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喀什地区近30a新整编资料,简析了近30a内发生的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程度,对沙尘(包括沙尘暴、扬沙、浮尘)、大风、高温、冰雹、暴雨等引发的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以指导相关部门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
[关键词] 喀什 气象灾害 防御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296-01
引言
喀什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中部,新疆西南部。三面环山,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轮廓是由稳定的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仑山、地槽褶皱带为主的构造单元组成。境内最高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m,最低处塔克拉玛干沙漠海拔为1100m,总面积约占新疆总面积的1/12。从总体上看,可划分为两大气候类型,平原为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1.7℃-12.4℃,年降水量56.5mm~82.1mm;山区为温带高原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北部山区(吐尔尕特)为-3.0℃、南部山区(塔什库尔干)为3.7℃,年降水量北部山区(吐尔尕特)为258.6mm、南部山区(塔什库尔干)为79.3mm。根据气候状况和地形特点,平原主要以农业为主,山区以牧业为主。
本文分析1981-2010年新整编资料,得出喀什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冰雹、大风、沙尘、高温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喀什地区农业的发展,因此研究灾害发生的规律,采取必要的防灾减灾和抗灾措施,有益于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1 暴雨特征及防御对策
1.1 暴雨
根据1981-2010年新整编资料,暴雨空间分布不均匀,时间分布上主要出现在5-9月,其中日降水量≥25mm的暴雨出现在北部山区吐尔尕特(12次),其次是岳普湖(11次),中东部平原6-8次,喀什市、北部及南部浅山区4次塔什库尔干最少1次。
1.2 防御对策
对暴雨的防御,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和卫星、雷达等探空资料,密切关注天气演变趋势,准确判断暴雨落区;其次是做好气象宣传,加强对气象信息员和农牧民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提高大众的防灾抗灾和自救能力。在暴雨多发地段建设有效的防洪措施,另外提醒偏远山区的农牧民做好房屋维修、牲畜棚圈的建设等工作,提前准备饲草料的储备等。
2 冰雹特征及防御对策
2.1 冰雹
从图1可以看出,冰雹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4-8月,其中山区出现次数最多,吐尔尕特和塔县出现次数分别为25、22次,其次是浅山区,包括喀什、英吉沙及巴楚县出现次数为13%-10%,平原农区出现冰雹次数较少,但一旦出现造成的灾害性损失严重。
2.2 防雹措施
根据冰雹分布规律,在雹灾多发地上游设立人影作业点,适时开展消雹作业,有效减少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气象部门可以根据形式预报,配合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分析,判断冰雹落区,及时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但是由于冰雹局地性强、持续时间短、受预报时效等限制抢护工作难度较大。
3 风沙天气特征及防御对策
3.1 沙尘
沙尘包括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喀什地区冬季多为暖冬,秋冬连旱较普遍,春季气候干燥,升温快,土质疏松,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提供丰富沙源,因此春季多为沙尘天气。山区(吐尔尕特和塔什库尔干)出现沙尘天气较少,主要集中出现在平原及浅山区,其中沙尘暴频率较少,浮尘天气较频繁,莎车、喀什、巴楚、英吉沙、麦盖提等地区年平均浮尘日数超过80天;巴楚、莎车县扬沙年平均日数分别为48天、33天;叶城和莎车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最多,分别为10天、9天(图2)。
3.2 大风
从喀什地区新30a整编资料来分析,大风日数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山区全年各月均出现大风天气,北部吐尔尕特年平均大风日数为51天,南部塔什库尔干为42天。平原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春夏季出现,年平均大风日数在3-5天,喀什市大风日数为9天。按月际变化来看,各站5月份出现大风最多。
3.3 风沙天气防御对策
防御大风沙尘暴的方法一般是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自然植被,保持水土平衡,建立林草结合的防护体系,加强农田的科学管理。喀什地区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缘,冬季暖,春季温度回升较快,尤其春耕春播土壤土质疏松,很容易产生风沙天气。春季风沙对设施农业、农作物生长发育等造成严重影响。气象部门做好科普宣传,让广大农牧民了解预警信号级别、颜色等,努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及时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将损失降到最低。
4 高温酷暑及防御对策
从统计资料来看,山区吐尔尕特站和塔什库尔干站年平均气温分别为-3.7℃、3.0℃,全年均不会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受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定影响,位于沙漠边缘的偏东和偏北站点年平均高温日数均在15天以上,偏南的莎车、叶城、泽普平均高温日数分别为11天、8天、8天,喀什市为6天。7月份出现高温较多,其次是8月份、6月份。
夏季极端高温主要是对农作物与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注意采取灌溉、遮阴、果园保墒、洒药剂等改善小气候的办法。
5 讨论
目前农业防灾减灾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灾害应急管理任务越来越重,必须不断完善应急预案,规范工作流程,切实提高应对效率。喀什地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三面环山,气象要素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卫星遥感、雷达、地理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预防水平,提升灾害监测的准确率、评估的客观性,提高转折性、重大性、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积极与农业、水利、畜牧、国土等部门以及各媒体的合作,共享资源,建立和发展气象信息员、协理员队伍,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减轻或避免由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 喀什 气象灾害 防御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296-01
