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讨厌Mac,我一直讨厌Mac。
—查理·布洛克(Charlie Brooker)
查理·布洛克就是因此而出名的。就像当初在香奈儿秀场外的和平抗议者一样,不过这次地点从巴黎大皇宫换成了卫报,对象从名牌换成了科技。也不排除查理·布洛克本身就是痛恨消费主义的,他已经把消费主义换成了点卡,在影片里用整整一集去隐喻。
5月,美剧的终结季到来,编剧的黔驴技穷让我们不得不移步英剧。你可能完全是冲着上流社会的华服丽景才看《唐顿庄园》的,《黑镜》的诞生让豆瓣青年惊呼“神作”、并且产生了黑色星期天的情绪蔓延,那么这是怎样的一部神作呢?
这部剧因为戴了英伦的帽子所以显得格外沉重,他们说你需要强大的内心才能看这部剧。
社交网络——隐形的杀手
如果没有那么多人围观,一个变态杀手是不会出狠招的。既然预计会刮起全球旋风,那么索性做的更彻底一点。这个故事跟最近发生的加拿大艳星分尸案如出一辙,首先一段R级重口味视频走红网络。艳星分尸受害者,奸尸后吃掉部分尸身,然后将残肢寄给加拿大两大政党总部。有明星又有好莱坞剧情,就差一个詹姆斯·伍兹那样的州检察官来破案了。YouTube的传播助纣了暴徒的猖狂,无论什么事玩过度之后,矛头就开始不对劲了。大家开始纷纷有了别样的话题。
一位暴徒绑架了英皇室的公主,照例是“录像恐吓”——公主在视频里哭诉交换条件。首相穿着睡袍出现,全然不知这接下来的一切都与自己有关。隐形绑匪要求首相多角度长时间全程直播与一头猪性交,以此作为释放条件。民众的猎奇欲瞬间被点燃,正义与道德的外表下是堂而皇之的围观。正常的路径是,民众对公主遭遇的同情点燃了全民对暴行的声讨,暴徒无处遁寻,英国警方再次发挥了他的正面力量,政府高度重视,全球通缉。但这个再正常不过的逻辑,在公主的一根带着宝石戒指的断指寄往BBC的时候令全民惊愕了。
顺理成章的上演了唐宁街童话戏码。政府对新闻媒体惯性的压制,即使对岸的CNN都播报了事件,国民们仍然不能说那个皇帝没穿新衣。矛头在这个时候打了逡巡。人们开始声讨政府的不作为,认为“首相可以不要,但公主只有一个。”
长久以来英国人视皇室为国民精神的凝聚,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他经历了12位首相。也许当一个英国人清晨在海德公园遛矮脚犬的时候,他告诉你奥运会与他无关,皇室的婚礼令他疲累,政府的诸多问题令他信心缺失,但这不妨碍他会去围观皇家马车的游行彩排或者关注政府丑闻。
显然围观情绪胜过了对道德底线的坚持,人们不再关注这个罪犯是谁在哪儿了,千万双眼睛盯着首相——你到底做不做。利益集团让首相保守政治地位,政治角色抵不过舆论压力,荒唐的一幕发生了。这成了一场嫌犯主导的闹剧,可是嫌犯在哪儿?当公主被释放在清晨的伦敦桥,没有人认出来她是谁。这场由民意票选的闹剧嘲笑了政府,被绑匪拉低的道德底线成功挑战了公民的极限。
模拟人生现代寓言
每天,这个星球都有70亿人醒来、奔走、入睡,每个人都过着自己的生活,看着不一样的风景。在这一集里查理·布洛克把人生的意义归结于“赚点数”。着统一灰色衣服的人们每天骑单车以赚取足够的点数,住在四面电子屏环绕的小屋里,挤牙膏、饮食贩卖机、观看电视,都要耗去一定的点数。你可以选择人生是终日在单车上看色情频道,还是去参加选秀节目成为人们点播的对象。被放大的“泛娱乐化”使人们前仆后继花掉毕生积蓄去参加选秀,而评委泯灭人性和道德底线的评选标准也投射了娱乐圈的“才能即元素”的筛选标准。
当主人翁被真情打动,因为爱情奉献自己的1500万金币要给女主角远大前程的时候,却发现爱的不是他,女主角择捷径而优成为色情演员。当男主角幡然醒悟这样的四面黑镜生活和娱乐节目令人麻木致死,决定上节目来痛斥娱乐节目的时候,自己全然不知已经身在娱乐之中,最终也被招安成演员。
人被改变了生活路径,是否会选择更加不劳而获的方式赚取生活?在金钱才能换取消费,娱乐才能获得快感的当下,人们在水泥森林里究竟是为了什么?
