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始于内圣,终于外王,《四书》是孔子内圣外王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庸》中不但有丰富的“修身”思想,亦包含了富于进取、积极用世的“为政”理想,是孔子内圣外王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郑玄、朱熹、康有为等的《中庸》诠释著作有不同的特点,但由内圣至外王的诠释理路却一以贯之。中庸之道乃人间之常道,是合乎“中庸”之原则的“道”,是一种平常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处理天下一切关系的基本法则,以普遍性、永恒性、恰当适度为其主要特征。“仁”与“礼”是儒家中庸之道的重要范畴,在孔子内圣外王思想体系中亦有着重要的地位。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在《中庸》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关键词:《中庸》;内圣外王;中庸之道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02-0102-06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与理论源泉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本为《礼记》之一篇,自朱熹作《中庸章句》并被官方列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以来,《中庸》就成为士子为求取功名而日夜讽诵的著作之一,不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态度,并对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建构和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满清王朝灭亡,包括《中庸》在内的统治了中国读书人几千年之久的“四书五经”也失去了其神圣的地位,但《中庸》对中华文明与民族心理的影响,却持续而深远。
  人们对《中庸》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使人们将《中庸》与修身养性联系在一起,“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又使人们将《中庸》与保守落后联系在一起。谈到《中庸》,人们对“性”、“道”、“诚”等代表《中庸》心性论的“内圣”思想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而对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思想关注不够,以至形成了《中庸》只谈明哲保身,不谈积极人世的误解,“中庸”也因此成了不思进取的代名词。“君子时中”与“允执厥中”一脉相承,《中庸》在儒家道统之传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修身养性等内圣思想外,《中庸》亦包含了丰富的外王思想,舜之“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以“中”治民即为此类。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作为儒家道统之传的重要内容,在《中庸》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修身与为政:《中庸》中的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虽由道家提出,但我们却更多地把它与儒家思想联系在一起。“内圣外王”语出《庄子·天下篇》,其提出是以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情形为背景的,“具有庄子特色的认识论上的意义”。庄子的“内圣外王”思想具有“作为学问形态”、“作为帝王统治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格精神境界”等三种形态,而“独立个体的人格精神境界”尤为庄子思想特色之所在。与道家偏重独立个体人格的追求和自我完善不同,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更提倡由内而外的事功,即由修身至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精神。
  孔子对儒家内圣外王思想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经过孔子的阐发和建构,集修身养性与经世事功于一体的内圣外王之道,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子一生积极入世,周游列国,努力寻找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机会,但终不为当权者所重用。孔子之时,“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孔子有济世之愿,有圣人之德,但“不得君师之位”,于是退而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将“行其政教”之“外王”理想昭之后世。孔子内圣外王之道寓于六经而括于《论语》。由《论语》而《大学》、《中庸》、《孟子》,内圣外王成为道统相传的重要内容:
