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何妨多些“杭电徐阿姨”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高校的宿管阿姨,温暖了整个杭州城
  最近,从杭州媒体开始,乃至微博热搜,都在热传“杭电徐阿姨”的故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公寓27号楼的宿管员徐根娣,有一个“过人的本领”——她认识这幢楼里所有的学生,能叫出全部691名学生的名字,甚至看到学生的背影就能叫出名字。并且还能报出宿舍号、学院、班级和籍贯,甚至连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外卖喜欢点什么、女朋友是谁都知道。徐阿姨还义务为同学们缝缝补补,为孩子们煲汤,乐此不疲。此外,徐阿姨还是一位“编外心理疏导师”,常常和学生们聊天。“平常家里或自己不开心的事,都想跟徐阿姨说,她听得认真,能理解我们,还能给出好的建议。”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被“徐阿姨”感动的杭电学子们,每次进出楼的一声“阿姨好”,成了一个仪式。“这是我们发自真心的称呼,就像叫妈妈一样自然。”
  正因为如此,27号楼学生们自2014年以来便自发地形成了一个惯例,每年的11月24日都为徐阿姨举行一个生日会,地点就在一楼徐阿姨的值班室。不耽误她的工作,学生凑点钱买一个生日蛋糕。每年的这一天都是徐阿姨一年中最幸福的一天。因为在此之前,这个对自身生活不太讲究的阿姨,从没过过生日。
  但2017年的这个55岁生日会也变成了送别会。可所有人都舍不得她退休。在同学们的强烈请求下,征询了徐阿姨的意见之后,杭电文一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研究决定,返聘徐阿姨继续回到27号楼工作。
  “杭电徐阿姨”的故事,让人不禁想起在香港大学食堂做了44年的阿姨袁苏妹。被港大学子亲切称为“三嫂”的袁苏妹的确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她被学生们念兹在兹的是:有人“头晕”,她会主动煲粥、送药;学生温习功课至深夜,她会为其预留晚餐;学生遇到烦心事,会去找三嫂倾心交谈……为了表彰三嫂的贡献,香港大学授予她“名誉院士”的殊荣。而该荣誉一向只有备受推崇的社会名流才能获奖。以基层员工身份获得提名,并被全票通过的三嫂,也因此永久地铭刻在了港大的校史中。2017年11月25日,这位身份特殊的院士去世,香港大学官方主页放了她的照片表示深切悼念,很多香港名流亦纷纷撰文缅怀。这位一生只认识五个字的老阿姨,被香港大学定论为——“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学生的生命,是港大的灵魂,是当之无愧的香港大学之宝。”
  在急功近利、浮躁喧哗的氛围下,三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44年默默奉献的精神令人无限敬佩景仰;而“杭电徐阿姨”的故事,更是令人感慨万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者,未必专于学术技艺。传递爱心与善念,传承风格与品格,传染欢乐与温情,都是一种传道。三嫂与徐阿姨,用润物无声的教育,感化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成长与求学路上,遇到这样的老师,何其幸哉。
  (资料来源:《钱江晚报》《新京报》《青年时报》、光明网)
  高校何妨多些“杭电徐阿姨”
  光明网评论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礼记》里的“大学”当然非我们今日的“大学”,不过,在奔向双一流路上的中国高校,除了核心数据要“被之僮僮、夙夜在公”,人文精神怕是更要有归属感和凝聚力。这个抽象的话题,如果形而下地说,就是在大学这个“家族”中,每个有名有姓的孩子,能不能濡染到影响其一生的浩荡“家风”。
  遗憾的是,这些年,我们喟叹最多的,是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大学老师基本上是上完课就走人”“毕业了,专业老师都不认识我”……这大概是高校学生对老师最标签化的印象。师生关系淡漠至此,高校里的教师节还不如圣诞节热闹,大概也就理固宜然了。理解了以上语境,大概就能理解——为什么这个高校后勤管理中的正能量故事,在庞大的中国高校宿管江湖,情节既不惊艳、画面亦不离奇,然而却叫在读或者读过大学的万千网友,感受到无边的暖意。
  “杭电徐阿姨”的故事,是最浅显的暖,是暖于人性之美。“我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哪有当妈的记不住自己孩子的名字的。”这话最简朴,却叫人动容。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李培根在2010届毕业典礼暨学士授予仪式上说了句名言:“母校是什么?母校就是你每天都要骂8次,但是却不允许别人骂一次的学校!”这话表达的是学生对母校的敬畏之爱。那么,校方对学生有亲子之心吗?就当下高校的作为和做派来看,答案未必尽然。
  从舆论场的反馈来看,公众对“杭电徐阿姨”的点赞,显然并非止步于人性层面。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高校教育管理生态建设提供了两个重要的维度:第一,失衡的师生关系如何重构。据说在杭电,每个学期学校公寓管理中心都要对宿管阿姨进行“认人技能考核”。考试的内容就是看本栋楼的学生照片,然后写出他的名字、宿舍号,如果能寫出籍贯,那就加分。当我们愤然于师生关系之疏离,高校教育管理岂非都赶不上后勤制度?第二,高校精神如何确立自己的度量衡。不要小看“杭电徐阿姨”或者“港大袁苏妹”,在我们的高校,气派门头抑或炫目的建筑固然震撼人心,但高校版图中每个教育管理者、乃至服务者的日常,才是真正烙印在青春记忆里不朽的风景。校规校训也好,教风学风也罢,老教授、老门卫、老阿姨……他们身上的精神,比墙上的鎏金大字更真诚。在任何教育领域,“人化”的故事与实践,才是生命教育的根本。
