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朔方郡建于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居于西汉緣边九郡西端之首,与北方强大的匈奴直接接触,是汉庭西北方的边防前哨。朔方郡西北防御体系主要由障城、烽火台、塞墙(当路塞)组成,本文介绍了朔方郡西北防御体系内障城、烽火台、墙体等组成部分的形制及分布,并对其功用、特点予以分析。
关键词:朔方郡;防御体系
汉朔方郡建于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史记·匈奴列传》载:“元朔二年,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郡的辖区横跨黄河两岸,有户三万四千三百三十八,人口十三万六千六百二十八人,统辖十县。其中河东五县为朔方、修都、呼道、广牧、渠搜,位于现鄂尔多斯境内。河西五县为三封、窳浑、临戎、沃野、临河,位于现巴彦淖尔市市境内[1]。其中三封、窳浑位于朔方郡西北部,再往西北即为阴山余脉转折向西南的狼山山脉,山脉东南麓分布着汉长城的墙体、烽火台、障塞,随山势相望,组成了汉朔方郡的西北防御体系。此段防御体系的调查工作最早开始于1963年,侯仁之、俞伟超发现鸡鹿塞及周边烽火台[2];20世纪80年代末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又发现布都毛道沟障址及长城墙体[3],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烽火台,但整体、系统的调查资料未见报道。综合已掌握的情况,笔者又组织人员对此段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整理如下,希望可以由小及大,为长城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1 调查情况
此段防御体系主要由障城、烽火台、塞墙(当路塞)组成,在哈隆格乃沟口至布都毛道沟口近25千米的距离内,由东北向西南共分布有3座障城、19座烽火台、3段当路塞,它们与险峻的狼山共同组成了朔方郡的西北防线。
1.1 障城
1.1.1 哈隆格乃障城(鸡鹿塞)
哈隆格乃障城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乌拉嘎查西北600米处,狼山西南段哈隆格乃沟沟口南侧的台地上。该城平面呈方形,边长68.5米,墙底宽5~6米,顶宽3~4米,残高6~8米。全城仅南墙中部开有一门,门外设有瓮城,门内侧有石砌登道直通城顶,墙体四角突出2米有类似角楼或马面的附属设施,城内北部有残留石砌房基。城墙用天然石块垒砌,填充碎石、沙砾,并以树枝、红柳等作为拉筋,除个别处顶部坍塌外,整体形制保留完整。
鸡鹿塞见于史料记载与之相关的事件有汉甘露三年(前51),匈奴呼韩邪单于朝汉,二月单于归,汉派车骑校尉韩昌、高昌侯董忠护送出鸡鹿塞[4];东汉永元元年(89),汉将窦宪、耿秉出战鸡鹿塞,大破北匈奴[5]。
1.1.2 格尔敖包障城
该城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乌拉嘎查格尔敖包沟口西北3.6千米处。依沟北台地而建,此城仅存一墙,东西走向,石块堆砌墙体,残高4~5米,底宽4米,顶宽1米,东西长55米。南、西、东墙体被山水冲毁,地表无存。城址东侧断层可见有10~30厘米的灰土堆积,遗物有陶片、铁器残片、铜镞等,多为汉代常见类型。
1.1.3 布都毛道障城
此障城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毛道嘎查布都毛道沟南台地上。该城为大小两城相连,呈“吕”形。两城均为砂土夯筑,东南城较大,长50米、宽47米;西北城较小,方形,边长为33米。大城西北侧开有一门可通城外,两城中部有门道相连,门宽2米。墙体残高0.5~2米,基宽7米,呈圆脊状隆起,地表轮廓清晰。地表散落着灰陶残片等遗物。
1.2 烽火台
烽火台共有19座,多分布在三城之间沟口两侧的台地之上。烽火台均为石筑,方形,实心,个别坍塌呈丘状,东南避风处修筑有石砌大小不一的房址,供燧卒居住使用。个别烽火台与铺舍外有围院,烽火台周围残留大小不一的平面呈方形或圆形石筑基址,应为附属设施,为积薪、立表、举烽之用。以色日吉布烽火台为例,该烽火台现呈覆斗形,底长15米,宽10米,现高3.5米,石砌,实心。东南侧有长方形房址,长13米,宽5米。烽火台与房址外有方形围院,边长30米,北墙西部开有一门,门宽1米。围院北部有大小不等的石筑附属基址21个,多为方形,长1~3米,残高0.2~0.5米,排列有序。