  故《论语》始于言学,终于尧、舜、汤、武之政,尊美屏恶之训。《大学》始于格物、致知,终于治国、平天下。《中庸》始于中和、位育,终于笃恭而天下平。《孟子》始于义利之辨,终于尧、舜以来之道统。圣贤立言之大旨,灼然可见。盖千古帝王之枢要,不仅经生章句之业也。
  《论语》“学而时习之”以学为修身入德之门,以“具载尧、舜咨命之言,汤、武誓师之意,与夫施诸政事者”总括为政之要,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孟子》“亦有仁义而已矣”,以尊崇仁义始。“历序群圣之统”以道统之传终,体现了孟子的“仁政”理想。《中庸》与《大学》一样。皆以修身之内圣功夫始,以“平天下”之外王理想终。始于内圣,终于外王,《四书》是孔子内圣外王思想的集中体现。
  修身与为政作为一组对立的概念,贯穿于《中庸》之始末,为理解《中庸》内圣外王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强调“慎独”为修身的不二法门。“其境界则自隐微之独以至身与家国天下之肆应”,“慎独”与“家国天下”息息相关。《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以“中”为“大本”。“修己治人的道德实践,须有良知大本的肯定,才能贯注于形器末用,而有道德事业的成就,”“中”在“修己治人”的道德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和”为修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能达到“中和”之域,则万物丰茂而天地各得其位。天地位,万物育,实为治道之极致,而唯有中和可致。“戒惧是正心,慎独是诚意,致中和则修齐治平皆在内矣”,《中庸》中的“戒惧”、“慎独”、“致中和”与《大学》中的“正心”、“诚意”、“修齐治平”具有对应之关系。《中庸》末章与首章相应,强调有内圣之至,则有外王之极功: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车首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朱熹云:“笃恭而天下平,乃圣人至德渊微,自然之应,中庸之极功也。”有圣人之至德,才能有“天下平”之极功。《中庸》“德为圣人,尊为天子”、“故大德必得其位”、“故大德者必受命”,反复强调“德”于“位”之重要性,有圣人之德,才能得天子之位而治理天下。“天下至诚”乃“德”之至者,“谓圣人之德之实,天下莫能加也”。“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唯“天下至诚”能为之。《中庸》“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提出了修身乃为政之本的观点。仁乃修身之本,修身乃为政之本,修身乃仁与为政之连接点。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政必须得人,而得人又必须修身。君主只有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得到贤臣的辅佐,有明君有贤臣,才能达到文武之治的理想状态。《中庸》“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亦强调了“修身”于“治人”、“治天下国家”之重要性。   “推己及物”与“推己及人”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实现形式。《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提出了“成己”、“成物”的观点。朱熹解释为:“诚虽所以成己,然既有以自成,则自然及物,而道亦行于彼矣。仁者体之存,知者用之发,是皆吾性之固有,而无内外之殊。既得于己,则见于事者,以时措之,而皆得其宜也”。“成己”是修身的内圣功夫,以“仁”为核心:“成物”是“行道于彼”的外王功夫,以“智”为体现。“仁”、“智”分别代表了修身与处事两个方面。《中庸》明确提出了“合外内之道”的观点,此处的“外内之道”可以理解为内圣外王之道。“诚己”为内,“成物”为外,由“诚己”而“成物”,由内而外,推己而及物。《中庸》“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提出了“推己及人”的观点。“忠恕违道不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须遵循“忠恕”之原则。“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忠”是对自身而言,“恕”是对他人而言。由“忠”而“恕”,推己而及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是推己及人;“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是推人及物,最后达到“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之化境。
  二、《中庸》注本与内圣外王思想之发展
  历代思想家对《中庸》内圣外王思想多有阐发。郑玄《礼记注》中的《中庸》注、朱熹《中庸章句》、康有为《中庸注》代表了《中庸》内圣外王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郑玄的“明君”理想,是他内圣外王思想的集中体现。郑玄生值乱世,桓、灵之间“君道秕僻,朝纲日陵,国隙屡启”的社会现实对其学术活动影响很大。郑玄继承了孔子以来的积极入世精神,但不得其位。只能“把改革现实的希望寄托在一个有德之君身上。通过有德之君推行礼制而天下一统社会安定”。郑玄重视礼学,遍注“三礼”,《礼记注》中的《中庸》注体现了他关怀现实,渴望明君出现以重振政教的意愿。在《中庸》“子曰:‘道其不行矣乎’”的注文中,郑玄发出了“闵无明君教之”的浩叹。郑玄的“明君”理想,体现在他关于“性”、“德”、“礼”等概念的诠释之中。