引言
喀什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中部,新疆西南部。三面环山,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轮廓是由稳定的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仑山、地槽褶皱带为主的构造单元组成。境内最高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m,最低处塔克拉玛干沙漠海拔为1100m,总面积约占新疆总面积的1/12。从总体上看,可划分为两大气候类型,平原为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1.7℃-12.4℃,年降水量56.5mm~82.1mm;山区为温带高原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北部山区(吐尔尕特)为-3.0℃、南部山区(塔什库尔干)为3.7℃,年降水量北部山区(吐尔尕特)为258.6mm、南部山区(塔什库尔干)为79.3mm。根据气候状况和地形特点,平原主要以农业为主,山区以牧业为主。
本文分析1981-2010年新整编资料,得出喀什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冰雹、大风、沙尘、高温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喀什地区农业的发展,因此研究灾害发生的规律,采取必要的防灾减灾和抗灾措施,有益于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1 暴雨特征及防御对策
1.1 暴雨
根据1981-2010年新整编资料,暴雨空间分布不均匀,时间分布上主要出现在5-9月,其中日降水量≥25mm的暴雨出现在北部山区吐尔尕特(12次),其次是岳普湖(11次),中东部平原6-8次,喀什市、北部及南部浅山区4次塔什库尔干最少1次。
1.2 防御对策
对暴雨的防御,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和卫星、雷达等探空资料,密切关注天气演变趋势,准确判断暴雨落区;其次是做好气象宣传,加强对气象信息员和农牧民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提高大众的防灾抗灾和自救能力。在暴雨多发地段建设有效的防洪措施,另外提醒偏远山区的农牧民做好房屋维修、牲畜棚圈的建设等工作,提前准备饲草料的储备等。
2 冰雹特征及防御对策
2.1 冰雹
从图1可以看出,冰雹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4-8月,其中山区出现次数最多,吐尔尕特和塔县出现次数分别为25、22次,其次是浅山区,包括喀什、英吉沙及巴楚县出现次数为13%-10%,平原农区出现冰雹次数较少,但一旦出现造成的灾害性损失严重。
2.2 防雹措施
根据冰雹分布规律,在雹灾多发地上游设立人影作业点,适时开展消雹作业,有效减少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气象部门可以根据形式预报,配合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分析,判断冰雹落区,及时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但是由于冰雹局地性强、持续时间短、受预报时效等限制抢护工作难度较大。
3 风沙天气特征及防御对策
3.1 沙尘
沙尘包括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喀什地区冬季多为暖冬,秋冬连旱较普遍,春季气候干燥,升温快,土质疏松,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提供丰富沙源,因此春季多为沙尘天气。山区(吐尔尕特和塔什库尔干)出现沙尘天气较少,主要集中出现在平原及浅山区,其中沙尘暴频率较少,浮尘天气较频繁,莎车、喀什、巴楚、英吉沙、麦盖提等地区年平均浮尘日数超过80天;巴楚、莎车县扬沙年平均日数分别为48天、33天;叶城和莎车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最多,分别为10天、9天(图2)。
3.2 大风
从喀什地区新30a整编资料来分析,大风日数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山区全年各月均出现大风天气,北部吐尔尕特年平均大风日数为51天,南部塔什库尔干为42天。平原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春夏季出现,年平均大风日数在3-5天,喀什市大风日数为9天。按月际变化来看,各站5月份出现大风最多。
3.3 风沙天气防御对策
防御大风沙尘暴的方法一般是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自然植被,保持水土平衡,建立林草结合的防护体系,加强农田的科学管理。喀什地区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缘,冬季暖,春季温度回升较快,尤其春耕春播土壤土质疏松,很容易产生风沙天气。春季风沙对设施农业、农作物生长发育等造成严重影响。气象部门做好科普宣传,让广大农牧民了解预警信号级别、颜色等,努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及时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将损失降到最低。
4 高温酷暑及防御对策
从统计资料来看,山区吐尔尕特站和塔什库尔干站年平均气温分别为-3.7℃、3.0℃,全年均不会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受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定影响,位于沙漠边缘的偏东和偏北站点年平均高温日数均在15天以上,偏南的莎车、叶城、泽普平均高温日数分别为11天、8天、8天,喀什市为6天。7月份出现高温较多,其次是8月份、6月份。
夏季极端高温主要是对农作物与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注意采取灌溉、遮阴、果园保墒、洒药剂等改善小气候的办法。
5 讨论
目前农业防灾减灾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灾害应急管理任务越来越重,必须不断完善应急预案,规范工作流程,切实提高应对效率。喀什地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三面环山,气象要素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卫星遥感、雷达、地理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预防水平,提升灾害监测的准确率、评估的客观性,提高转折性、重大性、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积极与农业、水利、畜牧、国土等部门以及各媒体的合作,共享资源,建立和发展气象信息员、协理员队伍,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减轻或避免由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