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摆脱惯性可能是困难的,探索、创新可能是痛苦的,但这是领导者所能选择的唯一的道路。因为领导就是引导、带领,方向是决定命运的,而只有创新才能保证方向。
关键词:领导决策者;创新;意识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的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纳德则认为,活力和忍耐力是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且把此排在领导素质五条中的第一位。他说,第一,这种品质有助于获得难能可贵的经验和知识。第二,活力是产生个人魅力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两位代表人物的话告诉我们,创新的深层含义,是科学价值观念指导下的经济或社会的变革,而领导者的创新一自然,活力的本质是创新一又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品质。在今天,应该说领导活动本身就是很强的社会活动,而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就是创新;作为领导者,领导就是引导,也只有创新才能引导人们不断进步。所以,自我意识的建设应主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领导决策者要有创新的气魄和风险意识
领导者具有创新气魄和风险意识对其本身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胆也是识的前提。有了创新的气魄和风险意识,才能勇于探索事物的真谛,把握事物的脉搏,得到事物的本质。是求索于事物之中,而不游离利于事物之外。二是只有具备创新的胆略,才可能具有战略眼光。没有开辟道路的勇气,是不可能预见未来的。三是创新的凝聚干部、群众的必要条件。所以,改革和创新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离开改革和创新,任何单位和企业都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二、领导决策者要有主动摆脱惯性思维的意识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依惯性行事,纵然这种惯性可能带来可怕的结局,也不惜以一贯之。这不只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整个社会来说,也常常如此。可以说,惯性是社会系统的一大特点。所以产生这种现象,除了人的惰性,从认识论的角度说,因为新的事物没有出现过,人们并不熟悉,人更难以把握,所以对并非了解这一事物的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难以接受的。而对已经熟悉了的事物,人们已经有了直接的经验和感受,易于把握,自然会按着已有的惯性行事。另外,探索并把握新的事物是个艰苦的过程,产生现象的原因可能距现象发生的地点很远,时间很长,这就给人带来了许多困难可能会遇到挫折,甚至失败。这就是造成人的惯性思维的根本原因。问题是,作为领导者,正如我国一汽公司总经理耿昭杰所说:“企业家命中注定要伴随着风险过日子,这就是他的职业性。”所以,摆脱惯性可能是困难的,探索、创新可能是痛苦的,但这是领导者所能选择的唯一的道路。因为领导就是引导、带领,方向是决定命运的,而只有创新才能保证方向。
三、领导决策者不要过多依赖集体力量
探索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去做的事情。我们党一直主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意见集中上来,做决策的是少数人、个别人;到群众中去,也是少数人、个别人带领群众去创造。把领导的意见化为了群众的行动,那是在开创、创新之后哦,而不在开创、创新之中,否则还叫什么领导!这里,不是叫我们脱离群众,而是要我们要有创新的自主意识,要有领导者的独立见解。所以,在创新的问题上,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但突出的是自主意识,这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和关键所在。否则,我们就可能做权证的尾巴,而不是领导者。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托马斯教授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实际上是一个独创着。”这句话很贴切地表达了我们所要讲述的意思。
四、领导决策者要学会与相对谋生的人合作
这涉及到一个人的开放程度。多少年的相对固定化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使我们习惯于已有的生活和工作,很难超越出来。而今天的大社会、大流动又逼着我们适应这个开放的环境。所以,与相对陌生的人接触并合作,对于我们吸收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新的观念,保持一种创新的意识和欲望,应该的一条较为可取的道路。日本的大野力教授就说过:“独立的预见性产生于跟异质的人的交流之中。”其实,只要我们向四周看一看就会发现,与陌生人的合作,几乎是所有有创造性的人的共同特点。总而言之,有创造就有与陌生人合作的关系存在。这应成为我们创造活动的一条铁的法则。
五、领导决策者要学会容忍不稳定的环境
因为创造就是在打破和打乱旧的东西中,创造出新的东西,所以其创造环境必然是不稳定或说其只能在不稳定的环境中进行。当新事物出现时,又不可能马上建立新的秩序。所以,允许、容忍不稳定的环境,是创新的应有之意。在日常生活中,在惯性的意识里,我们大多数人是不愿意、不容易接受乱的。但是,有成就的企业家,有意识创新的人,又是敢于向稳定秩序挑战的。因为,具有挑战精神,才是决策者的必备素质。
六、领导决策者要始终保持允许失败的气氛
航天某型号武器总设计师王振华,在临终前说:“往往先进的东西是过去没有的。没有的东西,不做出来,怎么说它行还是不行。没有的东西,自然会有疑问,有人反对并不奇怪,但不意味它不行。行,也必须用东西证明它,在这个问题上,希望我们科研队伍继续发扬这种精神。”虽然的讲给科研人员的,但却十分深刻。允许失败应该两个方面,一是允许别人失败,二是有允许失败的环境和氛围。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创新也要允许失败,没有失败的创新固然不错,但不能不允许创新有失败。
七、领导决策者要注意创新的方法论问题
