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0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评价行为。学生常常根据教师的理答判断自己所思、所讲、所做的正误情况,揣测教师对自己或欣赏、或否定的态度。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教师的理答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学生对一堂课甚至一门课的学习态度与兴趣。因此,我们要改变一些不恰当的理答,比如过分的赞扬、过多的重复、过于单调的转问等等,使理答真正成为促进师生互动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一、鼓励性理答,变曲意奉承为恰如其分
  
  [案例一]《平均数》教学片段。
  师:你们认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生1:女生准,因为女生1号套中的最多。
  师:真了不起,你发现女生1号套中的最多。
  生2:女生套中的加起来比男生多,所以女生更准。
  师:很好,你都算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算一算。(板书计算过程)
  生3:我觉得无法比较,因为人数不一样。
  师:你真聪明,是呀,人数不同怎么办呢?
  生4:把女生去掉一个人。
  师:好办法。
  生5:男生加上一人。
  师:也行。
  生6:把男生和女生每人套中的个数加起来除以一共有多少人。
  师:他讲的办法多好呀!你们听明白没有?没听明白也没关系,动动脑筋想想,并拿出老师事先给你们准备的学具画一画、移一移,或者用算式表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和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
  “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确实,激励性理答会激活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使其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能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鼓励学生的后续学习。但案例中的教师却陷入了误区,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地盲目肯定、姑息迁就、曲意奉承,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稀里糊涂地兜了一圈,直到最后也不知道哪种方法不行、哪种方法是真正的“棒”。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的激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会使学生骄傲自满,对学习困难估计不足;其次能滋长学生的虚荣心,事事都要获得夸奖鼓励才带劲,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第三会减少激励效益,使学生对教师的激励性评价默然视之、无动于衷。因此,我们在进行激励性理答时,“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对学生的回答要作出恰如其分的理答。如对于生1的回答,教师可以说:“你观察得真仔细,发现1号女生套中的最多,请你再看看这些学生中套得最少的是谁。”学生就能发现套中最少的也是女生,所以根据某个人套中的个数来判断小组的输赢是不恰当的;又如对于生3的回答,教师应先肯定他能考虑到人数不同,很周到,但同时要让他明白人数不等时比总数不是无法比较,而是不公平,对于生4、生5的回答则要让他们明确这是比赛前的方案,已成定局后就无法改变:而生6的思考方向正确,但表述不清。这样进行一分为二的理答,不仅让学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思考状况,还能明确努力的方向,真正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二、转问理答,变守株待兔为随机应变
  
  [案例二]《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蝴蝶、蜻蜒、蜜蜂三张图片,让学生观察。
  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1:它们都是动物。
  师: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点?
  生2:它们都有翅膀。
  师: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点?
  生3:它们都会飞。
  师: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点?
  生4:它们都很漂亮。
  师(生气):难道你们都没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吗?
  转问也是教师们常用的理答方式,它经常出现在学生回答不理想或“卡壳”时,教师既不代答(代答就失去问的意义),也不直接否定(生硬的否定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把问题抛给其他学生-“谁来帮帮忙?”“谁还有不同的说法?”“谁还有什么要补充?”……这样处理往往能顺畅教学,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因此转问是一种比较明智的理答方式,但盲目的转问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案例二中的教师采用“守株待兔”式的转问,只以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方式发问,尽管充满满心的希望、满眼的期待,却难以等到撞死在树干上的野兔,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因此,我们在转问理答时,不能单纯地依靠变换发言的对象,消极地等待满意的答案,而要随机应变,积极采取措施,或降低问题的难度,或改变提问的角度,或给予恰当的提示,才能帮助学生思考。比如当学生回答”它们都有翅膀”时,教师可以接着问:“它们左右两边翅膀的形状、大小、长短怎样呢?”或者当学生回答“它们都很漂亮”时,教师可以把问题改为:“如果它们的眼睛长得一大一小、一正一斜,翅膀长得一大一小、一长一短,还会漂亮吗?”这样就能顺利引导学生得出“对称”的特点。
  
