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年前,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比高盛支持奥巴马的钱更多;四年后,没有谁比高盛更希望打败奥巴马。
穆尼尔·赛特是高盛集团的一个普通合伙人,2008年总统大选时,他号召自己部门的员工为当时民主党候选人、现任总统奥巴马“解囊”,四年后,他公开表示自己的政治立场——他已经为支持罗姆尼的super PAC筹集了31万美元的资金。理由很简单:罗姆尼更适合解决经济这种实际问题,而奥巴马只把他们看做“fat cat bankers(贪婪的银行家)”。
布鲁斯·海曼,高盛集团的中级管理人员,今年32岁,是公司里少有的直言不讳支持奥巴马的员工,同时也是奥巴马竞选团队中业绩数一数二的“筹款人”。今年9月份,他被邀请参加了民主党大会,遇见了另外两个以前的同事,他们甚至自嘲称:“估计今天的会中,与高盛有关的人只有咱们仨吧!”
捐款表达政治立场
据统计,2008年高盛公司职员向奥巴马捐款总额超过100万美元,而本次选举,到目前为止,只有可怜的13.6万美元,对支持奥巴马的super PAC更是没有任何表示。而他们给了给了奥巴马的对手——罗姆尼180万美元:90万捐给了罗姆尼竞选团队,另外90万帮助罗姆尼的super PAC。
高盛公司作为23年来民主党的第一竞选资金来源,从政治的一极走向了另一极,可谓反差巨大。连《华尔街日报》的评论员都称:“这种集体倒戈的局面在大公司并不常见,甚至在现代竞选筹款制度确立的40年间里,从未发生过这种现象。”
在华尔街,除了首屈一指的高盛公司,包括JP摩根、美国银行、摩根斯坦利、花旗集团在内的其他四大巨头,对两党的捐款数额也非常悬殊,据一家无党派背景的政治调查机构“Pesponsive Politics”数据显示:到10月为止,这五家金融机构对奥巴马的捐款数额已从347万美元下降至65.8万美元,对罗姆尼的捐赠额则高达324万美元。
而华尔街金融巨头释放的信号直接表现在两党候选人的筹款成绩上,罗姆尼从3.3万选民中筹款超过8000万美元,加上支持他的super PAC以及联邦竞选委员会拨款,他总共筹得了7.42亿美元资金,而2008年中依托“散户”选民贡献的奥巴马比他少了1亿多美元。
高盛作为最典型的“华盛顿和华尔街合体”,捐款数额体现政治立场的传统始于1930年。执掌高盛集团30年的魏因伯格曾是1930年罗斯福总统的第一号捐款人,后来他因此创办了为国会输送经济顾问并影响至今的“经济事务咨询、规划委员会”。而这个传统在现代竞选筹款制度确立的几十年来也从未中断,据调查机构“Pesponsive Politics”从1989年开始追踪的数据显示:高盛集团为民主党各候选人总共贡献了超过2240万美元的捐款,这一数额仅不及民主党坚定支持者——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的2750万美元,排在历史第二位。
今年3月,高盛集团CEO布兰克芬曾写邮件给公司全体职员,号召大家为“高盛PAC”捐款,虽然他标榜自己是个民主党人,但他并非号召大家也捐给民主党人,事实上他自己这次也没捐多少。
其实金融巨头们的政治转向并不难以理解。2008年,奥巴马作为候选人并非时任总统参加候选,他的“方案”仅仅是口头式的承诺,而四年后,他的“弗兰克法案”对金融的监管越来越严苛,而在大公司眼里臭名昭著的“全民医疗法案”实际上一定会增加大公司的负担。而罗姆尼的从业经历和竞选之初树立的形象显示“经济、金融届的亲密朋友”,他竞选中宣称的“回顾市场自由、减税政策”都对着了大资本、大企业的胃口,而“公司也是人”的说法直接导致了巨头们向他奉上支票。
而微观层面的交恶似乎更直接些,就在一个月前白宫记者会上,奥巴马还当着全美国数家有影响力的媒体记者代表挖苦称:“华尔街那些人挣钱时是不管你哭还是你笑的。”奥巴马这些年的言论或许并不止于此,专栏作家说法是“总统先生的精力都耗费在了这些“惊悚、无趣”的段子上,而不是他实际该做的事。
其他大公司的政治选择
从民主党传统的泛蓝区域华尔街到同样传统的泛红区域——佐治亚州,总部位于首府亚特兰大的可口可乐公司一直被认为持有“泛红”的政治立场,是共和党坚定的支持者。
虽然一些零售大品牌担心表明政治立场会影响自己的消费者,但如可口可乐、沃尔玛、波音等老牌公司认为表明自己从一而终的政治立场是对传统优质品质的一种捍卫,同时也会增加品牌的标识度。
而有如苹果、谷歌、星巴克这类以“创新”为旗号的公司更喜欢民主党的自由和改变,如果他们不支持奥巴马的“改变”议题,似乎就会让客户感到他们保守的企业发展方向,实在和他们的企业风格不符。
而支持共和党人的另一传统行业——煤矿巨头,也是本届共和党资金的一个主要来源。而这或许能帮罗姆尼赢下选情不太明朗的俄亥俄州。
而来自煤矿行业的捐款数据也表明,他们正用两倍于2008年的捐款数目帮助共和党赢得最终选举,原因就是奥巴马选举演讲中提到的新能源产业政策,这让包括阿齐煤炭公司在内的企业感到了危机。
钱对于选举有多重要?