  “性”为连接内圣与外王之纽带,“尽性”为得位治民的必由之路。在《中庸》“天命之谓性”的注文中,郑玄释“性”为“生之质”,其注解是“彻底的‘用气为性’的思想”。在《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注文中,郑玄释“尽性”为“顺理之,使不失其所也”;释“赞天地之化育”为“助天地之化生,谓圣人受命在王位,致太平”。郑玄此处所理解的圣人等同于圣王。“尽性”之“性”为“内含生命之质的气命之性”,而不同于自得自证的超越之性,“尽性”即指“顺理百姓之性”。此处的“化育”亦不指“上下与天地同流”之事,而指平治天下之事。由“至诚”而“致太平”,“尽性”之功不可或缺。郑玄由“至诚”而推衍出“致太平”,实践了其由“内圣”而至“外王”的解经“理路”:
  郑玄的理解自然有个理路,学者只要站在儒家的立场,不管他是孟、荀、郑、王,或是周、张、程、朱。谁能脱离活生生的现实之文化世界,别求其它的实践管道?“至诚”者还能有什么选择?他当然要作政治社会的实践,使斯民齐登太平之境。儒家即使发展出微妙玄远的形上学,它仍然不能出此矩矱。
  “德”乃君天下之前提和基础。在《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的注文中,郑玄指出“圣人制作,其德配天地”,并以“小德”喻诸侯,“大德”喻天子。在《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的注文中,他指出“德不如此不可以君天下也”。在《中庸》“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的注文中,他指出“文王之德”为天下诸侯效法的榜样。
  “礼”与政教密切相关,体现了郑玄冀盼明君出现以重建社会秩序的愿望。在《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的注文中,郑玄指出“礼”与“政教”都出自“中”。二者密不可分。在《中庸》“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的诠释中,郑玄指出圣人“常为人法,从礼”。圣人犹当从礼,则常人可知。在《中庸》“明乎郊社之礼、稀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的注文中,郑玄指出“序爵、辨贤、尊尊、亲亲”之礼为“治国之要”,强调“礼”对于治国的重要意义。在《中庸》“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的注文中,郑玄指出“为政在人,政由礼也”,亦强调了“礼”于“政”之重要性。在《中庸》“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的注文中,郑玄指出“作礼乐者必圣人在天子之位”,可见“礼乐”地位之尊崇,有圣人之德、天子之位方能制礼作乐。
  与郑玄的“明君”理想相比。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似乎更注重“内圣”的修养。关于“人心”、“道心”的论述可以视为朱熹阐述其“内圣”思想的纲领性文献。“理”与“气”是朱熹“人心”、“道心”观的理论基础。在《中庸》“天命之谓性”的诠释中,朱熹指出“性”即“理”,“理”本之于天,即所谓“天理”。“理”是朱熹思想体系的核心,体现了朱熹理本体论的思想特色。朱熹还提出了与“理”相对的“气”,“朱熹认为,天地间有理有气,人物的产生都是禀受天地之气以为形体,禀受天地之理以为本性。”基于对“理”与“气”的认识,朱熹提出了他的“人心”、“道心”观。他指出“心”有“人心”、“道心”之分。“人心”生于“形气之私”,“道心”原于“性命之正”;“人心”危殆不安,“道心”微妙难见。人皆有形,故上智亦有“人心”;人皆有性,故下愚亦有“道心”。在“人心”、“道心”观的基础上,朱熹进一步提出了“天理”、“人欲”的概念和“惟精惟一”的修身功夫。精则不杂,一则不离,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则能达到“天理之公”胜夫“人欲之私”、“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的“无过不及”的中庸之域。朱熹将“子思所传之意”概括为“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强调了“反求诸身”、“本然之善”的“内圣”功夫。   朱熹并没有停留在空谈心性的“内圣”层面,他试图建立“内圣”与“外王”之间的有效联系。在《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诠释中,朱熹指出“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与《大学》“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心正”而至“天下平”如出一辙。在《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的诠释中,朱熹释“一”为“诚”,强调“诚”于“九经”之重要性。由“诚”以行“九经”,“内圣”与“外王”密不可分。朱熹重视“外王”,不仅体现在他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之中。更体现在他对现实政治的关注方面。始于内圣,终于外王,是《四书》理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亦表明了宋代理学家强调由内圣而入外王的特点。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特别强调“内圣”的成就对实现“外王”的重要性,是他们在儒家经典的诠释中致力于构建其“内圣”理学体系的重要原因。他们强调“内圣”,其最终目的亦指向重建合理的人间秩序的“外王”理想。
