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精华天地灵气:菊花石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菊花石,盛传着这么一个故事。古代浏阳河畔有一位秀才,酷爱菊花,经常赏菊吟诗,并把最喜爱的女儿取名为“菊花”。“菊花”与书童“菊石”相爱,却遭到封建思想严重的秀才百般阻挠。菊花与菊石宁死不屈,在重阳节的夜晚,手挽手投入碧波潭中,从此,潭中的岩石上绽开着一朵朵洁白晶莹的菊花。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而已,是过去的人不清楚菊花石的成因而编造出来的美丽故事。
  菊花石是地质中的一种天然“花卉”,由花蕊和花瓣两部分组成,花蕊是晶粒状矿物集合体,花瓣为长短不等柱状矿物集合体,以花蕊为中心向三度空间做放射状排列,活似怒放盛开的菊花,故名“菊花石”。
  菊花石质地坚硬,外表呈青灰色,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和玉髓(石英),有的含菱锶矿及天青石。不含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无害,并且还含有有益元素,如Fe、Zn等。
  如现实中的菊花一样,花芯有单芯、双芯、三芯和无芯,有类似竹叶菊、绣球龙葵菊、蒲叶菊和金钱菊花型等。雕琢艺人利用菊花石这些特点,精工雕琢,理出花瓣,添枝加叶,浮雕成丛丛菊花。
  菊花石雕融自然性和艺术性一体,既有观赏性,又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历来为馈赠之佳品。195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浏阳将一尊巨型立体雕件“石菊森山”呈献北京人民大会堂。i997~1999年,举国欢腾,喜庆香港、澳门回归,浏阳特意创意了两件具有纪念意义的菊花石雕,分别献给了香港、澳门特区政府。2006年lO月,长沙雕刻家张其麟用菊花石雕出奥运“马术”图标,捐赠给北京奥组委,展现了菊花石的独特魅力。
  菊花石资源稀少罕见,目前仅见于我国湖北、湖南、江西、广西、江苏等地,其中以湖南浏阳菊花石最为有名、也是发现最早的。
  据《浏阳县志》记载,约在清乾隆年间,相传当地乡民取石垒坝,惊诧发现石中含有“菊花”,乡中石匠,如琢如磨雕刻,遂使奇石成为贡品,被历代朝廷、官员、富商作为收藏、馈赠的佳品。
  到清末民初時期,著名民间艺人戴清升作品《梅菊屏》和《梅兰竹菊横屏》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牌奖,令世人瞠目,拍案惊奇“石头能开花”,荣获“稀世珍品金奖”,至今保存在联合国博物馆。
  江西永丰的菊花石记载最早见于清人张尚瑗《石里杂云》。该书记载说“吉水永丰有石,青质而黄章,章为菊花,金英粲然如画”,该书中亦同时记载了浏阳的菊花石,这说明永丰菊花石很早就被人发现,但不知什么原因该地菊花石没有像浏阳那样开采利用,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被人遗忘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上海下乡知青根据县志上记载的“梅花桥”为线索,历尽艰辛,终于于1994年前后在藤八河一带发现了菊花石,并将之命名为“菊花水石”。
  无独有偶,宣恩菊花石也是根据地名为线索发现的,早在上世纪30年代,湖北省宣恩县粟子坪村燕儿沟的沟底石板上,就发现了类似菊花石的花纹,当地民间把它传为神话,认为是“七仙女”抛向人间的“天花”,在该地也被称为“岩板上开花”。直到1991年中国建材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湖北总队对“岩板上开花”处的李家坡矿区进行勘查,才正式确定为菊花石。
  总体来讲,从浏阳菊化石的发现到现在近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只有浏阳为菊花石的唯一产地,其它地方的菊花石一直未被发现。主要原因是山于科学技术落后,人们对菊花石的成因一直未清;二是仪为民间艺人及玩石者对此感兴趣,菊化石一直没有引起地质学家的重视。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一种非金属矿海泡石的勘探开发,地质学家们发现菊花石常和海泡石共生,从此才正式开始了菊花石成因的研究,先后发现了湖南石门、陕西宁强等地菊花石矿点。
  菊花石产地的更多发现还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菊花石不仅具有观赏收藏价值,而且对找矿及了解古环境有重要意义。因此,先后发现了湖北宣恩长潭乡矿区、恩施红尘、建始磺厂坪、黄石、阳新及江西上高等一些菊花石矿点。
  菊花石的形成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关于湖南浏阳的菊花石,科学家有过考证。早在两亿多年前,湖南浏阳的东乡一带是浅海,后来山于地球变迁,湖南的浏阳进入了海退期,在地表低洼的地方积存的海水小断蒸发,当海水中的硫酸锶盐的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便形成了晶体,并逐渐依附在燧石核心周围,同时随水中的泥质沉积下来,散布在泥灰岩层中。经过两亿年的演变,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菊花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