记忆芯片窥视人性
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对记忆的探索。从80年代增强记忆的补药,到如今风投正劲的Evernote类云存储笔记,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大脑的记忆能力替代品的研发。假若科技发达到人类可以植入芯片,一粒叫Grain的芯片和一枚遥控器结合,可以随时调动你眼睛看到的任何画面,并且可以选择片段,大屏幕播放。
多疑的丈夫在冷餐会上发现妻子与好友有私情,记忆芯片检索回放找出证据,让妻子不堪的同时自己也开始陷入心理扭曲。暂不讨论妻子出轨丈夫要不要捉奸,假若真的有一样工具让人眼见即记忆,每个人都可以将另一个人鸡毛蒜皮的小事拿出来论道,就像竞选州检察官一样互揭丑闻。窥私欲变得堂而皇之,人在证据之下无处遁寻。
而一个事件的发生往往包含太多的情感因素,主观臆断覆盖了当下的时间点,太容易看穿真相往往也得不到幸福。科技的进步异化了人性,社交方式发生变化的同时剥夺了人们的隐私空间。你现在发的每一条微博,写下的每一句话,都极有可能在未来的某天成为呈堂公证。
恰如《1984》(也叫《欧洲的最后一个人》),查理·布洛克奥威尔式的科技幻想似乎把人拉回到斯大林式的国度,街角布满摄像监控,人们的每一个言行都在思想警察的监控之中,由政府和组织麻木而统一的控制世界,被思想奴役的人们活在单一社会集体控制下。
很难说科技的尽头是一片荒芜还是赫胥黎笔下的美丽新世界,追寻个体的主体性尝试充满了幻想与欲望,但镜像的欺骗又使人对人性产生了厌恶。人性的原罪绑架了科技,这么说来,查理·布洛克的确哭错了坟头。
(编辑:杨磊)
—查理·布洛克(Charlie Brooker)
查理·布洛克就是因此而出名的。就像当初在香奈儿秀场外的和平抗议者一样,不过这次地点从巴黎大皇宫换成了卫报,对象从名牌换成了科技。也不排除查理·布洛克本身就是痛恨消费主义的,他已经把消费主义换成了点卡,在影片里用整整一集去隐喻。
5月,美剧的终结季到来,编剧的黔驴技穷让我们不得不移步英剧。你可能完全是冲着上流社会的华服丽景才看《唐顿庄园》的,《黑镜》的诞生让豆瓣青年惊呼“神作”、并且产生了黑色星期天的情绪蔓延,那么这是怎样的一部神作呢?
这部剧因为戴了英伦的帽子所以显得格外沉重,他们说你需要强大的内心才能看这部剧。
社交网络——隐形的杀手
如果没有那么多人围观,一个变态杀手是不会出狠招的。既然预计会刮起全球旋风,那么索性做的更彻底一点。这个故事跟最近发生的加拿大艳星分尸案如出一辙,首先一段R级重口味视频走红网络。艳星分尸受害者,奸尸后吃掉部分尸身,然后将残肢寄给加拿大两大政党总部。有明星又有好莱坞剧情,就差一个詹姆斯·伍兹那样的州检察官来破案了。YouTube的传播助纣了暴徒的猖狂,无论什么事玩过度之后,矛头就开始不对劲了。大家开始纷纷有了别样的话题。
一位暴徒绑架了英皇室的公主,照例是“录像恐吓”——公主在视频里哭诉交换条件。首相穿着睡袍出现,全然不知这接下来的一切都与自己有关。隐形绑匪要求首相多角度长时间全程直播与一头猪性交,以此作为释放条件。民众的猎奇欲瞬间被点燃,正义与道德的外表下是堂而皇之的围观。正常的路径是,民众对公主遭遇的同情点燃了全民对暴行的声讨,暴徒无处遁寻,英国警方再次发挥了他的正面力量,政府高度重视,全球通缉。但这个再正常不过的逻辑,在公主的一根带着宝石戒指的断指寄往BBC的时候令全民惊愕了。
顺理成章的上演了唐宁街童话戏码。政府对新闻媒体惯性的压制,即使对岸的CNN都播报了事件,国民们仍然不能说那个皇帝没穿新衣。矛头在这个时候打了逡巡。人们开始声讨政府的不作为,认为“首相可以不要,但公主只有一个。”