  与朱熹《中庸章句》偏重“内圣”思想相比,康有为《中庸注》更侧重于“外王”思想的阐发。康有为对宋、明以来“存诚明善”、“画地自甘”的情况深表不满,毅然以发明《中庸》中的“容民畜众”之道为己任:
  宋、明以来,言者虽多,则又皆向壁虚造,仅知存诚明善之一旨,而遂割弃孔子大统之地,僻陋偏于一隅。后进承流守旧,画地自甘,不知孔子三重之道,通变因时,并行不悖之妙,气弊水浅,不足以容民畜众,则群生将困,而不得被其泽。耗矣哀哉!圣道不明,为害滋大,予因此惧。
  “存诚明善”代表了《中庸》“内圣”思想的一面,康有为对其予以批判正是为了凸显《中庸》“容民畜众”的“外王”思想。发挥孔子“改制”思想,为其变法维新提供理论支持,是《中庸注》“外王”思想最突出的体现:
  《中庸注》是康有为发挥今文经学中孔子的立教改制思想,以为其变法维新寻找理论依据的重要著作之一。《中庸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和发挥了孔子的立教改制思想:树立孔子的无上权威,把孔子塑造成有德有位之人;阐明孔教原于天而宜于人,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建立三世三统与变法维新的联系。康有为试图通过对《中庸》的阐释,以建立孔子、孔教与变法维新之间的有效联系。
  为了达到为其变法改制思想寻找理论依据的目的,《中庸注》对《中庸》亦有一定程度的曲解。但其“外王”思想并非凭空捏造,《中庸注》为我们理解《中庸》中的“外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三、仁与礼:《中庸》中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以“中”为基础,以“用”为目的,是“中”之为“用”的哲学。“中庸”一词最早由孔子提出,是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中庸”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一词在《论语》中仅此一处,孔子并没有对“中庸”展开进一步的阐发,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思索空间和多种解释的可能。从字源上来看,“中”的本义为“内”,“庸”的本义为“用”。郑玄释“庸”为“用”:“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王夫之认为“用”乃《中庸》之“大纲”:
  《中庸》一部书,大纲在用上说。即有言体者,亦用之体也。乃至言天,亦言天之用;即言天体,亦天用之体。大率圣贤言天,必不舍用,与后儒所谓“太虚”者不同。若未有用之体,则不可言“诚者天之道”矣。
  朱熹释“中”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释“庸”为“平常”。结合以上关于“中庸”的数种说法,我们认为:“中庸之道”乃人间之常道,是合乎“中庸”之原则的“道”,是一种平常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处理天下一切关系的基本法则,以普遍性、永恒性、恰当适度为其主要特征。“仁”与“礼”是儒家中庸之道的重要范畴。“仁”主内“礼”主外,发乎“仁”而止乎“礼”;“中”主内“庸”主外,由乎“中”而致乎“庸”。“仁”与“中”,“礼”与“庸”形成一种对应关系。
  “仁”是中庸之道的内在规定性。朱熹称“仁”为“天地生物之心,而人得以生者,”称“仁”为“吾性之固有,”指出“仁”与生俱来,所谓“具此生理,自然便有恻怛慈爱之意”。“仁”是“人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康有为指出“仁”为孔子立教之本,“极仁”为政教之统。“仁”与“不仁”为儒、道之根本区别:
  尸子曰:“孔子本仁”,此孔子立教之本。孟子谓:“道二,仁与不仁而已。”老子以天地为不仁,故自私;孔子以天地为仁,故博爱,立三世之法,望大道之行。太平之世,则大小远近如一,山川草木,昆虫乌兽,莫不一统;大同之治,则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子其子,务以极仁为政教之统。
  “礼”是中庸之道的外在规范。郑玄指出“礼,谓人所服行也。”“礼”与“孝”、“修身”、“治国”密切相关。《中庸》云“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有“礼”方能有“孝”;《中庸》云“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礼”为修身之要;《中庸》云“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礼”能治国,为政必须遵循“礼”的规范。《中庸》第二十章以“政”为讨论重点,提出了“五达道”、“九经”等范畴。“五达道”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礼”的规范。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合称为“五达道”。朱熹释“达道”为:“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书》所谓五典,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亲”、“义”、“别”、“序”、“信”为处理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共由之路”。“九经”是治理国家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是“文武之政”的集中体现。《中庸》先列“九经之目”、次言“九经之效”、“九经之事”,对“九经”有详尽而系统的论述: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仁”与“礼”代表了中庸之道主内与主外的两个方面,二者密不可分。《中庸》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仁”以“亲亲”为大,“义”以“尊贤”为大,“礼”则“节文斯二者”。“礼”产生于“亲亲”与“尊贤”之实践活动中,又对其起制约和规范作用。“仁”、“礼”本身亦必须合乎“中庸”之原则:“以‘仁’、‘礼’二者为例,它们都是孔子学说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术界历来或主‘仁’为核心,或认‘礼’居主位,二者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在孔子看来,它们也必须贯以‘中庸’的原则才能合于‘道’”。
