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在家乡小丘镇当了20年物理教师的王卫民调任白瓜小学校长,他是白瓜小学建成至今的第二位校长。
白瓜小学位于国定贫困县区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后塬山区白瓜乡前咀村,是当地第一所寄宿制学校。建校仅用了57天,清一色的11名年轻师范毕业生也在1996年开学前配备到位。然而,白瓜小学开学仅仅招了几十名学生,学校所辐射的31个村子的入学率、辍学率依然很高,白瓜乡教育落后分散的状况并没有因为政府的决心和投入而很快改变。
留住老师就是留住了学校
临危受命的王卫民清楚自己承载的期望和责任。来不及去考虑家里的老人、妻儿和农活怎么办,学校迎面而来的困难让他寝食难安,尤其是教师的流失,建校开学仅一年,配备的11名教师只剩下6人。如果不尽快想办法,学校该怎么办?
为了让老师们切身感受到山民们生活的穷困和对孩子寄予的期望,王卫民组织了一次特别的家访,让全体老师徒步走遍山区的每个村落。他对老师们动情地说:“如果我们都不愿意待在山里,那山里的孩子怎么办?他们的希望在哪里?”他理解老师们想离开这里的心情,也清楚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光靠说教是留不住教师的,他下定决心要把这里变成“家”,要让老师们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从那时起,白瓜小学奇迹般地发生了变化,教学楼、生态厕所、锅炉房、浴室、学生公寓楼等陆续建成使用,教师从6人增加到最多时的34人,学生增加到528人,白瓜小学变成了家长和孩子们向往的名校。2014年全校除他和当地的几位老师外全都住进了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教师周转房,用上了自来水,换上了新办公桌椅和席梦思床。
除了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办公条件,他无私而用心的服务更是给老师们留下了许多的感动。
从学校到县城,需要到小丘镇坐每天早晚一趟的定时班车。学校到小丘镇十几公里的盘山路,陡峭处连自行车都骑不了,这让每周五返城回家的教师很是发愁。他从当校长起,就成了师生的义务接送员,只要师生需要,他的摩托车及后来买的私家小汽车总会及时赶到,不论冬夏,不分昼夜。赵欢老师说:“我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总是王校长的摩托车接送我到镇上看病,特别是那次冬天胃病需要到镇上打吊瓶,王校长顶着风雪控制着摩托前行,我连续5天紧紧抓住他的棉大衣坐在摩托车上躲在他的背后,朱自清《背影》里父亲的形象一次次浮现在我眼前,我多次悄悄地流下了热泪……”
在西安当了多年教师的牛晓莉说:“为了让我们6位家住西安的老师能过好周末,2008年到白瓜小学他就把我们的课都调到周四前,6年多来坚持送我们赶坐周五早上的班车。记得2012年放寒假,我们几个决定第二天早上回家,没想到半夜下起了大雪,早上望着地上厚厚的积雪,心想王老师的车没法送我们了。当时家里来电话说爱人住院,想步行到镇上,但有可能赶不上班车,我心急如焚。正在发愁时就听到校门口车响,王老师从车里出来,当时我们惊呆了,他说快过年了,大家回家急切,又知道我家里有病人,他给刚买不久的新车打上链子来送我们。一路上他车开得很慢,往常需要15分钟的路,那天他走了四十分钟,望着他的背影,我们的眼睛湿润了。我原来在西安的同事说,一个山沟里的小学有什么好的,值得你这么多年来回奔波,你就放心把年迈的老人、上学的孩子和患脑溢血的丈夫丢在家里,可我就是觉得这所学校挺好,很温暖。”
从汉中慕王卫民之名而来的志愿者刘星怎么也没有想到,王卫民会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好蛋糕,组织全校老师为自己过了工作以来的第一个生日,她在大家的祝福中流下了幸福的泪。后来她知道王卫民为路远不能回家的老师都过生日。刘星说:“妈妈来看我,返回汉中时王校长开车送妈妈到镇上,我把妈妈送上班车就道别下车,这时离发车时间还有20分钟,王校长坚持要我等妈妈走了之后才离开。在王校长的劝说下我返回车上陪妈妈,上车后发现妈妈已是满眼泪花,我难受极了。多亏王校长的贴心周到,不然我真的非常内疚。”
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
在学校,王卫民睡得最晚,起得最早。他像保姆一样,教孩子叠被子,系鞋带,给孩子缝扣子,帮小同学洗脸、擦鼻涕、灌暖水袋,夜里还要看哪个孩子蹬被子了。他会在雨天把伞让给学生自己淋雨,会用自己的饭卡给学生打饭,他坚持每天到学生宿舍聊天,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舍长”。