1.3 塞墙
塞墙共有3段均为石砌,底宽3~5米,顶宽0.5~2米,残高1.5~4米,分别位于哈隆格乃沟南侧台地、布都毛道沟沟口两侧、格尔敖包沟险要处。三沟南北均可通,南口直对河套平原,北口通往戈壁沙漠后可及漠北。哈隆格乃塞墙西南跨支沟与巴音乌拉烽火台相通,东北呈T字形直对哈隆格乃沟口,呈拱卫鸡鹿塞之状。布都毛道塞墙长度较长,向西跨沟扼守布都毛道沟,向南直对现S312省道。S312省道由布都毛道沟南侧查石沟内进入后穿山进入阿拉善左旗戈壁地带,在汉代应为沟通漠北的重要通道之一。布都毛道障城修筑在两沟之间的台地上,塞墙分别控制布都毛道沟与查石沟的交通要道,可见其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性,可惜名称尚未可考。
1.4 其他发现
在布都毛道障城东南3500米处的沙漠里,有一丘状土包,当地牧民称为楚鲁敖包,直径25米,现高4米,表面堆积沙土,地表散见汉代灰、黑陶片。2007年秋,临策铁路考古发掘中曾试掘底部东侧,清理淤沙后见有石块散落,可见长3米的石块坍塌痕迹,石块间的缝隙间夹杂大量汉代灰、黑陶片,推测或为与布都毛道沟障塞相关的烽火台。以卫星地图来看其关系更为明显,楚鲁敖包西北3千米为布都毛道障塞群,其东南15千米为汉三封故城,三点几乎为直线,或为布都毛道障塞与三封间传递信息所用的烽火台之一,其他烽火台或由于沙漠侵蚀、农田开垦损毁消失。之前由于窳浑为朔方郡西都尉治所,只强调障塞与窳浑之间的关系看来是有失偏颇的。从整体格局来看鸡鹿塞至窳浑故城间直线距离为20千米,布都毛道障塞至三封故城为18千米,由于楚鲁敖包这个关键点的发现,起码布都毛道障塞至三封故城这一信息通道是可以成立的。《汉书·地理志》云:“县有道,出西北鸡鹿塞。”结合窳浑为朔方郡西都尉治所,现鸡鹿塞至窳浑的通讯通道也是可以成立的。只是尚未发现有像楚鲁敖包那样的连接烽火台,或因有道路可以乘马疾驰传信也未可知。 2 认识
2.1 此段防御體系的特点
此段防御体系充分利用了狼山天险,在险峻的山体上并未修筑连续的墙体,仅在可通行的较大山谷谷口修筑障城屯兵以扼守通道。同时为了加强障城的防御,在障城外地势平缓处又加筑了当路塞来拱卫障城。在障城扼守的山谷内设烽火台做候望之用,障城之间以烽火台候望各支沟谷口时传递信息,是加强各部分联系及提前发现敌情的必要手段。在距此防御体系20千米处分别设置了西部都尉治所窳浑和郡治三封,从内地迁移大量军民在此屯垦戍边,从后勤、兵源等方面为此防御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2.2 此段防御体系的作用
朔方郡居于西汉缘边九郡西端之首,与北方强大的匈奴直接接触,是汉庭西北方的边防前哨。阴山西部的各条山谷都是匈奴出没的重要通道,朔方郡适挡其南,凭借长城、阴山和黄河天险,控扼“通川”“要害”的咽喉重地,作为前哨的长城体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窳浑、三封地处朔方郡西北边缘,直对三条可通塞外的山谷通道,此段的防御体系建设尤为重要。窳浑为朔方郡西部都尉治所,三封为西汉朔方郡郡治,都是为了加强此段的军事保护而行的保障之举。在军事力量得到保障后,以狼山天险为屏障,在可通漠北的三条要道南口修建三处障址,以塞墙扼守要道,其间以烽火台驻于分支沟口为候望、通信之用。东北以鸡鹿塞与窳浑相联系,西南有布都毛道沟障城与三封呼应,共同组成了朔方郡西北的战略防御体系,有效地拱卫了汉代北部垦区,使北部垦区形成了“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繁荣景象。
3 结论
保留了山险、障城、塞墙(当路塞)、烽火台、边城的整体形制的朔方郡防西北御体系再现了《汉书》所载“起塞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6]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修筑方式,是现存为数不多的、保存较好的汉代边疆长城体系中的典型代表。
(参与调查人员:王浩、李建新、程龙军、王雅琪)
参考文献
[1]张郁.汉朔方郡河外五城[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02).