  孔子以“仁”为精神动力,以“礼”为实现形式,仁礼融合,浑然一体,努力打造出一条匡时济世的康庄大道。孔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仁礼”之道虽在当时困厄难行,却给后人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孔子的努力并没有在当时社会产生多少实际影响,但他整理的六经,教育的弟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已经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与不竭的动力。孔子后学继续沿着孔子开创的仁礼融合的礼仪之道前行,以实际行动诠释‘人能弘道’的教诲。”
  “礼仪”是仁德之载体。以“仁”为本,以“礼”为用,体现了儒家以“仁”、“礼”之道治国平天下之理想。“仁”为修身之本,“礼”乃为政之要。“仁”与“礼”在孔子内圣外王思想体系中亦有着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的有机融合。
  四、余论
  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是儒家道统之传的重要内容,构成了道统相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内圣与外王代表了儒家内外兼修,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观,并且把儒家与偏重“内圣”的“释”、“道”,偏重外王的“法家”等区别开来。内圣外王之道从某种意义上更能代表儒家的精神特质。孔子是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创立者和集大成者。《四书》是孔子内圣外王思想道统之传的重要环节。与《论语》、《大学》、《孟子》相比,《中庸》中的内圣外王思想更多地体现在哲学思辨的层面上。修身与为政作为一组对立的概念,在《中庸》文本中多次出现,是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体现。历代思想家对《中庸》中的内圣外王思想的阐发侧重点不同,但由内圣至外王的诠释理路却一以贯之。郑玄从“性”、“德”、“礼”与“明君”理想的关系等方面对《中庸》中的内圣外王之道进行了阐发。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认为只有在内圣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就,其外王理想才有可能实现,故他们更注重“内圣”思想的阐发,体现在他们对“性”、“理”、“人心”、“道心”等代表“内圣”思想的重要概念的阐发方面。康有为通过对《中庸》的阐释,试图建立孔子改制与变法维新之间的有效联系,将《中庸》中的“外王”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中庸是修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中庸之道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法则。对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关系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责任编辑 张卫东)
其他文献
摘要:与传统国家相比,现代国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质,即确定的边界、以民族想象为基础、依靠理性官僚系统进行统治、依赖民主寻求合法性。建设现代国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要强化国家的边界意识,提升国家捍卫领土主权的能力,而且要塑造公民的政治共同体意识,提升国家的内聚力;不仅要强化官僚系统的开放性、专业性以及为公共利益献身的精神,提升官僚系统的治国理政能力,而且要加强民主建设,消除专断性权力,发展基础
期刊
摘要:疾病一直是造成居民家庭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其不仅会造成病人家庭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也会造成病人家庭和其他家庭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且还会引起和加剧贫困。总体而言,一个人是否患上重大疾病往往是由不可控的因素所引起的概率性事件,因此社会应当为此担负责任,因为那些不幸患上重大疾病的人某种意义上是替社会成员担负了病痛的折磨,因此不能将对重大疾病患者的治疗仅仅视为是其个人及其家庭的责任,而应该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2003-2012年中国对99个国家的OFDI数据,基于动态面板计量方法分析了东道国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OFDI存在较为复杂的制度偏向,对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制度质量相对中国落后的国家,中国OFDI偏向制度质量差且制度差距大的国家:对技术相对先进和相对落后的国家以及制度质量相对中国高的国家,中国OFDI偏向制度相对较差、但制度距离较小的国家;对资源欠丰裕的国家,中