高盛集团希望用钱来该表金融业的发展方向,煤矿业希望用钱来守住自己的饭碗,这也就是一些政治家所诟病的“美国式民主”。“金钱操纵民主”或许只是阴谋论里的一个噱头,但“美国式民主”确实需要用钱表达,。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2012年选举一定是历史上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最为昂贵的一次。据预测,这场通往白宫之路的战争将需要25亿美元来打赢。初次之外,众议院、参议院的选举还需要10亿美元来运作。而这其中的大部分资金浪费在现代政治竞选中那些愈发高明的伎俩上:民意调查、直接通信、社交网络、和电视广告上。
1974年,国会选举耗费的资金,包括了众议院和参议院竞选人总共花费的资金,不过是7500万美元。自那以后,竞选资金规模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010年,国会所有选举活动总共花费了8.79亿美元。政治家们四分之一的工作时间都在为竞选资金奔波。有个众所周知的段子称,“当四年议员,有两年在竞选”。
当然,拿到谁的资金就要为谁负责,所以“当选的当天晚上可能就是对金主做出承诺的时候。”
穆尼尔·赛特是高盛集团的一个普通合伙人,2008年总统大选时,他号召自己部门的员工为当时民主党候选人、现任总统奥巴马“解囊”,四年后,他公开表示自己的政治立场——他已经为支持罗姆尼的super PAC筹集了31万美元的资金。理由很简单:罗姆尼更适合解决经济这种实际问题,而奥巴马只把他们看做“fat cat bankers(贪婪的银行家)”。
布鲁斯·海曼,高盛集团的中级管理人员,今年32岁,是公司里少有的直言不讳支持奥巴马的员工,同时也是奥巴马竞选团队中业绩数一数二的“筹款人”。今年9月份,他被邀请参加了民主党大会,遇见了另外两个以前的同事,他们甚至自嘲称:“估计今天的会中,与高盛有关的人只有咱们仨吧!”
