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渠道。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探究式教学模式具有现代教育的探究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对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培养及其知识的自主建构有极大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模式;阅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0-0137-02
阅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之一。对学生来说,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是阅读,因而,在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是重点之一。只有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起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
1 问题的提出及教育理念
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将如何学习这节课的内容预定了一个思路,期望学生沿着教师预设好的思路一步一步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偏离这条预定思路。甚至与之相反,教师就要设法去“启发”、“诱导”学生回到预定的思路上,而不是灵活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握契机,重组教学资源,以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教师忽视了课堂活动的复杂性。殊不知像这样的课备课愈是严密,就愈束缚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我们教学任务的基本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了让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继续独立地学习不断涌现的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就要使他们在有限学校学习时间内学会学习。
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学习效果不仅依赖于自己的主观努力。还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等密切关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学习知识的消极接受器,他们有主动学习与自学、独立学习、自我调控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通过合理教学活动组织,把学生引进积极的学习活动中,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注意合理组织现有的学科知识结构,注意建立起学生当前所学习的知识与其头脑中已有认知结构的联系。
总之,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在已有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对将要习得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2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导引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主动深入探究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假设各种解疑释疑的方法,尝试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这个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2.1探究性
强调探究性阅读是本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给学生适度学习内容探究和学习方式探究的空间。教师在学生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使学生大胆尝试探索,从而掌握现代的学习方式。学会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
2.2自主性
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体现在预期性和参与性上。本模式要求学生对自己所要完成的阅读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及社会价值有所认识,并能主动计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能根据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对所学的内容能独立思考,多向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适应新的情况,探究新的问题;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结果有自我认识和调控能力。这是学习的预期性。本模式更强调参与性,要求学生具有人际交往内的意愿和能力,能和小组成员协作、互相尊重,主动参与集体的探究学习活动。
2.3独立性
从模式看,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既是自主的、合作的,又有独立性。在各个步骤中都体现出学生自我发动、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调控、独立思考、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自我教育的意识和特点。这是相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教师对自己要教什么可以有很大的控制,但对学生要学什么的控制就小得多。因而本模式设置一个独立探究的步骤,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展潜能,发展个性。
3 操作步骤
第一步:独立探究。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独立学习能力,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这个层次的5个探究性环节是:①自读感知。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自己阅读,感知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构思、怎样立意的,而自己应怎样理解,应得到什么知识,解决哪些问题。②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定向,寻找探究点,提出实现阅读目标所必须理解的问题。③假设策略。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大胆提出自己的假设解答这些问题。④尝试解答。鼓励学生不要怕犯错误,大胆尝试解答所出现的问题。⑤整理答案及问题。学生独立探究时,教师巡回指导,适时提示学生从课文的题目处,从非常规用法的标点、语句处,从语言、语法,从结构谋篇上,从内容上,从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上等去发现问题,或引导学生把大问题化小,使所探究的问题变得更具指向性。
第二步:小组合作探究。在完成了第一层次的阅读探究后。就要把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一个层次,甚至让他们带着更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各种途径从课堂外收集相关后的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教学的交往。这个层次的5个环节是:①组内交流体验;②呈现问题;③选择策略;④尝试解答;⑤整理答案归纳问题。最后.小组集体进行探究的反思、整理,以备全班交流。
第三步:全班合作探究。这是主要发生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学习活动。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人人参与,而且能相互激励,共享信息。在全班合作探究中,教师要注意组织好小组之间的交流,即使学生最初的解答是正确的,教师也要对其思考提出挑战,以引导其余学生质疑,以便深入地探究问题;要处理好小组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要鼓励学生自由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在阅读探究中的思维流程和感受;要善于发现学生带有独特性和新颖的思想,及时给予以鼓励。
总之,这个模式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特点。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是一个以学生丰富的情意体验和深入认知参与为核心的探究学习过程。这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循环发展的教学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局部能同步发展、循环相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生共长,合乎教育生态学的整生、共生规律;系统中的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学生与学生是整生的,是共生共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它充分体现了教学生态的交际情境、问题情境、迁移情境、愉悦情境等等,使学生在这个相对、相竟、相胜的动态共生系统中得到自主、自足、自律地发展。
