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48例应用特殊教育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ddd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特殊教育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8例孤独症患儿进行特殊教育,此过程注意个别化,因材施教。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对患儿接受治疗前、后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经过特殊教育6个月后,受试患儿ABC量表分值较治疗前降低,适应商(adaptive deviation quotient,ADQ)、PPVT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主要在语言、交往等方面有进步,情绪、异常行为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特殊教育对治疗儿童孤独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 特殊教育 疗效分析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其主要的三大临床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和异常、刻板的兴趣行为,同时在感知觉、智能等方面也有相应的特征。近年来,孤独症的患病率有明显的上升[1],而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比较困难。因此,探讨儿童孤独症的有效治疗更成为研究热点。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门诊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BC)诊断为儿童孤独症的患儿48例,其中男43例,女5例。年龄为3~7岁,平均4.91±1.02岁。
  方法:①收集患儿资料,倾听家长对患儿情况的陈述,并做好记录。进一步对患儿进行行为观察和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②利用特殊教育的方法,从交往行为、语言、认知、生活自理、运动能力几方面进行培训,一对一上课方式,每周5天,每天45分钟,训练时间为6个月。在这个过程中,让患兒家长陪同学习培训方法,课后的训练交由家长进行,这样,可使培训贯穿于整天的生活中。③教授过程要注意方法。④成立儿童孤独症家长俱乐部,每月组织活动1次。采取跟家长讲课、座谈会、户外活动等形式,让家长、孩子、培训师相互沟通,互取经验,并共享孩子进步的快乐。⑤在实施特殊教育前后作孤独症儿童ABC量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图片词汇测验(PPVT),所得分值做前后对比。
  
  结 果
  ABC量表分下降,干预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儿童适应行为量表适应商数、PPVT量表分值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见表1。
  


  讨 论
  特殊教育对社会交往障碍的辅助:孤独症儿童与人交往非常困难,培养患儿对社会的知觉和兴趣。带领患儿与他人接触和亲近,当他受伤、痛苦时给予抚慰,帮助他正视你,自然地接近你,经常与他有眼神交流,教他理解他人的感受,跟他一起分享身边的事物。这样,孤独症患儿在面部表情、情感的认知与表达、对他人情感的关注以及与他人情感的分享等方面都有好转,提高了孤独症儿童的情感水平[2]。
  特殊教育对沟通的辅助:孤独症儿童几乎无法进行语言或非语言的沟通,交往中主动性差,鼓励他开口发音,对于非语言交往,理解他的手势,教他发单音,说词语,组织短句,处理“鹦鹉学舌”的问题,并告诉他一些与人交谈的规则,尽快学会不把父母当作“工具”利用,使他在语言能力和理解语言方面得到提高。
  特殊教育对缺少想象力、要求一成不变的辅助:孤独症患儿经常维持刻板、固定的行为方式,培养游戏技巧,让患儿模仿,迈出模仿游戏的第一步,学会与别的小朋友分享游戏的乐趣。对怪癖与重复性的动作(如:不断的甩手,敲打动作,可能是焦虑的征兆)的处理,可分散他的注意力,轻声提醒他“把手放下”,“把手放到口袋里”,并可引导他去做一些游戏或更有意义的事情。
  特殊教育对处理异常行为问题:如自伤、破坏性行为、尖叫、发脾气等。异常行为发生之前,往往会有一些征兆,准确把握这些微小的变化,采用及时表扬或马上做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情,可使注意力发生转移,从而阻止异常行为的发生,长期坚持,异常行为发生频率就会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适的作息时间规律,对于孤独症儿童很重要。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的户外锻炼,如打球、踢球、跑步等,既可强健体魄又可消耗多余的精力,避免家庭中、课堂上活动过多难以控制,使多动行为、睡眠得到改善。生活中培养患儿听从指令,增加依从性和模仿性,提高认知学习、智能发育水平[3]。从而促进适应商、智商的发展,减少孤独症儿童的异常行为。
  大量资料证明早期发现、及早干预对提高孤独症患儿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4]。因此,抓住时机,对孤独症儿童实施特殊教育,提高患儿的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让孤独症儿童接触外界,通过模仿学习,提高适应能力、促进智能发展,尽快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刘湘云,陈荣华.儿童保健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71-475.