  三、重复理答,变拖沓无效为画龙点睛
  
  [案例三]《可能性》教学片段。
  师:(把3个白球和3个黄球放入同一个盒里)请问在这个盒子中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生1:白色的。
  师:白色的,为什么?
  生1:因为里面有白色的球。
  师:对!因为盒子里面有白色的球,所以会摸出白色的球。谁还有不同意见?
  生2:黄色的。
  师:黄色的,为什么?
  生2:因为里面有黄色的球。
  师:对!因为盒子里面有黄色的球,所以会摸出黄色的球。谁还有不同意见?
  生3:摸出来的球可能是白色的也可能是黄色的,因为盒子里放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的球。
  师:摸出来的球可能是白色的也可能是黄色的,“可能”这个词用得多好呀!(板书:可能)
  案例中的教师几乎重复了学生的每次回答,重复学生的回答是老师们有意无意经常使用的一种理答方式,教师之所以喜欢重复,要么是对学生不信任,觉得他们讲得不够清楚不够完整,要么是对学生不放心,总怕他们听不清记不住,认为只有教师重复强调了,学生才能入耳入心,渐渐地就形成习惯。殊不知,此习惯一旦形成,就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第一,阻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由于教师的重复,使学生在组织发言时,变得随意、含糊,觉得自己回答得不到位、不完整没关系,别人听不懂也没关系,老师总会更完整、更清晰地再说一遍,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进而使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第二,不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教师经常性的重复,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心理定势,等待老师重复时再听,而对同伴的回答则不认真倾听,不予以关注。第三,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认为教师的提问不过是走过场,最终总会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也就懒得思考,懒得举手发言了:而且还容易使学生误解为教师是不满意他的回答,才进行重复,从而感到沮丧,消极地对待教师的提问。第四,浪费课堂时间,造成课堂环节不紧凑,给人废话太多的感觉。总之,教师大量的重复理答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拖沓疲软、枯燥乏味,应尽量避免,但也并非完全排除重复理答,教师可以在重点的、关键的、精彩的、值得分享的地方进行恰当的重复,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案例三中教师的最后一句重复就很有必要,既强调了用“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又使数学语言的叙述得到规范。
  “真理再前进一步就是谬误”,凡事都有一定的度。课堂理答充满智慧、情感和技巧,是值得教师们刻意追求的一门艺术,我们要潜心研究、恰当理答,才能生成扎实、灵气的有效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研修课程作为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体育教师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研修课程为例,从研修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本思路、研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进行重构的探索与实踐。  关键词:体育教师;研修课程;重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
摘 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持续下降是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其中,体能不足是学生体质健康中最突出的问题。因此,要解决问题,就要从根源上全面提升学生健康体能。“青少年健康体能研究”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设立的研究课题,经过三年研究,构建了“青少年健康体能教学与训练体系”,专门用于指导青少年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能训练,促进青少年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身体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要切实解决
2012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小学语文专场于12月1~2日在上海市尚德实验学校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这个主题理论前卫,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众所周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相关的、众多的语文内容的支撑,并使语文内容与语文素养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种内在联系存在非常复杂的因素,需要整体观照,辩证实施。  一、语文内容是分层次的  语文内容是一个体系,包括课程内容、教材内容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灿烂的奇葩。精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美妙的意境……能使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完善人格、升腾精神。要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诗韵、领悟意境、体会诗情。    一、疏言涵泳,理解诗韵    (一)疏言明诗意  “疏言”就是要疏通诗词的意思。学生学习一篇古诗词首先要弄明白诗词的意思,只有明白了诗词的意思,方能体会出诗词的意蕴,直抵诗人的内心,体
第二轮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站在继往开来支点上的每一位语文教师,很有必要静下心来,再次审视和笃行,继续从抓语言训练这个核心的问题出发,真正做到“学语习文”,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真正得到和谐统一。最近重读李海林教授的《言语教学论》,收益颇丰,于是带着思考走进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梅花魂》的课堂。  【教学案例】  文中有这样一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关键词:水平一;跳跃与游戏;第7次课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1-0015-03  一、指导思想  在课标精神以及“健康第一”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依托江苏“简约、灵动、厚实”的体育教学特色,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基础,围绕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目的、理念及运动负荷、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三个关键要点展开教学。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体育
摘 要: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对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南湖区以服务为前提,引领为基础,真正从教师的发展出发,积极助推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服务;引领;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56-02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养的教师,建设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
摘 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管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一直以来体育课、体育老师的地位和权力相比其他学科还是处在边缘地带、弱势地位。这里有社会、学校的原因,也有体育老师本身的原因。如何捍卫体育课的地位,保证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如何不让其他学科的老师“抢走”体育课、体育活动时间?如何让学生在学校真正享受体育,增进师生感情?杭州市北秀小学钟永强老师是这样来为学生“抢课”的:保时保量上好每一节体育
【书本解读与作者介绍】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得蒙托·德·亚米契斯最著名的作品。这是一部以教育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它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歌颂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怀,鼓励人们消除阶级观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努力实现各阶级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作者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他的作品以真挚、火热的心,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同时提倡谅解、博爱的精神
《狼王梦》是作家沈石溪的一部动物小说。母狼紫岚一直有个梦想,希望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狼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一次一次失败,四只小公狼也相继死去,最后,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狼孙身上。为了狼孙的安全,她与金雕同归于尽。  观摩了徐世赟老师执教的《狼王梦》班级读书会,在欣赏他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关于班级读书会的感想,记下来与大家讨论。  一、为什么阅读动物小说  学生的阅读多样而自由,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