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1],是妇科门诊的小手术,但术中最大的难点是扩张宫颈,由此引起的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为了更好的减少受术者的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2]。我院在2006年4月-2010年4月采用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术中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选择门诊17-40岁孕6-10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30例。彩超确诊宫内早孕,既往无心血管疾病,无人流手术禁忌症及药物过敏史的健康妇女,无使用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禁忌症。随机分两组:观察76例,对照组54例。两组孕妇的年龄、体重、停经天数及孕次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方法:观察组术前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ug,术中扩阴消毒后,在宫颈3点、9点各注射2%利多卡因2ml,刺入1ml回抽无回血,注入无阻力为顺利,3-5分钟后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术前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ug,人工流产术采用负压吸引器。(3)疗效观察:①宫颈松弛程度:7号扩张器无阻力通过宫颈内口例数。②手术时间:从开始扩张宫颈到停止负压吸引的时间。③镇痛效果分为三级,显效:受术者达到完全无痛苦,表情自如;有效:受术者中有轻微疼痛,可忍受;无效:受术者术中疼痛明显,出现呻吟或体动。④出血量测量将负压瓶内血倒入计量瓶测量。(4)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镇痛效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50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40例,无效6例。两组比较P=0.008,有显著性差异。(2)宫颈扩张情况:术中扩张宫颈前7号扩张器无阻力通过情况:观察组45例,对照组39例,P>0.05,无显著差异。(3)手术时间: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2±2.3)min,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3.4±2.2)ml,P<0.01,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4)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平均出血量为(8.9±2.1)ml,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11.8±9)ml,P<0.01,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反应0例,对照组3例。
2 讨论
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为扩张宫颈及手术刺激子宫所引起。在无痛状态下机械性扩张受术者虽无疼痛,但存在子宫颈损伤,子宫穿孔的危险,也为将来再孕时宫颈功能不全等手术远期并发症埋下隐患。目前未婚受孕者及剖宫产者比例高,因此,术前促宫颈成熟,术中易于扩张对于保证手术质量和医疗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米索前列醇是一种类似天然生成的前列腺素E1,它通过与子宫组织中的PG高亲和力结合部位结合,可诱发平滑肌收缩,降解宫颈胶原纤维,软化宫颈,促进宫颈扩张[3],避免了扩张宫颈时过度刺激宫颈兴奋迷走神经,从而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
利多卡因是酰胺类化合物,也是一种常用麻醉药物,通透性强,注入宫颈后1-3分钟显效,能迅速作用于宫颈内口感觉神经末梢,使宫颈口软化、松驰,并阻断迷走神经内传导,进而减轻由于扩张宫颈的疼痛和器械进出宫颈管时对宫颈管扩张的刺激,减少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两者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明显,同时松驰宫颈口,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4],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可随时在门诊实行,无需特别监护,易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5]。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2008.1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陈芳著《人流术前口服或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疗效分析》,载于《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0.2(5).
[3] 黄俊耿、程琳琳著《米索在人流术前宫颈扩张给药时间的观察》,载于《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2)109-112.
[4] 陈娟著《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
载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3).
[5] 赵国秀、杨美英著《米索与利多卡因在人流术中的应用》,载于《临床医学》2005.25(5).50-51.
1 资料与方法
(1)选择门诊17-40岁孕6-10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30例。彩超确诊宫内早孕,既往无心血管疾病,无人流手术禁忌症及药物过敏史的健康妇女,无使用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禁忌症。随机分两组:观察76例,对照组54例。两组孕妇的年龄、体重、停经天数及孕次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方法:观察组术前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ug,术中扩阴消毒后,在宫颈3点、9点各注射2%利多卡因2ml,刺入1ml回抽无回血,注入无阻力为顺利,3-5分钟后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术前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ug,人工流产术采用负压吸引器。(3)疗效观察:①宫颈松弛程度:7号扩张器无阻力通过宫颈内口例数。②手术时间:从开始扩张宫颈到停止负压吸引的时间。③镇痛效果分为三级,显效:受术者达到完全无痛苦,表情自如;有效:受术者中有轻微疼痛,可忍受;无效:受术者术中疼痛明显,出现呻吟或体动。④出血量测量将负压瓶内血倒入计量瓶测量。(4)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镇痛效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50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40例,无效6例。两组比较P=0.008,有显著性差异。(2)宫颈扩张情况:术中扩张宫颈前7号扩张器无阻力通过情况:观察组45例,对照组39例,P>0.05,无显著差异。(3)手术时间: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2±2.3)min,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3.4±2.2)ml,P<0.01,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4)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平均出血量为(8.9±2.1)ml,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11.8±9)ml,P<0.01,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反应0例,对照组3例。
2 讨论
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为扩张宫颈及手术刺激子宫所引起。在无痛状态下机械性扩张受术者虽无疼痛,但存在子宫颈损伤,子宫穿孔的危险,也为将来再孕时宫颈功能不全等手术远期并发症埋下隐患。目前未婚受孕者及剖宫产者比例高,因此,术前促宫颈成熟,术中易于扩张对于保证手术质量和医疗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米索前列醇是一种类似天然生成的前列腺素E1,它通过与子宫组织中的PG高亲和力结合部位结合,可诱发平滑肌收缩,降解宫颈胶原纤维,软化宫颈,促进宫颈扩张[3],避免了扩张宫颈时过度刺激宫颈兴奋迷走神经,从而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
利多卡因是酰胺类化合物,也是一种常用麻醉药物,通透性强,注入宫颈后1-3分钟显效,能迅速作用于宫颈内口感觉神经末梢,使宫颈口软化、松驰,并阻断迷走神经内传导,进而减轻由于扩张宫颈的疼痛和器械进出宫颈管时对宫颈管扩张的刺激,减少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两者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明显,同时松驰宫颈口,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4],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可随时在门诊实行,无需特别监护,易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5]。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2008.1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陈芳著《人流术前口服或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疗效分析》,载于《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0.2(5).
[3] 黄俊耿、程琳琳著《米索在人流术前宫颈扩张给药时间的观察》,载于《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2)109-112.
[4] 陈娟著《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
载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3).
[5] 赵国秀、杨美英著《米索与利多卡因在人流术中的应用》,载于《临床医学》2005.25(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