“2009年12月的一场大雪封了山路,大部分学生来校时没带棉鞋,期末考试那天,王校长巡查考场发现,坐在前排的一个小男孩瑟瑟发抖,他本能地向下一看,孩子的单布鞋湿漉漉的,而且还是光脚,当时孩子正在答卷,王校长没有说什么,立即蹲下身子脱掉孩子湿漉漉的鞋,用双手将孩子的双脚捂起来……”当时的监考老师王润玲说:“王校长无声的行动打动了我,也感动了全班学生。”
2005年一个寒冷的冬夜,学生李桥发高烧,王卫民叫男老师郭福泉抱着李桥,一路颠簸,一路寒风刺骨,让坐在他摩托车后紧紧抱着李桥的郭福泉老师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出,只能紧紧地抓住扶手。凌晨3点多到医院住进急诊室,看到李桥打了针,无大碍王卫民才松了口气。像这样的事情对于王卫民来说是很平常的。
他把精力和感情都献给了学校,却挤不出一点时间为自己。2006年,常年独自承担繁重家务和农活的妻子生病住进了西安一家医院,王卫民感到很愧疚,但还是陪护妻子不到两天就回到了学校。更让人揪心的是,1997年他3岁多的儿子发高烧,家里等待他的摩托车送儿子看病,妻子在焦急和愤怒中失望地找邻居把儿子送到医院,可惜儿子的最佳治疗时间被耽误了,儿子成了智障。周末回家的王卫民被赶出了家门,他成了家里没用的人。
“亲爱的爸爸,如果人生像一场戏该多好啊!那我们就能和您的学生互换角色,我们就能得到您的关怀,天天都能见到您,您也会及时地带弟弟去看病,那样我们是多么开心啊……”2007年,收到女儿充满哀怨的信,王卫民的泪水刷刷地流了下来。
很长一段时间,王卫民不敢回家。他无法面对家人,更无法面对儿子。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难度非常大,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来不得半点马虎。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孩子(山里的孩子大多没上过幼儿园),他们上课乱跑、晚上尿床、随地大小便、丢这丢那,一些孩子甚至晚上想妈妈嚷着要回家。为了培养这些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王卫民动员教师全员抓学生养成教育,由班主任、生活教师、任课教师分工指导全体学生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大同学住在小同学上铺,大同学教小同学洗脸、叠被子、整理床铺、打饭等,帮助小同学解决困难,每次往返教学区和生活区、吃饭或外出等,总有一名大同学牵着一名小同学的手,这样的组合使他们不是兄弟姐妹却亲似兄弟姐妹。
王卫民让少队部成立废品回收站,废品变卖收入由少队部和班级按3:7分成,作为少队部经费和班费,少队部用这些收入办起了亲情聊天室,全校51名留守儿童每月可以同父母进行网上视频或电话聊天。他让学生按班级分片就餐,每周开展文明就餐“光盘行动”评定,杜绝了浪费,培养了学生的文明习惯。
一段时间后,家长们来看孩子时,看到宿舍里整齐叠放的被褥,朝一个方向摆放的口杯、保温瓶和脸盆,无不感到惊诧。原本在家什么都不会做的孩子,在学校竟然学会了许多,而且变得懂事了。王卫民说,这种前后的反差意味着思想道德素质的转变,这才是学校教给他们最重要的东西。
“道德的分量有多重,人生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一位成功的教师,不会为难任何学生,也不会放纵任何学生!”、“做人做到人人喜欢你、做事做到人人需要你!”这些朴实却极具个性的宣传标语呈现在白瓜小学各个醒目的位置,它们是王卫民认真琢磨、反复修改形成的,是白瓜小学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白瓜小学这所山区名校师生的行动指南,更是王卫民这位爱生爱校、创新奉献的山区校长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白瓜小学位于国定贫困县区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后塬山区白瓜乡前咀村,是当地第一所寄宿制学校。建校仅用了57天,清一色的11名年轻师范毕业生也在1996年开学前配备到位。然而,白瓜小学开学仅仅招了几十名学生,学校所辐射的31个村子的入学率、辍学率依然很高,白瓜乡教育落后分散的状况并没有因为政府的决心和投入而很快改变。
留住老师就是留住了学校
临危受命的王卫民清楚自己承载的期望和责任。来不及去考虑家里的老人、妻儿和农活怎么办,学校迎面而来的困难让他寝食难安,尤其是教师的流失,建校开学仅一年,配备的11名教师只剩下6人。如果不尽快想办法,学校该怎么办?
