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资源型城市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资源型城市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资源型城市由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过度透支,导致环境、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隐患的产生。对此,应从评价与监控、防范与预警、政策调控三个环节加强资源型城市生态管理,以维护生态安全,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政策调控
中图分类号:F299.2;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62-02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该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工业化建设初期,我国资源型城市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推动国家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自身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自然资源接近枯竭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使资源型城市濒临生态安全危机。突破生态安全瓶颈的制约,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向小康社会全面迈进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来,随之生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2013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3〕45号)对资源型城市给出了权威定义: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规划》将资源型城市地位定位于“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根据地区自然资源种类及主导产业不同,主要分为铁、石油、煤、井盐、铜、镍、稀土等资源型城市。依据资源开发所处不同阶段,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实施分类指导。其中衰退型城市是生态安全问题最严重的资源型城市,其城市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压力巨大。
(二)生态安全的概念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着手研究生态安全问题,对生态安全的概念虽然尚未达成共识,但普遍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整体的安全,即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没有遭受破坏与威胁,组成生态系统的各部分都能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人类生态系统的安全,即人类的生存环境处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本文主要采取狭义生态安全的概念。
狭义的生态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三方面内容。自然生态安全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能够保证生命存在和延续的需要。经济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能够满足人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会因环境质量低劣或自然资源短缺而对人类经济基础造成威胁。社会生态安全是指不会发生因生态问题而导致人民不满,影响社会安定,引起国家动荡等问题。
(三)资源型城市的生态安全
资源型城市以自然资源开采与加工为主导产业,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采而导致资源短缺。各类矿业开采与加工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与废物,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单一,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形成严重的路径依赖,随着资源的减少甚至短缺,经济发展动力缺失,经济水平衰退,以至于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状况不满,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由此可见,资源型城市的生态安全更具有脆弱性,易引发严重的自然、经济及社会问题。
二、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对经济、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使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一)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资源型城市对生态系统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一方面,矿产开采与加工工业是温室效应的主要责任者。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引发了臭氧层减少甚至产生臭氧空洞,随之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使极端气候频发。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迅速增长,1970—2007年之间增长了7倍多,在未来至少20年内碳排放总量还将明显上升,我国正承担着巨大的减排责任与压力。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的“掠夺式”开发,导致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遭到严重毁坏,引发了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问题。
(二)自然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采矿业和矿产加工业,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等“三废”,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土地污染。煤炭开采和加工使用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粉尘、PM2.5 等颗粒物,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是2013年全国范围雾霾天气频发的重要源头。资源型城市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工业废水,这些废水流入江河湖海,还有一部分渗入地表,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资源型城市的矿石开采业还会产生大量的废矿渣,这些废物长期地表积存,造成了土壤污染。
(三)资源几近枯竭
我国资源型城市大部分实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自然资源与能源消耗强度高,资源供给不足,使部分城市面临资源枯竭。2007年起国务院确立了三批共69座资源枯竭城市,能源、土地和水三大基础资源对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效应日益凸显。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约2/3的城市缺水,石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近50,资源供需矛盾严重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
(四)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引发经济安全问题
从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历史来看,大部分城市雏形是伴随着矿产开采业的兴起,劳动人口数量增多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单一,采掘业占二次产业比重的20%以上。矿产开采与加工业多采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技术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加之初期无节制地对自然资源开发掠夺,当资源将近枯竭时,无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压力大,使资源型城市陷入经济安全危机。 (五)存在社会安全隐患
由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尚有近7 0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需要改造,城市低保人数180多万人。随着资源枯竭造成的经济萎缩,大量矿产工人失业,目前我国失业矿工人数高达60多万。此外,由于资源开发、征地拆迁等原因,引发了较多的利益分配矛盾。我国资源型城市社会不稳定因素多,存在较大的社会安全隐患。
三、政府调控维护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对策
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面临的形势严竣,为维护生态安全要从评价与监控、防范与预警、政策调控三个环节加强管理。
(一)构建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指标体系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生态安全问题,首要任务是综合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社会生态安全三个方面因素构建合理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生态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实施有效的生态监控。国内外学者已尝试多种定量分析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例如:层次分析法(AHP)、综合指数法、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生态格局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基于生态足迹评价法、熵权模糊物元模型等。但对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研究还存在很大局限性,多侧重自然生态安全研究,对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安全研究不足,没有综合评价生态安全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复杂关系,评价过程中掺杂过多的人为因素,需要进一步提高统计量化方法的科学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应成为生态安全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建立防范与预警机制
生态安全应防患于未然,建立防范与预警机制。从环境治理根源着手,防范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可能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根据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对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实施动态跟踪、分级预警。制定不同级别的预警防范措施,落实政府管理机构、社会和企业的协同快速预警响应机制,力争将生态安全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安全问题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危害。
(三)有效实施生态安全调控
政策调控是指政府根据生态发展规律制定政策,运用各种方法,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积极干预与影响,以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可借鉴的具体思路包括:协调城乡生态关系,统筹城乡环境、经济、社会综合一体化规划;合理规划土地使用类型,平衡工业用地与绿化用地比例;将城市环境保护管理上升到法律高度,加大环境破坏执法力度;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补偿机制;创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型、绿色消费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生态环境技术开展与推广;加强环境保护的国际间合作。政府对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调控要统筹协调环境、经济、社会关系,有效实施各种生态调控手段。
综上所述,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危及城市经济、社会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而有效实施政府防范与调控措施,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迅,刘琰.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1,(2).
