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篇型语法填空是全国新课标卷2014年新增的题型,同时具有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两种题型的特点。它要求学生根据语境和自身已掌握的语法与词汇知识来填空,这对学生的语言知识的提取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解答语篇型语法填空,考生首先要掌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然后合理地运用所学语法及词汇知识进行解题。
关键词:分析题型,备考策略,答题技巧
中图匪类好: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篇型语法填空是全国新课标卷2014年新增的题型。这一题型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用单项填空来考察语法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在短文或者在以具体生活情境为内容的对话中考察语法的灵活应用,难度要高于原来的单项填空。本文着重探讨语法填空的备考策略。
一、分析题型特点。
本题型是在一篇200词左右的语篇中空出10个空,要求考生在理解上下文情境的基础上,根据单词提示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或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填入适当的内容,所填的内容不超过三个词。本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语法填空同时具有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两种题型的特点。单项填空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它的局限在于只考察词汇和语法知识在简单情境中的运用,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的考察有限。和单项填空相比,语法填空则侧重考查语言知识在具体篇章或对话中的运用,更加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完形填空仅侧重考查词汇在语篇,语境中的运用过程,而语法填空除了考查词汇外,更侧重考查功能语法,即侧重考查语言的交际功能。从题型的形势看,完形填空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必有一个供学生选择的正确选项,而语法填空只给出空缺,没有选项,要求学生根据语境和自身已掌握的语法与词汇知识来填空,这对学生的语言知识的提取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命題分析。
2014年高考英语全国Ⅰ,Ⅱ卷的两篇语法填空内容都较为常见,全国卷Ⅰ是一篇议论文,内容是关于处理看似不可能的情况,全国卷Ⅱ则是一片记叙文,是关于好人好事的。文章话题都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文章长度均在200词左右,题目所设的10个空中,均给出提示词7个,根据上下文填空只有3个。文章设空分布相对均匀,两空之间的间隔通常为十几个词,最短的两个空间隔7个词。
命题注重挖掘文章中的主要语法要点,考查点是大多数考生所熟悉的语法常用知识,如时态,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名词,连词,介词,助动词以及从句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题型考查的内容具有较广的覆盖面,考查点以词类,句法为主,注重语言知识的基本应用。
三、答题技巧。
解答语篇型语法填空,考生首先要掌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然后合理地运用所学语法及词汇知识进行解题。
1、通读全文或者对话,理解大意。
浏览全文的目的是把握其大意,为下一步填空做好准备。如果是短文形式,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为较好地把握其大意,很有必要弄清该文的体裁、题材(话题)、中心思想、写作主线等。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有利于考生真正读懂全文大意,也有利于在填空时进行必要的逻辑推理。如果是对话形式,考生首先要确定对话双方的人物关系以及谈话的主要语境、语气等,这样有利于对空白处细节的理解和把握。
2、边读边填,先易后难。
在通读全文、基本了解全文大意之后,就可以动手填空了。填空的过程是一个判断空白处应填词语(已给出词语的除外)和正确的语法“形式”的思维过程。遇到一时想不起来或无法确定的题目,先跳过去,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停留在一个空上。这些空着的题目,有可能后面的内容会给出提示,或者在检查时进一步联系上下文进行推理。
3、验证复查,清除难点。
在答题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复查是必要的。复查的方法是:把所有答案“填进”短文或对话中并进行通读,以最后确定答案。
通读时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前后矛盾或句子不通顺的问题。
总之,在解答语篇型语法填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该题目非常注重单词在语篇中的形式变化,对于给出提示词的题目,考生需要根据句意及语境使用恰当的词填空,尤其要注意词性和词形的变化,尤其是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的形态变化、名词数的变化等;
第二,对于没有给出任何提示的题目,考生需要根据语篇逻辑填空。再仔细分析句子结构同时,要注意上下文语境,尤其是句子的含义;
第三,注意题目要求,所填入的单词数不得多于三个。
个人简介:
2007---2008年度任教于北京中山实验学校,教学工作取得优异成果,最终所教学生有五个考入清华大学,两个考入北京大学。
2008年至今任教于内蒙古准格尔旗第一中学
2010年《中国教师报》举办的“宏博杯”《我的世博教案》全国中小学教案大赛中获一等奖。
2011年11月,个人文章《冠词、名词、代词考点扫描》被《当代中学生报》采用发表。
201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青年教师新课程教案设计大赛,一等奖。
2011年12月,个人辅导的学生董娜等在全国基础教育英语综合能力竞赛中荣获六级全国二等奖,个人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2012年2月,“全国中学教学设计创意大赛”获得三等奖。
