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探究

来源 :名校·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rd_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当从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机制、大学生法律课程建设、法律素质培育活动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与完善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法治教育 完善
  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首先,我国1999年《宪法修正案》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近日召开的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应当说,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大学生是毕业后参加国家建设的一只重要力量。大学生毕业后遍布社会的各个领域、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如何,对国家建设及法治建设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我国高校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教育工作,相关课程设置也经历过改革变化。当前,我国社会全方位的改革不断深化,法治建设的需求和思路也在深入演化,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要问题。
  第三,目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有的发生在上学期间,有的发生在毕业之后,令人为之遗憾和痛心,不仅是受害者的伤痛,也是其个人、家庭的悲哀,也是社会的一种损失。从这一角度而言,同样急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的法治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方式开展。按照教育部规定,高校开设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是,该课程的总学时大体在36左右,而不少高校在该课程的开设过程中,法律部分的教育内容安排相对较少,有的高校担任该课程的授课教师也不具有法学教育背景,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其次,有的高校在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平台安排有法律类的课程,但是此类法律课程,是公共选修性质,学生可选可不选,不能使大多数学生受益。有的高校甚至连法律类公共选修课程开设也存在种种困难。
  第三,一些高校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类公共选修课之外,较少安排大学生法治教育活动,并未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有的大学生在校四年里听不到几次有关法律的知识讲座。
  三、进一步加强与完善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建议
  针对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应对解决。
  1、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机制
  不少大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前,基本埋头学习、备战高考,没有很多时间与机会接受法律教育,大学四年时间较长,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素质培养的最佳时机。高校的相关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机制,制定学校通盘的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规划,并采取相关措施贯彻落实,营造浓厚的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氛围。
  2、认真探究大学生法律必修课程的建设问题
  首先,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应当积极探索大学生法律必修课程建设,究竟如何设置课程,怎样安排其内容体系、课时数量,以便更好发挥其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功效,应当收集、听取相关教师、作为受众的广大学生的意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法律必修课程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其次,应当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法律必修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应当安排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担任大学生法律必修课程的授课任务,这样有利于避免教师授课“照本宣科”、“半生不熟”、“死板生硬”等现象,有利于增加法律必修课程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达到其开设的功效和目的。
  3、适量开设大学生法律选修课程
  目前,很多高校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在大学生培养计划中构建了自己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但是,也有一些高校,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忽略了法律素质教育课程,可供学生选择的法律选修课程较少。建议高校应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适量安排法律素质教育课程,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可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将法律选修课程作为要式课程加以要求。譬如,一个大学生毕业时必须完成16个公共选修课程学分的话,则要求该16个学分中必须包括法律素质教育公选课程的学分,以此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
  4、积极举办课外大学生法律素质培育活动
  除开设一定法律课程外,高校还应当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举办课外大学生法律素质培育活动。譬如,不定期举办一些法律知识讲座,邀请法院法庭走进学校,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指导学生社团编排一些法律类节目,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法律素质教育氛围,使大学生受到法治的强烈感染,培养法律意识、法律感情。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中职生形象塑造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社会公众对中职生总体印象的评价,还会影响他们对自我能力怀疑。中职生良好的形象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需求。目前我国中职生过于关注外在形象,而忽视内在形象的提升。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导致中职学生不良形象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塑造中职生良好形象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浅析。  【关键字】中职生 良好形象 形象塑造  中职生形象一般是指对中职学生在仪容、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旅游分院《就业指导》课及大三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做了详实的调查分析,并就如何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调查分析 问题及对策  为更好地了解2014届毕业生在大三《就业指导课》的学习情况以及职业生也规划的情况,我们对部分大三学生重点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10张,收回有效问卷10
期刊
【摘 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建立高效课堂来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开始成为学校和老师们面临的新问题。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改已经遍及我国各个地区和省份,教育界也越来越重视高效课堂这一环节,高中数学作为我国青少年接受学校教育中一门主要课程理所应当的需要接受这一改变,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也是高中数学老师和学校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以高效课堂建设的意义和所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而提出如
期刊
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也是成功教育的结晶。谈心,既是了解学生的手段,也是教育过程的本身。在谈心中不知不觉就把问题解决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与学生谈心,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一剂良方。  一、针对班内“流行风”,与全班学生沟通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大课间期间,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聊得很热闹,上
期刊
《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在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杰出小说,它是我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的富有典型性的艺术概括,通过梁山起义军的成长、发展和失败的过程,形象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革命的真实性,全书的精华所在,是从“官逼民反”揭示出农民起义的基本原因,显示了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本质及其发展,赞颂了梁山英雄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自豪感;全书也表现了农民起义的特点及共局限。  理解《水浒传》的思想意义,应该抓住下述三个方面
期刊
【摘 要】农村小学校长是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创新的领导者、组织者、承担者,是创新的主体。管理创新,就是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放弃旧的管理模式和与之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和相应的方法,以实现学生学业进步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小学 校长 管理艺术 创新  校长在一个学校中作为领头人,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校长优秀的管理能力,乃是他们取得优质绩效的根本。农村小学校长要紧紧
期刊
当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已较普遍地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但探究学习似乎还开展得很不够。自主学习是探究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近来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方式进
期刊
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揭示出规律,让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这有两种情况:其一,课文中那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例子,要引导学生追根溯源。其二,当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创造思维的火花还没有点燃之际,教师应该启发诱导,使他们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发散思维,从而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而当他们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产生新颖独特的见解后,又应让他们回过头去看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这种训练必须持之以恒
期刊
【摘 要】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的一种重要活动,它通常用来评定学生学习诸方面的价值大小和水平高低。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中,唯有细读语句,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具有个性化的识字现象;唯有细读语段,才能引导学生探寻文本中极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规律;唯有细读全文,才能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文本中具有个性化的文体特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阅读 细读 价值  一个具体的文本犹如一个具体的人物个体,既具备人的共同属性,又具备区别于他人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解读不同文体的文本,如果只是大致浏览,不加细细品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