[2]侯仁之.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汉代垦区[M]//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治沙研究(第7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3]郭素新.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
[4][6]班固.汉书·匈奴传(卷94)[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范晔.后汉书·窦宪传(卷23)[M].北京:中华书局,1965.
关键词:朔方郡;防御体系
汉朔方郡建于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史记·匈奴列传》载:“元朔二年,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郡的辖区横跨黄河两岸,有户三万四千三百三十八,人口十三万六千六百二十八人,统辖十县。其中河东五县为朔方、修都、呼道、广牧、渠搜,位于现鄂尔多斯境内。河西五县为三封、窳浑、临戎、沃野、临河,位于现巴彦淖尔市市境内[1]。其中三封、窳浑位于朔方郡西北部,再往西北即为阴山余脉转折向西南的狼山山脉,山脉东南麓分布着汉长城的墙体、烽火台、障塞,随山势相望,组成了汉朔方郡的西北防御体系。此段防御体系的调查工作最早开始于1963年,侯仁之、俞伟超发现鸡鹿塞及周边烽火台[2];20世纪80年代末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又发现布都毛道沟障址及长城墙体[3],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烽火台,但整体、系统的调查资料未见报道。综合已掌握的情况,笔者又组织人员对此段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整理如下,希望可以由小及大,为长城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1 调查情况
此段防御体系主要由障城、烽火台、塞墙(当路塞)组成,在哈隆格乃沟口至布都毛道沟口近25千米的距离内,由东北向西南共分布有3座障城、19座烽火台、3段当路塞,它们与险峻的狼山共同组成了朔方郡的西北防线。
1.1 障城
1.1.1 哈隆格乃障城(鸡鹿塞)
哈隆格乃障城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乌拉嘎查西北600米处,狼山西南段哈隆格乃沟沟口南侧的台地上。该城平面呈方形,边长68.5米,墙底宽5~6米,顶宽3~4米,残高6~8米。全城仅南墙中部开有一门,门外设有瓮城,门内侧有石砌登道直通城顶,墙体四角突出2米有类似角楼或马面的附属设施,城内北部有残留石砌房基。城墙用天然石块垒砌,填充碎石、沙砾,并以树枝、红柳等作为拉筋,除个别处顶部坍塌外,整体形制保留完整。
鸡鹿塞见于史料记载与之相关的事件有汉甘露三年(前51),匈奴呼韩邪单于朝汉,二月单于归,汉派车骑校尉韩昌、高昌侯董忠护送出鸡鹿塞[4];东汉永元元年(89),汉将窦宪、耿秉出战鸡鹿塞,大破北匈奴[5]。
1.1.2 格尔敖包障城
该城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乌拉嘎查格尔敖包沟口西北3.6千米处。依沟北台地而建,此城仅存一墙,东西走向,石块堆砌墙体,残高4~5米,底宽4米,顶宽1米,东西长55米。南、西、东墙体被山水冲毁,地表无存。城址东侧断层可见有10~30厘米的灰土堆积,遗物有陶片、铁器残片、铜镞等,多为汉代常见类型。
1.1.3 布都毛道障城
此障城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毛道嘎查布都毛道沟南台地上。该城为大小两城相连,呈“吕”形。两城均为砂土夯筑,东南城较大,长50米、宽47米;西北城较小,方形,边长为33米。大城西北侧开有一门可通城外,两城中部有门道相连,门宽2米。墙体残高0.5~2米,基宽7米,呈圆脊状隆起,地表轮廓清晰。地表散落着灰陶残片等遗物。
1.2 烽火台
烽火台共有19座,多分布在三城之间沟口两侧的台地之上。烽火台均为石筑,方形,实心,个别坍塌呈丘状,东南避风处修筑有石砌大小不一的房址,供燧卒居住使用。个别烽火台与铺舍外有围院,烽火台周围残留大小不一的平面呈方形或圆形石筑基址,应为附属设施,为积薪、立表、举烽之用。以色日吉布烽火台为例,该烽火台现呈覆斗形,底长15米,宽10米,现高3.5米,石砌,实心。东南侧有长方形房址,长13米,宽5米。烽火台与房址外有方形围院,边长30米,北墙西部开有一门,门宽1米。围院北部有大小不等的石筑附属基址21个,多为方形,长1~3米,残高0.2~0.5米,排列有序。
1.3 塞墙
