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清玄写了一组菩提系列:《紫色菩提》、《凤眼菩提》、《星月菩提》、《如意菩提》、《拈花菩提》和《清凉菩提》。我只读到了第一种和最后一种。都是很美丽、很清澈的文字,有着明心见性的智慧。他把佛理、佛的境界,引入世俗的社会,在碌碌红尘中,悬一面清明之镜——照见世俗的种种无谓和佛界的万法清凉。
最喜欢一篇题为《娑婆世界》的文字。因为我也久欲以此为题,写几行文字,但终于没有写——总以为自己是“一阐提”,既不研习佛典,更不解佛典的精义,不过妄念、妄见而已。现在有了一个发言的机会,我便以自己的感悟,体证自身的佛性——不是“一阐提也能成佛”么?
布顿大师在《佛教史大宝藏论》中说:此世界名娑婆,意为忍。是说不为烦恼三毒所劫夺,而且乐意忍受,以能坚忍,故名堪忍。此说本诸《大悲妙法莲花经》,三毒,谓贪欲、嗔恨、愚痴。佛之教化众生,便是从这娑婆世界讲起,便是这世间法。佛法便如莲花,出于污泥,而灼灼其华,不为污泥所染。但倘若只是虚空,只是清水,莲花将所由生呢?就佛祖的一生来看,出生、觉悟、涅,和诸有情并没有不同。也结婚、也生子,经历了繁华,经历了苦修,由冥思而得到了大智慧。他的事迹,不过是人生的恒常奇迹;他的觉悟,不过是觉悟了天道人心,或曰认识到了世间万事万物的生与灭皆受制于因果规律。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一切因缘,都是变动不居、不住亦不滞的“刹那”。人生便是这无数的“刹那”,所以它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无数选择的机会。佛的智慧即在于他在人生的经历中,觉悟了人生的道理;在自然中,觉悟了自然的力量,并且,能够用哲学的语言把人生阐述得精致、剔透、深密。人生因佛的智慧而被诗化了。无数诗化的人生,又丰富了佛的智慧。
所谓空、无,是说世间没有永恒的东西;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的“三法印”,仍然是在人生中否定人生——否定的是人生中的一个一个“刹那”。但是就“刹那”之刹那来讲,却是“有”和“是”,是真实的。佛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佛便依此设教,引导众生(有情)顺应天道自然,即向善;而不作有悖常理的颠倒愿求,即为恶。
《百喻经》中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王,喜得一女,因唤来医生,吩咐道:给我找一种药,让我的女儿立刻长大。医生答道:药自然是有的,但是仓促之间却无法找到。给我时间,好吗?只是在此期间,请国王不要去看她。医生便往远方求药。一去十二年,取得药来,侍侯公主服下,然后出见国王。王大喜,以为良医,即命左右以珍宝相赐。左右便笑国王之愚——不解自然规律,而迷信药力。
人是自然之子,本该依赖自然,护持自然;依赖自己,护持自己,果能如此,便是无上觉悟了。佛所施为,若视作是药力的话,便是不断向人显示自然的规律,不断唤起天性所存有的免疫力,使有情识、有爱欲的众生,在有缺憾的婆婆世界中,不迷失本性。“佛教所说的出世间,就是要经过修学止观,认清因果的规律和无我的真理,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业中,断烦恼、破无明,而尽一切力量作利益众生的事。”这原是世间智慧,又何曾离了世间呢。
作为“有情”——佛典释“有情”为“有情识、有爱情之动物”,虽然明知升沉荣辱不过一枕黄粱轻梦,漫漫人生不过弹指一挥间;也明知浮华是空,功名是幻;“好”即“了”,“了”即“好”,却依然要认认真真走完这属于自己的从生到死的每一步;由“好”至“了”的过程,仍然不能少。虽然抱怨“活得很累!”但生命中更无法承受的,是“轻”。“空”和“无”是一眼可以看破的,但无限的“空”,无限的“无”,却撑不满一个血肉的七尺之躯。佛只是用“空”与“无”的澄明,鉴照尘世的“实”与“有”;用对真谛的知觉,点醒沉沦中的迷惘。此所谓事为俗谛,理为真谛。一切有情须由俗谛证得真谛。苦集是俗谛(世间),灭道是真谛(出世间)。不周遍世间,怎能找到出世间的路?自相为俗谛,实相为真谛。不深入自相,怎么识得实相?解决人生之法,仍在人生之中。宋人词云“梦为蝴蝶亦还乡”,即使梦入“极乐”,梦回,仍在“娑婆”。
因此,如果人的本性是善良,又何妨去爱、去恨,领受自然之所予,而完满自己的一生。痴情的宝玉不是早已参得“无可云证,是立足境”么;比他更痴的黛玉不是犹进一境,曰“无立足境,方是干净”么。人生处处皆有大撒手处——此等已见得是撒手处,但未爱、未恨、未证得完满具足的人生之前,何尝撒得手呢?