捐款表达政治立场
据统计,2008年高盛公司职员向奥巴马捐款总额超过100万美元,而本次选举,到目前为止,只有可怜的13.6万美元,对支持奥巴马的super PAC更是没有任何表示。而他们给了给了奥巴马的对手——罗姆尼180万美元:90万捐给了罗姆尼竞选团队,另外90万帮助罗姆尼的super PAC。
高盛公司作为23年来民主党的第一竞选资金来源,从政治的一极走向了另一极,可谓反差巨大。连《华尔街日报》的评论员都称:“这种集体倒戈的局面在大公司并不常见,甚至在现代竞选筹款制度确立的40年间里,从未发生过这种现象。”
在华尔街,除了首屈一指的高盛公司,包括JP摩根、美国银行、摩根斯坦利、花旗集团在内的其他四大巨头,对两党的捐款数额也非常悬殊,据一家无党派背景的政治调查机构“Pesponsive Politics”数据显示:到10月为止,这五家金融机构对奥巴马的捐款数额已从347万美元下降至65.8万美元,对罗姆尼的捐赠额则高达324万美元。
而华尔街金融巨头释放的信号直接表现在两党候选人的筹款成绩上,罗姆尼从3.3万选民中筹款超过8000万美元,加上支持他的super PAC以及联邦竞选委员会拨款,他总共筹得了7.42亿美元资金,而2008年中依托“散户”选民贡献的奥巴马比他少了1亿多美元。
高盛作为最典型的“华盛顿和华尔街合体”,捐款数额体现政治立场的传统始于1930年。执掌高盛集团30年的魏因伯格曾是1930年罗斯福总统的第一号捐款人,后来他因此创办了为国会输送经济顾问并影响至今的“经济事务咨询、规划委员会”。而这个传统在现代竞选筹款制度确立的几十年来也从未中断,据调查机构“Pesponsive Politics”从1989年开始追踪的数据显示:高盛集团为民主党各候选人总共贡献了超过2240万美元的捐款,这一数额仅不及民主党坚定支持者——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的2750万美元,排在历史第二位。
今年3月,高盛集团CEO布兰克芬曾写邮件给公司全体职员,号召大家为“高盛PAC”捐款,虽然他标榜自己是个民主党人,但他并非号召大家也捐给民主党人,事实上他自己这次也没捐多少。
其实金融巨头们的政治转向并不难以理解。2008年,奥巴马作为候选人并非时任总统参加候选,他的“方案”仅仅是口头式的承诺,而四年后,他的“弗兰克法案”对金融的监管越来越严苛,而在大公司眼里臭名昭著的“全民医疗法案”实际上一定会增加大公司的负担。而罗姆尼的从业经历和竞选之初树立的形象显示“经济、金融届的亲密朋友”,他竞选中宣称的“回顾市场自由、减税政策”都对着了大资本、大企业的胃口,而“公司也是人”的说法直接导致了巨头们向他奉上支票。
而微观层面的交恶似乎更直接些,就在一个月前白宫记者会上,奥巴马还当着全美国数家有影响力的媒体记者代表挖苦称:“华尔街那些人挣钱时是不管你哭还是你笑的。”奥巴马这些年的言论或许并不止于此,专栏作家说法是“总统先生的精力都耗费在了这些“惊悚、无趣”的段子上,而不是他实际该做的事。
其他大公司的政治选择
从民主党传统的泛蓝区域华尔街到同样传统的泛红区域——佐治亚州,总部位于首府亚特兰大的可口可乐公司一直被认为持有“泛红”的政治立场,是共和党坚定的支持者。
虽然一些零售大品牌担心表明政治立场会影响自己的消费者,但如可口可乐、沃尔玛、波音等老牌公司认为表明自己从一而终的政治立场是对传统优质品质的一种捍卫,同时也会增加品牌的标识度。
而有如苹果、谷歌、星巴克这类以“创新”为旗号的公司更喜欢民主党的自由和改变,如果他们不支持奥巴马的“改变”议题,似乎就会让客户感到他们保守的企业发展方向,实在和他们的企业风格不符。
而支持共和党人的另一传统行业——煤矿巨头,也是本届共和党资金的一个主要来源。而这或许能帮罗姆尼赢下选情不太明朗的俄亥俄州。
而来自煤矿行业的捐款数据也表明,他们正用两倍于2008年的捐款数目帮助共和党赢得最终选举,原因就是奥巴马选举演讲中提到的新能源产业政策,这让包括阿齐煤炭公司在内的企业感到了危机。
钱对于选举有多重要?
高盛集团希望用钱来该表金融业的发展方向,煤矿业希望用钱来守住自己的饭碗,这也就是一些政治家所诟病的“美国式民主”。“金钱操纵民主”或许只是阴谋论里的一个噱头,但“美国式民主”确实需要用钱表达,。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2012年选举一定是历史上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最为昂贵的一次。据预测,这场通往白宫之路的战争将需要25亿美元来打赢。初次之外,众议院、参议院的选举还需要10亿美元来运作。而这其中的大部分资金浪费在现代政治竞选中那些愈发高明的伎俩上:民意调查、直接通信、社交网络、和电视广告上。
1974年,国会选举耗费的资金,包括了众议院和参议院竞选人总共花费的资金,不过是7500万美元。自那以后,竞选资金规模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010年,国会所有选举活动总共花费了8.79亿美元。政治家们四分之一的工作时间都在为竞选资金奔波。有个众所周知的段子称,“当四年议员,有两年在竞选”。
当然,拿到谁的资金就要为谁负责,所以“当选的当天晚上可能就是对金主做出承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