塞墙共有3段均为石砌,底宽3~5米,顶宽0.5~2米,残高1.5~4米,分别位于哈隆格乃沟南侧台地、布都毛道沟沟口两侧、格尔敖包沟险要处。三沟南北均可通,南口直对河套平原,北口通往戈壁沙漠后可及漠北。哈隆格乃塞墙西南跨支沟与巴音乌拉烽火台相通,东北呈T字形直对哈隆格乃沟口,呈拱卫鸡鹿塞之状。布都毛道塞墙长度较长,向西跨沟扼守布都毛道沟,向南直对现S312省道。S312省道由布都毛道沟南侧查石沟内进入后穿山进入阿拉善左旗戈壁地带,在汉代应为沟通漠北的重要通道之一。布都毛道障城修筑在两沟之间的台地上,塞墙分别控制布都毛道沟与查石沟的交通要道,可见其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性,可惜名称尚未可考。
1.4 其他发现
在布都毛道障城东南3500米处的沙漠里,有一丘状土包,当地牧民称为楚鲁敖包,直径25米,现高4米,表面堆积沙土,地表散见汉代灰、黑陶片。2007年秋,临策铁路考古发掘中曾试掘底部东侧,清理淤沙后见有石块散落,可见长3米的石块坍塌痕迹,石块间的缝隙间夹杂大量汉代灰、黑陶片,推测或为与布都毛道沟障塞相关的烽火台。以卫星地图来看其关系更为明显,楚鲁敖包西北3千米为布都毛道障塞群,其东南15千米为汉三封故城,三点几乎为直线,或为布都毛道障塞与三封间传递信息所用的烽火台之一,其他烽火台或由于沙漠侵蚀、农田开垦损毁消失。之前由于窳浑为朔方郡西都尉治所,只强调障塞与窳浑之间的关系看来是有失偏颇的。从整体格局来看鸡鹿塞至窳浑故城间直线距离为20千米,布都毛道障塞至三封故城为18千米,由于楚鲁敖包这个关键点的发现,起码布都毛道障塞至三封故城这一信息通道是可以成立的。《汉书·地理志》云:“县有道,出西北鸡鹿塞。”结合窳浑为朔方郡西都尉治所,现鸡鹿塞至窳浑的通讯通道也是可以成立的。只是尚未发现有像楚鲁敖包那样的连接烽火台,或因有道路可以乘马疾驰传信也未可知。 2 认识
2.1 此段防御體系的特点
此段防御体系充分利用了狼山天险,在险峻的山体上并未修筑连续的墙体,仅在可通行的较大山谷谷口修筑障城屯兵以扼守通道。同时为了加强障城的防御,在障城外地势平缓处又加筑了当路塞来拱卫障城。在障城扼守的山谷内设烽火台做候望之用,障城之间以烽火台候望各支沟谷口时传递信息,是加强各部分联系及提前发现敌情的必要手段。在距此防御体系20千米处分别设置了西部都尉治所窳浑和郡治三封,从内地迁移大量军民在此屯垦戍边,从后勤、兵源等方面为此防御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2.2 此段防御体系的作用
朔方郡居于西汉缘边九郡西端之首,与北方强大的匈奴直接接触,是汉庭西北方的边防前哨。阴山西部的各条山谷都是匈奴出没的重要通道,朔方郡适挡其南,凭借长城、阴山和黄河天险,控扼“通川”“要害”的咽喉重地,作为前哨的长城体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窳浑、三封地处朔方郡西北边缘,直对三条可通塞外的山谷通道,此段的防御体系建设尤为重要。窳浑为朔方郡西部都尉治所,三封为西汉朔方郡郡治,都是为了加强此段的军事保护而行的保障之举。在军事力量得到保障后,以狼山天险为屏障,在可通漠北的三条要道南口修建三处障址,以塞墙扼守要道,其间以烽火台驻于分支沟口为候望、通信之用。东北以鸡鹿塞与窳浑相联系,西南有布都毛道沟障城与三封呼应,共同组成了朔方郡西北的战略防御体系,有效地拱卫了汉代北部垦区,使北部垦区形成了“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繁荣景象。
3 结论
保留了山险、障城、塞墙(当路塞)、烽火台、边城的整体形制的朔方郡防西北御体系再现了《汉书》所载“起塞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6]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修筑方式,是现存为数不多的、保存较好的汉代边疆长城体系中的典型代表。
(参与调查人员:王浩、李建新、程龙军、王雅琪)
参考文献
[1]张郁.汉朔方郡河外五城[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02).
[2]侯仁之.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汉代垦区[M]//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治沙研究(第7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3]郭素新.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
[4][6]班固.汉书·匈奴传(卷94)[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范晔.后汉书·窦宪传(卷23)[M].北京:中华书局,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