.0%);肺部转移2例(8.0%).轻度大便失禁7例.结论 对于早期低位早期直肠癌的切除,与经腹在盆腔内离断相比,将直肠经肛门翻出在直视下离断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切断的位置,既保证安全的切除距离,又尽可能地多保留远端直肠,保留控便功能。
其他文献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t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成人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不同分级的DDH其重建存在不同选择,此外,DDH继发骨关节炎的病程进展也是影响治疗手段选择的因素之一.鉴于髋臼侧重建是DDH患者治疗的重中之重,本综述就DDH的分级、分期与髋臼侧重建的手术方式选择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直肠绒毛状腺瘤在初期基本上是良性的.不过,腺瘤直径越大,蜕变成浸润性癌的可能性越高,复发率也增高.早期的腺瘤局部切除是预防其癌变的最有效疗法.局部整块切除肿瘤才是根治疗法.浸润性癌肿,是一个很好的分期指标,医生须计划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如病灶位于直肠中段或上段,可选择直肠低位前切除,但此项手术并发症率较高,有时更需常规做回肠造瘘,对于良性病变,行直肠低位前切除及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则有过度治疗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95例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随访期内,42例(43.2%)患者被诊断为肝癌复发.复发部位最多见于移植肝(32例)、肺(21例)、骨(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分布、肝硬化背景、术前甲胎蛋白浓度、组织学分期、大血管侵犯6项因素对肝移植术后生存
骶髓上损伤(suprasacral cord injury,SSCI)常伴发逼尿肌反射亢进(detrusor hyperrflexia,DH),这与原发脊髓损伤有关.但与此同时,逼尿肌自身兴奋性发生何种继发性改变,这种改变与DH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目前尚缺乏研究[1].本实验建立骶髓上损伤后DH动物模型,进行在体和离体膀胱充盈性测压及离体逼尿肌条机械牵拉实验,观察SSCI后逼尿肌兴奋收缩功能变化,
众所周知,肝癌是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较低.当前肝癌临床治疗的研究十分活跃,除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生物治疗外,又出现了局部治疗、肝移植、靶向治疗等新疗法。
患者女性,38岁,因反复发热、左腰痛3年入院.术前尿常规见白细胞++,尿培养提示大肠杆菌,静脉肾盂造影提示输尿管近肾盂处结石伴中度肾积水,结石1.8 cm大小,输尿管下段可疑梗阻,给予抗菌素治疗1周后复查尿常规正常。
患者男性,51岁,因"右上腹隐痛伴黄疸6个月"于2006年5月18日入院.患者2004年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7月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17ACE).术后恢复良好,甲胎蛋白(AFP)从术前的4685μg/L下降到91μg/L(参考值0-20μg/L)。
2008年6月14日对中国外科学界来说,是一个非常悲痛的日子,一代宗师、医学泰斗、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现代外科学奠基人之一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裘法祖教授于当日8点46分因病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裘老的逝世使中国外科学界痛失了一位良师和先贤。
目的 探讨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DPPHR)的适应证及具体术式的选择指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实施的22例DPPHR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黏液性囊腺瘤8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慢性胰腺炎4例(伴胰头肿块2例,伴多发结石2例),淋巴上皮囊肿1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探讨DPPHR术式的适应证、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苦参碱是从中药苦参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类活性物质,它在防治肝炎、抗肝纤维化、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1-2].研究结果表明,它的毒副作用小,能提高机体免疫力[3-4].本研究利用植物血凝素(PHA)-L、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OKT)-3、白细胞介素(IL)-2诱导活化T淋巴细胞,探讨苦参碱对人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联合T细胞对体外胃癌细胞的杀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