创新是过程,它需要经历创新与守旧的斗争,经历量与质的积累与飞跃。所以,①创新要注意量的积累,不可冒进。②事物总是通过质的飞跃才大踏步前进的,在这个意义上说,速度主要是靠质变实现的。而且,每一个大的质变,也是许多小的质变积累而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把着眼点放在质变上。③实现质的飞跃靠量的积累,积累量既有频率问题,又有力度问题,而力度是加速频率的关键。④尽管质变是主要的,但质变、量变和系统的调整是缺一不可的。就是说,调整也是事务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以上四点是联系在一起的,但现实的许多企业家都把质变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领导决策者;创新;意识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的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纳德则认为,活力和忍耐力是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且把此排在领导素质五条中的第一位。他说,第一,这种品质有助于获得难能可贵的经验和知识。第二,活力是产生个人魅力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两位代表人物的话告诉我们,创新的深层含义,是科学价值观念指导下的经济或社会的变革,而领导者的创新一自然,活力的本质是创新一又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品质。在今天,应该说领导活动本身就是很强的社会活动,而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就是创新;作为领导者,领导就是引导,也只有创新才能引导人们不断进步。所以,自我意识的建设应主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领导决策者要有创新的气魄和风险意识
领导者具有创新气魄和风险意识对其本身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胆也是识的前提。有了创新的气魄和风险意识,才能勇于探索事物的真谛,把握事物的脉搏,得到事物的本质。是求索于事物之中,而不游离利于事物之外。二是只有具备创新的胆略,才可能具有战略眼光。没有开辟道路的勇气,是不可能预见未来的。三是创新的凝聚干部、群众的必要条件。所以,改革和创新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离开改革和创新,任何单位和企业都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二、领导决策者要有主动摆脱惯性思维的意识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依惯性行事,纵然这种惯性可能带来可怕的结局,也不惜以一贯之。这不只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整个社会来说,也常常如此。可以说,惯性是社会系统的一大特点。所以产生这种现象,除了人的惰性,从认识论的角度说,因为新的事物没有出现过,人们并不熟悉,人更难以把握,所以对并非了解这一事物的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难以接受的。而对已经熟悉了的事物,人们已经有了直接的经验和感受,易于把握,自然会按着已有的惯性行事。另外,探索并把握新的事物是个艰苦的过程,产生现象的原因可能距现象发生的地点很远,时间很长,这就给人带来了许多困难可能会遇到挫折,甚至失败。这就是造成人的惯性思维的根本原因。问题是,作为领导者,正如我国一汽公司总经理耿昭杰所说:“企业家命中注定要伴随着风险过日子,这就是他的职业性。”所以,摆脱惯性可能是困难的,探索、创新可能是痛苦的,但这是领导者所能选择的唯一的道路。因为领导就是引导、带领,方向是决定命运的,而只有创新才能保证方向。
三、领导决策者不要过多依赖集体力量
探索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去做的事情。我们党一直主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意见集中上来,做决策的是少数人、个别人;到群众中去,也是少数人、个别人带领群众去创造。把领导的意见化为了群众的行动,那是在开创、创新之后哦,而不在开创、创新之中,否则还叫什么领导!这里,不是叫我们脱离群众,而是要我们要有创新的自主意识,要有领导者的独立见解。所以,在创新的问题上,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但突出的是自主意识,这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和关键所在。否则,我们就可能做权证的尾巴,而不是领导者。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托马斯教授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实际上是一个独创着。”这句话很贴切地表达了我们所要讲述的意思。
四、领导决策者要学会与相对谋生的人合作
这涉及到一个人的开放程度。多少年的相对固定化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使我们习惯于已有的生活和工作,很难超越出来。而今天的大社会、大流动又逼着我们适应这个开放的环境。所以,与相对陌生的人接触并合作,对于我们吸收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新的观念,保持一种创新的意识和欲望,应该的一条较为可取的道路。日本的大野力教授就说过:“独立的预见性产生于跟异质的人的交流之中。”其实,只要我们向四周看一看就会发现,与陌生人的合作,几乎是所有有创造性的人的共同特点。总而言之,有创造就有与陌生人合作的关系存在。这应成为我们创造活动的一条铁的法则。
五、领导决策者要学会容忍不稳定的环境
因为创造就是在打破和打乱旧的东西中,创造出新的东西,所以其创造环境必然是不稳定或说其只能在不稳定的环境中进行。当新事物出现时,又不可能马上建立新的秩序。所以,允许、容忍不稳定的环境,是创新的应有之意。在日常生活中,在惯性的意识里,我们大多数人是不愿意、不容易接受乱的。但是,有成就的企业家,有意识创新的人,又是敢于向稳定秩序挑战的。因为,具有挑战精神,才是决策者的必备素质。
六、领导决策者要始终保持允许失败的气氛
航天某型号武器总设计师王振华,在临终前说:“往往先进的东西是过去没有的。没有的东西,不做出来,怎么说它行还是不行。没有的东西,自然会有疑问,有人反对并不奇怪,但不意味它不行。行,也必须用东西证明它,在这个问题上,希望我们科研队伍继续发扬这种精神。”虽然的讲给科研人员的,但却十分深刻。允许失败应该两个方面,一是允许别人失败,二是有允许失败的环境和氛围。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创新也要允许失败,没有失败的创新固然不错,但不能不允许创新有失败。
七、领导决策者要注意创新的方法论问题
创新是过程,它需要经历创新与守旧的斗争,经历量与质的积累与飞跃。所以,①创新要注意量的积累,不可冒进。②事物总是通过质的飞跃才大踏步前进的,在这个意义上说,速度主要是靠质变实现的。而且,每一个大的质变,也是许多小的质变积累而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把着眼点放在质变上。③实现质的飞跃靠量的积累,积累量既有频率问题,又有力度问题,而力度是加速频率的关键。④尽管质变是主要的,但质变、量变和系统的调整是缺一不可的。就是说,调整也是事务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以上四点是联系在一起的,但现实的许多企业家都把质变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