为了让老师们切身感受到山民们生活的穷困和对孩子寄予的期望,王卫民组织了一次特别的家访,让全体老师徒步走遍山区的每个村落。他对老师们动情地说:“如果我们都不愿意待在山里,那山里的孩子怎么办?他们的希望在哪里?”他理解老师们想离开这里的心情,也清楚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光靠说教是留不住教师的,他下定决心要把这里变成“家”,要让老师们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从那时起,白瓜小学奇迹般地发生了变化,教学楼、生态厕所、锅炉房、浴室、学生公寓楼等陆续建成使用,教师从6人增加到最多时的34人,学生增加到528人,白瓜小学变成了家长和孩子们向往的名校。2014年全校除他和当地的几位老师外全都住进了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教师周转房,用上了自来水,换上了新办公桌椅和席梦思床。
除了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办公条件,他无私而用心的服务更是给老师们留下了许多的感动。
从学校到县城,需要到小丘镇坐每天早晚一趟的定时班车。学校到小丘镇十几公里的盘山路,陡峭处连自行车都骑不了,这让每周五返城回家的教师很是发愁。他从当校长起,就成了师生的义务接送员,只要师生需要,他的摩托车及后来买的私家小汽车总会及时赶到,不论冬夏,不分昼夜。赵欢老师说:“我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总是王校长的摩托车接送我到镇上看病,特别是那次冬天胃病需要到镇上打吊瓶,王校长顶着风雪控制着摩托前行,我连续5天紧紧抓住他的棉大衣坐在摩托车上躲在他的背后,朱自清《背影》里父亲的形象一次次浮现在我眼前,我多次悄悄地流下了热泪……”
在西安当了多年教师的牛晓莉说:“为了让我们6位家住西安的老师能过好周末,2008年到白瓜小学他就把我们的课都调到周四前,6年多来坚持送我们赶坐周五早上的班车。记得2012年放寒假,我们几个决定第二天早上回家,没想到半夜下起了大雪,早上望着地上厚厚的积雪,心想王老师的车没法送我们了。当时家里来电话说爱人住院,想步行到镇上,但有可能赶不上班车,我心急如焚。正在发愁时就听到校门口车响,王老师从车里出来,当时我们惊呆了,他说快过年了,大家回家急切,又知道我家里有病人,他给刚买不久的新车打上链子来送我们。一路上他车开得很慢,往常需要15分钟的路,那天他走了四十分钟,望着他的背影,我们的眼睛湿润了。我原来在西安的同事说,一个山沟里的小学有什么好的,值得你这么多年来回奔波,你就放心把年迈的老人、上学的孩子和患脑溢血的丈夫丢在家里,可我就是觉得这所学校挺好,很温暖。”
从汉中慕王卫民之名而来的志愿者刘星怎么也没有想到,王卫民会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好蛋糕,组织全校老师为自己过了工作以来的第一个生日,她在大家的祝福中流下了幸福的泪。后来她知道王卫民为路远不能回家的老师都过生日。刘星说:“妈妈来看我,返回汉中时王校长开车送妈妈到镇上,我把妈妈送上班车就道别下车,这时离发车时间还有20分钟,王校长坚持要我等妈妈走了之后才离开。在王校长的劝说下我返回车上陪妈妈,上车后发现妈妈已是满眼泪花,我难受极了。多亏王校长的贴心周到,不然我真的非常内疚。”
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
在学校,王卫民睡得最晚,起得最早。他像保姆一样,教孩子叠被子,系鞋带,给孩子缝扣子,帮小同学洗脸、擦鼻涕、灌暖水袋,夜里还要看哪个孩子蹬被子了。他会在雨天把伞让给学生自己淋雨,会用自己的饭卡给学生打饭,他坚持每天到学生宿舍聊天,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舍长”。