[2] 侯景新,岳甜.基于生态问题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3,(8).
[责任编辑 李 可]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政策调控
中图分类号:F299.2;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62-02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该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工业化建设初期,我国资源型城市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推动国家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自身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自然资源接近枯竭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使资源型城市濒临生态安全危机。突破生态安全瓶颈的制约,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向小康社会全面迈进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来,随之生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2013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3〕45号)对资源型城市给出了权威定义: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规划》将资源型城市地位定位于“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根据地区自然资源种类及主导产业不同,主要分为铁、石油、煤、井盐、铜、镍、稀土等资源型城市。依据资源开发所处不同阶段,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实施分类指导。其中衰退型城市是生态安全问题最严重的资源型城市,其城市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压力巨大。
(二)生态安全的概念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着手研究生态安全问题,对生态安全的概念虽然尚未达成共识,但普遍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整体的安全,即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没有遭受破坏与威胁,组成生态系统的各部分都能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人类生态系统的安全,即人类的生存环境处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本文主要采取狭义生态安全的概念。
狭义的生态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三方面内容。自然生态安全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能够保证生命存在和延续的需要。经济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能够满足人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会因环境质量低劣或自然资源短缺而对人类经济基础造成威胁。社会生态安全是指不会发生因生态问题而导致人民不满,影响社会安定,引起国家动荡等问题。
(三)资源型城市的生态安全
资源型城市以自然资源开采与加工为主导产业,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采而导致资源短缺。各类矿业开采与加工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与废物,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单一,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形成严重的路径依赖,随着资源的减少甚至短缺,经济发展动力缺失,经济水平衰退,以至于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状况不满,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由此可见,资源型城市的生态安全更具有脆弱性,易引发严重的自然、经济及社会问题。
二、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对经济、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使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一)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资源型城市对生态系统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一方面,矿产开采与加工工业是温室效应的主要责任者。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引发了臭氧层减少甚至产生臭氧空洞,随之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使极端气候频发。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迅速增长,1970—2007年之间增长了7倍多,在未来至少20年内碳排放总量还将明显上升,我国正承担着巨大的减排责任与压力。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的“掠夺式”开发,导致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遭到严重毁坏,引发了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问题。
(二)自然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采矿业和矿产加工业,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等“三废”,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土地污染。煤炭开采和加工使用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粉尘、PM2.5 等颗粒物,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是2013年全国范围雾霾天气频发的重要源头。资源型城市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工业废水,这些废水流入江河湖海,还有一部分渗入地表,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资源型城市的矿石开采业还会产生大量的废矿渣,这些废物长期地表积存,造成了土壤污染。
(三)资源几近枯竭
我国资源型城市大部分实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自然资源与能源消耗强度高,资源供给不足,使部分城市面临资源枯竭。2007年起国务院确立了三批共69座资源枯竭城市,能源、土地和水三大基础资源对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效应日益凸显。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约2/3的城市缺水,石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近50,资源供需矛盾严重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
(四)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引发经济安全问题
从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历史来看,大部分城市雏形是伴随着矿产开采业的兴起,劳动人口数量增多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单一,采掘业占二次产业比重的20%以上。矿产开采与加工业多采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技术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加之初期无节制地对自然资源开发掠夺,当资源将近枯竭时,无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压力大,使资源型城市陷入经济安全危机。 (五)存在社会安全隐患
由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尚有近7 0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需要改造,城市低保人数180多万人。随着资源枯竭造成的经济萎缩,大量矿产工人失业,目前我国失业矿工人数高达60多万。此外,由于资源开发、征地拆迁等原因,引发了较多的利益分配矛盾。我国资源型城市社会不稳定因素多,存在较大的社会安全隐患。
三、政府调控维护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对策
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面临的形势严竣,为维护生态安全要从评价与监控、防范与预警、政策调控三个环节加强管理。
(一)构建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指标体系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生态安全问题,首要任务是综合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社会生态安全三个方面因素构建合理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生态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实施有效的生态监控。国内外学者已尝试多种定量分析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例如:层次分析法(AHP)、综合指数法、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生态格局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基于生态足迹评价法、熵权模糊物元模型等。但对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研究还存在很大局限性,多侧重自然生态安全研究,对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安全研究不足,没有综合评价生态安全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复杂关系,评价过程中掺杂过多的人为因素,需要进一步提高统计量化方法的科学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应成为生态安全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建立防范与预警机制
生态安全应防患于未然,建立防范与预警机制。从环境治理根源着手,防范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可能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根据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对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实施动态跟踪、分级预警。制定不同级别的预警防范措施,落实政府管理机构、社会和企业的协同快速预警响应机制,力争将生态安全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安全问题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危害。
(三)有效实施生态安全调控
政策调控是指政府根据生态发展规律制定政策,运用各种方法,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积极干预与影响,以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可借鉴的具体思路包括:协调城乡生态关系,统筹城乡环境、经济、社会综合一体化规划;合理规划土地使用类型,平衡工业用地与绿化用地比例;将城市环境保护管理上升到法律高度,加大环境破坏执法力度;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补偿机制;创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型、绿色消费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生态环境技术开展与推广;加强环境保护的国际间合作。政府对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调控要统筹协调环境、经济、社会关系,有效实施各种生态调控手段。
综上所述,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危及城市经济、社会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而有效实施政府防范与调控措施,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迅,刘琰.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1,(2).
[2] 侯景新,岳甜.基于生态问题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3,(8).
[责任编辑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