浩如烟海的佛经,汇聚了古往今来无数的人生经验、觉悟与智慧。究竟哪一种经义是真理?不妨说,你所信的,便是真理了!能够解脱你的烦恼的,便是真理了!哪一时解脱了你的烦恼,哪一时它就成为真理了!佛可以不是宗教,而只是一种精神。它可以只是为娑婆世界的有情提供一个心的处所,给予他一种自我拯救的力量。在古老的语言符号中,加入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便是觉悟与智慧了。
“从前有一位大官问马祖道一禅师是否可以饮酒吃肉?马祖说:饮酒吃肉是你的禄分,不饮酒吃肉是你的福气!——这确实是生活里的伟大教化,我们在生活中的或悲或喜都是我们的禄分,只是我们应在这样的禄分里创造一些福气罢了。信仰,就是如实地接受生活本身,随缘消旧业,任运着衣裳,如是如是。”(《清凉菩提》序)——这样的体认,正是觉悟、正是智慧。林清玄是上根之人,修的是度一切众生的菩萨乘。他说:“我的星星,或者说我的文学,希望给这热闹的人间带来一丝清凉。”但闻法的众生所以能感到说法者所在清凉,正因为这一丝风的吹拂来去,原不曾离开“堪忍”的热闹人间呀。
(《紫色菩提》、《清凉菩提》,林清玄著,作家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九月版,5.00元;3.65元)
最喜欢一篇题为《娑婆世界》的文字。因为我也久欲以此为题,写几行文字,但终于没有写——总以为自己是“一阐提”,既不研习佛典,更不解佛典的精义,不过妄念、妄见而已。现在有了一个发言的机会,我便以自己的感悟,体证自身的佛性——不是“一阐提也能成佛”么?
布顿大师在《佛教史大宝藏论》中说:此世界名娑婆,意为忍。是说不为烦恼三毒所劫夺,而且乐意忍受,以能坚忍,故名堪忍。此说本诸《大悲妙法莲花经》,三毒,谓贪欲、嗔恨、愚痴。佛之教化众生,便是从这娑婆世界讲起,便是这世间法。佛法便如莲花,出于污泥,而灼灼其华,不为污泥所染。但倘若只是虚空,只是清水,莲花将所由生呢?就佛祖的一生来看,出生、觉悟、涅
所谓空、无,是说世间没有永恒的东西;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
《百喻经》中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王,喜得一女,因唤来医生,吩咐道:给我找一种药,让我的女儿立刻长大。医生答道:药自然是有的,但是仓促之间却无法找到。给我时间,好吗?只是在此期间,请国王不要去看她。医生便往远方求药。一去十二年,取得药来,侍侯公主服下,然后出见国王。王大喜,以为良医,即命左右以珍宝相赐。左右便笑国王之愚——不解自然规律,而迷信药力。
人是自然之子,本该依赖自然,护持自然;依赖自己,护持自己,果能如此,便是无上觉悟了。佛所施为,若视作是药力的话,便是不断向人显示自然的规律,不断唤起天性所存有的免疫力,使有情识、有爱欲的众生,在有缺憾的婆婆世界中,不迷失本性。“佛教所说的出世间,就是要经过修学止观,认清因果的规律和无我的真理,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业中,断烦恼、破无明,而尽一切力量作利益众生的事。”这原是世间智慧,又何曾离了世间呢。
作为“有情”——佛典释“有情”为“有情识、有爱情之动物”,虽然明知升沉荣辱不过一枕黄粱轻梦,漫漫人生不过弹指一挥间;也明知浮华是空,功名是幻;“好”即“了”,“了”即“好”,却依然要认认真真走完这属于自己的从生到死的每一步;由“好”至“了”的过程,仍然不能少。虽然抱怨“活得很累!”但生命中更无法承受的,是“轻”。“空”和“无”是一眼可以看破的,但无限的“空”,无限的“无”,却撑不满一个血肉的七尺之躯。佛只是用“空”与“无”的澄明,鉴照尘世的“实”与“有”;用对真谛的知觉,点醒沉沦中的迷惘。此所谓事为俗谛,理为真谛。一切有情须由俗谛证得真谛。苦集是俗谛(世间),灭道是真谛(出世间)。不周遍世间,怎能找到出世间的路?自相为俗谛,实相为真谛。不深入自相,怎么识得实相?解决人生之法,仍在人生之中。宋人词云“梦为蝴蝶亦还乡”,即使梦入“极乐”,梦回,仍在“娑婆”。
因此,如果人的本性是善良,又何妨去爱、去恨,领受自然之所予,而完满自己的一生。痴情的宝玉不是早已参得“无可云证,是立足境”么;比他更痴的黛玉不是犹进一境,曰“无立足境,方是干净”么。人生处处皆有大撒手处——此等已见得是撒手处,但未爱、未恨、未证得完满具足的人生之前,何尝撒得手呢?
浩如烟海的佛经,汇聚了古往今来无数的人生经验、觉悟与智慧。究竟哪一种经义是真理?不妨说,你所信的,便是真理了!能够解脱你的烦恼的,便是真理了!哪一时解脱了你的烦恼,哪一时它就成为真理了!佛可以不是宗教,而只是一种精神。它可以只是为娑婆世界的有情提供一个心的处所,给予他一种自我拯救的力量。在古老的语言符号中,加入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便是觉悟与智慧了。
“从前有一位大官问马祖道一禅师是否可以饮酒吃肉?马祖说:饮酒吃肉是你的禄分,不饮酒吃肉是你的福气!——这确实是生活里的伟大教化,我们在生活中的或悲或喜都是我们的禄分,只是我们应在这样的禄分里创造一些福气罢了。信仰,就是如实地接受生活本身,随缘消旧业,任运着衣裳,如是如是。”(《清凉菩提》序)——这样的体认,正是觉悟、正是智慧。林清玄是上根之人,修的是度一切众生的菩萨乘。他说:“我的星星,或者说我的文学,希望给这热闹的人间带来一丝清凉。”但闻法的众生所以能感到说法者所在清凉,正因为这一丝风的吹拂来去,原不曾离开“堪忍”的热闹人间呀。
(《紫色菩提》、《清凉菩提》,林清玄著,作家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九月版,5.00元;3.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