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练员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的前提是准确掌握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赛前运动员生理机能状态如何,对于能否在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有重要的意义。在赛前训练中加强机能监测和评定,合理控制训练负荷,才能确保运动员以最佳的生理学机能进行训练和比赛。
从手球的运动项目特点来看,手球训练过程最重要的问题,是能够使训练能符合动态过程中的训练客观实际,根据手球训练的实际情况,其训练经验的要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1.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是指,在手球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任务和对象的水平,逐步地有节奏地加大运动负荷,直至最大限度。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
(1)在手球训练的不同时期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安排负荷
训练过程不同时期和周期直至训练课的任务是不同的,如过渡期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恢复调整,消除疲劳,通常要降低负荷,尤其是负荷强度;而准备期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运动素质(包括专项素质),提高专项技术、战术水平,整体提高竞技能力,因而负荷的量和强度均有节奏地不断提高,接近比赛期,专项负荷强度可能增到极限。
(2)贯彻适宜量度原则的训练要点
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渐进地增加负荷的量度。
直线式:负荷的增加是直线上升的。
阶梯式:练习一段,保持一段,每增加一次负荷,几乎要保持一周的时间。
波浪式: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继续增加负荷长时间保持高的负荷,机体又得不到休息,往往导致过度负荷。因此,负荷的增加就需要有起有伏。每次负荷下降可比前一阶段的最高负荷稍低,然后再提高到新的水平。依此规律,始终按波浪式上升。
(3)手球运动员速度训练和对抗性的训练
在手球运动中,速度与灵敏度的训练是息息相关的,很难将它们分开。重点是速度,在“快”的基础上增加了高度这一点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攻守转换、快速反击等方面,业余训了要不断的向专业队水平靠拢。手球的速度不仅仅表现在反击速度上,它也包括进攻和防守的反应速度、运作速度、移位速度。
对抗激烈是手球比赛最主要的特点,手球比赛规则规定防守队员用身体阻挡进攻队员是合法动作,比赛中身体接触非常频繁,对抗也特别激烈。在对抗中如果持球队员身体没有失去平衡,就能继续比赛,不会中断比赛,所以我们在训练中要加强对抗训练,在对抗中完成进攻和防守技术的能力。
二、在手球训练中正确运用超量恢复原则与生物适应规律
1.根据生物适应规律安排手球训练
手球训练过程中对有机体施加运动负荷刺激所产生的训练效应,实质上是一个生物适应过程。当有机体适应这一负荷后,机体的机能就会提高,并出现“节省化”现象。此时如果训练负荷不进一步增加,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机体就不再产生新的适应,机能能力也就不能再提高,只有施加更强烈的负荷刺激,才能使机体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适应,取得新的训练效应。因此训练过程中必须逐步地不间断加大负荷。但是,如果负荷过大,刺激过深,超过了机体所能承担的限度,机体又得不到足够的适应时间,非但不能产生新的适应,而且会产生过度疲劳,给机体造成损害,影响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所以,训练过程中必须针对运动员个体情况,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2.如何在业余手球训练中实现超量恢复
在业余训练中,给运动员增加负荷容易出现生理上的不适应,如机体的酸痛,怎么判定是否疲劳过度,正确的计量训练负荷就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运动负荷的度量值指标分为量与强度两个方面。负荷量的概念可包括负荷持续的时间、一次练习或若干练习所完成的工作量,等等;负荷强度的概念与工作的紧张度等有关。量与强度只能针对具体项目以及单个练习或者成组的练习等进行评定,这样才能得到确切的计量。当把运动负荷的量以距离、时间、次数等物理计量值来对待时,笼统地把它们不分陛质地加在一起以反映一堂课的运动负荷,是一种并不恰切、正确的做法。
在有机体起始状态相同的条件下,负荷的“外部指标”与“内部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外部参数相同的负荷实际上与机能变化是互相对应的。负荷的外部参数越大。那么有机体中机能变化也越大;前者越小,则后者也就越小。可是在有机体起始状态不相同的状态下,在训练水平不同或不同的运动员身上,他们所反映出来的反应就不一样,外部指标与内部指标的对应关系也就不相对应。通过系统训练,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外部指标相同的负荷反映出来的内部指标就越来越小。例如,多次重复同样持续时间、同样强度的速度性练习,随着训练课的多次进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动员程度就越来越小,即由于训练水平的提高及对训练负荷的适应,原来很大的负荷就变得不那么大了。只有将概念的东西转化为数字,这样才能最准确的记录运动负荷,从而完成超量恢复,而不是造成过度训练。
三、循序渐进。增加对抗适应能力
手球运动是同场对抗的技能类项目,它的供能是有氧和无氧相结合,比赛中最基本的规律就是适应与反适应,每一个运动员都力争适应对方的技术与战术,而不让对手适应我们,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在业余训练中基本是启蒙训练,但从第一步就开始注重这一点,在训练中对抗是手球竞赛最主要的特点,在比赛中防守队员用身体阻挡进攻队员是合法的动作,身体接触也很正常,对抗自然也就激烈,在对抗中持球队员身体没有失去平衡,就还有继续进攻,不会中断比赛,所以在训练中要增加对抗训练,在对抗中完成技术动作的必要性就更加现象出来了。