关键词:教学模式;阅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0-0137-02
阅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之一。对学生来说,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是阅读,因而,在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是重点之一。只有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起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
1 问题的提出及教育理念
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将如何学习这节课的内容预定了一个思路,期望学生沿着教师预设好的思路一步一步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偏离这条预定思路。甚至与之相反,教师就要设法去“启发”、“诱导”学生回到预定的思路上,而不是灵活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握契机,重组教学资源,以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教师忽视了课堂活动的复杂性。殊不知像这样的课备课愈是严密,就愈束缚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我们教学任务的基本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了让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继续独立地学习不断涌现的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就要使他们在有限学校学习时间内学会学习。
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学习效果不仅依赖于自己的主观努力。还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等密切关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学习知识的消极接受器,他们有主动学习与自学、独立学习、自我调控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通过合理教学活动组织,把学生引进积极的学习活动中,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注意合理组织现有的学科知识结构,注意建立起学生当前所学习的知识与其头脑中已有认知结构的联系。
总之,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在已有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对将要习得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2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导引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主动深入探究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假设各种解疑释疑的方法,尝试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这个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2.1探究性
强调探究性阅读是本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给学生适度学习内容探究和学习方式探究的空间。教师在学生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使学生大胆尝试探索,从而掌握现代的学习方式。学会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
2.2自主性
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体现在预期性和参与性上。本模式要求学生对自己所要完成的阅读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及社会价值有所认识,并能主动计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能根据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对所学的内容能独立思考,多向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适应新的情况,探究新的问题;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结果有自我认识和调控能力。这是学习的预期性。本模式更强调参与性,要求学生具有人际交往内的意愿和能力,能和小组成员协作、互相尊重,主动参与集体的探究学习活动。
2.3独立性
从模式看,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既是自主的、合作的,又有独立性。在各个步骤中都体现出学生自我发动、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调控、独立思考、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自我教育的意识和特点。这是相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教师对自己要教什么可以有很大的控制,但对学生要学什么的控制就小得多。因而本模式设置一个独立探究的步骤,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展潜能,发展个性。
3 操作步骤
第一步:独立探究。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独立学习能力,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这个层次的5个探究性环节是:①自读感知。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自己阅读,感知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构思、怎样立意的,而自己应怎样理解,应得到什么知识,解决哪些问题。②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定向,寻找探究点,提出实现阅读目标所必须理解的问题。③假设策略。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大胆提出自己的假设解答这些问题。④尝试解答。鼓励学生不要怕犯错误,大胆尝试解答所出现的问题。⑤整理答案及问题。学生独立探究时,教师巡回指导,适时提示学生从课文的题目处,从非常规用法的标点、语句处,从语言、语法,从结构谋篇上,从内容上,从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上等去发现问题,或引导学生把大问题化小,使所探究的问题变得更具指向性。
第二步:小组合作探究。在完成了第一层次的阅读探究后。就要把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一个层次,甚至让他们带着更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各种途径从课堂外收集相关后的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教学的交往。这个层次的5个环节是:①组内交流体验;②呈现问题;③选择策略;④尝试解答;⑤整理答案归纳问题。最后.小组集体进行探究的反思、整理,以备全班交流。
第三步:全班合作探究。这是主要发生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学习活动。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人人参与,而且能相互激励,共享信息。在全班合作探究中,教师要注意组织好小组之间的交流,即使学生最初的解答是正确的,教师也要对其思考提出挑战,以引导其余学生质疑,以便深入地探究问题;要处理好小组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要鼓励学生自由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在阅读探究中的思维流程和感受;要善于发现学生带有独特性和新颖的思想,及时给予以鼓励。
总之,这个模式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特点。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是一个以学生丰富的情意体验和深入认知参与为核心的探究学习过程。这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循环发展的教学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局部能同步发展、循环相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生共长,合乎教育生态学的整生、共生规律;系统中的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学生与学生是整生的,是共生共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它充分体现了教学生态的交际情境、问题情境、迁移情境、愉悦情境等等,使学生在这个相对、相竟、相胜的动态共生系统中得到自主、自足、自律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