长久以来英国人视皇室为国民精神的凝聚,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他经历了12位首相。也许当一个英国人清晨在海德公园遛矮脚犬的时候,他告诉你奥运会与他无关,皇室的婚礼令他疲累,政府的诸多问题令他信心缺失,但这不妨碍他会去围观皇家马车的游行彩排或者关注政府丑闻。
显然围观情绪胜过了对道德底线的坚持,人们不再关注这个罪犯是谁在哪儿了,千万双眼睛盯着首相——你到底做不做。利益集团让首相保守政治地位,政治角色抵不过舆论压力,荒唐的一幕发生了。这成了一场嫌犯主导的闹剧,可是嫌犯在哪儿?当公主被释放在清晨的伦敦桥,没有人认出来她是谁。这场由民意票选的闹剧嘲笑了政府,被绑匪拉低的道德底线成功挑战了公民的极限。
模拟人生现代寓言
每天,这个星球都有70亿人醒来、奔走、入睡,每个人都过着自己的生活,看着不一样的风景。在这一集里查理·布洛克把人生的意义归结于“赚点数”。着统一灰色衣服的人们每天骑单车以赚取足够的点数,住在四面电子屏环绕的小屋里,挤牙膏、饮食贩卖机、观看电视,都要耗去一定的点数。你可以选择人生是终日在单车上看色情频道,还是去参加选秀节目成为人们点播的对象。被放大的“泛娱乐化”使人们前仆后继花掉毕生积蓄去参加选秀,而评委泯灭人性和道德底线的评选标准也投射了娱乐圈的“才能即元素”的筛选标准。
当主人翁被真情打动,因为爱情奉献自己的1500万金币要给女主角远大前程的时候,却发现爱的不是他,女主角择捷径而优成为色情演员。当男主角幡然醒悟这样的四面黑镜生活和娱乐节目令人麻木致死,决定上节目来痛斥娱乐节目的时候,自己全然不知已经身在娱乐之中,最终也被招安成演员。
人被改变了生活路径,是否会选择更加不劳而获的方式赚取生活?在金钱才能换取消费,娱乐才能获得快感的当下,人们在水泥森林里究竟是为了什么?
记忆芯片窥视人性
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对记忆的探索。从80年代增强记忆的补药,到如今风投正劲的Evernote类云存储笔记,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大脑的记忆能力替代品的研发。假若科技发达到人类可以植入芯片,一粒叫Grain的芯片和一枚遥控器结合,可以随时调动你眼睛看到的任何画面,并且可以选择片段,大屏幕播放。
多疑的丈夫在冷餐会上发现妻子与好友有私情,记忆芯片检索回放找出证据,让妻子不堪的同时自己也开始陷入心理扭曲。暂不讨论妻子出轨丈夫要不要捉奸,假若真的有一样工具让人眼见即记忆,每个人都可以将另一个人鸡毛蒜皮的小事拿出来论道,就像竞选州检察官一样互揭丑闻。窥私欲变得堂而皇之,人在证据之下无处遁寻。
而一个事件的发生往往包含太多的情感因素,主观臆断覆盖了当下的时间点,太容易看穿真相往往也得不到幸福。科技的进步异化了人性,社交方式发生变化的同时剥夺了人们的隐私空间。你现在发的每一条微博,写下的每一句话,都极有可能在未来的某天成为呈堂公证。
恰如《1984》(也叫《欧洲的最后一个人》),查理·布洛克奥威尔式的科技幻想似乎把人拉回到斯大林式的国度,街角布满摄像监控,人们的每一个言行都在思想警察的监控之中,由政府和组织麻木而统一的控制世界,被思想奴役的人们活在单一社会集体控制下。
很难说科技的尽头是一片荒芜还是赫胥黎笔下的美丽新世界,追寻个体的主体性尝试充满了幻想与欲望,但镜像的欺骗又使人对人性产生了厌恶。人性的原罪绑架了科技,这么说来,查理·布洛克的确哭错了坟头。
(编辑: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