2012年4月,“全国中学教学设计创意大赛”获得一等奖。
2013年5月,个人文章“as的用法”在《当代中学生报》中发表。
2013年10月,个人文章《在教学中如何展开德育教育》被中国教育导刊收录。
2014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青年教师新课程教案设计大赛,一等奖。
关键词:分析题型,备考策略,答题技巧
中图匪类好: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篇型语法填空是全国新课标卷2014年新增的题型。这一题型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用单项填空来考察语法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在短文或者在以具体生活情境为内容的对话中考察语法的灵活应用,难度要高于原来的单项填空。本文着重探讨语法填空的备考策略。
一、分析题型特点。
本题型是在一篇200词左右的语篇中空出10个空,要求考生在理解上下文情境的基础上,根据单词提示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或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填入适当的内容,所填的内容不超过三个词。本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语法填空同时具有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两种题型的特点。单项填空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它的局限在于只考察词汇和语法知识在简单情境中的运用,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的考察有限。和单项填空相比,语法填空则侧重考查语言知识在具体篇章或对话中的运用,更加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完形填空仅侧重考查词汇在语篇,语境中的运用过程,而语法填空除了考查词汇外,更侧重考查功能语法,即侧重考查语言的交际功能。从题型的形势看,完形填空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必有一个供学生选择的正确选项,而语法填空只给出空缺,没有选项,要求学生根据语境和自身已掌握的语法与词汇知识来填空,这对学生的语言知识的提取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命題分析。
2014年高考英语全国Ⅰ,Ⅱ卷的两篇语法填空内容都较为常见,全国卷Ⅰ是一篇议论文,内容是关于处理看似不可能的情况,全国卷Ⅱ则是一片记叙文,是关于好人好事的。文章话题都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文章长度均在200词左右,题目所设的10个空中,均给出提示词7个,根据上下文填空只有3个。文章设空分布相对均匀,两空之间的间隔通常为十几个词,最短的两个空间隔7个词。
命题注重挖掘文章中的主要语法要点,考查点是大多数考生所熟悉的语法常用知识,如时态,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名词,连词,介词,助动词以及从句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题型考查的内容具有较广的覆盖面,考查点以词类,句法为主,注重语言知识的基本应用。
三、答题技巧。
解答语篇型语法填空,考生首先要掌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然后合理地运用所学语法及词汇知识进行解题。
1、通读全文或者对话,理解大意。
浏览全文的目的是把握其大意,为下一步填空做好准备。如果是短文形式,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为较好地把握其大意,很有必要弄清该文的体裁、题材(话题)、中心思想、写作主线等。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有利于考生真正读懂全文大意,也有利于在填空时进行必要的逻辑推理。如果是对话形式,考生首先要确定对话双方的人物关系以及谈话的主要语境、语气等,这样有利于对空白处细节的理解和把握。
2、边读边填,先易后难。
在通读全文、基本了解全文大意之后,就可以动手填空了。填空的过程是一个判断空白处应填词语(已给出词语的除外)和正确的语法“形式”的思维过程。遇到一时想不起来或无法确定的题目,先跳过去,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停留在一个空上。这些空着的题目,有可能后面的内容会给出提示,或者在检查时进一步联系上下文进行推理。
3、验证复查,清除难点。
在答题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复查是必要的。复查的方法是:把所有答案“填进”短文或对话中并进行通读,以最后确定答案。
通读时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前后矛盾或句子不通顺的问题。
总之,在解答语篇型语法填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该题目非常注重单词在语篇中的形式变化,对于给出提示词的题目,考生需要根据句意及语境使用恰当的词填空,尤其要注意词性和词形的变化,尤其是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的形态变化、名词数的变化等;
第二,对于没有给出任何提示的题目,考生需要根据语篇逻辑填空。再仔细分析句子结构同时,要注意上下文语境,尤其是句子的含义;
第三,注意题目要求,所填入的单词数不得多于三个。
个人简介:
2007---2008年度任教于北京中山实验学校,教学工作取得优异成果,最终所教学生有五个考入清华大学,两个考入北京大学。
2008年至今任教于内蒙古准格尔旗第一中学
2010年《中国教师报》举办的“宏博杯”《我的世博教案》全国中小学教案大赛中获一等奖。
2011年11月,个人文章《冠词、名词、代词考点扫描》被《当代中学生报》采用发表。
201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青年教师新课程教案设计大赛,一等奖。
2011年12月,个人辅导的学生董娜等在全国基础教育英语综合能力竞赛中荣获六级全国二等奖,个人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2012年2月,“全国中学教学设计创意大赛”获得三等奖。
2012年4月,“全国中学教学设计创意大赛”获得一等奖。
2013年5月,个人文章“as的用法”在《当代中学生报》中发表。
2013年10月,个人文章《在教学中如何展开德育教育》被中国教育导刊收录。
2014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青年教师新课程教案设计大赛,一等奖。