期刊
摘要:由网络运营者承担管理责任,从而分担行政机关行政管理职能的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简政放权与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要求。网络运营者管理责任在内容上体现出的社会公益性,以及在职责行使过程中行政机关的介入,都反映出其具备很强的公权力特征,这也让人产生了它是在承担“义务”还是行使“权力”的疑问。从当前的行政法理论来看,通过“第三方义务”理论和“行政授权”理论对网络运营者管理责任的性质进行解释,存在一
期刊
摘要:欧洲大陆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经济学复兴运动以来,最成功的当属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IDEI),如今的IDEI已经成为著名的产业经济学研究中心,也是欧洲的经济学学术中心。在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等学术前沿,梯若尔展现了高超的借助纷繁复杂的经济学现象把握经济学本质规律的能力,并因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及其规制、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和行为经济学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了2014年度诺贝尔经
期刊
摘要:我国在网络犯罪的治理中存在立法粗疏、理论混乱、实践不彰等问题,技术风险及其刑事责任分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刑法应秉承犯罪预防理念,建立技术风险——法律风险——犯罪风险的分层体系,将犯罪风险合理分配给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服务使用者,以限缩其刑事责任。网络服务使用者的行为可根据合理使用原则和离心效应原则限制犯罪成立,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行为可根据技术中立和正当业务行为排除犯罪成立。在P2P服务提供者
期刊
摘要:现代性政治话语是权力意志社会从孕育到成熟最显著的标识。最高权贵、社会精英、普罗大众和准起义者分别在“国家”、“稳定”,“公共”、“责任”,“弱势”、“保障”和“民主”、“正义”等政治话语下,表达了话语主体对权力“从占有到守护、增量、微分和颠覆”等隐性或公开的不同主张。这些政治话语的形成、散播和建构过程乃是自我对他者思维牵制和支配的设计过程,从而成功地或预期性地抵达其政治弘毅。  关键词:现代
期刊
摘要:村民自治作为党和政府着力推进的基层民主实践,其有效运行的难题一直备受各方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根据对最近一项全国性访谈材料的初步分析可以发现,村民总体上对当前村民自治运行的评价不高。具体表现在,村民对民主选举中的拉票和买票等行为表示反感;对村民自治中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评价较低;对村民自治的民主监督环节,村民不仅认知不足,其在实践上也多有缺位。导致村民自治运行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
期刊
摘要:发展服务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相比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中部地区服务业企业总体竞争力不强,缺少上规模、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特别是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服务业大集团大企业不多,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领域如保险、银行、教育、通信、医疗、保健等行业,市场准入范围狭窄、进入门槛较高,将大多数潜在投资者拒之门外,在没有竞争力的情况下,行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丧失,
期刊
摘要:傅斯年作为民国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提出了“中华民族是整个的”的民族观。其民族观不仅着眼于抗日,而且对中国国族的定位在符合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与趋向的同时,更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民族理论颇多契合。傅斯年的民族观对于国家的民族政策、现代中国民族思想体系的建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近百年来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国族思想发展脉络为背景来审视傅斯年的民族观,将更有利于我们发现傅斯年民族观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