  高校何妨多些“杭电徐阿姨”,如果我们高校的老师转身离去都能叫学生如此依恋与不舍,中国高等教育大概就成功了一半吧。
  (本文原载2017年12月4日光明网,本刊有删节)
  观点运用: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平凡的坚守;人性之美;温暖而不灭的记忆;尊重每一个用心的劳动者;人文精神;传道;影响……
其他文献
2008年6月21日,朱思婧登上了台北101大楼。过完这天,她满20岁,而在台湾4个月的交换生生活也圆满地画上句号。“俯瞰暮色笼罩的台北,回想这4个月在台湾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述内心的感慨。越到时间的末尾,我越是进入一种失语的状态。”她说。  朱思婧是2005年以来大陆近千名以交换生的名义赴台求读的大学生之一。他们虽无留学之名,却有留学体验和经历,在异乡体验着不一样的大学生活和喜
《今日中国》:您认为中国共产党得天下,多大程度上是因为赢得了农民?  温铁军:建国前夕,中国85%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城市人口不到15%,其中工业人口不到5%,所谓国民就是农民。因此,从阶级革命的角度讲,新中国的建立是农民革命的结果。  国共两党都非常重视农民问题,也都推进农民革命。但国民党的基层政权是以保甲长为代表的、乡土社会的经济精英和政治精英为基础的,只要依靠地主,就无法真正地发动农民,也就没
西南旱灾的启示不应仅止于“抗旱”  [江苏◇武洁]  西部数省的持续旱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童话大王郑渊洁为此在博文中建议,在云贵大旱之际,利用一个周末全国停水一天,以让全国人民体验旱区同胞之苦,体验水之珍贵;争取设立“无水日”呼唤公民节约用水。(《深圳商报》4月1日)  中国严重缺水是不争的事实,但国内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浪费却依然令人触目惊心,一些公用水龙头水长流;一些景观工程中大量的水资源
我是一个生命,生命的意愿是生存,在生命的中途,她愿意活着。  在我的生命意识中,带着对毁灭和痛苦的惧怕,渴望着更广阔的生存和快乐;我的周遭围绕着同样的生命意识,无论她在我面前表达自己还是保持沉默。  生命意识到处展现,在我自身也是同样。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而不仅仅限于自我小圈子,因为我明白:她深深地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毁灭、妨
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时空中的无底深渊,即使是光都无法逃逸……长久以来,黑洞只不过是广义相对论的预言、爱因斯坦的方程、模拟电脑图像、引力波等项目的间接证据,或者科幻小说的想象。  然而,从美国华盛顿到智利、中国,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南极……当全球30多个研究所、200多名科学家,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8个射电望远镜(阵)组成“地球级别”的虚拟望远镜阵列,同一时刻、同一方向,对准同一片遥远星空,就连黑洞——这
困于沙漠中的旅人,为了求生别无选择只有穿行。然而,这种让人失去自由的束缚之下,却暗藏着自主选择带来的一线生机。人生的荒漠亦是如此,唯有抓住突破困境的自由,才有可能觅得正确的道路,迈向绿洲与坦途。  每个人的一生注定无法一帆风顺地度过,荆棘与荒漠更是不可避免。被囚于困境中的人们高呼自由,为人生的不公和危机重重而怨愤不已,却未曾料想看不见自由的恰是此时的自己。我们无法绕过沟壑,却拥有伐树建桥的自由;我
人rén类lèi的de拟nǐ音yīn师shī借jiè助zhù工ɡōnɡ具jù,能nénɡ够ɡòu完wán美měi地de模mó拟nǐ出chū想xiǎnɡ要yào的de声shēnɡ音yīn,而ér琴qín鸟niǎo不bù需xū要yào借jiè助zhù任rèn何hé工ɡōnɡ具jù,仅jǐn凭pínɡ喉hóu咙lónɡ就jiù可kě以yǐ模mó拟nǐ出chū各ɡè种zhǒnɡ各ɡè样yànɡ的de声sh
我就知道你不值钱等
秋天,鲍鱼忙着产卵(luǎn),很少吃东西,连累带饿的,瘦(shòu)得不行。春天就不一样了。这时候,鲍鱼闲(xiàn)来没事,把自己养得胖乎乎的,到了四五月份,就是人们捕捉鲍鱼的最好时机了。要知道,捕鲍鱼是为了吃,鲍鱼的肉可是很鲜美的哟。      白熊生活在什么地方?    白熊又叫北极熊,主要生活在北极。它的皮下有一层厚厚的油,学名叫脂肪(zhīfàng),能够维持体温;它的身子里还有一种能
“国家的大事,我义不容辞。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降低病死率,病人能康复,社会就不会恐慌。”“我现在也做好了长期在武汉奋战的准备,与那边的医务人员共同奋斗,把病人救治工作做好。至于什么时候回来我自己还没考虑过。”  ——2月20日,结束重症监护室查房之后,护目镜和口罩在李兰娟院士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这道印痕深深打动了网友,讓人直呼心疼。  73岁的李兰娟,自2月2日凌晨率医疗队抵达武汉,每天行程满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