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福贵”清醒“活着”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一次阅读了余华的《活着》。读完这本8万多字的小说,合上书后心头自然跳出来的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到底要做什么?这并不是很高深的问题,然而很不好回答。
  解决这样的问题,还得从读懂小说内容开始。
  尽管小说名为“活着”,但它实实在在讲述的是有关死亡的故事,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如何亲手把自己子孙四代七个亲人一个个送走而自己还“活着”的悲情故事。以致当年美国《西雅图时报》评论说“《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被很多人认同。殊不知,这正是此部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未知死焉知生”,杰出的小说定有其高超的技巧。
  在下乡采风者“我”的引导下,福贵讲述了他一生亲历的属于自己的人生——
  抗日战争时期,身为地主少爷的福贵,度过了一段醉生梦死的浪荡生活,但因迷上赌博,输光了家里的一百多亩地和家宅等全部家产,父亲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而从粪缸上摔下死去。
  解放戰争时期,父亲的过世让福贵终于清醒,他开始租田种地,本以为生活可以从此平平淡淡回到正轨,却因到城里为母亲买药,被国民党残部拉去做壮丁,三年杳无音讯。老母在担忧中离世,女儿也因高烧成了聋哑人。
  土地改革时期,终于回到家的福贵正赶上土地改革,全中国实行分田到户,福贵自然干了起来。刚开始妻子家珍还能帮忙干活,然而好景不长,家珍患上了软骨病,从此只能卧病在床。
  人民公社时期,儿子有庆因见义勇为为产后大出血的县长夫人(春生老婆)献血时,因医生疏忽,竟被过度抽血致死。
  后来,在那个特殊时期,女儿凤霞嫁给偏头万二喜,本有一段相对平静的生活,却不料凤霞在生孩子时大出血死亡;之后不足三月,妻子家珍因受不了女儿去世的打击也凄惨离世;不久偏头女婿万二喜也意外被水泥板夹死;只剩下了苦命的外孙苦根,谁曾想,病中的苦根因贪吃豆子被撑死。
  最后福贵身边只剩一头老牛陪伴,在夕阳的晚风中独自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
  小说结尾写道:“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这个结尾,余韵悠悠,意味深长。它既描绘出了老人的生存环境,透露出乡间生活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又照应开头,为整部小说画下圆满句号的同时,开启了读者的思绪,为读者的“再创造”提供契机。比如,我们可以联想到台湾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说的一句话:七十年的天翻地覆,物换星移,不过是一个下午去市场买菜的时间。更何况是个体的人呢?《活着》反映的正是二十世纪四十年到八十年代这段时期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福贵不过是个缩影,他的一生尽管大起大落,讲述起来也不过一个下午的时间。这个结尾以简单的美丽和朴素的力量,同样召唤着读者。
  福贵的一生无疑是苦难悲催的,但是,福贵的一生也曾有过幸福的时光,尤其是妻子家珍的不离不弃。他曾经儿女双全,妻子勤俭持家,孝顺公婆,敬爱丈夫;儿子懂事,女儿乖巧,女婿和女儿感情极深;外孙聪明伶俐……这一切,都曾给福贵带来难得的欢乐时刻。正因此,当福贵向“我”讲述自己的身世遭遇时,他是面带微笑、满心喜悦的,“他黝黑的脸在阳光中笑得很是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这有力地说明了“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活着·麦田新版自序》)。
  “活着”是属于自己的一种感受,别人的看法只是别人的“看法”,谁都无法参与。在社会动荡变革的河流中,福贵犹如一只漂泊在命运之海上的小船,他任凭生活的风吹动而决定着航向,安排他的旅程,他无从选择,也无力改变,只能以自己的方式面对生活的种种厄运。
  他自己的方式就是坚韧乐观地活着。正如余华在初版前言中所说:“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生命,首先得活着,才能谈得上活出意义来,人都没了,其他一切又从何谈起?就如西哲所谓“人,认识你自己”一样,探讨怎样活的问题,前提是活着。古人所谓三不朽,自有其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但均非芸芸众生所可求得,对于普通劳苦大众“福贵”们来说,“活着”才是一生最大的意义,是形而下者最切实际的生命哲学!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个先来到。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领悟到了生命的局限性和生死两无奈的生命处境,人生一场,才要加倍珍惜属于自己的这段时光。
  古人讲“死去元知万事空”,对人生而言,唯有死亡才是最大的平等。人死灯灭,盖棺论定,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是因为,他被后人记住了,他给后人带来了影响。鲁迅先生曾言“一个人如果不留在活人心中,那便真的死了”。古往今来,往圣先哲,对于死亡的种种认知和说法,其实都彰显着“活着”的不易。可以肯定地说,当福贵默默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故事中的那些人包括他自己都将烟消云散,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得感谢小说中的“我”,更应感谢那个会讲故事的人——余华!从小说中看到我们自己,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生命是脆弱的,人生在世,活着的意义就是“好好地”活着,肉体生命的鲜活和精神意义的充盈自在,缺一不可。这才是真正的“活着”,首先活着,只管活着,其他的事就交给时间好了,因为时间最终会改变一切。