  2 魏轶兵.孤独症儿童家庭情感康复训练的个案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50-53.
  3 张雅琴,郭海燕,周沈融,等.儿童孤独症行为训练和特殊教育临床意义的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1):65-66.
  4 刘莉莉,王玉玮,王贵菊.儿童孤独症143例临床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5):440-44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评价特异性免疫治疗支气管哮喘(SIT)的疗效。方法:选用126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和对照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SIT治疗过敏原明确的哮喘患者,安全有效,其疗程与疗效成正比。  关键词 哮喘/诊断 哮喘/治疗 免疫疗法
期刊
我院2000~2006年门诊、住院部诊治老年人心力衰竭88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年龄为45~84岁,男52例,女36例。  病因:冠心病28例,肺心病26例,高心病23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其他心脏病7例。  心功能不全的分级:按美国纽约的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分为四级。    讨 论  从长期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老年人心力衰竭与青壮年人有许多不同,其特点如下。  感
期刊
关键词 过敏性心肌炎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过敏性心肌炎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5~57(35±4)岁。原发过敏性疾病为磺胺过敏3例,氨苄青霉素过敏3例,食物(蜂蛹)过敏1例,急性荨麻疹(不明过敏源)5例。凡既往有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心律失常者均被排除。  临床表现及体征:除原发过敏性疾病临床表现外,1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心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洛汀新、代文治疗局灶增生硬化IgA肾病的疗效。 方法:2003年5月~2007年1月收治79例肾活检为局灶增生硬化IgA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给予尿激酶、洛汀新和代文治疗,对照组给予洛汀新、代文治疗。于第1、第6个疗程检测血清肌酐(Scr)、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等指标。结果:TG、CH水平,治疗前后两组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患者治疗12个月的调脂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成功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50例分为两组,于PCI术后分别服10mg和40mg阿托伐他汀,每晚1次,至少12个月。结果:12个月后两组调脂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12个月内阿托伐他汀10mg/日组有5例心绞痛发作,1例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术6例,阿托伐他汀40mg/日组有1例心绞痛发作,无急性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7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组和磺脲组,分别为40例和30例,观察血糖达标时間及远期疗效。结果:胰岛素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远期疗效好,P<0.01。结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可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远期疗效好。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磺脲类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均符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8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与291例中青年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检查结果、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灶好发于胃体与胃底,临床症状不典型,出血与穿孔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中青年人高,易出现失血性休克。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治工作。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临床表现 胃镜检查结果 并发症    资料与方法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索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诺和龙每次0.5~2.0mg,每日3次,餐前服用,观察12周。结果:空腹血糖治疗前9.9±3.5mmol/L,明显高于治疗后的6.9±1.2mmol/L(P10.0mmol/L。达到理想控制及一般控制者即为治疗有效。  统计学处理:结果值用均值X±S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做差别显著性检验。    结 果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液氮低温冷冻对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经液氮低温冷冻治疗的520例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结果:在接受冷冻治疗的520例患者中,482例临床症状消失,临床治愈,38例治疗后仍有经常发作。结论:该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冷冻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 儿童    资料与方法  1996~2005年收治儿童慢性扁桃体炎患者520例,男240例,女280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15例低钠血症患者均出现持续性呃逆,及早发现电解质紊乱。方法:15例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关于低钠血症的诊断标准,且排除其他引起呃逆的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胸腹手术、膈肌疾病等。结果:15例患者经积极补钠治疗,呃逆症状消失,监测血钠水平增加或恢复正常。  关键词 低钠血症 呃逆 低血钠    资料与方法  本组低钠血症患者15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关于低钠血症的诊断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