【作者单位:苏州市木渎实验中学江苏215101苏州市吴中区少体校江苏215128】
从手球的运动项目特点来看,手球训练过程最重要的问题,是能够使训练能符合动态过程中的训练客观实际,根据手球训练的实际情况,其训练经验的要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1.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是指,在手球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任务和对象的水平,逐步地有节奏地加大运动负荷,直至最大限度。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
(1)在手球训练的不同时期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安排负荷
训练过程不同时期和周期直至训练课的任务是不同的,如过渡期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恢复调整,消除疲劳,通常要降低负荷,尤其是负荷强度;而准备期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运动素质(包括专项素质),提高专项技术、战术水平,整体提高竞技能力,因而负荷的量和强度均有节奏地不断提高,接近比赛期,专项负荷强度可能增到极限。
(2)贯彻适宜量度原则的训练要点
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渐进地增加负荷的量度。
直线式:负荷的增加是直线上升的。
阶梯式:练习一段,保持一段,每增加一次负荷,几乎要保持一周的时间。
波浪式: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继续增加负荷长时间保持高的负荷,机体又得不到休息,往往导致过度负荷。因此,负荷的增加就需要有起有伏。每次负荷下降可比前一阶段的最高负荷稍低,然后再提高到新的水平。依此规律,始终按波浪式上升。
(3)手球运动员速度训练和对抗性的训练
在手球运动中,速度与灵敏度的训练是息息相关的,很难将它们分开。重点是速度,在“快”的基础上增加了高度这一点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攻守转换、快速反击等方面,业余训了要不断的向专业队水平靠拢。手球的速度不仅仅表现在反击速度上,它也包括进攻和防守的反应速度、运作速度、移位速度。
对抗激烈是手球比赛最主要的特点,手球比赛规则规定防守队员用身体阻挡进攻队员是合法动作,比赛中身体接触非常频繁,对抗也特别激烈。在对抗中如果持球队员身体没有失去平衡,就能继续比赛,不会中断比赛,所以我们在训练中要加强对抗训练,在对抗中完成进攻和防守技术的能力。
二、在手球训练中正确运用超量恢复原则与生物适应规律
1.根据生物适应规律安排手球训练
手球训练过程中对有机体施加运动负荷刺激所产生的训练效应,实质上是一个生物适应过程。当有机体适应这一负荷后,机体的机能就会提高,并出现“节省化”现象。此时如果训练负荷不进一步增加,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机体就不再产生新的适应,机能能力也就不能再提高,只有施加更强烈的负荷刺激,才能使机体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适应,取得新的训练效应。因此训练过程中必须逐步地不间断加大负荷。但是,如果负荷过大,刺激过深,超过了机体所能承担的限度,机体又得不到足够的适应时间,非但不能产生新的适应,而且会产生过度疲劳,给机体造成损害,影响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所以,训练过程中必须针对运动员个体情况,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2.如何在业余手球训练中实现超量恢复
在业余训练中,给运动员增加负荷容易出现生理上的不适应,如机体的酸痛,怎么判定是否疲劳过度,正确的计量训练负荷就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运动负荷的度量值指标分为量与强度两个方面。负荷量的概念可包括负荷持续的时间、一次练习或若干练习所完成的工作量,等等;负荷强度的概念与工作的紧张度等有关。量与强度只能针对具体项目以及单个练习或者成组的练习等进行评定,这样才能得到确切的计量。当把运动负荷的量以距离、时间、次数等物理计量值来对待时,笼统地把它们不分陛质地加在一起以反映一堂课的运动负荷,是一种并不恰切、正确的做法。
在有机体起始状态相同的条件下,负荷的“外部指标”与“内部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外部参数相同的负荷实际上与机能变化是互相对应的。负荷的外部参数越大。那么有机体中机能变化也越大;前者越小,则后者也就越小。可是在有机体起始状态不相同的状态下,在训练水平不同或不同的运动员身上,他们所反映出来的反应就不一样,外部指标与内部指标的对应关系也就不相对应。通过系统训练,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外部指标相同的负荷反映出来的内部指标就越来越小。例如,多次重复同样持续时间、同样强度的速度性练习,随着训练课的多次进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动员程度就越来越小,即由于训练水平的提高及对训练负荷的适应,原来很大的负荷就变得不那么大了。只有将概念的东西转化为数字,这样才能最准确的记录运动负荷,从而完成超量恢复,而不是造成过度训练。
三、循序渐进。增加对抗适应能力
手球运动是同场对抗的技能类项目,它的供能是有氧和无氧相结合,比赛中最基本的规律就是适应与反适应,每一个运动员都力争适应对方的技术与战术,而不让对手适应我们,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在业余训练中基本是启蒙训练,但从第一步就开始注重这一点,在训练中对抗是手球竞赛最主要的特点,在比赛中防守队员用身体阻挡进攻队员是合法的动作,身体接触也很正常,对抗自然也就激烈,在对抗中持球队员身体没有失去平衡,就还有继续进攻,不会中断比赛,所以在训练中要增加对抗训练,在对抗中完成技术动作的必要性就更加现象出来了。
【作者单位:苏州市木渎实验中学江苏215101苏州市吴中区少体校江苏2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