  (责任编辑 / 胡
其他文献
亲爱的钟南山爷爷:  您好!  谨以此信送上我对您以及全体医务工作者由衷的感谢与敬意。  年少时曾多次听到“国士无双”这四个字,未能知其深意与分量。而此时此刻,当我提笔在纸上写下“国士无双”,看见的却分明是您的名字。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您是侠士。国家有難时,撑起整片天,救百姓于疾苦。疫情的面前矗立着三座山,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镇华夏。  您用一双托起众生的手
打开窗,正春光明媚,和风拂面,但空无一人的街道,又让我记起了我的处境。  “看啥呢?吃饭了!”我被妈妈的声音拉回视线,来到饭桌前。  “唉,又只有这么一点荤菜。”我在心里嘀咕了几句,有些无奈地伸向盘子,带着一丝侥幸,试图拨拉出更多的肉丝,然而终是徒劳。零星的几条肉丝在几经推让之后,最终落入我的碗中。  以前无肉不欢的我,早因而今的“紧张局势”被迫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 我只好无奈地大嚼了几口青菜。 
她孕育了微霖温青萝的温润江南;她描摹了怒风卷黄沙的苍茫大漠;她横贯东西四千余里,绵延上下五千年;她是扎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的泱泱华夏,她是每一位中华游子魂牵梦萦的祖国。  当新生的画卷展开,你可以感受到它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片沸腾的热土上,聆听到祖国前进的脚步声……  稳健步伐·文化脉搏  中华之美,承载千年文化底蕴。五千年文化之路,留下了祖国清晰的足迹。你听,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唐宋哲人的吟咏
有人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清·得舆《京都竹枝词》),也有人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红楼’,女不读‘西厢’”。那么,阅读《红楼梦》是否有性别之分?中学生阅读《红楼梦》可以读到什么呢?  一、对《红楼梦》的历史评价  《中国大百科全书》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西方评论认为,《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欧洲。甚至有人认为,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其中《红楼梦
《哦,香雪》是作家铁凝的代表作之一,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现被选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述和抒情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小说语言优美,描写精彩,人物鲜明,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中对人物语言描写中的叹词、语气词运用精妙,这些词语看似
回想起来,中学时的我是一个偏科的学生。从小我就喜欢文史、喜欢舞文弄墨而不喜欢理工。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就是小时候到父亲工作的人民公社机械站去玩耍,男孩子大都对东方红拖拉机之类充满了好奇,而我却比较木然。我更愿意回到村子里听见多识广的老辈人讲古,更愿意一个人静下来读大人们扔在角落的旧小说,如《说唐》《说岳全传》《水浒传》《三国演义》之类的闲书。  记得初中时我的偏科还不明显,到了高一就一下子暴露出来了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2018年高校招生考试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各地严禁宣传“高考状元”,一旦发现,严肃处理。这一次教育部对“炒状元”亮剑,很让社会兴奋了一阵。然而,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发布,“状元”的字眼倒是少有出现,可一些媒体一点也没放松“炒状元”。浙江有媒体报道了“高分天团”,三四个全省最有名高中的高分同学一罗列,谁是状元还不是明摆着?某报纸官方微信上说:
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因为拔掉心中畏惧的杂草;百川东到海,浩浩荡荡,因为拔掉心中安逸的杂草;老鹰飞翔在天,俯视万物,因为拔掉心中怯弱的杂草。我们也要拔掉心中的杂草,在波涛汹涌处做一个弄潮儿。  拔掉心中的杂草,造就辉煌成就。司马迁拔掉心中畏惧的杂草,写下了无韵离骚,弹响了史家绝唱;爱迪生拔掉心中放弃的杂草,成了闻名遐迩的发明大家;李世民拔掉猜疑的杂草,任用魏征等一干賢臣,造就了贞观之治。杂草影响
作家介绍  沈嘉柯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进入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蝉联两届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奖。已出版《愿你从容地生活》(清华大学出版社)《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人民东方出版传媒)《人生是一场雅集》(江苏文艺出版社)《与岁月温柔相待》(武汉大学出版社)等50多本各类文学作品,畅销百万册。担任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北赛区评委、中国青少年写作营导师。现为湖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北省青联委员。于《人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