“2009年12月的一场大雪封了山路,大部分学生来校时没带棉鞋,期末考试那天,王校长巡查考场发现,坐在前排的一个小男孩瑟瑟发抖,他本能地向下一看,孩子的单布鞋湿漉漉的,而且还是光脚,当时孩子正在答卷,王校长没有说什么,立即蹲下身子脱掉孩子湿漉漉的鞋,用双手将孩子的双脚捂起来……”当时的监考老师王润玲说:“王校长无声的行动打动了我,也感动了全班学生。”
2005年一个寒冷的冬夜,学生李桥发高烧,王卫民叫男老师郭福泉抱着李桥,一路颠簸,一路寒风刺骨,让坐在他摩托车后紧紧抱着李桥的郭福泉老师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出,只能紧紧地抓住扶手。凌晨3点多到医院住进急诊室,看到李桥打了针,无大碍王卫民才松了口气。像这样的事情对于王卫民来说是很平常的。
他把精力和感情都献给了学校,却挤不出一点时间为自己。2006年,常年独自承担繁重家务和农活的妻子生病住进了西安一家医院,王卫民感到很愧疚,但还是陪护妻子不到两天就回到了学校。更让人揪心的是,1997年他3岁多的儿子发高烧,家里等待他的摩托车送儿子看病,妻子在焦急和愤怒中失望地找邻居把儿子送到医院,可惜儿子的最佳治疗时间被耽误了,儿子成了智障。周末回家的王卫民被赶出了家门,他成了家里没用的人。
“亲爱的爸爸,如果人生像一场戏该多好啊!那我们就能和您的学生互换角色,我们就能得到您的关怀,天天都能见到您,您也会及时地带弟弟去看病,那样我们是多么开心啊……”2007年,收到女儿充满哀怨的信,王卫民的泪水刷刷地流了下来。
很长一段时间,王卫民不敢回家。他无法面对家人,更无法面对儿子。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难度非常大,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来不得半点马虎。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孩子(山里的孩子大多没上过幼儿园),他们上课乱跑、晚上尿床、随地大小便、丢这丢那,一些孩子甚至晚上想妈妈嚷着要回家。为了培养这些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王卫民动员教师全员抓学生养成教育,由班主任、生活教师、任课教师分工指导全体学生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大同学住在小同学上铺,大同学教小同学洗脸、叠被子、整理床铺、打饭等,帮助小同学解决困难,每次往返教学区和生活区、吃饭或外出等,总有一名大同学牵着一名小同学的手,这样的组合使他们不是兄弟姐妹却亲似兄弟姐妹。
王卫民让少队部成立废品回收站,废品变卖收入由少队部和班级按3:7分成,作为少队部经费和班费,少队部用这些收入办起了亲情聊天室,全校51名留守儿童每月可以同父母进行网上视频或电话聊天。他让学生按班级分片就餐,每周开展文明就餐“光盘行动”评定,杜绝了浪费,培养了学生的文明习惯。
一段时间后,家长们来看孩子时,看到宿舍里整齐叠放的被褥,朝一个方向摆放的口杯、保温瓶和脸盆,无不感到惊诧。原本在家什么都不会做的孩子,在学校竟然学会了许多,而且变得懂事了。王卫民说,这种前后的反差意味着思想道德素质的转变,这才是学校教给他们最重要的东西。
“道德的分量有多重,人生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一位成功的教师,不会为难任何学生,也不会放纵任何学生!”、“做人做到人人喜欢你、做事做到人人需要你!”这些朴实却极具个性的宣传标语呈现在白瓜小学各个醒目的位置,它们是王卫民认真琢磨、反复修改形成的,是白瓜小学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白瓜小学这所山区名校师生的行动指南,更是王卫民这位爱生爱校、创新奉献的山区校长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