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地震动转动分量的存在,即使是完全对称的结构也可能产生明显的扭转破坏,而非对称结构产生扭转破坏的原因比对称结构要复杂得多。从地震中典型非对称结构的扭转破坏现象,可以
【机 构】
: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救灾研究所,同济大学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地震动转动分量的存在,即使是完全对称的结构也可能产生明显的扭转破坏,而非对称结构产生扭转破坏的原因比对称结构要复杂得多。从地震中典型非对称结构的扭转破坏现象,可以从构造上分析它们可能的致灾原因:①楼梯间等抗侧力强的结构构件偏置于结构平面的一侧,使结构产生明显偏心。②平面不规则,如L形等。③存在明显的薄弱层,如底部框架大空间,上部住宅结构。④竖向不规则,如突出屋面的烟囱以及一些石雕结构等。
其他文献
8级地震分布图显示,空间域存在500km以上的间距性、填空性及沿大构造带的有序迁移现象,迁移时间为1,4,7年。由此判断,未来1~7年8级左右地震有可能沿东昆仑山构造带、阿尔金构造带,与
根据地震预测对异常信息(长期、中期和短期异常)与噪声分离(白噪声、闪烁噪声和随机漫步噪声)的需要,文中应用小波方法对中国大陆的有关GPS基准站坐标分量和测站间坐标分量进行了分离,并将它们归纳为四类高频、中频、较低频和低频。通过对高频、中频和较低频的时间序列特征进行分类分析,获得如下看法:①高频类可能主要是白噪声造成的,其离散的程度较中频类略大,或许其中在某时刻包含临震前兆和震时形变信息;②中频类主
唐山大地震过去整整30年了。这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亲历过这场浩劫的人来说却是永远地刻骨铭心。一切都似乎逝去了,一切又似乎都留了下来。手边这本陈非比
在地震研究中,地震波波速异常的探讨进行的比较早。但自1978年以后,波速异常的研究便处于缓慢发展和检验阶段。除此之外,目前对于波速的测定还受到地震发生与否、台站位置、记录效果以及地震定位的精确性等的局限。近些年,有很多研究人员将目标转向脉动记录,希望能够通过脉动记录来得到该地区面波的传播速度,进而反演出地下介质的结构并监测其变化情况。
利用Hori(2001)的反演方法,由同震GPS观测数据和水准观测数据,计算了2000年日本鸟取县西部地区7.3级地震断层滑动分布,并与余震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其最大滑动量达到5m,断层滑
"十五"地震应急项目,数据库建设和软件系统的建设是整个系统的灵魂,其中数据库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基础,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时间与精力。而当行政区划发生改变之后,与之相关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整理工作显得比较典型、比较复杂。本文根据数据库建设中的经验总结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整理方法。
如何合理合法地选取地震动参数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地震动参数的取用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取用,并充分考虑行政与地震动区划之间的差别。本文主要以张家口地区为例探讨如何正确选用地震动参数。
分析了2006年12月26日台湾恒春地震对厦门的影响,并从应急工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体系性上结合实例对厦门市地震应急预案的修改和全市信息传输设施的改进进行了讨论。
今年是赵九章先生诞辰百年纪念。在缅怀赵所长短暂而功勋卓著的一生时,我不禁想到他的死。
由于观测资料异常变化具有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各种资料的前兆异常识别一直以来都是地震预报研究与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王海涛等(2008)提出的地震对应概率谱和累计滑动平均概率方法基础上,应用基于地震对应概率谱的多参数滑动极值平均概率方法,对新疆地区多种地震学参数资料进行定量化的异常识别提取,突出地震前兆异常过程,探讨研究新的定量化的地震综合预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